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才女(2)

原文地址:中国历代才女(2)作者:子隐

六、王昭君
    王昭君,姓王,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因晋文王司马昭讳名昭,故晋人改昭君为明君或明妃。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兴山县)人。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她的绝世才貌,传至京城。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
    西汉初,匈奴势力强大,汉王朝无力抵御,以和亲求得安全。直至汉武帝打败匈奴,扭转了局面。然而,汉武帝好大喜功,他在位期间“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实际上使汉朝走上极盛又迅速衰落。到汉元帝继承其位,国库亏空,国力大减,实力不及当年(实际无力单挑匈奴)。而恰在此时,匈奴发生内讧,互相残杀。其中之一的呼韩邪单于主动有了和汉朝和亲的念头。与汉朝合力统一了匈奴。汉匈关系得以最终改善。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最终王昭君挺身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汉元帝追究其事,捉拿毛延寿,抄其家,没收他巨万家产。
    王昭君在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
    然而和刘细君命运相同。王昭君这位生长在山清水秀的南国姑娘,来到这朔漠风沙,月夜悲笳的异域,深深怀念着父母家乡,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怨诗》: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养育毛羽,仪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离宫绝旷,身体摧残,志念抑沉,不得颉颃。虽得委食,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道里悠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昭君出塞两年后,呼韩邪单于暴病身亡。匈奴习俗,“父死,妻其后母”。呼韩邪长子雕陶莫皋继位单于,令王昭君改嫁。昭君不愿,上书汉成帝,请求归汉。汉成帝下令其遵从胡俗,昭君只得被迫再嫁,于匈奴渡过悲苦一生,死于漠北单于庭,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后人称之为“青冢”。
 
七、班婕妤
    班婕妤(前48?—前 6年),西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北)人,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和班超的姑母。汉成帝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立为婕妤。生一子,只数月而夭折。
    在赵飞燕入宫前,班婕妤最受汉成帝宠幸。班婕妤的文学造诣极高,尤其熟悉史事,常常能引经据典,开导汉成帝内心的积郁。班婕妤又擅长音律,常使汉成帝在丝竹声中,进入忘我的境界。
她在后宫中的贤德是有口皆碑的。汉朝时期,皇帝在宫苑巡游,常乘坐一种豪华的车子,绫罗为帷幕,锦褥为坐垫,两个人在前面拖着走,称为“辇”;至如皇后妃嫔所乘坐的车子,则仅有一人牵挽。汉成帝为了能够时刻与班婕妤形影不离,特别命人制作了一辆较大的辇车,以便同车出游,但却遭到班婕妤的拒绝。她说:“看古代留下的图画,圣贤之君,都有名臣在侧。夏、商、周三代的末主夏桀、商纣、周幽王,才有嬖幸的妃子在坐,最后竟然落到国亡毁身的境地,我如果和你同车出进,那就跟他们很相似了,能不令人凛然而惊吗?” 汉成帝认为她言之成理,同辇出游的意念只好暂时作罢,当时王太后王政君听到班婕妤以理制情,不与皇帝同车出游,非常欣赏,对左右亲近的人说:“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
    在这里,王政君把班婕妤与春秋时代楚庄工的夫人樊姬相提并论,给了她这个儿媳妇最大的嘉勉与鼓励。楚庄王才即位的时候,喜欢打猎,不务正业,樊姬苦苦相劝,但效果不大,于是不再吃禽兽的肉,楚庄王终于感动,改过自新,勤于政事。后来又由于樊姬的推荐,重用贤人孙叔敖为令尹宰相,三年而称霸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王太后把班婕妤比作樊姬,使班婕妤的地位在后宫更加突出。班婕妤当时加强在妇德、妇容、妇才、妇工等各方面的修养,希望对汉成帝产生更大的影响,使他成为一个有道的明君。
    可惜汉成帝不是楚庄王,自赵飞燕姐妹入宫后,声色犬马,班婕妤受到冷落。同时后宫各方力量的争斗也迅速激化,而许皇后一派与王太后的外戚集团处在矛盾的前端。鸿嘉三年(前18年),许皇后的姐姐平安刚侯夫人因巫术诅咒后宫怀有身孕的王美人。赵氏姐妹告发了此事,并且说不但诅咒王美人,连皇帝也骂了。汉成帝一怒之下,把许皇后废居昭台宫。赵氏姐妹还利用这一机会对她们的主要情敌班婕妤加以打击,糊涂的汉成帝色昏头脑,居然听信谗言。然而,班婕妤却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得福,为邪欲以何望?若使鬼神有知,岂有听信谗思之理;倘若鬼神无知,则谗温又有何益?妾不但不敢为,也不屑为。”汉成帝觉得她说得有理,又念在不久之前的恩爱之情,特加怜惜,不予追究,并且厚加赏赐,以弥补心中的愧疚。
    班婕妤是一个有见识,有德操的贤淑妇女,哪里经得起互相谗构、嫉妒、排挤、陷害的折腾,为免今后的是是非非,她觉得不如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因而缮就一篇奏章,自请前往长信宫侍奉王太后。聪明的班婕妤把自己置于王太后的羽翼之下,就再也不怕赵飞燕姐妹的陷害了,汉成帝允其所请。
    从此班婕妤悄然隐退在淡柳丽花之中。每天天蒙蒙亮,她便开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扫地,生活刻板而单调。听到远处昭阳宫里传来欢乐的喧哗声,而自己只有与身影为伴,她看到自己仿佛秋天被弃的扇子,孤寂中无人问津。想到飞过的乌鸦身上或许还带有昭阳殿的日影,不免触景伤情。深宫寂寂,岁月悠悠。班婕妤悯繁华之不滋,藉秋扇以自伤,便是著名的《团扇歌》(又名《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自知,自己如秋后之扇,再也得不到汉成帝的轻怜蜜爱了。不久,赵飞燕被册封为皇后,赵合德也成了昭仪,然而这一切在班婕妤看来,似乎都与她毫无关连了,心如止水,形同槁木的她,除了陪侍王太后烧香礼佛之外,弄筝调瑟之余,间以涂涂写写,以抒发心中的感慨,从而为文坛留下了许多诗篇。她开创了五言诗的先河,抒情小赋更是开了魏晋南北朝抒情赋的先河。
    汉成帝崩逝后,王太后让班婕妤担任守护陵园的职务,从此班婕妤天天陪着石人石马,谛听着松风天籁,眼看着供桌上的香烟缭绕,冷冷清清地度过了她孤单落寞的晚年。
 
