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斟已复醉|唐代执壶,和杨玉环一样胖得有来头
鉴一件宝,
见一座城。
在大同市博物馆,
一件件文物化身“讲述者”,
为你打开历史的通道,
揭秘藏在时光深处的故事。
本期的主角,
是唐代执壶。
往期回顾
▼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四》
陶渊明的朋友,
提着酒壶来找他,
铺上荆条坐在松树下,
几个人欢饮达旦。
读此诗眼前便有一幅画面:
松下几人,
一把酒壶传递在几人手中,
清风吹过,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忘了人间几多愁。
这件酒壶,
几乎成了这场野外酒宴的主角!
它在古代有个很专业的名字——
执壶
01
酒具中的“扛把子”
古人发明了酒,自然要有盛酒、温酒、饮酒的酒器。在无酒不成礼的夏、商、周时代,酒器也作为礼器而得到重视。东汉以后,青铜器的酒器逐渐被瓷器取代。酒注子就是其中之一。
执壶又称“注子”“注壶”“偏提”。是隋代出现的酒具。
为什么会有执壶?是因为有了桌子,需要在酒窖与宴席之间取送酒水。有喙,有柄,既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执壶,便成了酒具中的“扛把子”。
执壶在朝代更迭中也发生着变化 。从型器上基本是由胖到瘦。
杨玉环胖,唐代的执壶也胖。
唐代审美崇尚丰腴,反映在陶瓷造型上则是浑圆饱满,舒展大方。宋朝崇尚清廋,器形自然修长秀美、轻盈而温婉。所以,执壶的器型也是判断其年代的标准之一。
02
大同收藏的“大唐盛世”
李白斗酒诗百篇。大唐盛世也让中国古典诗歌达到巅峰状态。玉液琼浆催生了多少名篇巨著。一把把执壶里的酒,曾经是多少文人墨客诗兴大发的催化剂。
经历过北魏的繁盛与辉煌,拥有浑源窑、青瓷窑、怀仁窑三大名窑的大同,在唐、辽、金、元时期烧制出诸多精致的瓷器品种,尤其是浑源窑,自唐代精品层出不穷,执壶亦在其列。
1、唐三彩执壶
敞口,卷沿,颈部稍高。柱状短直流,腹部浑圆,釉不及底。整件执壶色泽艳丽,端庄大方。
通体施黄、绿、褐三色釉。
肩部饰两周弦纹,肩上部和腹部饰有席纹。
宽边形把手,连接于口部与肩部。
釉面流淌,釉色交融。这是唐三彩最重要的特征。
2、唐白釉执壶
唐代是白瓷的成熟期,由于北方邢窑白瓷的崛起,和南方的越窑青瓷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 。
浑源窑是唐代大同最大的窑场,以烧制白瓷为主,又以里白釉、外青釉的产品最具地方特色。这件执壶是大同浑源窑的产品。釉色不够纯清但釉面匀净,造型精巧,体现了唐代瓷器小中见大的时代特色。
1956年大同矿区米庄乡赵家小村唐墓出土。口径4.5厘米,底径4.0厘米,高10.8厘米。器表光素,腹中部以上先施一遍白色化妆土,通体再施透明釉,釉层较厚,胎质细腻,青灰色。
敞口,卷沿,短颈。柱状短直流,宽边形把手,连接于口部与肩部。鼓腹,腹下部斜收。釉不及底,腹下半部和足部均无釉。
3、唐青釉执壶
1975年大同市平城区十校采集。敞口,卷沿,短颈,柱状短直流。鼓腹,腹下部斜收。通体施青釉,釉不及底。腹下半部和足部均无釉。
宽边形把手,连接于口部与肩部。器表有烧疤。
肩部饰两周联珠纹,腹部饰有席纹。
除了执壶,大同还有一件更珍贵的三彩罐,它最能代表唐三彩绚丽的色彩与浑圆饱满的造型。
4、唐三彩两系罐
1966年山西省文管会拨交。口径6.1厘米,底径6.0厘米,高13.0厘米。
这件三彩罐以黄绿色为主,釉面流淌浸润,色彩斑斓。
由于审美的不同,
不同阶段的执壶造型也有所不同。
唐前期式样丰满,
后期婀娜秀美。
而宋执壶又同唐联系千丝万缕,
在唐的基础上,
宋人对执壶加以完善和发展,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局面。
接下来推出的是,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韩荣教授
撰写的文章:
唐宋时期执壶艺术比较研究
▲唐 黑釉白斑龙柄瓷执壶
国家博物馆藏
执壶,中唐时期较为多见的酒器之一,又称注子、注壶。《资暇集》卷下学海类编《注子、偏提》中有言,“元和初酌酒,尤用樽杓,所以丞相高公有斟酌之誉。虽数十人,一樽一杓,挹酒而散了无遗滴。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
