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健康生活小常识
田雪 田雪老师 2021.06.05 微信
工作、生活中,我们运用智慧应对各种挑战。
这次,我们找到了10个大家在生活中可能会感到困惑的问题,以及一些不易被察觉的生活小常识。
希望通过这样形式的科普,让你的生活更有品质。
话不多说,一起来看看吧。
常识
1
吃不完的新鲜面包,
应该分切后冷冻保存。
点击下方空白,滑动查看原理
你有没有注意到,新鲜面包在储存了几天后,表皮会干燥变硬、面包心硬化、易掉渣、香味荡然无存?
不光是面包,只要是淀粉类食物,如馒头、米饭、面食以及各种糕点,做熟后如果没有马上被吃掉,都应该被“冷冻保存”,否则口感就会变差。
这是因为高淀粉类食物从它们出锅后就开始了「淀粉老化」,而储藏温度是影响淀粉老化的关键因素。
实验表明,淀粉类食物发生老化作用的最适温度约在 2℃-4℃之间,而温度在60℃以上或是在-7℃以下则不易发生老化现象 。
所以,淀粉类食物最好是冷冻储存,吃的时候只需要提前加热解冻即可食用。
常识
2
保质期内,不一定真的「保质」。
过了保质期,也不一定「不能吃」。
点击下方空白,滑动查看原理
根据《食品安全法》和有关标准规定,食品保质期是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这里提到了两个关键信息:「贮存条件」和「期限」,两者紧密而不可分割。
也就是说,如果产品的存放条件不符合规定,食品的保质期很可能会缩短,甚至丧失安全性保障。
尤其是水分活度比较高、蛋白质、脂肪含量比较高的食材,比如肉制品、食用油、鸡蛋,要格外注意。
但另有一些果汁、饮料、干粮谷物制品等等,过了保质期影响也不大,只是过了最佳品质期限,不至于吃出问题。
常识
3
食用油不要放在灶台边。
点击下方空白,滑动查看原理
高温和阳光直射都会加速油脂的酸败变质。
虽然,油坏的时候不会有明显的视觉变化,但却会非常地不健康。
油脂在分解后会形成大量的过氧化物质,还会给人体带来过量的自由基,如果长期食用这样的变质油,会加速人体的衰老。
所以,尽量购买小瓶的食用油,并且将油壶放置在远离高温灶台,或是阴凉避光的地方,比如灶台附近的吊柜或者抽屉,这样就可以吃到健康的油脂啦。
常识
4
夏季泡发食物,
最好放冰箱。
点击下方空白,滑动查看原理
在夏季,如果想要泡米、泡豆子、泡发木耳等等,最好要提前清洗干净,然后放进冰箱冷藏室,避免细菌滋生导致食物变质。
低温下蛋白质吸水性更强,豆子口感更好,木耳等食材也会发的更为饱满。
将食材清洗干净,可以尽量减少污染物,减少有害菌滋生,泡发过程更为安全。
这么做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如果泡发不当,不仅仅是食物会变质浪费,而是可能会产生有害人体,甚至导致食物中毒的成分。
木耳、银耳并不含有毒素,但是泡发不当可能会产生连加热烹饪都无法分解的“米酵菌酸”,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致死性食物中毒。
常识
5
还原冷冻的肉类,
要低温缓慢化冻。
点击下方空白,滑动查看原理
想要冷冻的肉类、鱼虾类可以保留原有的风味,就要注意化冻方式,化冻速度越慢,风味还原度越高,口感越好。
这是因为肉类食物在冻结时,所含有的水分会凝结形成较大的冰晶,会刺破细胞膜、损伤细胞的组织结构。
而化冻时,细胞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就会随之流出,导致肉质干柴、风味大幅下降。
