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遵守规矩的途径 ----《和甘伯伯去游河》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062号

让孩子学会遵守规矩的途径

----《和甘伯伯去游河》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一、内容简介

甘伯伯有一条木船,他的家就在河边。有一天,甘伯伯撑船去游河。两个小孩子、兔子、猫、狗、猪、绵羊、鸡、牛和山羊,一一要求上船。起初情形还好,后来这些乘客都忘了遵守秩序,忘了坐船的规矩。结果,船翻了,大家都掉进水里。甘伯伯带领大家游泳到岸边,让太阳把他们的衣服和身子晒干。和气的甘伯伯还邀请这批乘客到他家去喝茶,并且提议过几天大家再来坐一次船。

二、绘本信息

书名:和甘伯伯去游河

文图:(英)约翰·伯宁罕

译者:(台湾)林良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适读年龄:适读年龄:2-7岁(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奖项:1970年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大奖。《纽约时报》最佳插画童书奖,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世界图画书100选》。

三、绘本导读

【封面】


绘本解析:

船上一成人在奋力划船,这就是甘伯伯。船桨在河里荡起涟漪,很富动感。船里坐满了人和小动物,大家各具形态:小姑娘趴在船舷上伸手去玩水;小男孩站在船上高扬着手臂,似在炫耀游河的乐趣,小动物们静观其变,尽显坐船游河欢乐气息。

背景是长着水草的河岸、山坡和广阔的天空,白云在飘荡,田园风光尽显眼底。

整个画面采用素描式的画法,弥漫了自由的气息。

书名镌刻在白云间,整齐划一的黑色宋体大号字,似乎在无声地强调规则和规矩。

【环衬】


绘本解析:

环衬为草绿色的单色页,奠定了全书基调——充满生机、活力和爱。

‘石头藏书’标明作者所有啊!

【扉页】


绘本解析:

与封面对比,只是画面做了调整,扉页的画面是甘伯伯的农场。农场里,动物们在悠闲自得地吃草、嬉戏。画面中一大人领着孩子在田间散步。

在扉页小小的图画中,农场其实是张地图。作者有意无意地为此次游河留下一些线索,拱桥、河流、屋舍和树冠,结合这张地图和后面各页中的背景,可以分析出每个动物出场时他们的位置及游河的路线。让读者仿佛要去寻宝一样,小心地对照每一处地点及其发展的流程。

【第1画面】


绘本原文:他就是甘伯伯。

绘本解析:

在这个故事里,主角甘伯伯,也即原文中的MR.GUMP(傻瓜先生)是一个有房子、有船、有能力请孩子和动物们喝茶的成年人,也是本书中唯一的一个成人。

甘伯伯手提浇花喷桶,脚蹬水靴,凝望着远方,计划着眼前的工作,显得沉着而冷静。

【第2画面】


绘本原文:甘伯伯有一条船,他的家就在河边。

绘本解析:

甘伯伯提着喷桶来到河边沉思着,改变主意了,他要划船去游河。

本书的“游河”,指的是乘船到河上游玩,而不是到河里游泳。

在青山绿树映照下,甘伯伯家紧邻河边的二层小楼被映照成一片嫩绿格外生辉,甘伯伯换了装束要撑船去游河了!

【第3画面】


绘本原文:

有一天,甘伯伯正要撑船去游河。两个小孩儿说:“我们跟你去好不好?”甘伯伯说:“好是好,只要你们不吵闹。”

绘本解析:

甘伯伯正要撑船去游河,在河边玩耍的两个孩子要跟他去游河。甘伯伯和善而友好爽快地答应了,但提出一个规则,不吵闹就行。

故事的开始,孩子们请求甘伯伯允许他们上船一起去游河,这个决定所带来的后果,无论是好是坏,都要由甘伯伯一人来担当,这一点甘伯伯一开始就很清楚。所以甘伯伯慎重考虑,并预料到可能发生的后果之后做了决定:允许大家上船,但给大家约定一个规则。

孩子们跳跃的举动代表内心的喜悦,可为什么孩子的脚如此之大呢?