,而盖、嘴、柄皆具。大和九年后,中贵人恶其名同郑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异,目之曰:偏提。论者亦利其便,且言柄有碍而屡倾仄,今见行用”。文中提及大和九年(835年)的“甘露之变”,唐文宗和李训、郑注等人谋诛奸宦未遂,此后群宦厌“注”之音,遂将注壶去柄装系,有了偏提,后颇为流行,并顺势取代了从前酒樽和勺主流酒具的地位。
我们习惯上将宋代的注子称为执壶,有的还配以注碗,用来温酒。以唐宋时期为框架考量比较执壶艺术,从隋唐至明清,执壶始终伴随人民日常生活,具备作为典型器具的线索性较强、系列化明显的条件。
一
功能特征
执壶的基本功能为盛装酒水、饮品的器皿,形制特点是敞口、溜肩、鼓腹、管状流、执柄、平底或圈足。唐之前的酒壶从功能上来说是属于酒坛类的容器,较少有把手与管状流,中唐之后较多出现带有把手与管状流的执壶。在隋代的基础上,唐宋时期政治经济的繁荣带来社会面貌的极大改变,陶瓷手工业发展较快,陶瓷饮食器具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因为陶瓷器皿不会对食物产生气味的破坏,容易清洗耐腐蚀,故有着比金属质料的器皿更好的特性,且价廉物美,受到了民众欢迎。
唐宋时期名酒很多,根据《唐国史补》记载,“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唐宋饮茶与喝酒的风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扩大了酒具与茶具的使用范围。
执壶的用途从用来注水发展到用来盛酒、温酒与点茶时盛水,逐渐兼顾了饮酒与品茶两者的需要。我国饮茶历史悠久,以唐宋为盛,茶叶成为了较为普及的民用饮品,在城市里茶肆遍布密集。因中原外蕃夷胡越均有饮茶的风尚,唐宋茶叶外销多处周遭地区。饮茶可以起到促进消化、解肉腻的作用,故游牧民族同样嗜茶。
北宋赵佶《文会图》中描绘了一个文人会集场面。九文士围坐榻旁,侍者们在炭火桌边用执壶忙于温酒、备茶,宋人上下品茶盛行的真实写照。另,宋代废除了唐代宵禁制度,市民文化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东京梦华录》卷四“会仙酒楼”中“大抵都人风俗奢侈,度量稍宽,凡酒店中不问何人,止两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两矣”。以上内容详细记录了汴京城市中热闹非凡的市井景象,形象地描绘出街巷遍布店铺,到处可见迎来送往宾客的酒楼、茶肆的繁华景象。
▲北宋赵佶《文会图》
▲《文会图》局部
二
形制比较
1、造型中局部变化的比较
对唐宋时期执壶变化的规律性总结并不能概括所有执壶形制,总会有与前一阶段相融合,遗留特征残留在后期器物上的现象,规律应当是相对于主要类别形式的演绎变化所提炼的。
①壶口:唐前期执壶壶口多为直形、弧形的侈口,无盖。五代时期至宋出现带纽盖子母口壶口的形状。不带盖的主要为喇叭口执壶;带盖的多为直口或撇口执壶。北宋中晚期最为流行,有的盘口执壶也带纽盖,纽盖的形状多样,有鸟状、狮状、几何状,既方便打开壶口,又具有装饰性,可谓一举多得(图1)。
▲图1
②壶流:流是“盛装液体的容器供液体流出的部位”。唐前期执壶中流的形式呈多棱或圆筒形,短而直,放置在上部或肩部。北宋早期曲流执壶的流呈圆管状细而曲,流口外撇,斜圆形,在器腹中下部。晚期曲流更加细长,流的顶部和底部的截面差较小,水流出的距离变长。
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记述:“注汤害利,独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末欲圆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可见注水时水从流倾倒出产生的效果与流的形状密切相关,在冲泡茶末时,水注被控制成连续而紧聚的形状。因水流的角度和力度,茶盏中的水面形成艺术化的冲泡效果(图2)。
▲图2
③壶腹:唐前期筒形腹状,到了晚期壶身变高,腹部多为瓜棱球形腹,有仿制金银器造型烧制的。五代执壶沿袭晚唐风格,瓜棱球形腹普遍。宋代虽也有瓜棱状壶腹,但是已不是球形,整体已经拉长了许多,呈筒状,并有圆中见方形态的壶腹。壶腹决定了执壶的容积量大小,体积大的执壶反映出酒的度数与口感的温润,反之则可寓示酒的浓烈(图3)。
▲图3
④壶底:唐时期的平底执壶较多见,没有明显的起伏变化,放置平稳,其中也有作不施釉一小片同心圆的玉璧底形式。北宋时期的执壶也有部分平底形式,这是缘于要放置在注碗内的需要。圈足的特征是用底足将壶身垫高,有薄厚之分,也有直立、外撇的不同形式。外撇圈足的形式上收下放,壶身的鼓腹与圈足形成了起伏变化的视觉效果(图4)。
▲图4
2、造型中整体变化的比较
