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山水画及其画派(下篇)
(接续上篇)
三、明代画派简述
1.浙派
浙派山水,以戴进为创始人。在明代中叶之前,画家如周文靖、周鼎,陈景初、钟钦礼、王谔、朱端、陈玑、夏芷、方钺、王世祥等,都属于此派。
这一派山水,取法于南宋的李唐、马远和夏珪,多作斧劈皴,行笔有顿跌,有“铺叙远近”、“疏豁虚明”的特色。
明代周文靖国画山水图(局部)
王谔为画院中画家,有“今之马远”之称,可见这派绘画与马远、夏珪的关系。其他如郭诩、杜堇、李在等,也具此派的特点。
明代中叶以后,吴门派兴起,浙派虽有郭岩、仲昂、卢镇等承继此派画风,却是强弩之末。
2.江夏派
江夏派创始人为吴伟,画风与浙派略同,所以被看作“浙派”的支派,甚至有人将吴伟归入浙派。
其实,江夏派中如张路、汪肇、李著等,都有这一派自己的面目,只不过在吴门派兴起时,凡评述江夏派者,往往把它名列于浙派之中。
对于浙派、江夏派的评价,明清的鉴赏家、画家有两种看法。
明代戴进《春游晚归图》局部
一种是赞扬浙派、江夏派。李开先《中麓画品》认为戴进、吴伟山水,兼有“神、清、老、劲、活、阔”的特色,并以为“笔势飞走,乍徐还疾,倏聚忽散”,又以为大笔山水,“笔法纵横,妙理神化”,一般山水也能达到“笔法简俊莹洁,疏豁虚明”,或“含滋蕴彩”、“生气蔼然”的妙处。
这种评价,对浙派、江夏派推崇备至,说得这画派似白玉无瑕,是一种极端说好的评论,不免失之偏颇。
另一种看法则是批评浙派、江夏派。认为浙派绘画有“硬、板、秃、拙”四大缺点,责其用笔欠讲究书法的意趣。
文人画强调“画中有书,书中有画”,唐寅要求“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圣”,意思是不论工笔还是写意,作画都要具有书法的意趣。
明代唐寅《诗意图》局部
浙派、江夏派之所以遭到攻击,就因为他们的书法意趣在绘画上少一点,“行家”习气多一点。这种偏见在明清士大夫的观念中是比较牢固的。
3.吴门派
吴门派绘画在明代中叶以后盛极一时,他们的画法,上探北宋董源、巨然诸家,近追元代四家,与浙派途径不同。
吴门派山水,属文人画体系,被称为“利家”画。强调“画有士气”。在当时左右画坛,为发展文人画做出了贡献。
这一派的绘画艺术主张,集中地反映在沈周、文徵明诸家的观点中,后来经过董其昌、陈继儒的综合与发挥,表现得更加系统化。
明代沈周《青山红树图》局部
在沈周、文徵明之前,吴门派即有不少作家,如赵原、王绂、徐贲、陈汝言、刘珏、张宁、杜琼、沈恒吉、沈贞吉等,他们对沈、文都有一定影响,在画法上都有相近之处,虽然明初还没有吴门派之目,但是他们在艺术上内在的先后联系,却是客观存在,至沈周、文徵明、唐寅起来,加以兼通条贯,遂成一代最有影响的画派。
继沈、文、唐之后,吴门派的作家更多,如钱穀、陆师道、陆士行、宋珏、谢时臣、文震亨、米万钟、卞文瑜、李流芳的,无不各有所长,而且能诗词,工书法,有的则以名士称誉于世。
明代文徵明《横塘图》局部
不过,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与社会条件下,有的画家虽挂文人画头衔,但对绘画仍不加研究,有的泥古不化,有的互相抄袭,陈陈相因,画无新意,以致千篇一律。故有评者曰:“有明一代,高手出吴门,末流亦在吴门”,是有一定道理的。
4.院派
对院派的说法很不一致,一指祖述南宋画院李唐、马、夏的画风,把浙派画家如谢环、倪端以及李在、王谔、钟钦礼都算在院派之中,甚至把院派与浙派联系起来看。
另一指祖述赵伯驹、赵伯骕的画法,但也包括李唐、刘松年的一路,如陈逻、周臣以及仇英等。
至于仇英,正如董其昌所说,他是“赵伯驹后身”,尽管他与吴门派有多少关系,他的画风毕竟与沈周、文徵明和唐寅不一样。
仇英的笔致与赋彩,明显属于南宋青绿巧整的一路,其他如沈硕、陈裸、以及石锐等,都是院派的健将。
仇英国画山水图(局部)
5.华亭派
华亭派的创始人为顾正谊,但以董其昌为代表。陈继儒、莫是龙等都属这一派。华亭派亦名松江派,这是与吴门派有密切关系的山水画派。
明代唐志契《绘事微言》
天启年间唐志契在《绘画微言》中论苏、松品格同异时说:“苏州画论理,松江画论笔。”,可见明代山水画至华亭派,更着重于用笔用墨的表现。华亭派的表现特点是用笔洗练,墨色清淡。
明代顾正谊国画山水图(局部)
在华亭(松江)地区的,尚有赵左的“苏松派”、沈士充的“云间派”。他们的美学思想和绘画作风都是一致的,无非后人在称派的名称上没有统一而已。
明代还有一些画派,但影响不大,有的也只是在某一种著述中提到过,并无反响,如明末有以蓝瑛为主的“武林派”,也被称为浙派的殿军。
还有项元汴为主的“嘉兴派”、萧云从为主的“姑熟派”等。这些画家都在浙皖诸地活动。
其他如江苏武进人邹子麟、恽向被称为“武进派”。盛时泰被称为“江宁派”,其实盛时泰出于文徵明门下,与文徵明有师承关系,画风也未见别创、即使成为一派,也无非是我吴门派的支流。
总之,流派表明某时某地某些画家在某些方面有共通的地方,作为同一派系的画家,作风基本上是相近的。
但是,情况也是复杂的。有的师承虽相同,由于吸收之长各有不同,所画风趣便是两样。加以每个画家自己先后有变化,素养有不同,画派之间又免不了互相影响,凡此等等,都是使画派发生错综变化的种种原因。所以,在明代的山水画家中,也就不免产生这派跨那派、那派跨这派,或兼两派之长而又另成一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