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玉器各类器型的鉴定要点
器面装饰丰富,有的满饰规整有序的谷纹、乳丁纹、蒲纹等,并常留有网状的地纹线条;有的与战国璧一样,琢有双层组合纹,一般内圈为谷纹或蒲纹,外圈是兽面或凤鸟纹,线条粗细相衬,舒展流畅,边缘平齐,不像战国那样锋利;还有的则是在璧面直接镂空或浮雕出各种动物造型,同时阴刻纤细的游丝线条;而精美的玉璧,往往跃出圆形的璧面,在外缘或孔内,镂空雕琢出生动活泼,矫健威武的龙、凤、螭等神兽形象,可谓是汉代玉璧的代表作。
形制同战国时相同,上端为三角形,下端呈长方形。器体较厚,但大小不一,同时边角规矩,表面平滑,多光素无纹,有的底边中央有一穿孔。
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使用的敛服,形式与人体结构比例相同。分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大部分,通体均以方形、梯形、三角形等玉片及金、银、铜丝等缀结组成。玉片多光素,四角有穿孔,正面光洁,一般背面不加碾磨。
由于汉人深信“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因此,便用玉雕成一定形状,分别置于死者的耳、目、口、鼻、肛门、生殖器等九窍处,意在防止体内“精气”由九窍逸出,防止尸体腐坏,使死者为之不朽。这是一种专门为送葬而制作的玉器,一般工艺简单,并较为粗糙。
圆雕成长条柱状的伏卧形,背部浑圆,周身无任何装饰,仅用几道较宽的轮廓线分别表现出猪的双耳、四肢等,器体底部则随形琢成平面。此外,在猪的下颌与尾的顶端常琢有一横向小圆孔。虽然也有一些玉猪简单的雕出了头部的五官及腿、蹄足等,但仍不失其大型。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玉器鉴定专家 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