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人文】宋康年 | 著名黄梅戏老艺人胡玉庭
作家简介:宋康年
黄梅戏是从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成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一大剧种。在黄梅戏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老艺人功不可没,望江老艺人胡玉庭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位。
胡玉庭(1889-----1958)又名胡卯林,人称“卯林伢”, 他可称得上是黄梅戏班里的活“戏篓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出生于安徽望江县赛口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八岁丧父,十岁死了母亲,十二岁就帮人牵驴磨面。就在这时,一个偶然机会使他结识了一位唱徽调的磨坊师傅。师傅会唱“徽调”,师傅的儿子会唱“ 黄梅戏“,胡玉庭也就跟着学唱起来,由于他的勤学苦练,不到一年时间,就学会了徽调《四郎探母》、《三娘教子》和黄梅戏《何氏劝姑》、《蓝桥汲水》等戏的全部唱腔。十三岁他的祖母去世,家中无依无靠,只好住到姑母家,那时他姑母村子里恰好有一个戏班唱黄梅戏,他高兴万分,终日与之盘桓学唱,十四岁时正式拜胡在江为师学唱黄梅戏。从此他便与黄梅戏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天资聪慧,加之刻苦钻研,在很短时间便学会了《山伯访友》、《小辞店》、《白扇记》中旦角的全部唱腔和舞台动作。十五岁离开了家庭,参加以檀盛名为首的戏班子到怀宁、潜山等地演出活动,十八岁又跟陈廷献、徐汉卿等老艺人学戏,把当时流行的黄梅戏剧目,所谓 “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全都学会了。不久又有幸拜黄梅戏祖师蔡仲贤为师,不仅学唱黄梅戏,唱戏技巧大为提高,而且对黄梅戏的发展情况有了进一步认识,为探索黄梅戏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由于他的扮相好,嗓子好,表演好,一时成为安庆地区怀宁、潜山、望江一带的名旦角,在民间享有“卯林一到,魂都拉掉” 的盛誉。民间曾流传一则轶亊:起初胡玉庭的姑母曾坚決反对他唱戏,并且要求开祠堂门打他的板子来处罚他,可是当时胡玉庭年少气盛,一气之下,便出走到了江南祁门茶山,正巧碰到了一班湖北和江西艺人在那里唱采茶戏,于是他一边采茶,一边唱戏,那年他已二十七岁,又回到江北,到潜山搭班,这个班子里当时唱黄梅戏最有名气的演员洪海波,唱戏非常认真,如一个字唱错戓一个动作做的不对,洪海波从不放过。胡玉庭深受洪海波那种严肃认真作风的影响,至后来他传授徒弟时“句句实在,字字顶真,就成了他的一贯原则”。抗日战争爆发后,胡玉庭回到望江,东流一带“玩班子”, 由于倒仓,改演丑角,也受人喜爱。他演丑角,不是一味插科打浑逗人发笑,而是恰到好处地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使人寻味无穷。像他在《讨学钱》戏中所扮演的“黑先生”, 虽然某些动作使人发笑,但那副穷困潦倒的遭遇中的复杂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博得观众的同情和赞赏,这样的丑角形象,实属难能可贵。
新中国成立后,这时胡玉庭已是六十岁,他积极参加了望江县赛口区的农村业余剧团,一面演出,一面传授,他对年青演员一再表示:“我知道的东西,愿意翻箱倒柜地倒出来,好的就拿,不好的就丢。”也就是这个时侯,他口述了《天仙配》老本,据后来《天仙配》剧本攺编剧作家陆洪非先生介绍说:” 从舞台到银幕上的《天仙配》就是以老艺人胡玉庭的口述本为基础攺编而成的。可见胡玉庭对传统黄梅戏的贡献。正是由于有了胡玉庭这样一批老艺人的传帮带,黄梅戏才不仅迅速获得新生,而且得到了迅猛发展,才有了1952年安徽黄梅戏到上海演出时的巨大轰动。当时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的著名音乐家贺绿汀看了黄梅戏演出之后高度评价说:“黄梅戏来自大自然农村,她是在日晒夜露风吹雨打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其演出无论是音乐、戏剧、舞蹈都淳朴、健康但又丰富、活泼、生动,在演出中,我仿佛闻到农村中泥土气味,闻到山花的芳香。” 充分肯定了黄梅戏的独特风格及其生命力。
胡玉庭确实保存了不少黄梅戏的艺术遗产,他所保存的稀有剧目有:《水涌登州》《云楼会》《火熖山》《李应卖女》《剜木瓢》《绣荷包》等,他不仅保留了这些稀有脚本,而且还保畄了这些戏的唱腔和表演艺术;他不仅是个好演员,还是个好的戏曲音乐工作者;他不但会唱,,而且识” 工尺谱”,能打鼓,会吹笛子和唢呐,可谓黄梅戏剧领域里的一位奇才。
1954年, 胡玉庭老先生黄梅戏舞台生活五十周年庆祝会上,安徽省文联和省文化局向他发来贺信,号召全省文艺工作者学习他长期艰苦积极从事戏剧活动的崇高精神。这是对这位老艺人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1958年, 胡玉庭因病逝世, 终年69岁, 走完了他的舞台艺术人生道路。抚今追昔,胡玉庭老先生,虽然离开人世已整整六十三个年头了,追思起来,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黄梅戏艺术的宝贵遗产, 更宝贵的是给我们留下了他那种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地为传承黄梅戏的执着精神。
注;该文曾发表于1997年5月19日 《安庆日报,副刊》
诗社介绍:
编辑团队:
特别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