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体验:第2次(上)

今天完成了第2次心理咨询。

在去之前,我有点好奇今天能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同时又觉得,好像也没什么问题特别想要探讨,很多问题“自己都能想明白”。

但这次的咨询,还是给我带来了超出预期的收获。

1、词语联想

这次从“词语联想”开始,就是医生说一个词,我马上说出自己联想到的词。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探索潜意识的方法,你也可以试一试。

医生一共说了15个词,我给出了15个对应词。从这15对词语中,我似乎真的能看到自己内心里的某些东西。这里挑一些比较典型的来说。

1)中立、即时满足——失败

在我给出的开头5个词里,“失败”居然出现了2次——分别是医生说出“中立”和“即时满足”的时候。

“中立”为什么对应“失败”?这也许反映出我长期以来的一种状态:大多数时候,我倾向于认为一件事情不是好的,就是坏的;而这是一种较为尖锐的态度,可能也正是在与人交往时产生一些问题的原因之一。

在理智状态下,我认为这并不是一种很有智慧的态度。然而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的潜意识甚至依然在影响着自己,觉得大多数事情本来就应该是“清晰明确”的。但我还是要承认,很多时候,在两个极端中间可能会有一个较为温和的、居中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并不一定就不美好。

而“即时满足”为什么对应“失败”?在回答这一对词的时候,我几乎没有犹豫。我始终认为,不懂得“延迟满足”,很多时候正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之一;这也正是《少有人走的路》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玩游戏肯定爽啦,刷剧肯定爽啦,睡懒觉肯定爽啦……当然,这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也不一定就算“坏习惯”。但我倾向于认为,很多事情如果经常选择“即时满足”,而不懂得“延迟满足”,那往往会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即使此刻,我也还是这样认为,所以我给了“失败”这个词。

但医生说:那可能只是你自己认为。

2)贪婪——恶毒

医生说,在说到“贪婪”的时候,我出现了一段比较长的迟疑,然后才给出了“恶毒”。她说,这可能说明我在思考,在提醒自己什么。

也许在很多时候,我确实有“贪婪”的一面,比如我想去做很多事情,比如我可能心底里想要一种完美的感情关系(这一点是医生指出来的),等等。

而在佛家的思想里,“贪”正是“贪嗔痴”之一,是智慧的一大障碍。

贪婪源自欲望。我觉得,在一些方面有强烈的欲望,也并非坏事;比如想要成长,想要探索,等等。毕竟我们大多数“凡人”,总是要有所“求”。

但我又在提醒自己什么呢?

在回顾的时候,我发现可能是自己太久以来都过于想要“追求”一些东西。所以在潜意识的某个地方,我想要提醒自己,过于贪婪是一种恶毒。在听到“贪婪”时,我确实有一种厌恶感。我本能地不认可过度的贪婪。

3)追赶——急促

医生说,在提到“追赶”的时候,我叹了一口气,然后说出了“急促”。

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叹气了。在回顾的时候,我思考“追赶”这个词,想到了自己从小到大的一种状态:总是学校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上学时追求好的成绩;后来又追求进好的公司有好的工作;工作后又追求好的绩效好的收入……

好像很多年以来,自己都一直在“追赶”。当然,努力成长,通过付出得到回报,这些都是很美好的事情。但想到长久的追赶状态时,我心底里似乎有一种“急促”而不是“安宁”的感觉。医生也说,在我说出这个词的时候,她确实感到有一种急促感。

在《体会口中的食物》里,我提到,“有一个观点,长久地影响着自己每天的行为:人生只有一次,生命短暂,所以要尽量充实地去过每一天。所以,很久以来我都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哪怕一个小时我都不想浪费掉。”这可能正是我很久以来都有一种“急促感”的根源之一。

我现在依然觉得,生命短暂,所以要充实地度过每一天。但在“追求”与“成长”的过程中,自己可能还需要获得更多的智慧,来破除“急促”的那一部分,代之以更多的轻松与喜乐。这才是真正美好的状态。

