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五色主病

望面色是望诊中一个重要内容,除了主客色,主要内容是五色主病。

下面是五色主病的总结:

歌诀:

青寒滞瘀痛惊风、赤热实虚戴阳宗。

黄主脾虚并湿证,白主失血寒虚从。

黑寒饮瘀痛肾虚,五色主病此相逢。

青色

主病: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具体表现

面色淡青:虚寒证

面色青黑:实寒证、剧痛、肝病迁延日久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心阳虚衰,心血瘀阻,或肺气壅塞

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冷脉微:心阳暴

赤色

主病:热证(或戴阳证)

具体表现:

满面通红:外感发热;实热证,里热亢盛

午后两颧潮红娇嫩:虚热证,阴虚阳亢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但时时泛红如妆,游移不定:戴阳证

黄色

主病:脾虚,湿证

具体表现

萎黄(淡黄、枯槁无光):脾胃气虚

黄胖(面黄虚浮):脾虚湿蕴

黄疸(面目一身俱黄):

鲜明如橘子色:阳黄(湿热熏蒸)

晦暗如烟熏:阴黄(寒湿郁阻)

苍黄(面色青黄):肝郁脾虚

白色

主病:虚证(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

具体表现

淡白无华,唇舌色淡:气血不足

㿠白:阳虚证

突然发生面色苍白:亡阳证,气血暴脱;实寒证,寒凝血瘀;大失血

黑色

主病:肾虚、寒证、水饮、瘀血、剧痛

具体表现

面色黯淡或黧黑:肾阳虚

面黑干焦:肾阴精亏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血瘀日久

眼眶周围发黑: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

(0)

相关推荐

  • 中医诊断 题考

    本题考查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援物比类是中医学的思维特点之一:中医学强调辩证论治,而非辩病论治:中医诊断学的三大原则分别是审内察外,整体统一: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

  • 一望知病根,相气十法和五色主病!

    相气十法 大凡望诊.先分部位.后观气色.欲识五色之精微.当知十法之纲领. 十法者.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是也. 何谓浮沉.色显于皮肤间者.谓之浮.隐于皮肤内者.谓之沉.浮者.病在表.沉者.病在里.初浮而 ...

  • 望色诊之五色主病(其一)

    本期开始,小编整理<中医诊断学>,今天为五色主病,特供大家阅读. 病色可分为赤.白.黄.青.黑五种,分别见于不同脏腑和不同性质的疾病.<灵枢>:以五色分属于五脏,其对应关系是& ...

  • 望色诊之五色主病(其二)

    病色可分为赤.白.黄.青.黑五种,以五色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则"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这种根据患者面部五色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即五色主病,或称"五色诊" ...

  • 五色主病

    病色分五:赤.白.黄.青.黑 分别见于:不同脏腑和不同性质的疾病 <灵枢·五色>: 五色分属五脏 其对应关系是: 青为肝 赤为心 白为肺 黄为脾 黑为肾: 以五色,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 &q ...

  • 最高级的中医!一望知病根,相气十法和五色主病!

    国医大全 今天 相气十法 大凡望诊.先分部位.后观气色.欲识五色之精微.当知十法之纲领. 十法者.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是也. 何谓浮沉.色显于皮肤间者.谓之浮.隐于皮肤内者.谓之沉.浮者.病在表.沉者 ...

  • 中医望诊之五色主病1.青色主血瘀、气滞、...

    中医望诊之五色主病 1.青色主血瘀.气滞.寒证.疼痛.惊风. 2.赤色主热证.亦见于戴阳证. 3.黄色主脾虚.湿证. 4.白色主虚证(包括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证. 5.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 ...

  • 中医诊断学必考之五色主病

    中医诊断学中的望诊历来都是我们考察的重点之一,其中的望面色又是重中之重,五色主病是其中考察最多的内容,为了让大家对这部分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特对此部分进行相关总结,加强大家对独立知识点的熟悉程度. 五 ...

  • 中医望诊之“五色主病”

    望色就是医者观察患者面部颜色与光泽的一种望诊方法.颜色就是色调变化,光泽则是明度变化.古人把颜色分为五种,即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诊.五色诊的部位既有面部,又包括全身,所以有面部五色诊和全身五色 ...

  • 一望知病根,相气十法和五色主病

    相气十法大凡望诊.先分部位.后观气色.欲识五色之精微.当知十法之纲领.十法者.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是也.何谓浮沉.色显于皮肤间者.谓之浮.隐于皮肤内者.谓之沉.浮者.病在表.沉者.病在里.初浮而后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