八、班昭
    班昭,又名班姬,字惠班,东汉扶风安陵人。工文采。史学家班彪的女儿。班昭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
    班昭的文采首先就表现在她帮哥哥班固修《汉书》,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齐名。还在班昭的父亲班彪的时候,就开始了这部书的写作工作。父亲死后,班固继续执笔。不料他因窦宪一案牵连,死在狱中。班昭痛定思痛,接过亡兄的工作继续前进。
    好在班昭还在班固活着的时候就参予了全书的纂写工作,后来又得到汉和帝的恩准,可以到东观藏书阁参考典籍,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汉书》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长班固死后独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谦逊地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的学问十分精深,当时的大学者马融,为了请求班昭的指导,还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
    班昭还有一个兄弟班超,成语“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他的口语演化而成。他智勇过人,出使西域,以功封定远侯,拜西域都护,保卫边境30年之久,使丝绸之路畅通。然而到他70岁年老力衰,困请辞职归国时,朝廷对他置之不理。班昭想到死去的哥哥班固,对年已七十,客居异乡的哥哥班超,产生一股强烈的的依恋、怜悯心情,于是不顾一切地给皇帝呈上《为兄超求代疏》,以合情合理、丝丝人扣的文笔,令汉和帝为之戚然动容。特别是文中的最后两句,引用周文王徐灵台,掘地得死人之骨,而更葬之。魏文侯之师田子方,见君弃其老马,以为少尽其力,老而弃之,非仁也,于是收而养之。两则故事明讽暗示,汉和帝认为不再有所决定,实在愧对老臣,于是派遣戊己校尉任尚出任西域都护,接替班超。
    然而,另一方面,班昭却是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鼎力推动者。其实在班昭以前,虽然妇女的各种教义已经在某些经典中出现,但是影响并不广泛。反倒是班昭以一女子身份,编写《女诫》传世,才使这些理论真正产生一定的影响。《女诫》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书中认为女性生来就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丈夫比天还大,须敬谨服侍,也才能永保夫妇之义。并且规定了四德的内容,强调了贞女不嫁二夫等等。
当然,这样的书并不是成为了整个社会的标准。我们不能看到这些篇目就断定古代人怎么样。这点我在《古代离婚的新认识》里提到一些。事实上,《女诫》一出,首先在班昭自己家族中受到批判,她丈夫的妹妹曹丰生第一个站出来大力斥责。
    东汉皇帝短命,后来邓太后临朝,班昭出入朝廷,参与政事(这也看出她虽写了《女诫》,未必真的执行)。因她辅助朝廷有功,邓太后封其子为关内侯,官至宰相。永宁元年(120年),班昭去世,邓太后为其素服举哀,以优礼葬之。
 
