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里的端午节,带你穿越回古代!

书画里的端午节,带你穿越回古代!

艺术有你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作为与春节、清明、中秋并列的中国古代四大节日之一,端午节有着其他节日无法比拟的人文精神。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为端午,为屈原,总忘不了吟诗作画。

在我国传世的古代名画中,以“端午”为主题的也为数不少。品赏这些传世名画,独特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跃然纸上。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李隆基《端午》

元·吴廷晖绘《龙舟夺标》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重要的特色民俗活动。《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命舟楫拯之。”每年端午节,楚地纷纷举行龙舟竞渡活动,以纪念屈原,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民间的一项重要的端午节俗活动。

元人王振鹏《龙舟竞渡图》

图中有三艘龙舟在河中竞渡,中间的龙船装饰华丽,舟中设有一亭,亭内有许多人在观看比赛;前后两舟则彩旗飘飘,锣鼓喧天,舟上的参赛选手,跟随鼓声的节奏指引,奋力划桨。溪流两旁,林霏朦胧,侍卫仪仗游行其间;观赛的百姓,或立或坐,欢呼雀跃,场面十分热闹。远处群山连绵,云遮雾绕,山脚下一处古刹隐于丛林之中,又给人以幽静之美。画中线条有如游丝般细致柔和,人物精密生动,龙舟工整华丽,真实地表现了端午龙舟竞渡、观者如云的场景。

张择端《金明争标图》

由宋到清,比较著名的画还有张择端的《金明争标图》、宋人的《龙舟图》、元人王振鹏的《龙舟竞渡图》等。其中一些精品,还被制作成缂丝制品,如清代就有一幅《龙舟竞渡缂丝轴》。在清代的瓷器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龙舟竞渡的场面。

崔护程宗元《龙舟夺标图》

《龙舟竞渡图》描绘端午时节南方湖区景象。此图继承了唐代“大小李将军”华美的青绿山水画风,画面整体气韵瑞丽生动,敷彩勾勒工丽细致,具有明代工笔绘画构图布局灵动、画面充满动感、人物细节精致、所描绘的风俗情景生动写实的风格。

郑重《龙舟竞渡图》

北宋诗人黄庭坚在《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中有一句诗为:“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南宋词人吴文英《隔浦莲近·泊长桥过重午》有 “榴花依旧照眼”句,元代诗人袁桷《客中端午简善之》有 “海城红忆石榴新”之咏。蜀葵多为红色,原产于我国四川,因它于端午节前后开花,故又得名“端午花”。蜀葵的花和叶,具有解毒散结的功效,外用可以治痈肿疮疡。所以,蜀葵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除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外,还在家中的瓶中插蜀葵。由此可见,萱草、石榴、蜀葵,均为端午节的标志性花草。

明·陆治绘《端阳即景图》

此图所画即是端午节时陆治亲手所植花木的芳姿。图中的湖石是背景和衬托,故仅用淡墨干笔渲染造型,复加以苔点,颇显意趣;而萱草、蜀葵、石榴等花叶,均以勾花点叶法重点刻画,勾笔细劲如铁线,而点叶则用笔较拘谨,但温润沉着;野草灌木则直接以没骨画法用色彩点染写出,显得生趣盎然。

清·任颐绘《端午图》

任颐的《端午图》,以直立的艾草、菖蒲、蜀葵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地面上摆放的枇杷、蒜头为辅。构图取新颖之姿,用笔用色讲究韵味和文人趣味。图中物象,皆与端午习俗有关。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之功效。每至端午节,人们将新采的艾条插于门楣上,或将艾草捆扎为似人似虎的形状,悬挂在屋檐下,或置于屋中,以驱虫避邪。《荆楚岁时记》记载:“(端午节)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黄”,枇杷是端午节前后的时令水果。在江南一带,过端午节不仅要吃粽子,而且还要吃枇杷。

大蒜自古就是天然杀菌剂,有“天然抗生素”之称。在湖南、河南、浙江等地区,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作为端午节早餐食用。

清·余樨绘《端阳景图》

此图既然以“端阳景图”为名,画中的动植物自然与端午风俗有关。菖蒲为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端午节这天,人们多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并饮菖蒲酒,以驱邪避毒。

