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代为先,与文旅融合,构筑舞钢人民的诗与远方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中国诗歌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是重视它的社会功能价值。“诗言志,歌咏言”,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诗词创作,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到唐宋时期达到了顶峰,涌现出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诗词名家,在文学发展史上焕发出巨大的青春活力,一度被世人誉为中国文学艺术皇冠上的明珠,现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作为身处“半城山色半城湖,碧水蓝天共一色”的舞钢市诗词创作者,在熟练掌握诗词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更应该把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繁荣兴盛中华文化、促进中华民族复兴,点燃钢城人民的诗意人生为己任,在今后的诗词创作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一、诗词创作要有时代气息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诗词作品也应如此。然而,每当打开网络,或者翻开书刊报纸,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大部分作品却显得异常浮躁,缺乏时代气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大部分诗词创作者受市场经济意识的冲击,价值观与艺术观错乱,创作立场偏离主题,创作责任和创作意识淡化,热情冷化,感觉钝化,心态浮躁化,创造力蜕化,多数只能靠掌握的一些诗词技巧,一味摹仿,缺乏时代气息,缺乏推陈出新,在艺术的惰性和惯性的轨道上恶性循环,加之自媒体的盛行,部分诗词爱好者自我组团,互相吹捧,常常以大师自居,实则悲矣。特别是一些有影响力的诗刊杂志也抵不住诱惑,对这部分作品予以刊发,更有那些自我标榜的评论家不负责任地推波助澜,致使一些原来坚持为时而歌,善于表现时代生活气息的作者,因受其影响而迷失了创作方向,改变了审美理想和创作情趣,忘却了诗词的引导责任和社会责任。
诗词创作者要深刻认识到诗词创作反映时代气息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诗歌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中华诗词在身体力行和文化复兴的号召鼓舞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诗词创作者的不懈努力与新闻媒体的宣传推广,特别是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正向引导,再次将中华诗词的创作与吟诵引向高潮。各色诗社如雨后春笋,各地党委政府更是以诗为媒,不断争创诗词之乡。同时,随着5G时代的来临,创作出来的诗词正通过QQ、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多形式多渠道方便快捷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诗词的广泛传播与有效普及,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这些靠先进科技手段,配以优美音乐、视频画面的诗词,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人们对诗词作品良莠不齐的评价,掩藏了诗词创作价值取向多元的隐忧,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诗词繁荣兴盛。要想真正贯彻落实的指示精神,就必须创作出代表这个时代的诗词精品,涌现出一定数量的名师大家。诚然,选取什么诗词题材,追求什么艺术风格,是诗人的创作自由。但对党委政府和社会而言,应该有所倡导,应该具有主流审美的诗词创作价值引领。主流审美的诗词作品应该是具有家国情怀,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有着浓厚中国味道和鲜明时代印记。
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担当精神的诗词创作者,都应当关心时局,关心祖国命运和人民利益,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敏锐的洞察力。
诗词创作者要有勇为时代先锋的精神,注重从诗词作品的题材、思想、感情、语言、声韵等多方面加以体现。而这些体现在创作上的诗词艺术表象,其前提和基础则是对新时代的深刻认识、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每一个诗词创作者,都要深刻认识和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对于我们舞钢市而言,也是钢城人民打造富美舞钢、谱写时代篇章的新时代。
作为一名诗词创作者和舞钢人民的一员,以满怀的豪情和澎湃的激情,加强对新时代现实题材诗词的创作。要深入基层一线,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与交流,在群众生活中找寻更多的创作素材,从群众审美层次激发群众的创作灵感,赋予群众文艺作品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创作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追求的文艺作品。诗词创作者要贴近时代,了解社会生活,走进人民群众,与建设者同呼吸;要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善于感受生活脉搏,让时代气息给自身输氧补血,强身健体,激发热情。要以开放心态,放飞想象,从生活中捕捉营构新的意象,用生活中提炼的生动鲜活的语言描绘意境,把洋溢的情感,浓烈的气氛,生动的气韵,原汁原味、活色生香地反馈给广大读者。要注重用诗词的意象、诗词的美感、诗词的情趣、诗词的语言、诗词的韵味等诗词美学的艺术手段,纵情讴歌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先锋,默默奉献的行业时代新人。用诗词艺术之光,点亮人们诗意人生的理想之灯,照亮大家创造美好生活的风雨征程。