九、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东汉末年陈留(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博学有才辩,又精于音律。在她年幼时,她父亲在室内弹琴,猛地拨断一根弦,文姬在外听见,说:“你拨断的是第二根弦。”父亲又故意拨断一根,文姬毫不犹豫地说是第四根弦。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邕因为在朝为议郎官,上书灵帝论朝政阙失,讽刺擅权的宦官,因而获罪流放北方。后虽遇赦,但为躲避宦官的陷害,逃命江湖十几年。蔡文姬从小就跟随父亲过着穷空漂泊的日子达十多年。董卓专权时,蔡邕被任命为侍御史,官左中郎将。结束了一家的流离生活。因此董卓被杀后,蔡邕伏尸痛哭,被司徒王允囚禁,认为有“怀卓”之罪,处死狱中。
    蔡文姬16岁嫁给河东(今山西夏县北)人卫仲道。婚后两年,丈夫不幸病死,只得回娘家寡居。后董卓的部将在陈留一带大肆劫掠,蔡文姬亦被掳北上,受尽凌辱。最终又被人当成礼物送给了南匈奴的左贤王。索寞荒凉的北方,早寒多雪,文化落后,风俗迥异。蔡文姬饱尝生活的艰苦、离乡背井的痛苦和心灵身体的屈辱。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想到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原本倒是一时善心发作,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但是,文姬又必须割舍骨肉之情。蔡文姬当初是被抢劫去的,没有爱情已是对人生生出一种幻灭感。两个孩子虽然不是自己愿意生的,但是毕竟是她的骨肉,又悉心照料这么久,总是有很深的感情。生离死别之悲,使文姬五内崩裂,精神痴狂。离别之际,行者悲痛,送者哀伤,目睹者抽泣,车马也几度徘徊。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后,每于月明之夜卷芦叶而吹笳,发出哀怨的声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为当地经久不衰的曲调。中原人士也非常盛行以胡琴和筝来弹奏《胡笳十八拍》。文姬归汉后,人过中年的她又被指婚给董祀,—个小她许多岁的年轻男子。那一年,她三十五岁。老妻少夫的婚姻令董祀的心理严重失衡,文姬也时刻担心着自己的身世和遭遇会令丈夫鄙视和遗弃。可是他们都没有能力违抗曹操的旨意。此时的文姬再次拿出在胡地炼就的适者生存的勇气,虔诚地将一生系在董祀的肩头。董祀的不爱,冰雪聪明的她怎会不知?美人迟暮,秋风拂过她不再丰润的容颜。蔡文姬的生活也并没有因此平静下来。董祀因事犯在曹操手里,论罪当斩。蔡文姬闻讯,蓬首跣足地赶往丞相府求情。曹操正在大宴宾客,公卿大夫,各路驿使坐满一堂,曹操听说蔡文姬求见,对在座的说:“蔡伯偕之女在外,诸君谅皆风闻她的才名,今为诸君见之!”蔡文姬走上堂来,跪下来,语意哀酸地讲清来由,在座宾客都交相诧叹不已,曹操说道:“事情确实值得同情,但文状已去,为之奈何?”蔡文姬恳道:“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一命乎?”说罢又是叩头。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追回文状,并宽宥其罪。同时,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当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于是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蔡文姬和曹操之间的关系没有任何可征的史料,有传言也无法以事实记述。文姬的一生,经历了多少男人,然而,有哪一个是真心爱她或是她真心所爱?
    不再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终日惶惶不安的女人,何其易老。不要看到她饱经沧桑的面容,伤痕累累的灵魂,是因为一想到最初她曾有过怎样晶莹剔透的心、不谙世故的眼神,便感到揪心。蔡文姬留下了动人心魄的《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十、甄后
    甄后的出名,一半可以归结为曹植的《洛神赋》。《洛神赋》原名《感甄赋》,是为怀思甄后而作。
    甄后,中山无极(今河北中部偏西)人。魏文帝曹丕的皇后,魏明帝曹叡的母亲。甄后三岁丧父。她自幼聪慧,爱写字读书,9岁能诗文。她的哥哥取笑说:“汝当习女工。用书为学,当作女博士邪?”她答道:“古之贤女无有不知书者,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诫。不知书,何由见之?”
    后来天下大乱,生民涂炭,加上荒年,不少人家卖掉金银珠玉,而甄家却囤积粮食来换财宝。十来岁的甄后规劝母亲说:“今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宝为罪,又左右皆饥乏,不如以谷赈给亲族邻里,广为恩惠。”全家称赞她的意见,并照她所言而做。她的母亲对儿媳苛刻,甄后亦常规劝母亲当爱之如女。母亲也最终接受意见,一家和睦。
    甄后先嫁于袁绍第二子袁熙为妻。后曹操破袁,次子曹丕首先闯进袁府。甄后恐怖,将脸埋于婆婆膝上。曹丕令其抬头,见姿貌美而赞赏。曹操遂娶为儿媳。时曹丕17岁,甄后22岁。后曹丕内宠太多,对甄后渐渐淡忘,加之曹丕曹植王储之争,郭贵嫔颇有计谋,助曹丕取胜。曹丕立为太子后,更加宠幸郭氏,甄后彻底失宠。后曹丕于洛阳称帝,将甄后独留于邺城。甄后偶发埋怨之词,郭贵嫔乘机加谗言,曹丕一怒之下,赐死甄后,享年40。入殓时,“令被发覆面,以糠塞口”,其状惨不忍睹。
    甄后死后第二年,《洛神赋》问世。曹植表达了对这位嫂嫂的爱慕之情。当然,有人认为,曹植比甄后小十岁,这样的爱情是没可能的。因年龄而否认爱情也是一种不可取的态度。至少青春年少的男子曾暗自爱恋大自己的女人,这种事也是屡见不鲜的。
    甄后流传的名诗是《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莫以麻枲贱,弃损菅与蒯。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从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0)

