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赏析/《致爱情》[秘鲁]贡萨莱斯·普拉达

《作者简介》

贡萨莱斯·普拉达,M.,秘鲁诗人、散文作家。年轻时在政治活动中失意,曾去利马郊区务农。

1879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应征入伍。战后参加少数党全国联盟,在欧洲旅居7年。他一生致力于破除西班牙文学的狭隘传统和反对学院派的语言,并在诗歌形式和格律的改革方面作过多次尝试,对秘鲁诗歌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他的诗歌是拉丁美洲浪漫主义后期诗歌的代表。他的散文简洁有力。他的作品带有现代主义诗歌的气息,有些文学史家因而把他列为现代主义前期诗人。他的重要的作品有:《自由的篇章》(1894)、《小写》(1901)、《老修女们》(1909)、《战斗的时刻》(1908)、《奇情异调》(1911)、《生活的碎片》(1932)、《在丑行之下》(1933)、《秘鲁民谣》(1935)、《形象与巨大的形象》(1938)、《敬慕》(1947)等。

《诗歌原文》

如果你是震撼九霄的喜事,

为什么还有猜疑、悲叹、哭泣、

不信任、令人心碎的痛苦

以及焦躁的不眠之夜?

如果你是世上的灾难,

为什么会有欢快、微笑、歌唱、

希望、令人倾心的魅力

以及和悦与慰藉的景象?

如果你是雪,为什么迸发着熊熊火焰?

如果你是火,又为什么那么冰凉?

如果你是阴影,为什么溢出光焰?

如果你是可爱的光焰,又为什么笼罩着阴影?

如果你是生命,为什么给我带来死亡?

如果你是死神,可为什么又给我生活的愿望?

(陈光孚 译)

【赏析】

普拉达一生致力于破除西班牙文学的狭隘传统和反对学院派的语言,他藐视某些现代主义者的矫揉造作,也反对古典主义者的生搬硬套,因此他在诗歌形式和格律的改革方面作过多次尝试,使诗歌富有创新的精神,对秘鲁诗歌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无论是在题材的广泛性还是在形式的多样性上,普拉达都是拉丁美洲有影响的重要的诗人。《致爱情》是作者早期的一首爱情诗歌,里面运用了大量的假设与反问,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激情,用准确的语言、鲜明的态度、生动的比喻和动感的排比,对爱情矛盾的特质进行淋漓尽致的阐发,对于爱情的认识具有深刻的辩证色彩。

整篇诗歌都围绕着爱情所包含的种种矛盾提出质疑: 爱情是什么?爱情的实质又是什么呢?全诗一共分为四个节,每一节论述问题时所选的角度各不相同。在第一节,诗人先从正面假设爱情“是震撼九霄的喜事”,因为爱情蕴含着恋爱双方心灵的巨大喜悦、激动人心的共鸣、激情的瞬间等等,可如果真的是这样,为什么爱情“还有猜疑、悲叹、哭泣/不信任”,恋爱还要经历那“令人心碎的痛苦”以及因为恋爱而“焦躁”、辗转反侧所造成的“不眠之夜”?

诗人按照第一节的逻辑往下走,既然爱情中有那么多的坏影响,那么在第二节中就把爱情假定为“世上的灾难”吧!可是如果这样看,又为什么在恋爱时会有“欢快、微笑、歌唱”那些美好的时光呢?当一个人遇到爱情时,他心怀“希望”,从对方那里看到的到处都是“令人倾心的魅力/以及和悦与慰藉的景象”。从这个角度上说,爱情是能够给人以美好感觉的。前两段是诗人对爱情的复杂性发出的感叹,暗含着爱情的双重性。

普拉达给感情涂上了颜色,又给颜色加上了芳香,在第三段里,诗人对爱情进行进一步的追问与比喻,通过把爱情比作雪、火、冰、阴影、光芒等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爱情形象化。诗人又把几组相互矛盾的意象集中在一起: 雪与火、火与冰、阴影与光芒,形成强烈的反差,表明爱情就是这么和谐而又矛盾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从而突出爱情的对立与统一。

