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大众-Formel Q 检查点对应范例
P5 |
供应商管理 |
需要提供的输出范例 |
5.1* |
是否只和被认可且具备质量能力的供应商开展合作? |
合格供应商名录,样品确认记录,供应商评鉴表 |
5.2 |
供应链上是否考虑顾客的要求? |
图纸, |
5.3 |
是否与供应商制定了关于供应任务的目标协议? |
采购合同 |
5.4* |
针对采购范围,是否获得了必要的认可? |
物料承认书 |
5.5* |
采购范围内约定的质量是否得到了保障? |
供应商月度评价 |
5.6 |
商品是否按照相关用途进厂存放? |
来料分类存放 |
5.7 |
每项任务相关的人员是否具有足够的资质?他们的责任是否明确? |
供应商与本公司沟通的接口人员:涉及与本公司开发采购,SQE,研发工程师沟通的人员。 |
P6 |
过程分析/生产 |
|
6.1 |
什么进入到过程中?过程输入/输入 |
|
6.1.1* |
是否在开发和批量生产之间进行了项目交接? |
立项书,项目开发计划,过程流程图,特殊特性清单,模治具清单, |
6.1.2 |
所需数量/生产批次大小的原材料是否按照预定时间在正确的存放地/工位可用? |
每天17:30后,物料员向仓库领取第二天生产所需要的物料,生产前30分钟送到产线,大件物料半小时上一次,小件物料2H上一次。 |
6.1.3 |
原料是否按照用途存放?运输和包装是否符合原料特性的需要? |
物料由配料员送至工位旁边,方便员工操作。使用原厂包装,无物料损坏的情况。 |
6.1.4 |
是否具有所要求的标识/记录/认可,原料是否按照相应的标记归类? |
领料单上有当批生产所用原材料批号,生产前按照转机检查清单要求对物料等进行确认。 |
6.1.5 |
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变化是否会被追踪和记录? |
ECN跟进汇总一览,制程中的工艺变更更新PFMEA,产品的变更更新DFMEA |
6.2 |
工作内容/流程(是否所有生产过程都经过调整) |
|
6.2.1* |
在生产控制计划的基础上,重要的要求是否完整地体现在生产和检验文件中? |
控制计划中有体现过程参数,控制计划的要求与WI上的要求一致。 |
6.2.2 |
对于生产流程是否进行认可并统计调整日期? |
生产部门异常单跟进,PIE前5项不良分析 |
6.2.3* |
使用的生产设备是否可以满足客户对具体产品提出的要求? |
胶量SPC管控,灵敏度SPC管控,CPK≧1.33,新机器CMK应急处理程序 |
6.2.4* |
在生产中是否对重要的特征进行了控制管理? |
按照PFMEA及控制计划的要求执行 |
6.2.5 |
是否对废品,返工跟调整件以及内部余量明确的进行隔离并标识? |
产线上不良品用箭头纸或美纹胶标识,产线上红色胶盒隔离不良品,不良品定时收集送维修站返修,返修后的良品重新流拉,经过检验合格方可入仓,无法返修的产品开报废单入库。 |
6.2.6 |
是否可以保证原料和零件等不被混杂和搞错? |
磁铁尺寸治具,防止用错磁铁。 |
6.3 |
过程支持/人力资源 |
|
6.3.1 |
员工是否被赋予监督生产过程质量的权利和责任? |
班组长,班组长反馈PIE分析解决。员工技能培训记录,防止员工误操作设备点检表 |
6.3.2* |
员工是否适合完成委托的任务,其资质是否始终有效? |
作业指示书(WI),员工的培训履历,培训记录,特殊岗位技能卡,特别工种证书。 |
6.3.3 |
有没有人员使用计划? |
PMC根据产量需求及员工考勤记录向人力资源发出员工需求统计员工技能分布表,员工多技能培训 |
6.4 |
材料资源 |
|
6.4.1 |
是否执行对生产设备/模具进行可预防性的维护和保养? |
针对不同的机器类别,确定不同的保养项目的操作要求设备课年度保养计划 |
6.4.2* |
通过使用的测量和检验装置,是否能够有效地监控质量要求? |
检测仪器在控制计划中体现,仪器使用人员的培训记录 |
6.4.3 |
工作和检验场地是否符合标准? |
IE对在工艺流程图中对工位进行设置 |
6.4.4 |
模具,设备以及检具是否按照类别存放? |
模具,设备,检具有专门区域存放,技术员负责日常保养及管理对客户提供的模具,设备及检具,进行永久性标识 |
6.5 |
过程作用系数(集合效率,经济效益以及避免浪费) |
|
6.5.1 |
对于产品以及过程是否有现有的目标规划? |
相关的指标有:库存资金周转天数,Non PSS COST DOWN,产能提升率(%),生产直通率,物料损耗率(%),返工率(%),综合效率(%),呆滞物料报废比率,设备故障停线时间 |
6.5.2 |
质量和过程数据是否进行统计分析? |
对胶量,灵敏度进行SPC管控 |
6.5.3* |
一旦与产品和过程要求不符,是否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检验了整改措施的有效性? |
生产,PIE,QC,QA,QE建立异常清单,对异常进行跟进,系统课每月检查异常的改进效果,并确认相关的整改措施是否的控制计划或故障模式分析中更新,更新文件是否及时发放并在相关部门得到有效的使用与理解。 |
6.5.4* |
对过程和产品是否定期开展评审? |
年度产品审核计划,年度过程审核计划相关实施记录 |
6.6 |
该过程需要完成什么?过程结果(输出) |
|
6.6.1* |
涉及产品和过程的客户要求是否得到满足? |
客户要求在MI中体现,研发提供产品的图纸,DFMEA及声学规格书,QE根据声学规格书制作产品检验标准,PIE根据DFMEA及声学规格书制作PFMEA及控制计划。 |
6.6.2 |
数量/生产批次大小是否是根据需要而确定的,(存放地/工位)是否有针对性的传至下一工序? |
每天17:30后,物料员向仓库领取第二天生产所需要的物料,生产前30分钟送到产线,大件物料半小时上一次,小件物料2H上一次。 |
6.6.3 |
产品/零件是否是按相关用途进行存放,运输工具/包装设备是否是依据了产品/零件的特定性能而确定的? |
产线上不良品用箭头纸或美纹胶标识,产线上红色胶盒隔离不良品,不良品定时收集送维修站返修,返修后的良品重新流拉,经过检验合格方可入仓,无法返修的产品开报废单入库。 |
6.6.4 |
是否执行了所要求的标识/记录/认可以及进行相应的存档? |
品质记录控制程序中有规定记录保存期限 |
P7 |
客户关怀/客户满意度/服务 |
|
7.1* |
客户在质量管理体系,产品(交付时)和过程方面的要求是否得到满足? |
主要指标:客户投诉次数,交货不良率达到公司质量目标要求 CQP3-048 产品安全投产运行控制程序 |
7.2 |
客户关怀是否是有保障的? |
业务部门人员素质要求,英语水平6级,日语1级 |
7.3* |
是否为零部件供应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
选取后备供应商在计划中 |
7.4 |
能否在质量要求出现偏差时进行缺陷分析并且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质量控制环) |
PIE对制程异常进行分析,QC及生产人员对制程异常的改进结果进行确认 QE对QA检验发现的异常进行分析处理并跟进其效果 |
7.5 |
是否具备能有效确保缺陷件分析的过程? |
PIE对制程异常进行分析 |
7.6 |
各岗位的工作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并明确职责(过程所有者)? |
与客户沟通的各部门(业务,研发,项目等)岗位职责公司年度培训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