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诗歌鉴赏题时遇到陌生诗词该怎么办?
此前说道,高考诗歌鉴赏分为著名作家作品作品、著名作家非著名作品、非著名作家著名作品,非著名作家非著名作品四类。其中著名作家著名作品比较容易,考得不多,而著名作家非著名作品为新高考的趋势之一。但事情总是有例外。
那么,假如诗歌鉴赏时,遇到不熟悉的作家作品时我们该怎么办?答案是我们可以通过联系的方法,来实现解题的目的。怎么联系,联系什么呢?很简单,我们要把不熟悉的作家作品与熟悉的作家作品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通过熟悉的作家作品,去鉴赏不熟悉的作家作品。
比如: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间 作 四 首 (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
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bīn]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其中有的论述题是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潘大临我们并不熟悉,但是通过注释我们可以知道,潘大临曾随苏轼同游赤 壁。于是我们知道,原来当年苏东坡游赤壁的时候,潘大临就是其中的客人之一。虽然我们并不熟悉潘大临,也没读过他的诗。但是我们却很熟悉苏东坡,也很熟悉他的《赤壁赋》。
于是我们可以通过苏东坡的《赤壁赋》来解潘大临的《江间作 》。我们都知道,苏东坡在《赤壁赋》中主要是解答了客人心中的疑问,进而表达出虽然天地广阔而人类渺小,但却应该及时行乐,潇洒自由的情感。而潘大临便是被苏东坡说服的客人之一,自然也认同苏东坡的观点。再联系诗中的关键词“羡”,与苏东坡《赤壁赋》中的“而又何羡乎”呼应。其实就是认可苏东坡的观点。
所以答案可以是,作者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因此,以后再遇到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并不用担心,一定要抓住有效信息,要把不熟悉的作家作品与熟悉的作家作品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