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而不得,才是人生常态
回复“晚安”,送你一条特别的推送
一到上班日就起不来床,周末反倒精神抖擞。
打开百度搜索“一上班就起不来一休息就醒的特别早”,而出现的在第一页的基本都是在问“为什么”?
近些年,很多人都有这方面的困扰。
工作日的状态:
上班时候对着电脑能打盹,公车上睡觉;
下班到家打开电视,窝到沙发上发呆,一副身体被掏空的模样,晚上睡觉时东想西想,一个翻身闹钟就响了。
按掉闹钟接着睡……
然后急急忙忙赶到公司,又开始重复前一天的生活。
终于到了休息日,没有设置闹钟,想睡它个天昏地暗,却好死不死到点就醒了。
百度上对这种现象的统一回答是心理作用。
因为每天上班时间是固定的,也就养成了到点起床的习惯。
休息日的时候,没有工作压力,睡眠质量好,自然就不觉得困。
而工作日的时候,有的工作重复度高,缺少新鲜刺激,虽然不忙却很累心;有的工作总在忙,一直在追业绩,大多数人做的心不甘情不愿。
一整天下来,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都没做,于是赶紧加班加点,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刷手机、追剧、看书和朋友欢聚,做自己喜欢的事。
第二天,又开始机械性重复前一天的生活。
尽管我们日复一日地过着同样的生活,但我们并不能通过这种反复冲击的方式就能够穿透这种无聊的生活。
如此年轻的自己就活得这么厌倦。无聊的生活令人麻木了神经,于是陷入一场与自我追逐的恶性循环中。
每个月入不敷出还要加油干,经常怀疑自己工作的意义。
有人说:“目标赋予我们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有了目标,我们才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追求喜悦,而不是在避免痛苦上。”
可是工作这几年,虽然工资涨了,可是物价涨得却比工资快,大半工资给了房东,再买点衣服电脑护肤品,什么存款也没留下。
工作不是为了让自己拥有更好的生活吗?
可是我发现工作仅仅只能让我好好活着,而我却想要活得好好的。
当一个人的能力支撑不起欲望时,除了焦虑外,更多是怀疑是否要换高薪水的工作。俨然成为一个金钱的奴隶。
在朋友圈吹牛,各种“高级”。
换个容易实现的目标,也许会让自己活得舒服点吧。
我的朋友圈里,那些朋友似乎个个都过得岁月静好的。
朋友圈是吃喝玩乐,各种名牌的聚集地。朋友圈让我知道很多品牌名称,了解某家餐厅的美食,知道娱乐圈各种八卦。
有人说他去听音乐会陶冶情操,可是却坐在位置上睡着了;
有人说别人都去看过演唱会,所以他也要去,然后买了最便宜的票,看了一个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的歌手的演唱会;
有人说他工作很忙,没时间去玩,可是却能看到他出现在各个旅游景点的图文直播,而且一定要显示定位。
跟风、博得点赞,也许就是朋友圈的常态吧。
我不知道在朋友圈点赞和评论,是不是能有真正的友情,但能肯定的是,有些人在你发一些比较酸的评论时,已经悄无声息的屏蔽了你。
不要给我鸡血和鸡汤,让我好好丧。
做人真是辛苦。
当你想要跟朋友诉说郁闷,总有一些励志文告诉你,“要想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从这一刻起停止抱怨”;
当你特别累想好好休息,总有人给你打一剂鸡血,“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就怕自己投降”;
当你想好好哭一场,总有鸡汤告诉你,“就算全世界都否定你,你也要相信你自己”。
原本想好好发泄的负面情绪,在这些鸡汤和鸡血的加持下,如鲠在喉,活生生憋出一口老血。
心灵鸡汤,有时候也似砒霜。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鸡汤,虚不受补只能温和的养,燥火太旺就只能泄。
人需要让负面情绪得到正向的宣泄,才可以释放压力。
人只有在充分了解了自己的弱点,才知道怎么变强。
所以,该丧就好好丧一下。
傅园慧曾在采访里说:“我真的很努力地训练,竭尽全力去做好一切,如果还是不行的话,我就只能接受它了。”
其实不止是比赛,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得到回报,竭尽全力之后,需要放过自己。
我新开通的私人微信
欢迎粉丝扫码添加
喝毒汤再也不迷路
文 | 毒哥 x 李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