端午与蟾蜍渊源颇深。清代《吴越风土录》记载:“端午日,药市收癞蛤蟆,刺取其沫,谓之\\\'蟾酥’。为修合丹丸之用,率以万计。”明代的《帝京景物略》载:“(五月)五日,南太医院官,旗物鼓吹,赴南海子捉虾蟆,取蟾酥也。”可见端午捉蟾蜍的习俗不仅流行于古代民间,连皇家也不例外。据说蟾酥可用来解毒,治疮瘤疙瘩。现在我国南方和北方一些地区还保留着这一习俗。

此图上方所绘乃两只豆娘,有人却误认为是蜻蜓。古代端午节这天,江南一带的妇女有佩戴豆娘头饰的风俗。它是用丝绢等材料做成仙、佛、虫、鱼、百兽之形,或八宝群花之类,固定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支架上,插于妇女发髻上。其源一说来自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民间采集艾草扎成人形挂在大门或房门上,认为可辟毒气)的别样形式。根据《清嘉录》引《唐宋遗纪》的记载,江淮一带的妇女在端午节这天要在发髻插上豆娘头饰,以起到驱邪辟疫之作用。

黄慎笔下的钟馗

清代画家黄慎曾画过一幅《端午钟馗图》,画中我们可看到钟馗与孩子嬉戏,而且从钟馗的手中以及背景的花瓶中可以看到放置的菖蒲和艾叶,悬钟馗。

黄慎乾隆甲申(1764年)作钟道121×95.5cm

钤印:瘿瓢子、黄慎

题识:乾隆甲申端午,宁化黄慎敬写。

钟馗画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郎世宁《午瑞图》

这是一副清代宫廷画师郎世宁早期之作,此幅《午瑞图》画作,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和蜀葵花,托盘里盛有李子和樱桃,几个粽子散落一旁。图中的粽子、蒲草等物暗示此画是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而绘制的。就构图而言,画中物品聚散有致,呈正三角形布局,给人的视觉以稳定感。而绘制方法则采用色彩深浅及光影明暗的变化展示花叶、水果和瓷瓶的立体感,尤其是瓷瓶肩部见于欧洲绘画而中国画绝无的“高光”手法,能令观者清晰地体会到西方油画的技巧。

清代画家徐扬绘《端阳故事图册》 
清代画家徐扬绘《端阳故事图册》,绢本设色,共八开,每开纵20.7X横18.2l厘米。分别描绘了端午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集中表现了各地的风俗习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册构图严谨精妙,人物造型秀逸生动,线条遒劲流畅,色彩明丽典雅,显示出作者较强的写实功底和乾隆朝宫廷绘画工整清丽的笔墨特点。
第一开:《射粉团》
题:射粉团,唐宫中造粉团角黍饤盘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
射粉团是一种唐代宫廷比较盛行的游戏。《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行此戏。”角黍就是粽子,粉团则是类似麻团的一种点心,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
第二开:《赐枭羹》
题:汉令郡国贡枭为羹赐官以恶鸟,故食之。
从汉武帝开始,端午赐枭羹给百官食用的做法一直延续到了清代。枭被认为是一种恶鸟,在端午节这一天赐大臣枭羹,其政治象征意义是驱逐恶人、奸臣。
第三开:《采药草》
题:五日午时蓄采众药治病,最效验。
古人认为端午采集的药材效果最好。《神农本草经》多以五月初五为采药时间,而且强调在午时采药。理由可能有二:第一,端午时节植物生长茂盛,药性比较强。第二,按照古代阴阳哲学观念,端午是阳气最盛的时刻,因此百草药性也最强。第四开:《养鸲鹆》题:取鸲鹆儿毛羽新成者去舌尖,养之皆善语。鸲鹆(qúyù),其实就是俗称的鹦鹉。古人发现了野生的鸲鹆有模仿人语的能力,于是将其捕来有意地调教驯化,而这个调教的最好时间据说就在每年的端午。
第四开:《养鸲鹆》
题:取鸲鹆儿毛羽新成者去舌尖,养之皆善语。
鸲鹆(qúyù),其实就是俗称的鹦鹉。古人发现了野生的鸲鹆有模仿人语的能力,于是将其捕来有意地调教驯化,而这个调教的最好时间据说就在每年的端午。
第五开:《悬艾人》
题:荆楚风俗以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叶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的功效;古人把艾草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空中,剪成虎形称为“艾虎”;古代的妹子们争相佩戴,以避邪驱瘴。第六开:《系采丝》题:系采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汉代以青、赤、黄、白、黑五种色彩的丝线,扎成“长命缕”。这五种颜色很有讲究,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系在臂上,可以驱除瘟病、避邪止恶,同时还是一种饰品。
第六开:《系采丝》
题:系采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
汉代以青、赤、黄、白、黑五种色彩的丝线,扎成“长命缕”。这五种颜色很有讲究,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系在臂上,可以驱除瘟病、避邪止恶,同时还是一种饰品。
第七开:《裹角黍》
题:以菰叶裹粘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义,以赞时也。角黍即粽子,以箬竹叶包黍米,是阴包裹阳之象。目前所见最早记录粽子的文献是晋代周处的《风土记》。周处是阳羡人,今属浙江。《风土记》说,端午节前一天把黏米(糯米或黍子)和枣、栗子混合,用菰叶(即茭白叶)包裹,煮熟。这就是角黍,也叫粽子,粽子象征着阴阳和谐不分。
第八开:《观竞渡》
题:观竞渡,聚众临流称为龙舟胜会。端午节的重要节日活动当然是为纪念屈原的“龙舟竞(jìng)渡”。五月初五,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死去,老百姓划船追赶拯救,驱散江中鱼鳖, 以免屈原的身体被吃掉。后人为了纪念,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
(0)

