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草之乡——宁夏盐池
宁夏盐池县是甘草种子的优势产区,为我国乌拉尔甘草的主产区之一及试验示范单位。
盐池县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是宁夏甘草资源集中分布区和历史上“西正甘草”的主产区,由于以甘草、苦豆子等为主的野生药材达150多种。发展甘草种植业,实施甘草半野生化栽培,是实现甘草野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有效措施。
西甘草主产地为内蒙古鄂尔多斯、宁夏、陕西北部等地,为我国甘草的现代分布中心。据《盐池县志》资料记载,历史上采挖甘草是盐池农民的主要副业生产,上世纪50年代以后,每年采挖一般在50万公斤-100多万公斤,1982年最高达325万公斤。
据调查显示,全国甘草种子交易有六成来自盐池。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和探索,盐池中北部地区的部分群众已经掌握了甘草种植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目前研制的以甘草甜素为原料的制剂已有24种之多,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黄酮类的药物开发也大量应用于临床。甘草的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也在逐年加大,价格不断上扬。近年来,国际市场每年对甘草干货的需求量在25万吨-28万吨以上,国内年需求量在6万吨以上。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甘草协和诸品,有元老之功”。盐池县作为西正甘草的主产区,所产甘草色红皮细、骨重粉足、条干顺直,甘草酸和甘草黄胴含量高。《宁夏资源志》和《宁夏中药志》将我国药用甘草按主产区分为东甘草、西甘草和新疆甘草。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内外已从甘草中分离得到10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60多种三萜类化合物、18种氨基酸、多种生物碱、雌性激素和多种有机酸。近几年随着围栏封育等措施的实施,野生甘草资源得到恢复。甘草始载于最早的药物经典《神农本草经》,南朝陶弘景《名医别录》将甘草尊之为“国老”。
盐池县在禁止采挖野生甘草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人工种植。2006年,全县累计种植人工甘草8万亩,采挖1万亩,实现产值3000万元。目前全国年甘草销量不足3万吨,人工种植甘草不到10%。随着野生甘草资源的逐年减少,国内外甘草的市场需求缺口将更大。甘草是药中之王,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保健、美容、烟草等。野生甘草集中分布区域达235.6万亩,占全县草原总面积的28.2%,占宁夏野生甘草资源总面积的58.3%。可发展甘草的优势产区面积达6800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80%以上。由于分布面积大、储量多、品质好,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甘草之乡”。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特色产业的开发,盐池县联合自治区农科院开始了人工种植甘草的试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