二、诗词创作要反映时代生活
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诗歌是感情不可遏止的抒发。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我们必须紧密联系诗歌创作实际,认真学习领悟,扎实落到实处。
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中华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代优秀诗歌创作,必须注意从中华诗词的名篇佳作中吸取艺术营养,传承文化血脉。以传承弘扬中华诗词文化为己任的诗词创作者,在新时代促进中华诗词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更应该承接更多的历史担当,创造更多的时代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文化战略。中华诗词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必然被赋予更多的使命。他说:“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认为“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并带头赋诗填词,把诗情画意引入了伟大中国梦。
诗词创作要关注当下、反映现实生活。时代题材涉及到时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国计民生,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小到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只要是歌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都可以出好诗佳句。诗歌是感情不可遏止的抒发。时代精神是一代诗歌交响乐的主奏曲,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领主流审美的价值取向。
诗词创作要抒发情感、升华时代意象。诗词是靠意象的艺术冲击力,来教育人、感染人、娱悦人。诗词创作最忌讳空洞的说教和标语式的口号。一个时代要有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特有意象。比如,农耕时代讲究晴耕雨读,诗词作品要具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象;而如今的工业信息时代,乃至我们即将进入的智能时代,更应有其独特的意象。这就要靠诗词创作者在创作中认真去观察、发掘、体验、升华。当然,还要注意抒发时代情感,活用时代语言,反映时代信息,针砭时代弊端和描绘时代画卷等等,这是我们应有的历史担当。
三、诗词创作要走进人民心中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诗词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只有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诗歌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源于人民,理应属于人民,属于大众。中华传统诗词诚然是一种高雅艺术,但它并不在于深奥难懂,而在于具有诗的意境,诗的韵味,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诗词越是明白晓畅、通俗易懂,越能发挥其高雅艺术的社会效果。“众所周知,唐诗宋词中那些流传千古、妇孺皆知的名篇佳句,无一不是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的。
诗词创作者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正所谓“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最终都要为内容服务,为了更鲜明、更独特、更透彻地说人说事说理。背离了这个原则,即使有再高超的技巧和手段,也是毫无价值和社会意义。
四、诗词创作要构筑诗与远方
畅享诗与远方的惬意,是很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有着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而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们对于美丽的景致一直有着超乎常人的追求,在纵情山水间留下了无数诗词作品,几乎所有名山大川都留下过动人的诗篇。这些极具传统文化特色的古诗词,俨然成为一道道响亮的文化品牌,特别是伴随着近年来“诗词热”的兴起,寻找诗词里的大好河山成为很多人出游的主要选择,诗与远方的结合焕发出越来越强的魅力,使文旅融合的巨大文化价值、商业价值愈发凸显。
当下,我市正在大力提倡全域旅游,打造富美舞钢。旅游要想有大的发展,仅靠原有的自然景观还远远不够,要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打好文化这张牌,特别是结合我市二郎山、灯台架、祥龙谷、九头崖、虎头山、九龙山和石漫滩水库、田岗水库这“六山两水”,以及八台镇泥沟陈、杨庄乡叶楼村、尹集镇姬庄村等,打造出一批高品质的文化旅游品牌,进而提高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提高对外吸引力和影响力,推动全域旅游蓬勃发展。针对我市旅游资源丰富而缺乏文化内涵的现状,在景点的打造和旅游的发展上,诗词创作者要主动走进景区,与当地党委政府和景区负责人结合,尽可能地融入文化元素。如,帮助完善景观图文信息,通过山水风光的来龙去脉介绍,地名村名山名水名的传说故事,拓展文化资源利用,丰富旅游业态、引入文化创意、提升旅游品位,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采取多形式多角度的宣传,增强景区吸引力,拓展发展空间。同时,也要以旅彰文,和合共生,形成优秀文化作品和优质旅游资源和合共生的良好局面,让游客能够全身心投身于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美妙中,让诗与远方从美好的憧憬真正成为可以惬意享受的体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