试想世间万物如果都没有规则,这个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古人有句古话“无规矩不成方圆”,关于规则,谁都知道他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有多重要。可是如何给孩子灌输这种意识,让他们从小受到规则的影响,更好地成长呢?

【第4画面】

绘本原文:野兔说:“甘伯伯,我也一起去行不行?”甘伯伯说:“行是行,但是你不能乱蹦跳。”

绘本解析:

左页是活泼的单色素描,和扉页中地图对照,一大一小的两个圆形树冠表明他们刚刚驶离甘伯伯家,出船行进很慢,没有过拱桥。而右页则采用色彩鲜明的插图。左右页不同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明显的对比,这是本书插画的一大特色。

在人物方面,造型虽简单,却能精准地表现出孩子天真无邪与好奇的心性。左图中两个小孩儿,女孩不时地伸手想触摸河面的水流,男孩则与动物们热情地招手示意。

野兔看到这一场景,身体站立起来,眼睛注视着他们的行动,怯怯地试探着说:我可以一起去游河吗?

甘伯伯没有拒绝,但针对野兔四处乱蹦的特点提出了要求。

爸爸妈妈在给孩子读之前预读一遍,揣摩一下每个动物的性格后用相应的语气为孩子读出。如野兔是胆小怕事的,声音可能较轻缓而怯懦。然后和孩子一起观察画面的各种细节。

野兔的眼睛是酱紫色的和身旁小花花伞的根部是相同的。

【第5画面】


绘本原文:猫说:“我很想坐一回船。”甘伯伯说:“好吧,但是你不能追兔子。”

绘本解析:

左侧画面甘伯伯带着两个孩子和野兔驶近拱桥,除男孩注视着水面外都平视着前方。猫站立在花丛中也瞪着眼睛盯着他们。

猫温顺地说也想一起玩,而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要求,甘伯伯也提出一个忠告,不能和兔子一起打闹,但都没有指出不遵守规则的后果。

【第6画面】


绘本原文:狗说:“可不可以带我一起去?”甘伯伯说:“可以,但是你不能招惹猫。”

绘本解析:

出升的太阳泛起光晕,背对阳光,甘伯伯驾船由东向西行驶,一条狗出现在草丛中,心焦地目视着他们,而船上的人和动物则都注视着前方出现的情况。

狗用商量的口吻也要搭船一起玩,翘起的尾巴是一种不确定的表现。狗和猫似乎是一对冤家,到一起就互相打斗。甘伯伯也对症提出规则。

【第7画面】


绘本原文:猪说:“甘伯伯,我能去么?拜托拜托。”甘伯伯说:“来吧,但是你不能来回晃。”

绘本解析:

升起的太阳越来越高,他们已经驶出了很远,甘伯伯的大房子已经变得很小。男孩仰躺在船尾,用手支起整个身体,两只大脚丫搭在船舷上,悠闲自得。其它人和小动物都注视着前方,是不是前方又出现什么情况!

一头野猪瞪着小圆眼睛出现在前方,猪的圆滚滚身材与身后粗壮的大树很相称。但是脚掌画的非常大,这是为什么?

野猪深知自己体型巨大,央求甘伯伯一定要带上他。甘伯伯答应它的要求并警告它不能来回晃动。为什么呢!

【第8画面】


绘本原文:绵羊说:“还有空位让我坐吗?”甘伯伯说“空位有,但是你不能咩咩叫。”

绘本解析:

慵懒的男孩站在船中央向岸边挥着手,谁又出现了?

