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读书
正如情人节就该谈情说爱,中秋节就该团圆赏月,读书日也就该读读书才是。在特定的节日里做特定的事,说不上是刻意,如果生活中连这点仪式感都拿不出来,那该会有多空洞?今天不妨就借着“世界读书日”的话题,谈一谈读书。
长这么大,书读得虽然不多,但也确实读过那么几本;在读书上虽然没有多少心得,但却也有不少体会。平心而论,读书丰富了我的成长历程,改变了我的人生走向,也塑造了我的气质,造就了我的深度。
少时读书,多囫囵吞枣,不知道细细咀嚼,更不懂得慢慢品尝。但儿时的记忆力却非常好,读过背过的东西,多年以后依然清晰地留在记忆深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便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和更深刻的理解。孩提时读书喜热闹,越是热烈的场景越能激发起阅读的兴趣,《水浒传》里的江湖义气,《三国演义》里的天下纷争;少年时读书喜豪迈,会在读到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王昌龄“不破楼兰终不还”之类的句子时潸然泪下,也会在看到《神雕英雄传》里郭靖那句“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而感动不已;再后来,知道人生不只有风起云涌,也有波澜不惊,懂得平平太淡才是生活的常态,如同苏轼的那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也许,书还是那些书,再读时就有了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是,思想经历了时光的打磨,内心多了些岁月的雕琢。有些尘垢被拂去,有些棱角被磨平,就像书翻得次数多了会变旧,纸放的时间长了会发黄。
书还是要读的,而且要多读。古人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不去读书,怎么去辨别古人是不是在欺骗我们。记得中学课本中选了一篇题为《送东阳马生序》的古文,开头的一段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至今仍能背诵:“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这段话让我内心很受触动,每次去图书馆借书时,脑海里几乎都会浮现出这段描写,也愈发觉得卷帙浩繁的书海,倘若没有勤学作舟,大概永远没有机会靠岸。
读书不只是脑力活动,也是对体力的考验。宋濂趋百里之外读书,夫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董仲舒“目不窥园”“足不出户”,古人发奋读书的例子比比皆是。理想主义一点地说,他们品尝到了读书带来的乐趣,享受读书的过程;现实一点说,他们窥见了书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在这样的社会里,他们总要给自己找到一处能够让精神栖息的场所,找到一种能让满足自己物质需求的途径。一页页书翻动,一行行文字从书卷中,走进心里,也就成了他们自己的财富。或许因此谋得一官半职,实现经天纬地的人生抱负,施展济世安民的政治理想,抑或找到说服自己安贫乐道的理由,给精神层面充满力值。
我一直都很佩服那些读书很多的人,因为书的厚度,丰富了他们的深度;我尤其佩服那些能把厚厚的书读薄的人,因为内容的提炼需要思想的凝练,经过用力用心压榨之后,留下的才是精华。见贤而思齐,如果有些贤者注定无缘相见,就去读他们的书,在你一点点走进这些文字的时候,你便开始了同他们的对话,聆听他们藏在字里行间的智慧。书架上放着很多书,有读过的,也有未读待读的,而人生里有太多的书,有文字的,没有文字的,等待着我们用眼睛或是用心去读。
读书是一种输入,它是永不停歇的泉涌,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生命开始变得干涸,你的精神开始变得枯竭,不妨安静地读一读书,也许你的内心能邂逅一种久违的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