骅骝黄村:南宋宰相范钟、黄潜善后裔的聚居地
骅骝黄村:南宋宰相范钟、黄潜善后裔的聚居地
骅骝黄村位于兰江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4000米。村民委员会驻骅骝黄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地属丘陵,区域面积1平方公里,有耕地80亩。辖骅骝黄、下高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23户,844人。大部土地巳被征用,村民以打工为业。
骅骝黄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南宋闽县黄氏裔孙宣三三公圣泉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任朝仪大夫,转迁徙于瀫西甘棠新丰里卜居此地,后曰名下黄赵。其三世孙闵字希骞行仲六一公之子早世,继宋相文肃公范锺侄孙,行重三八明为嗣,改名为皐,行季二此即范绍黄之始也,皐后任建德丞,生五子其四子成六公应辰(五世)饶勇善战殉国,遗驱仍以飞马蹄归,此后之大明先帝赐建下黄庙,立为司土之神,特奉主马为骅骝,此骅骝黄村名之始也。嗣后由成七公应雷文第八世孙理四公豫分出下黄赵而居灵山因得先祖之灵得名“骅骝赵”后称“骅骝坊”是下黄赵中宅派分徙黄氏德之祖,后裔得“骅骝黄”之名沿用至今,巳八百余年矣。有村民小组5个,145户,535人,耕地80亩。
下高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西北500米,村以高姓聚居,处于西郊之下,故名下高。有村民小组2个,78户,309人,耕地15亩。
下高自然村张氏系兰江张氏三阜之石阜衍派,其村落分布情况如下:
一世,鞭公:唐明宗长兴元年由湖州乌程县奇阜乡隐迁兰溪之深泽﹙今黄湓村﹚,为兰江张氏之始祖。
四世,都公,石阜始祖,居黄湓。
十世,由黄湓迁居下宅(今兰江街道石阜岭)。
十二世,由下宅迁居张思坞(今永昌街道童店行政村张思坞自然村)。
十四世,由黄湓三大门分别迁居女埠(今女埠街道下街行政村张家自然村)、张莫﹙今云山街道陈店行政村张莫自然村﹚。
十五世,由下宅迁居浦口;由下宅迁居上宅;明洪武初﹙1368年﹚有张桂,字克荣,由石埠迁城北黄家巷。黄家巷地处兰江码头边。因为张姓聚居发族,后称张家码头。
十六世,由女埠下街迁居高埂沿﹙今永昌街道,村落不明﹚;由三大门迁居外宅、中宅、里宅。
十七世,由下宅迁居横山;由三大门迁居上塘坞﹙今游埠镇刁家行政村上塘坞自然村﹚。
十八世,由里宅迁居吴思;由三大门迁居汤溪山下;由张莫迁居里徐﹙今云山街道里徐行政村﹚。
十九世,由浦口迁居填塘﹙今兰江街道填塘边行政村﹚。
二十世,由下宅迁居莲塘﹙今香溪镇莲塘村﹚;由三大门迁居后王﹙今兰江街道水董行政村后王自然村﹚;
廿一世,由上宅迁居让棠﹙今兰江街道大阜张行政村上塘下自然村﹚;由高埂沿迁居水楼﹙今永昌街道水楼行政村﹚;由吴思迁居瓦窑头﹙今灵洞乡耕头畈行政村瓦窑头自然村﹚;由汤溪山下迁居源里﹙今金华罗埠镇元里行政村﹚;由后王迁居东门﹙今云山街道司上社区﹚。
廿三世,下宅后裔分天、地、人三房;由浦口迁居后伦(今诸葛镇后伦方行政村);由张莫迁居邵坞(黄店镇邵坞行政村);
廿五世,由填塘迁居桐溪(建德梅城桐溪);由东门迁居下高(今兰江街道骅骝黄行政村下高自然村)。
骅骝黄祖先赫赫有名,龙门范氏范锺、邵武黄氏黄潜善,皆南宋宰相。
范钟,字仲和,婺州兰溪人。嘉定二年,举进士。历官调武学博士,添差通判太平州,知徽州。召赴阙,迁刑部郎官,又迁尚右郎官兼崇政殿说书。进对,帝曰:“仁宗时甚多事。”钟对曰:“仁宗始虽多事,乃以忧勤致治。徽宗始虽无事,余患至于今日。”帝悦。寻迁吏部郎中兼说书,又迁秘书少监、国子司业兼国史编修、实禄检讨。拜起居郎兼祭酒,权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禄同修撰。迁兵部侍郎兼给事中,权兵部尚书兼侍讲,寻兼侍读。嘉熙三年,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四年,授参知政事。淳祐元年,乞归田里,不许。四年,知枢密院事,乞归田里。五年,特拜左丞相兼枢密使,封东阳郡公,再乞归田里,不许。六年,复请,许之。加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兼侍读,辞不拜,以保晚节,乃提举洞霄宫。九年正月,薨。
钟为相,直清守法,重惜名器,虽无赫赫可称,而清德雅量,与杜范、李宗勉齐名。赠少师,谥文肃。所著书有《礼记解》。
黄潜善 (1107-1182)宋汀州宁化(今福建宁化)人,祖籍邵武。聪敏好学,十八岁登徽宗宣和六年进士,为左司郎,出任筠州通判,旋迁广州刺史。钦宗即位,擢门下中书侍郎,出任与金交界之河间府镇抚使,又兼高阳关路安抚使,从敌俘知金拟立张邦昌为楚帝,急告康王赵构。是康王出使金,宗泽劝阻驻相州,遂建大元帅府,传檄天下,公带所部勤王,任副元帅,总理后方军务。康王带同宗泽等次大名,克敌三十余砦。次年,徽、钦被掳。康王即位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南宋高宗,任李纲为左仆射,公为右仆射兼御营使。不久高宗决计南迁扬州为行在,准李纲辞相位,迁公为左仆射,兼知枢密院,改知枢密院汪伯彦为右仆射,同护高宗南迁,以避金兵穷追,安抵杭州。在官军失统,朝政未树,举国动乱中,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但无人敢直责高宗,而归罪于大臣,公与汪便成高宗的替罪羊,被罢相,贬江陵。不久扬州告急,公为赎罪,奏准守扬州。绍兴十九年(1149年),高宗忽念老臣,召公赴临安度重阳,金人乘隙水陆强攻,扬州告失。因此,在公固守二十年后,被贬衡州。
图为骅骝黄村村标
公在国难当头,为相一年八个月,辛劳奔波,历尽艰险,却换得五次受罪遭贬,多次险被杀害。过去不少偏史,诸多诬陷,斥为“权臣误国”,宋史竟列传“奸臣”。相因成习,民国以来辞书史作也多贬斥,不顾事实,乱说一通,什么“逐李纲”,“杀欧阳沏”,甚且终年为“1129 年,提前五十多年,御用文人,真是”一犬吠影,百犬吠声。
根据公之实迹,证之宋史,分不但不是什么“权臣误国”、“主和派” 、“投降派”、“奸臣”,而且是忠君爱国的大忠臣,在抗金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积极抗战派。因为从宋史中找不到公之主和言论,更没有这方面的行动;为相期间,没有派出一个和谈代表,甚且公去职后,苗博、刘正彦发动政变,罢高宗,立其三岁儿子为帝。从以上种种可知,公从大后方的广州赴前线河间府抗金,得重大军情,积极响应大元帅府勤王,并作出重大贡献,为高宗南迁做了大量庞杂工作,使之安全抵杭州,固守扬州达二十年之久,危夫人死难,家破人亡,生离死别,是忠君为国的结果,难道不是明摆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