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种说话体,1个都不要用

左手职场.右手采购

有故事.有方法.有工具

2020年10月14日

这是2020年第091篇原创文章

总第360篇原创文章

全文2477字,阅读时间约7分钟

樊登老师曾经说:“一个人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多半是因为他的大脑处在自动驾驶的模式中,用自己最熟悉、最不用动脑子的方式回应着眼前的人和事。”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说话不经过大脑。”

为啥人类不喜欢用脑呢?因为脑部虽然仅占体重约2%,但是却消耗了全身20%的能量。同时,大脑灰质消耗的能量更多,脑细胞的耗能甚至和心脏耗能一样多。人类在进行各种深度思考的时候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而远古时代食物严重匮乏,用脑太多食物补给跟不上。一路进化下来,我们的祖先已经习惯了能不用脑的时候就尽量不用脑。

好了,把思绪拉回来...关键是胡思乱想太消耗能量...

“自动驾驶”的说话模式其实就是某种习惯定式,问题是,有人一句话能把大家说笑了,有人一句话能把大家惹毛了。这不仅仅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的问题,更有可能是你用了下面这3种说话体:

【01】

质问责备体

你平时是怎么和别人沟通的?通常会用什么语气句式?陈述句、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还是反诘句?

漂流结束了,同事A要同事B帮他解开系在身上的救生衣。同事B的动作不得要领,费了半天劲儿也没能解开。

同事A说话了:

陈述句:这个确实不好解开,正确的解法是从这里入手,但是我够不到,你再试试。

陈述句就是叙述和说明事实,一般就事论事。既可以用肯定形式,也可以用否定形式。

疑问句:这个好解开吗?你是从这里入手的吗?

疑问句是提问者不知道答案,向对方发问,一般对方用“是”和“不是”就可以回答。

设问句:这个不好解开吗?其实很好解开嘛!

设问句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有时是为了强调一个事实,引起别人的注意。

反问句:这个很难解开吗?不是应该从这里入手吗?

反问句其实是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因为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有埋怨、责备的意思,控制不好度,对方会觉得你主观和武断。

反诘句:难道你不知道应该从这里入手吗?

反诘句是反问句的加强版。具有加强语感的功能,同时还能根据具体的场合,表示抱怨、惊奇、轻视、嘲讽、威吓等语义。是正常的沟通场景里最不推荐使用的。

我的一个朋友非常“擅长”反诘句:“难道这不是你的责任吗?那怎么能是一样的呢?你就不用脑袋想想?犯了这么低级的错误,难道你还认为自己聪明?...”

【02】

暴力沟通体

“你还是不是个男人?”

“看见你我一点食欲都没有了!”

“你做事能不能快点,怎么比蜗牛还慢?!”

“你怎么笨的跟头猪似的?不对,猪都比你聪明!”

“就你这样的,神仙来了也救不了你!认命吧!”

以上的这些话听过吗?它们都是典型的“暴力沟通体”。暴力沟通体的主要特点是进行人身攻击,你的相貌、说话的样子、做事的过程和结果,等等都可能成为被攻击对象。说的人可能痛快淋漓,听的人大概想痛下“杀手”——怼回去,喊回去,或者直接动手...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他的畅销书《非暴力沟通》里提到:一切暴力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人性本恶的价值取向。这包括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四个方面。

怎么改变呢?要改变你的出发点,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积极的,你就自然会离暴力因素越来越远,人生也会更加幸福。比如,要想让语言变得平和,你需要表达客观事实,而不是对他人进行“道德评判”;面对自己的内心诉求,你需要去请求他人,而不是“强人所难”。暴力看似无处不在,但只要你懂得如何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就能让人生变得更加美好。

顺便分享一个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故事:为了缓和美国和巴勒斯坦之间的紧张关系,卢森堡博士应邀去巴勒斯坦做了一场演讲,当时台下的许多巴勒斯坦人就痛骂卢森堡,让他这样的美国人滚出巴勒斯坦。结果卢森堡博士通过自己的非暴力沟通,不仅稳住了局面,而且在演讲结束后,原本痛骂卢森堡的巴勒斯坦人,竟然邀请他去家中做客。

注:“非暴力沟通”既是书名,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它的创始人就是马歇尔·卢森堡,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也是一名临床心理学专家。运用这套“非暴力沟通理论”,他帮助解决过很多问题。

【03】

滥用符号体

下面是一段对话,留意一下,阿姨用了多少个叹号?

阿姨:先生你好!这两天有点忙!没及时回复你!我是个很直接的人!上次说的那件事定下来吧!然后直接打钱!这样我可以安排时间!我会提供优质的服务!多干一点少干一点都没关系!关键是让你们满意!心情愉快很重要!合作愉快才是硬道理!

先生:阿姨,您是把叹号当成逗号用吗?一句话,满屏的叹号!!!看起来用力过猛的样子,读了你的文字我压力很大,照顾我们家小朋友似乎不太合适。本来双方都要签约了,结果满屏的“惊叹号体”让这次合作恐怕要凉凉。

有人沟通的时候满屏的惊叹号,而有人根本不打标点符号,或者只用某一种符号贯穿全文,比如,“一逗到底”或者“死磕空格”。让你读起来有一种喘不过来气的感觉。比如下面这段:

“文章的开头讲有一头在神庙里拉磨的驴偶尔有一次下山拉佛像结果所到之处众生无不跪拜后来驴离开神庙后却遭到了人们的冷遇同样的一群人为什么两次的结果会如此大相径庭因为第一次驴拉着佛像第二次没有但是驴意识不到人们跪拜的是佛像只是怨恨人们薄情寡义变化太快它错把平台的力量当成是自己的力量一旦离开平台它就变得微不足道”

没有标点符号,或者标点符号点错了地方,不仅读起来会不舒服,更重要的是产生歧义:

一个人外出谋生,写封家书报告情况,结果父母看了,一个笑一个哭,为什么?

1、儿的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得意地笑》

2、儿的生活好痛苦,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哭到天亮》

当然,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诗《清明》因为断句不同,衍生出了不同的文体和意境:

(1)原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如相传苏轼登云龙山放鹤亭拜见张山人时改的小令: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如果改成一首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语言是一把“双刃剑”,关键要看你怎么用。同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要想让别人改变对你的方式,你首先要改变自己说话的“自动驾驶”模式。


版权声明:“KEEP精进”个人公众号的文章均为本人原创。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及复制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引用或者有其它意向,请事先通过本公众号后台等方式申请并获得授权。原创文章中的部分文字、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