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匆匆一别
十八年未曾谋面
一封封家书
寄托着父子之间
那份战争年代的炽热亲情
1927年
毛泽东参加完中共中央
在湖北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后
便奉命组织和发动了秋收起义
为了妻儿的安全
毛泽东不得不秘密
把他们送到妻子杨开慧的娘家
湖南省长沙县板仓
不想父子一别就是18年
在长沙板仓
杨开慧生下了三儿子毛岸龙
母子四人度过了
四年平静的生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直到1930年10月24日
杨开慧被反动派逮捕
在狱中关押20天后
杨开慧英勇就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此时毛泽东正同朱德一起
领导红一方面军
与企图“围剿”红军的国民党
激烈战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失去母亲的三兄弟
被叔叔毛泽民秘密转移到上海
来到中共地下组织
开办的大同幼稚园
上海地下组织因为叛徒叛变
遭到严重破坏
幼稚园的孩子们被迫疏散
小弟毛岸龙下落不明
此后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
一度流落街头
直到1936年
上海地下党找到了岸英和岸青
为了保护兄弟二人
中共地下组织联络到张学良
并在其帮助下
将两兄弟送往法国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37年初
年仅十多岁的岸英、岸青兄弟
几经辗转来到苏联莫斯科国际儿童院
兄弟二人化名谢廖沙和亚历山大
此时,经过艰苦长征的毛泽东
已率领红军到达陕北
建立了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38年
有人从苏联带来毛岸英、毛岸青的照片
毛泽东欣喜万分
一遍又一遍地看着
禁不住热泪盈眶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此时距离父子分别已经过去11年
父子间中断多年的音讯得以重拾
这位迫不及待的父亲提笔写道
“亲爱的岸英、岸青
时常想念你们
知道你们情形尚好
有进步
并接到了你们的照片
十分的欢喜
现因有便
托致此信
也希望你们写信给我
我是盼望你们来信啊!
我的情形还好
以后有机会再写信给你们”
毛泽东通过一封封家书
安慰、教育和鼓励儿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事隔一个月
毛泽东又托人捎信
并随带自己的照片
信的一开头就询问
“早一月给你们的信收到没有
收到了写点回信给我”
毛岸英和毛岸青则在回信中
倾诉着离别后的情况
和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39年8月26日
毛泽东写了一封信
“岸英、岸青二儿
你们上次信收到了
十分欢喜!
你们近来好否?
有进步否?
我还好
也看了一点书
但不多
心里觉得很不满足
不如你们是专门学习的时候
为你们及所有小同志
托林伯渠老同志
买了一批书
寄给你们
不知收到否?
来信告我
下次再写
祝你们发展向上,愉快!
毛泽东
八月廿六日”
毛泽东给儿子们寄去了
亲自挑选的图书
其中中国古典与历史小说
占了很大部分
还包括一些史地教科书与哲学著作
毛泽东还特意注明
“这些书赠给岸英、岸青
并与各小同志共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46年1月
经过苏联卫国战争洗礼的毛岸英
终于回到了延安
毛泽东得知后
带病到机场迎接
父子上次见面还是在18年前
飞机降落后
身穿苏联陆军军服的毛岸英
快步走了下来
毛泽东也走上前去
紧紧地握住了儿子的双手
凝望着儿子激动地说
“你长得这么高了”
为了让毛岸英得到锻炼
毛泽东并没有把儿子留在身边
而是要求他参加土地改革工作团
更加深入地接触农村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毛岸英
仅过了一年多时间
毛岸英又一次告别了父亲
离开了延安
毛岸英回国后
毛泽东更加关心仍身处异国的毛岸青
尽管全国正在进行解放战争
但只要收到毛岸青的来信
毛泽东总会回信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毛泽东用一封封家书
激励毛岸英和毛岸青
鞭策他们进步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47年毛岸青回国
遵照毛泽东嘱托
参加了黑龙江克山县土地改革试点
1949年7月
毛岸青回到北京
在马列著作编译室
先后翻译出版了十多部马列经典著作
1950年10月
朝鲜战争爆发不久
刚满28岁的毛岸英
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0年11月25日上午
美空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
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
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壮烈牺牲
年仅28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毛泽东和毛岸英的合影
毛泽东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
沉默了良久
他悲怆地写下《枯树赋》中的名句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惨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强忍丧子之痛
毛泽东缓缓地说
“打仗总是要死人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
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
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
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
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
就当成一件大事”
这是毛泽东一家
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
献出生命的第六位亲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毛泽东既是严父
又对孩子们饱含深情
他对子女们的严格要求
始终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
毛泽东不仅树立了优良的家风
更为后世作出了榜样!
来源:共青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