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茶界“种子工程”,致敬科学家!致敬茶农!
伴随着浩浩荡荡的历史洪流,茶叶从刀耕火种的年代一路延展、一路升华,历经风霜雨雪、辗转迁移,成为中华文明的一抹灵魂底色。
6000多年来,从田间山野到寻常百姓家,从高产优质到功能特色,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品类不断丰富蜕变,最终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No.1
茶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种质资源的发展。作为茶树起源中心,中国建立了全球保存规模最大、多样性最丰富的茶树基因库,并基于表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了核心种质库,其中国家茶树圃收集的资源多达3550份。
在茶树品种选育方面,中国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我国拥有国家级认(审、鉴)定品种134个、省级认(审、鉴)定品种超过200个、植物新品种权67个,取得登记新品种54个,品种数量位居世界之首。
但纵观茶业现状不难发现,目前我国茶树育种仍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早期鉴定难度大、新品种推广困难等问题,“种子工程”仍然任重而道远。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明确提出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给予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长期稳定支持,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3月21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及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2021-2023年),决定自2021年起,用3年时间对我国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进行普查。这些政策文件把种质资源放到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以及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高度,也为未来茶树育种的发展增添了助力。
△图片来源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书记、所长陈常颂演讲资料
No.2
探讨育种问题,首先要厘清“品种”的定义。所谓品种,指的是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遗传性状和特性比较一致且相对稳定,按育种程序完成相关鉴定、评价,并在生产应用的生物群体。
当前,人们生活日益富足,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更兼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健康更为重视,茶作为一种健康和生态饮料,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形势提出新要求。培育高产高效、绿色优质、个性化的优良品种,一方面可以提升茶园单位面积效益,满足多茶类生产和多元化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茶叶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整个地区的产业发展。
国家茶产业体系乌龙茶育种岗位科学家、福建省茶树种质共享平台主任、福建省茶树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书记/所长陈常颂表示,种质创新应用是茶业高效生产的基础源,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工作。希望政府在项目申报、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扶持,有力调整优化品种与茶类结构,推动茶品类迭代升级。
△图片来源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书记、所长陈常颂演讲资料
No.3
根据育种目标的不同,现阶段的茶树育种分为高产育种、品质育种、芽期育种、抗性育种、功能性成份育种等。
鉴于人们对产能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茶树育种以高产、优质为核心目标,强调新品种的感官品质以及高氨基酸、儿茶素、EGCG等保健成份。同时,相较于其他农作物,茶叶因其健康属性,对新品种的安全性要求更高,铅(Pb)、镉(Cd)等重金属元素以及氟元素的吸附值被列入重要评估指标。
为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在育种过程中,还要提高单株抗寒、抗旱、抗病虫害以及耐贫瘠能力,衡量是否低碳环保、是否适合机械作业。
△图片来源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书记、所长陈常颂演讲资料
No.4
目前,我国茶树育种以系统选种与杂交育种为主,占比90%。其中,系统选种也称单株育种、个体选择,是指根据目标,从原始材料中选出优良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使入选个体后代形成一个系统(品系),然后通过品系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育成有应用前景的新品种的方法。
没有选择,就不可能有优势。在系统选种的早期鉴定阶段,要秉承“劣中取优”“优中取优”原则,注意区分遗传变异和非遗传变异、优良性状和不良性状。例如:萌芽早、发芽密度密的通常是高产品种,叶面光泽性和隆起性强的是优质品种。
△图片来源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书记、所长陈常颂演讲资料
而杂交育种正如人类结婚生子,需要经过选亲本、杂交组合、采播种子、单株筛选、优良单株扩繁、鉴定评比、区域试验、总结登记等阶段,方能“修得正果”。杂交育种的本质是通过人工杂交、天然(自然)杂交、远缘杂交,让亲本基因重新组合相互作用。因此,亲本选配关系到杂交育种的成败和效率。
除了常规育种,我国的茶树诱变育种技术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开发出了能够准确鉴定咖啡碱含量高低、儿茶素组分差异等的分子标记,并可通过物理、化学、航天等方法人工诱导茶树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提高了早期鉴定成效,成为茶树育种技术的重要补充。
品种培育成功后,是否就意味着一劳永逸了呢?事实上,由于新品种的新颖性和特异性,育种成功后,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仅需要争取政府购买等支持服务,而且还要加强宣传引导,通过举办观摩会等,让民众面对面接触了解。
作为自交不亲和性的作物,茶叶育种周期长,高度杂合茶树的淘汰率高达80%以上。培育一个茶树新品种,通常二三十年一个轮回。
我们致敬科学家,正是他们守正创新、夜以继日,以大禹治水的精神攻坚克难,才有一个又一个新品种的诞生。
我们致敬茶农,正是他们脚踏实地、俯首耕耘,坚守品质和生态价值,才有今天惊艳世界的“中国茶”。
责编/ 陈凤娣
美编/ 徐 静
值班编委/ 余洁云
刘仲华:茶叶育种是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