相关推荐

  • 问候亲友2021年6月15日早上好!(2178)

    亲友们大家2021年6月15日早上好!88BB

  • 端午 | 古人的端午节比现在有趣多了!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因5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的好天气,又名"端阳节".但现代人除了吃粽子之外,再没有其他有意思的过节方式,古人的端阳节可热闹多了! <午 ...

  • 民俗风情丨宁海端午节习俗,你不一定都知道

    端 午 节 文/叶柱        端午节,2000多年的古老节日,流传到如今,在我们宁海,还有那些习俗呢? 一.端午粽 宋代诗人戴复古<扬州端午呈赵师>: 桃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 ...

  • 书画里的端午节,带你穿越回古代!#国画同...

    书画里的端午节,带你穿越回古代!#国画同好会# #插画# #古风# #端午节# 长图

  • 带你穿越回古代,看看古人是怎么相亲的

    说到相亲这件事,大多数的大龄单身青年应该都经历过,尤其是过年过节回家的时候,基本上都会被七大姑八大姨各种亲戚介绍对象,安排相亲,导致很多单身青年放假都不敢回家了.那么古代单身青年是怎么解决单身问题的呢 ...

  • 带你穿越回古代,看看古人买得起房吗

    现代社会买房可以说是年轻人的一件大事,然而过高的房价给年轻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很多人工作一辈子可能都买不了北上广的一套房,甚至连首付都交不起,高房价也成了现代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那么古代人买房有现在难 ...

  • 黎明之前 星辰未陨 带你穿越回古代

    黎明之前 星辰未陨 带你穿越回古代 2016年的端午,通过资深图片工作者麻小的引荐,我得到出版本书的机会.这件事对我来说,是惊喜.惊异和惊错杂糅.当时我才入行半年,甚至对很多行内状况都不甚明了,迷迷糊 ...

  • 上海版《想见你》:在这里用一首歌带你穿越回过去

    大家有没有看过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想见你>呢?当<last dance>的旋律响起,其中的主角就能随着这首歌穿越回1998年. 其实,在我们的上海也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可以 ...

  • 16位国宝级大师联袂出演,纪录片《九零后》带你穿越回西南联大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表达了许多人对西南联大的感情,纪录片<九零后>拍摄了杨振宁.许渊冲.潘际銮.杨苡.王希季.马识途等16位平均年龄超过96岁的西南联大学子,将在大银 ...

  • 岁月留痕:一组网球老照片带我穿越回欢颜旧梦

    拾掇办公电脑,翻出被层级淹没的文件夹,哇,这里躺着好多已久不见天日的老照片,尤其这些年来一些在网球场的瞬间,发型.身材.状态不尽相同,连本人也分不清时间轴了. 记忆是照片,温柔在左边深情在右边,就算晕 ...

  • 一组老照片,带你穿越回1978年的中国!

    看经典电影听世界名著,感受别样人生 对于中国, 1978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 都是令人怀念的. 在这个充满激情的年代里, 也包含着无数个体情感的记忆. 这一年对于中国是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 19 ...

  • 古代书画里的端午节!太美!

    世界名著每日读 读一本名著,邂逅一位智者.读一篇经典,感受一种智慧. 32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