所以,提前一晚将第二天想要吃的食材放入冷藏室慢慢化冻,可以尽量减少肉汁流失,保持口感和营养。
常识
6
装进便当盒的食物应该“趁热”,
放入冰箱内冷藏。
点击下方空白,滑动查看原理
当我们做好第二天的便当,要尽快放入冷藏室保存。
研究发现:当食物的温度降到60℃,就有细菌开始生长;温度降到40℃-30℃时,细菌繁殖更加旺盛。只有当温度降到7℃以下,大多数细菌才消停下来,进入休眠状态。
所以,只有将食物快速冷却至7℃以下,更有利于抑制细菌的繁殖,让食物更安全。
而且现在的冰箱制冷性能比早些年有了大幅提升,不用担心因为放入高温的食物而导致冷藏室温度的骤然下降,减弱保鲜效果。
常识
7
市售牛奶可以加热,
但不必煮沸。
点击下方空白,滑动查看原理
牛奶加热通常有两个主要的目的:一个是“杀菌”、另一个是“喝起来舒服”。
常见市售牛奶分为「巴氏灭菌奶」和「超高温灭菌奶」,而这些牛奶在工厂里已经经过了杀菌处理,只要储存方式正确且没有开封被污染,都可以直接饮用。
所以,日常生活中不必在喝之前将牛奶煮沸“灭菌”,尤其是巴氏灭菌奶,免得破坏其中的维生素(虽然含量不怎么高)。
但如果喜欢喝热一点的牛奶也可以将牛奶加热到喜欢的温度即可,不用煮沸了再等温度降下了再喝。
常识
8
及时清理烤箱里的食物残渣。
点击下方空白,滑动查看原理
用烤箱烹制食物时,每次用完一定要仔细清理内部,避免食物残渣、油脂长期停留在里面。
当残留食物残渣时,不仅不美观,也很不健康。因为再次烹饪加热时,这些食物残渣也会被持续加热,直至焦糊。
食物焦糊的过程会产生苯并芘、杂环胺等有害化合物,污染正在加热的食物,对健康产生危害。
常识
9
不要用「装饰盘」做餐具。
点击下方空白,滑动查看原理
为了让吃饭有仪式感,我们都喜欢买漂亮的餐具,但为了健康,我们还要注意餐具的安全性。
陶瓷餐具的原料主要为胚体泥料、釉面釉料、装饰绘料。这当中有安全风险的主要是绘料,也就是颜料,往往含有铅、汞等重金属。
有彩绘装饰的瓷器,会分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釉下彩」是在整体施釉之前在坯体上进行绘画,最后再罩一层玻化釉,这样颜料就被封存在内,更为安全。
釉上彩,是颜料在外层,侧面观察或者用手仔细触摸会有较为明显的凹凸感,这样的瓷器不适合用来直接接触高温食物,最好只作为装饰盘或者偶尔用来盛放水果。
釉中彩和釉上彩的烧制流程是一样的,但是在第二次烧制时,不像釉上彩那样只使用较低的温度(800度)而是使用1200度以上的高温,彩料会沉到玻化层以下,才得名釉中彩。
釉中彩和釉下彩一样安全,可以作为日常餐具使用。
常识
10
肉类烹饪前不必清洗。
点击下方空白,滑动查看原理
肉的脏,并不是像蔬菜一样有泥土和农药,而是需要担心表面所存在的有害微生物。
所以,肉并不需要洗,尤其不要流水冲洗。
用流水冲洗肉类时,表面附着的细菌会随着流水而飞溅,很容易污染水池、操作台、餐具,甚至其他食材。
如果你在超市买塑封的盒装肉,品质都较为安全,也不会有尘土。在接下来的烹制过程中,也可以高温灭菌。
如果你心理上仍然觉得买来的肉有些脏,可以接一盆水轻轻揉洗,尽量避免水花飞溅。
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细节,完善它们更有利于保障健康。
这期的生活常识就帮大家整理到这里啦,希望对你有用。
还有哪些你悄悄发现的「生活中值得被关注的细节」,欢迎在留言区与大家分享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