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做思想工作的青年现在如何了?
少年王小波与兄弟姐妹和舅舅
For memory
一个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王小波
我是王小波杂文《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中那个被教育的外甥。今日是王小波去世二十四周年。时光如梭,他当年做思想工作的外甥大学生,已经比他去世时的年纪还大了。
我第一次看到此杂文,是在1997年他突然去世之后。其实1996年他还在世的时候这篇文章已经发表。那时候我们隔几周都会在他母亲(我外婆)的家里见面。他经常去探望坚持独居的老母亲。我们会聊一些当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发展,以及我的学业之类。他并不会谈论自己的工作。那时候他的多数作品无法发表。需要给各种杂志写专栏为生。时常痔疮严重,但必须忍痛伏案敲字。
杂文中所写对话确有其事。王小波聊天一进入状态,总能有许多清奇且有趣的思路让人特别开心。聊到别人的痛苦才应该是艺术的源泉,我俩哈哈大笑。那番话对我触动很大。不过相比王小波言谈对我的影响,他的突然离世影响更大。离世前不得志的郁郁寡欢与身心俱疲,突然离世对周围亲人的打击,离世后作品大火以及众人惋惜。都是对那篇《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的沉重注脚。他给后辈以及众多喜爱王小波的人留下了一个命题 —— 面对人文事业精神家园与现实功利的追求,吾辈将何去何从。
王小波的哥哥王小平也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在美国攻读数理逻辑博士期间,博士论文解决了其科研领域内一个百年未解之题。之后在美国开了好几个成功的餐馆。他曾经描述过他们哥俩的人生道路不同。王小波走上了追求美的道路。而作为哥哥他选择了追求Power的路。所谓Power在我理解是对现实人生的一种掌控力。这句评价非常精辟。世上无十全十美之事,只有选择不同。也意味着获得与付出代价不同。当然,现在房价比1997年贵了20倍,除非爹妈家境殷实,否则选择依旧不多。
1996年合影
For memory
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王小波
时至今日,可以评价一下他老人家思想教育的成果,作为纪念。简单讲我确实放弃了以音乐作为事业以及人文精神追求的道路。转为在现实世界中追逐功利目标并且达成。
我毕业前后那个期间全球唱片业正经受mp3盗版重创,几乎覆没。走职业音乐人或者搞乐队这条路,闭眼也能想出来生活一定艰难。王小波的言传开导让一个摇滚青年明白如果想在现实社会中活得体面,需要作什么取舍。
但是,王小波敢于辞去北京大学任教的全职工作,为自己热爱的事业不惜代价,摒弃物质追求的勇气和精神,无形中依然在激励我。男人总是需要投身一番事业的。王小波投身的是自己最热爱的人文事业。只因时运机缘,与取得社会认可与物质上的成就擦身而过。
梵高在短暂不得志的绘画艺术人生最后时段,曾向世间言说,总有一天,自己作品的价值,会大于颜料的价值。王小波坚信自己的才能与精神追求的意义,不惜代价勇敢地实践与艺术开拓。在得不到主流社会认可的情况下,依然凭一己之力开创独特的文学作品。这是Power与美兼有的人生道路。我依然向往踏上这条道路。
2000年我辞掉干了两年的清华大学电机系软件开发工作。投身到一个当时国内几乎空白的研发领域,进行创业。主要做的是实时三维图形学技术在网络游戏的应用与开发。当时我寻找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工作,游戏技术开发是最相关的。但发现中国没有这样的企业,只能自己创立企业,进行研发。一个摇滚青年码农被逼上创业之路。
众所周知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从2000年时的零市值,一路狂奔到2020年两千多亿人民币的市值。2006年自己的公司开始和腾讯谈合作游戏研发时,腾讯的股价相当于现在的40元,如今腾讯成为世界第一大游戏公司,股价也在600以上。就这样我跟上了一个行业从0到2000亿市值发展的时代。自己创立公司,从底层研发的技术和产品,在腾讯平台上销售很好。公司渡过难关顺利发展。
兄弟姐妹合照,幼年王小波,左二
少年王小波,与父亲和兄弟。王小波,左下。
青年王小波与弟弟和舅舅合影,王小波右一 。如今三位都已去世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王小波
我虽没有像王小波劝导的一样毕业以后进大公司挣大钱。不过归根结底听了劝告,没有把摇滚之路当成未来的职业。但创业维艰,从零到一的过程中吃的苦头,比去任何大公司打工要不堪回首得多。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梦想终于撑到一个新兴市场的崛起。向王小波学习,从始至终前行的动力,不是功利与金钱欲望作为支撑。这从整体看来,是一种运气。
诚然,企业家精神不等同于人文精神。近二十年科技创业与运营企业的经历过后再审视自己,尴尬的发现自己成为了一名科创企业家,熟悉商业,产品,管理与工程,甚至不是当初立志拥抱功利世界要成为的样子。更不要提当初被思想工作的少年心气。但是没有王小波的言传,和他奋不顾身投身于自己热爱事业的身教,我也不会抓住运气,拥有这样的经历与成就。
到了四、五十岁,每个人其实都实现了自己潜意识最想实现的目标。只不过很多人一直没搞清自己内心是怎么想的,从而人生效率受到影响。至少我有幸身边有王小波这样一位舅舅,他提前为我揭示了人应该如何在事业,爱好,物质与精神追求上进行平衡。以及何为勇敢的追求。
我现在觉着也许还有机会回到最初。虽然自己无法成为音乐人或者艺术家。音乐始终是一种追求和精神家园。还会找机会在这个领域做点什么。哪怕是服务于独立音乐的Livehouse或者其他都好。王小波的步伐停在了未完成的《黑铁时代》。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会再次拥有自己的黄金时代。
这就是《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给我带来的。
我最亲密的人们一起合影
Sunlight blooms every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