相关推荐

  • “何事秋风悲画扇”——班婕妤

    今天我们借两道题来介绍一下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妤. 来自百度图片 侵删 第一题:"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是哪个女子写的呢?() A 徐贤妃 B 上官婉儿 C 戚夫人 答案:A 第 ...

  • 秋凉团扇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班婕妤自知如秋后的团扇,再也得不到汉成帝的宠爱了.不久,赵飞燕被册封为皇后,赵合德也成了昭仪,然而这一切,都与她毫不相干了.她心如止水,形同槁木,除了陪侍王太后烧香礼佛之外,间以涂 ...

  • 盘点中国历代才女(汉代至中华民国),卓文君、吕碧城等100多位才女。

    卓文君,刘细君,王嫱,班婕妤,班超,徐淑,蔡琰,甄氏,左芬,苏伯玉妻,苏蕙,卫铄,谢道韫,韩兰英,鲍令晖,刘令娴,乐昌公主,侯夫人,徐惠,长孙皇后,武则天,上官婉儿,江采蘋,李冶,晁采,杜秋娘,鲍君徽 ...

  • 中国历代才女(1)

    原文地址:中国历代才女(1)作者:子隐 一.庄姜(有史可证的最早女诗人和美女) 春秋时齐国公主,相传<诗经>里<燕燕>为其所作:"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 ...

  • 中国历代才女(3)

    原文地址:中国历代才女(3)作者:子隐 十一.钟琰 钟琰,西晋颍川(今属河南省)人,太傅钟繇的曾孙,黄门侍郎钟徽的女儿,聪明美丽,有风姿,博览史籍,擅啸咏.嫁司徒王浑为妻,生子王济.一日,王浑与钟琰共 ...

  • [转载]中国历代才女(3)

    十一.钟琰 钟琰,西晋颍川(今属河南省)人,太傅钟繇的曾孙,黄门侍郎钟徽的女儿,聪明美丽,有风姿,博览史籍,擅啸咏.嫁司徒王浑为妻,生子王济.一日,王浑与钟琰共坐闲谈,王济经过门庭,王浑很得意地指着儿 ...

  • [转载]中国历代才女(2)

    六.王昭君     王昭君,姓王,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因晋文王司马昭讳名昭,故晋人改昭君为明君或明妃.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兴山县)人.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王昭 ...

  • [转载]中国历代才女(1)

    一.庄姜(有史可证的最早女诗人和美女) 春秋时齐国公主,相传<诗经>里<燕燕>为其所作:"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后代 ...

  • 中国历代才女鉴赏[图文]

    中国历代才女鉴赏

  • 1997年《中国历代才女》挂历

    1997年《中国历代才女》挂历

  • 中国历代美女与才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