正好,我马上就会“停一停”,停下工作,停下追赶,开始一段旅行。年纪轻轻,我肯定不会“看破红尘”,停止“追求”。我只是在很多年的“追赶”之后,短暂地停下来,去寻找一些东西,学会用更美好的方式去“追求”。

4)两个“自由”,两个“飞翔”

在听到“安宁”和“迫不及待”的时候,我给出的都是“自由”;在听到“奔跑”和“大鹏鸟”的时候,我给出的都是“飞翔”。

这对我来说似乎不难理解,因为自己一直以来都在追求一种“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能够不受束缚,去创造一些具有持久价值的东西,去做一些美好的事情。而在我心底里,“飞翔”其实也代表着“自由”。

我现在依然在追求的路上。但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在2017年初写的那句话:

“No limitation, no freedom.”

5)归属——家

在听到“归属”的时候,我给出了“家”。

医生说,在听到我说“家”的时候,她感觉很欣慰。

其实在家的时候,我并不是一个经常和父母交流的人;相反,和大多数人相比,我可能属于那种和父母交流非常少的人。在遇到困难时,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会想办法自己解决,不到迫不得已就不会告诉父母。

但是,在潜意识里,我应该还是把“家”当做了一个重要的归属。我自己思考,这里指的“家”,其实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父母和自己。

第二,是自己是想要组建一个有归属感的、温暖的家庭。我在想到这样一个“家庭”的时候,内心确实有一种很温暖的感觉。

第三,是更广意义上的“归属”——这一点是我没有认真思考过的,也是特别想说明的。

医生说,归属感来自什么?很多时候,尤其是在国外,我们见到和自己一样黄皮肤的中国人,就感到有归属感;这是因为我们在一些方面是“一样”的。所以,“归属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一样”。我们遇到和自己一样的人,就更容易有归属感。

她说:你长期以来和身边的大多数人都不太一样,甚至关系最亲密的那些人都和你不一样,这可能让你的“归属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这句话真的让我心头一震。我确实一直想寻找和自己一样的人;当然,不是一模一样,而是价值观等方面相对一致的人。而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很少。这给我带来了一种长久的孤独感,这也正是我最近决定进行心理咨询的原因之一。

但医生又说:你可能也受到内心里一种“自恋”的影响。对于别人,你心里觉得应该和自己一样;但你又不要求别人和你一样,这就给内心带来了一种冲突。

她的说法,我觉得有一小部分不对,但大部分对。

不对在于,我心底里并不想要所有人都和我一样;但也可能在潜意识里,自己察觉不到的某个地方,其实是倾向于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的。但无论如何,我确实一直非常渴望能找到和自己一样的人。

对的地方在于,我想要找到和自己一样的人,却又不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我的一条基本价值观,就是每个人都应该有足够的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我一直在克制自己,从来不要求别人一定要怎么样。

事实上,我一直有一种倾向,就是刻意避免“要求”别人做什么事情。我很少会说“我想要你……”或者“我需要你……”,这样我会觉得很不自然。

说到这里的时候,对于一个问题,我们有了一段对话:

医生:你想继续探讨下去吗?

我:对,我想继续探讨。

医生:不,就不探讨。剩下的要你自己去探索解决。

我:好,听医生的,医生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来。

医生:不,听你的。

我:我这个人,其实一直以来都非常不愿意“勉强”或者“要求”别人做什么。所以医生觉得不适合探讨的话,我觉得就不用探讨了。

医生:不。现在我给你一个机会,按照你自己的想法来。如果你想继续,我们就继续。我完全接受你的要求。现在,你想继续探讨吗?

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笑了出来,说:那我们还是继续探讨一下吧。

以上就是关于“归属”的探讨。

对于“别人的看法”、和别人的“不同”以及“自我怀疑”,还有一点我很想补充。前几天和一个很有趣的小伙伴聊天,她告诉我一句话:

我做我的哈士奇,你做你的贵宾犬,干嘛管他们金毛怎么说?


上一篇:心理咨询体验:第1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