绵羊的毛书卷曲的,这和天上的云朵是和谐的。绵羊看到船上已经很挤了,进一步用商量的口吻来交流。

甘伯伯驶离了自己家,一路游河一路收留了要求一起来玩的过客,针对不同的搭客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规则。好客、和善的甘伯伯只要答应要求一概吸纳。

说到对话,看着很短小,却内藏乾坤,每个人或者动物请求的目的一样,但是说法却不一样,甘伯伯回答的也不相同。

甘伯伯明明知道船的空间很小,小孩和小动物也管不住自己,答应的规则也不容易遵守,为什么他还是让大家都上船了,是真傻呢还是装傻?

【第9画面】


绘本原文:鸡也说:“我们也去行不行?”甘伯伯说:“行是行,但是你么不能扇翅膀。”

绘本解析:

故事的论述格式再三反复,供应给幼儿练习的时机,也满足了幼儿练习的心愿。幼儿学习了“怎么向人请求”。“请求”的格式再三反复,利用的语言却再三的变动。这样使幼儿有时机巡视语言的可变动性和延伸性。

大人和小孩一起分享这本书,其实是共同学习“接受与宽容”的相处之道:书中各种动物的脸色,反应着差异儿童的个性范例,值得细细品味。

有趣的是,作者并不像我们国人那样,把“守规则”看成一种道德。而是把“守规则”办理成和大众的平安相干的经验。

【第10画面】


绘本原文:牛说:“能腾出个位子给我吗?”甘伯伯说:“可以啊,只要你不乱踩东西。”

绘本解析:

牛知道自己体量巨大,摆出一副商量的口吻,但从晃动的尾巴已经暴露出内心的不安。甘伯伯明知存在巨大的风险,但没有拒绝,勇于承担大人的责任,给孩子们一个体验和经历的机会。

这本书的图画风格很特殊,单色素描勾勒出甘伯伯划船经过的地点和景致,彩色单页如同装饰画一般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一明一暗,暗合了故事的节奏,也让视觉效果更加富有变化。基本没有鲜明的轮廓线、用线条组合出人物形象、随意涂抹出的色块,巧妙地体现出了光与影的变化,颇具印象主义的风格。这种风格通常可以表现田园牧歌式的安宁。

这种不拘束于常规模式的随心所欲、灵活多样的画风,也给了儿童绘画一个很好的示范。

【第11画面】


绘本原文:山羊说:“甘伯伯,我能加入你们吗?”甘伯伯说:“欢迎欢迎,但是别乱踢。”

绘本解析:

你注意到没有,前面两个孩子、猪、鸡以及本页的山羊的脚,作者为什么把孩子和动物们的脚画的那么大?如果我们蹲下来,把视线降低到地上一米的高度,就会发现,人们的脚真的很大!伯宁罕在创作甘伯伯时肯定开启了他那孩子气的纯真之眼,这就是大师的与众不同之处。

山羊的耳朵和身旁的草叶是相似的。此时船行驶到哪了!你看左侧画面右侧那隐隐约约的扫把树冠,颜色非常浅,仔细看才能看出来。说明船已经过了拱桥。

扉页那张“地图”中只有一个桥洞,而在游河的过程中桥洞出现了两次,即猫页和鸡页。第一次出现桥洞时他们还没有通过桥洞,这说明他们游河的速度很慢。

桥洞前面和桥洞后面岸边大树的树冠是不一样的,过桥之前的树冠是圆形的,过桥之后的树冠就像倒立的扫把以上向上展开的。

所以,山羊最终出场的这一页,河边的树冠已经变成扫把状了,说明他们已经把船驶过拱桥。

故事前半部分一路搭载了一心想游河的人和动物,采用的人物对话一问一答的二拍子叙述结构。请求上船者说清愿望或理由,甘伯伯除了同意和认可,还根据不同人物的习惯和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要求:小孩爱吵闹,甘伯伯就回答 “好是好,只要你们不吵闹。”野兔爱蹦跳,甘伯伯则回应是“行是行,但是你不能乱蹦跳。”狗爱招惹猫等,甘伯伯的要求是“可以,但是你不能招惹猫。”同样是请求上船,但是每个角色的台词都不同,这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了语言的多变,也为孩子丰富自己的语言提供了素材,非常适合儿童的语言学习心理,也很适合说话练习。