从唐至宋,经由五代的过渡造型小有别,功能无大异,执壶修长度逐渐增加,姿态挺拔,婀娜秀美。五代至北宋器身渐高,通体多压4至6条瓜棱,流渐趋细长微曲,曲柄高于壶口,平底变为圈足。腹部两侧的曲线弧度的大小、宽窄、长短、高低和伸缩的变化,对体积容量和形体美观起到重要作用。
以唐青釉褐彩葡萄纹执壶和宋青白釉瓜棱执壶为例进行容积比较可见,前者高为21.5厘米,颈部下壶腹可盛装液体约为2.8升;后者高度为23.5厘米,壶腹容积量约为1.04升。从数据比较中可以发现宋执壶高度在不低于唐执壶的情况下,容积却变少了很多。综其原因,与执壶形态的修长度增加、颈部变长、壶腹变小有关。(图5)
▲图5
3、装饰纹样的变化比较
装饰纹样与审美观念紧密相连。唐执壶装饰题材较前代丰富得多,装饰内容已然不能满足于平面的题材,长沙窑执壶中采用贴塑点褐斑的手法表现葡萄纹、胡人、力士、双鱼、飞鸟等生动形象,除此之外,在执壶上还较多出现诗句、民间谚语等装饰形式。宋执壶材质纹饰强调质地的纯粹,没有繁缛的装饰,器表剔花、划花、印花形式多见,纹饰以牡丹纹、莲瓣纹、菊花纹为主。北宋时期青白瓷执壶多是素面而无纹饰的,中晚期多以刻划简约的植物类暗花纹为主。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执壶
山西博物院藏
三
根由解源
1、饮食内容与生活习俗的变化:随着唐朝势力的迅速扩张,逐渐影响到伊朗、突厥人的地域,葡萄与葡萄酒在唐朝变得家喻户晓。酒具的形状与酒的品种密切相关,“唐除了自产的谷物类、花草植物类酒、动物类酒还有引进酒葡萄酒、三勒浆酒、龙膏酒”。我们知道,唐代以短流的执壶装酒,因为酿造技术的局限,果酒会有一定的果实杂质,且度数不高,敞口形式较为适用。至晚唐时期,随着饮茶方式日益讲究,执壶的流和柄逐渐变长,是为了便于提拎,长曲的弯流使水较为容易地倾倒出来,水注细长配以相应的速度适合充分冲泡茶末,激出香气。
2、多民族文化的影响与覆盖:唐统治的300年间,引发了中亚地区一系列民族的迁徙活动。唐前期的人物形象多为胡人形象,取材于王权贵族的宴乐生活实景。唐执壶植物纹饰中的葡萄纹与中亚文化密切相关,椰枣纹则与伊拉克、阿曼、西亚一带地域文化相关。应当说唐前期所受影响大多由粟特地区传入的,所吸收采纳的装饰内容也是有所选择的,并逐渐融入中国文化的传统之中,日益中国化。
3、制作工艺的改革与进步:宋代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成就,如指南针的发明,并在许多地方设立了造船厂,采煤业的发展也已颇具规模,这些为对外贸易及促进陶瓷制品生产大幅度增长提供了保障。晚唐时期,匣钵烧造技术成为当时相当普及的制瓷工艺,避免了渣尘的污染,保证了器表的光润平滑,避免了因叠烧而导致的底部粗厚,为制作轻薄精巧的器物创造了条件。执壶的制作离不开陶瓷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在此前提下,工艺也在影响着执壶形式的制作,例如壶流的细长瘦削,壶颈的拉伸,都是在烧造技术成熟的前提下才能达到。
▲唐 三彩花瓣口执壶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四
结语
1、适用原则的主导性作用:从唐到宋的总体的变化中并不是单纯追求形式感,与适用原则密切相关,各个部分的组合在使用中便于放置、倾倒、提拎、捧持。从曲柄的形状可见一斑,壶颈与壶腹的长度、宽度及比例的变化,使得曲柄位置随之发生移动,并考虑到手的舒适度,在提拿中手的用力同流量的大小较容易被控制。
2、时代主流的渗透性作用:演进的趋势,大体上前期厚重高大的常见,后期日见轻薄灵巧;“前期受西方影响较深,后期华夏之风浓郁”;前期式样丰满,后期婀娜秀美。故唐瓷造型特点总的倾向是浑圆饱满,雍容浑厚,精巧而有气魄,单纯而有变化,轮廓柔和,大小得体,富有变化,柔中寓刚,均衡秀美;宋执壶圆中见方折的圆腹造型,圆与长、直与曲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组成了造型优美的器物。
宋执壶同唐联系千丝万缕,五代过渡承接也是密不可分,审美时尚的变迁与烧造工艺的进步体现了执壶愈发贴近生活。隋唐优秀的技术工艺、造型装饰、审美文化对宋影响至深,宋人后加以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局面。
▲北宋 定窑龙口执壶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云中观奇 大同市博物馆
唐代执壶文图|大同日报融媒
摄影|景行大同 李航
文案编辑|贺英
资料提供|王雅玲 王利霞
论文|韩荣
论文配图|韩荣 动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