作者在第四段再次变换了角度,从另一个侧面论证爱情的辩证关系:“你是可爱的光焰,又为什么笼罩着阴影?”“如果你是生命,为什么给我带来死亡?”“如果你是死神,可为什么又给我生活的愿望?”在这里诗人把爱情、阴影、死亡、生命、光明、死神等联系在一起,把爱情的含义进一步扩展,使诗歌的主题得到进一步的延伸。

普拉达是拉丁美洲浪漫主义的代表,开创了拉丁美洲西班牙语文学的一代新风。整首诗歌韵律精巧,格调高雅,形象贴切,内容丰富多彩。节奏也从舒缓到急促,步步加快,到第三、第四段时形成高潮,随即戛然止住,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党啸林)

(0)

相关推荐

  • 塞萨尔•巴列霍

    塞萨尔·巴列霍 塞萨尔·巴列霍(1892-1938)生于秘鲁北部安第斯山区的圣地亚哥·德·丘科.父亲是西班牙人,母亲是印第安人,因此,在他的身体中流着两个民族的血液,在他的作品里融台着两种文化和传统的 ...

  • 外国诗歌赏析/《海上的爱情》[英国]斯温本

    我们今天正在爱情的陆上, 我们将要去何方? 爱人,是逗留还是起航? 是扬帆还是划桨? 有许多路,有许多风吹荡, 但只有五月才是五月的春光; 我们今天正在爱情的手上; 我们将要去何方? 我们陆上的风是忧 ...

  • 外国诗歌赏析/《原上月》[阿根廷]卢贡内斯

    卢贡内斯,L.阿根廷诗人.生于科尔多瓦省里奥塞科城.23岁发表诗集<金山>,因而成名.曾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宗教不满,倾向社会主义,后来变为民族主义者.最后自杀身死.诗集<花园的黎明& ...

  • 外国诗歌赏析/《致读者》[奥地利]韦尔弗

    韦尔弗,奥地利作家.韦尔弗在诗歌.小说和戏剧方面都有建树,他是在表现主义的影响下开始创作的.他的诗歌充满宗教色彩,如诗集<世界之友>.<我们是>.<彼此>等,表达的 ...

  • 外国诗歌赏析/《致今天的人》[比利时]维尔哈伦

    维尔哈伦 埃米勒·维尔哈伦Emile Verhaeren(1855-1916)比利时诗人 ,剧作家 ,文艺评论家 维尔哈伦 埃米勒·维尔哈伦Emile Verhaeren(1855-1916)比利 ...

  • 外国诗歌赏析/《谁知道呢?》[秘鲁]桑托斯·乔卡诺

    乔卡诺[简介] 何塞-桑托斯-乔卡诺(1875-1934)秘鲁诗人.生于利马,1894年开始参加政治活动,曾被捕入狱.1896年主办了一家出版社并出版<薄雾>杂志,从此自立于秘鲁诗坛.他反 ...

  • 外国诗歌赏析/《黑色的使者》[秘鲁]巴列霍

    <作者简介>:秘鲁作家.生于北部山区的圣地亚哥·德·丘科,卒于巴黎.父亲是西班牙人后裔,母亲是印第安人.中学未毕业就自谋生路,当过乡村教师和厂矿职员.1913年入省会特鲁西略城自由大学哲学 ...

  • 外国诗歌赏析/《逝去的恋歌》[秘鲁]巴列霍

    塞萨尔·巴列霍(1892~1938),秘鲁现代诗人,生于安第斯山区,父母皆有印第安人血统.一生贫困,且思想激进.他是秘鲁最重要的诗人,也是拉美现代诗最伟大的先驱之一.他的诗既狂野原始,又温柔美丽:既真 ...

  • 外国诗歌赏析/《悲惨的晚餐》[秘鲁]巴列霍

    秘鲁作家.生于北部山区的圣地亚哥·德·丘科,卒于巴黎.父亲是西班牙人后裔,母亲是印第安人.中学未毕业就自谋生路,当过乡村教师和厂矿职员.1913年入省会特鲁西略城自由大学哲学文学系攻读文学,两年后改学 ...

  • 外国诗歌赏析/《海上致少年》[朝鲜]崔南善

    崔南善简介 崔南善(朝鲜语:최남선:1890年4月26日-1957年10月10日),号六堂(朝鲜语:육당),本贯东州崔氏.朝鲜的诗人.历史家.出版人.朝鲜半岛独立运动领导人. 他和李光洙被视为韩国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