【第12画面】


绘本原文:

一开始,大家都很高兴,但是刚过一小会儿,山羊乱踢,牛踩东西,鸡扇翅膀,绵羊咩咩叫,猪来回晃,狗招惹了猫,猫去追兔子,兔子乱蹦乱跳,小孩大吵大闹,船就翻了……

绘本解析:

从动物身上了解孩子,孩子喜欢游戏,但遵守规则耐心有限,他们有时会从破坏中获得快感,一旦真正了解孩子,爸爸妈妈在处理有关孩子的问题时更包容、更有智慧。别忘了,爸爸妈妈也是这样长大的哦!

甘伯伯通过语言教导动物,画家却让每只动物表现出一副不以为然的顽皮相。原来画家画的是动物的生态本性,也是每个孩子潜藏于内心的天真本质。

【第13画面】


绘本原文:大家都掉进水里去了。

绘本解析:

船上闹翻天的场景采用最简洁的“谁干什么”的语言来描述,节奏紧凑,富有情趣。

全书都是一边素描,一边彩页,显现出了理想与现实的冲撞。只有两处是跨页的彩色画面,一个是这幅翻船的场景,一个是后面甘伯伯请大家去喝茶的场景。翻船的彩色画面很具有震撼力,一船的人和动物在那一瞬间都“扑通”落了水,那画面真叫一个“炸”开了花,热闹非凡。

故事的叙事形式虽然一再重复,但是使用的语言却很丰富,虽然都是提醒小动物们遵守规矩,但是甘伯伯却用了不同的话:他对小孩子说只要你们不吵闹,他对野兔说你们不能乱蹦乱跳,他对猫说,你不能追兔子……

船翻那页,动物们落水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是不是所有动物都落水了?

每个人又是采取怎样的措施应对落水的?

这些问题都是通过细节反映出来的,你看到了吗?

【第14画面】


绘本原文:

甘伯伯跟着山羊跟牛跟鸡跟绵羊跟猪跟狗跟猫跟兔子跟小孩儿,一起游泳到岸边,再爬上岸,让太阳把身子晒干。

甘伯伯说:“我们只好穿过这片草地,走路回家了,我请你们到我家喝喝茶。”

绘本解析:

最后船翻了,大家爬上了岸,大家坐到地上,都开心得不得了!“让太阳晒晒干”后,甘伯伯不但没有说“我早就说过不可以!”指责的话,而且还说“我们只好穿过草地,走路回家了。我请你们到我家喝喝茶”。

作者曾在英国夏山学校受过最自由、最民主的开放式教育。因此,全书弥漫着夏山那种信任宽容、让事情顺着本性去发展的气息——不做太多的限制和反应。

作者把“遵守规则”这样一个道理融入到绘本和游戏中,孩子们就很容易接受,而且还学会了不同的请求方式!

很多家长认为,教给孩子守规则,就是要孩子接受硬邦邦冰冷的说教,或者是感觉家长式冷面无情的阻止,我们做家长的该怎样着手即让孩子明确规则,又要他们欣然接受呢?也许一起和孩子们,在温馨的书房里,或者在温暖的怀抱里,一起品读绘本故事,是个不错的方法吧!

作者还传达着另一传统观念:故事中有一个长头发的孩子,穿着粉色裙子,还有另一个短发的孩子,穿着短裤和上衣。无论是否是男孩,穿短裤的孩子和穿裙子的孩子的行为是不一样的。在船翻了之后的画面中,穿短裤的孩子明智地脱掉了上衣,而另一个同样湿淋淋的孩子却还缩在裙子里。这代表了我们认为穿传统女性服装就要有传统女性的行为。

【第15画面】


绘本解析:

成人的包容促使孩子产生自律。孩子和动物,最后没有服从甘伯伯试图对他们的限制,而是成功地做回了他们自己,猫又回到了猫样,狗又回到了狗样,而最后那个场景——动物们都人模人样地坐着,吃着喝着人类吃喝的东西?在这个场景中,动物和孩子都成功地像成年人一样行为了。

这个结果让我领悟到,对孩子的约束性说教通常难起作用,就如甘伯伯最初在“乘客”们上船时规定他们的事情最终没能做到一样;然而当成人用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他们,包容他们的过失,孩子的自律意识反而自然产生了。

甘伯伯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舍得陪孩子玩,非常了解孩子,面对孩子的“过失”,不“计较”对错,而是继续陪孩子玩。用玩的方式陪孩子成长或许比在计较中陪孩子成长更有意思。

既然明明知道孩子们的天性一定会违反这个规则,为什么甘伯伯还要对孩子们来约定那样的规则呢?这就是甘伯伯作为一个大人在担当他应有的责任,“现在你可以做不到,但你必须要知道。并且,我相信将来你会慢慢做到。”

因为甘伯伯“相信孩子们慢慢会做到”,所以当孩子们来到甘伯伯家喝茶吃点心的时候,真的就做到了。

故事中,做不到和做到两件事情发生在同一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从做不到,到做到,可能会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需要大人们内心坚定的爱和信任,同样需要大人们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这是本书的第二个跨页,大家围坐在一起,安稳地吃喝着。甘伯伯请大家喝茶那页动物们是用什么方式喝饮料的?牛是怎么取樱桃的?

【第16画面】


绘本原文:甘伯伯说:“再见啦,下次再来游河吧。”

绘本解析:

绘本透露出一种自由的气息,真正地爱孩子,就要给他自由,让事情顺着本性去发展,不做太多限制,让孩子充分表达出她内心的真实感受。从侧面告诉孩子们做任何事都有规则,不遵守规则就会惹出大麻烦。

在故事里动物既会说人话,又免不了动物习性,这通常是对童年阶段的一种隐喻。在学龄前这个阶段,孩子一方面在身体本能上保留着如动物一般的欲望,即:尚不具备约束自己行为和掩饰内心情绪的能力;而另一方面来自成年人的要求,必须抑制欲望,并以社会能接受的方式去行为。

在甘伯伯里,小孩和那些一起游河的动物被视为完全等同的。7岁以前孩子可能无法脱离动物本性的,这有助于我对孩子“不良表现”的包容。当“灾难”发生后,甘伯伯非但没有一丝的不快,而且还请大家喝茶,并邀请大家下次再去游河,故事的结果也映示着这层涵义。

【封底】


绘本解析:

《和甘伯伯去游河》让我想起了中国的家长都喜欢给孩子定规矩,一旦出了问题训斥或者打骂就接踵而来,而甘伯伯却用了另一种处理方法,先是在答应中定规矩,明知依孩子的天性肯定是忘了规矩惹出麻烦,他还是那么和气宽容,帮助大家解决麻烦没有责备。其实孩子在经历中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让他们自己在经历中去想,留给他们时间去改正,这就是他们的成长和经历。

甘伯伯对孩子顽皮天性的包容,不由地让我们反省自己,在孩子们没有遵守规则的时候会怎么做?是否是怒不可遏,大声斥责?可是,这个被号称为“傻瓜”的甘伯伯却不但没有责怪,而且请大家喝茶,最后还邀请他们下次再来游河!申明规则,是我们都会做的,但是当规则被破坏时,是批评教育还是让孩子们接受自然惩罚?这真的值得我们深思。甘伯伯虽名为傻瓜,但却是真正了解孩子的人。

作者在绘本《和甘伯伯去游河》中,为孩子们也为父母们,呈现了一个可以担当的大人,一个榜样。一个可以担当的大人,会让孩子慢慢学会担当起自己。

从这个绘本故事中,可以让孩子学会爱、学会宽容、学会乐观。

说明:部分取自于桃源漫记的博客图画书到底怎么看——解读《和甘伯伯去游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