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读书

正如情人节就该谈情说爱,中秋节就该团圆赏月,读书日也就该读读书才是。在特定的节日里做特定的事,说不上是刻意,如果生活中连这点仪式感都拿不出来,那该会有多空洞?今天不妨就借着“世界读书日”的话题,谈一谈读书。

长这么大,书读得虽然不多,但也确实读过那么几本;在读书上虽然没有多少心得,但却也有不少体会。平心而论,读书丰富了我的成长历程,改变了我的人生走向,也塑造了我的气质,造就了我的深度。

少时读书,多囫囵吞枣,不知道细细咀嚼,更不懂得慢慢品尝。但儿时的记忆力却非常好,读过背过的东西,多年以后依然清晰地留在记忆深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便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和更深刻的理解。孩提时读书喜热闹,越是热烈的场景越能激发起阅读的兴趣,《水浒传》里的江湖义气,《三国演义》里的天下纷争;少年时读书喜豪迈,会在读到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王昌龄“不破楼兰终不还”之类的句子时潸然泪下,也会在看到《神雕英雄传》里郭靖那句“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而感动不已;再后来,知道人生不只有风起云涌,也有波澜不惊,懂得平平太淡才是生活的常态,如同苏轼的那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也许,书还是那些书,再读时就有了不同的味道,不同的是,思想经历了时光的打磨,内心多了些岁月的雕琢。有些尘垢被拂去,有些棱角被磨平,就像书翻得次数多了会变旧,纸放的时间长了会发黄。

书还是要读的,而且要多读。古人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不去读书,怎么去辨别古人是不是在欺骗我们。记得中学课本中选了一篇题为《送东阳马生序》的古文,开头的一段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至今仍能背诵:“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这段话让我内心很受触动,每次去图书馆借书时,脑海里几乎都会浮现出这段描写,也愈发觉得卷帙浩繁的书海,倘若没有勤学作舟,大概永远没有机会靠岸。

读书不只是脑力活动,也是对体力的考验。宋濂趋百里之外读书,夫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董仲舒“目不窥园”“足不出户”,古人发奋读书的例子比比皆是。理想主义一点地说,他们品尝到了读书带来的乐趣,享受读书的过程;现实一点说,他们窥见了书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在这样的社会里,他们总要给自己找到一处能够让精神栖息的场所,找到一种能让满足自己物质需求的途径。一页页书翻动,一行行文字从书卷中,走进心里,也就成了他们自己的财富。或许因此谋得一官半职,实现经天纬地的人生抱负,施展济世安民的政治理想,抑或找到说服自己安贫乐道的理由,给精神层面充满力值。

我一直都很佩服那些读书很多的人,因为书的厚度,丰富了他们的深度;我尤其佩服那些能把厚厚的书读薄的人,因为内容的提炼需要思想的凝练,经过用力用心压榨之后,留下的才是精华。见贤而思齐,如果有些贤者注定无缘相见,就去读他们的书,在你一点点走进这些文字的时候,你便开始了同他们的对话,聆听他们藏在字里行间的智慧。书架上放着很多书,有读过的,也有未读待读的,而人生里有太多的书,有文字的,没有文字的,等待着我们用眼睛或是用心去读。

读书是一种输入,它是永不停歇的泉涌,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生命开始变得干涸,你的精神开始变得枯竭,不妨安静地读一读书,也许你的内心能邂逅一种久违的清新。

(0)

相关推荐

  • 孤独是偷来的享受

    图片发自简书App01记得大学毕业那年,我分配到离家乡很远的地方去工作,初入社会异地漂泊,孤独感经常汹涌而至.那时候喜欢摇滚音乐,几乎流行的摇滚歌曲每首都听,每首都唱.张楚有一首歌:孤独是可耻的,其中 ...

  • 80后共同的人生记忆 ——写在《金隆与思彤》散文集之后

      给孩子们写本书,之前没想过.一次偶然给儿子提起,没想到他兴趣极大.他说,很期待,这是给他最好的礼物.之后,就多次催我,好久出来?   给孩子写书的想法,是受国外绘本的影响.几乎每本绘本扉页上,都有 ...

  • 戴咏梅丨话说读书

    很喜欢穆罕默德的一句名言"假如你有两块面包,请你用其中的一块换一朵水仙花"!这世间:温饱之上,必是对美与爱的追求,于是滋养与人的心灵之花便是阅读水仙花的柔美!每当读到这句话,心里就 ...

  • 灵气

           近日在<广州日报>中看到一篇文章,说广州有一股灵气.作者通过在广州工作生活多年的感受,认为广州历史文化厚重,在广州的街道上闲逛,走到哪儿都觉得有故事,在他的眼里,广州有一种亲 ...

  • 李菁 | 《眠空》:“骨感”之美

    <眠空>:"骨感"之美 作者:李菁 现在社会上流行这么一句话或者说公认这样一种"美"的观点,即: "女子要瘦,骨感则秀".这份& ...

  • 吴尚之:古人谈读书十则

    吴尚之 在古人看来,读书是修身善学的方法,也是精神理想的寄托.本文为吴尚之委员整理出的十则读书笔记,不仅将古人关于读书的观点和方法一一道来,更体现了名家的精神风貌,值得回味. 刘向"学无迟暮 ...

  • 多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 ——和青年学子谈读书 作者:叶朗

    作者:叶朗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06日 11版) . [光明书话]  人文学科研究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读书.据统计,我国大学文科研究生的读书量,大大低于国外大学研究生的读书量. ...

  • 为什么你总是读不进去?10位名家谈读书

    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时. 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来了.它提醒着我们,即便置身于生活的喧嚣中,也不要忘记为阅读留出一些时间和空间,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热爱.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况,阅读总能滤除浮躁之气,充实 ...

  • 谈读书做学问

    (来源:光明日报) 06-30 14:51 张立文先生 资料图片 <学术生命与生命学术--张立文学术自述> 资料图片 我5岁开始上学,现已85岁,八十年以来,对读书做学问有一些肤浅体会:做 ...

  • 丛日云:写书人谈读书

    写书人谈读书 文:丛日云   自命为"写书人"并没有夸耀的意思.跻身于大学校园中谋取衣食,借现代排版印刷技术之便,积十余年之功,归在我名下的方块铅字印刷符号算起来大约也有数百万个左 ...

  • 《古人谈读书》教学反思

    《古人谈读书》教学反思

  •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 25-古人谈读书课件

    25-古人谈读书课件

  • 钱谷融先生谈读书

    殷国明:钱谷融先生谈读书 钱谷融先生经常说,他几乎一辈子呆在校园,教了一辈子书,读书自然就成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他曾如此谈到过自己:"一生除了读书就是教书,始终没有离开过学校.而且教书教了 ...

  • 老舍丨谈读书

    我有个很大的毛病:读书不求甚解. 从前看过的书,十之八九都不记得:我每每归过于记忆力不强,其实是因为阅读时的马虎.这叫我吃了亏--光翻动了书页,而没吸收到应得的营养,好似把好食品用凉水冲下去,没有细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