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华西秋雨vs巴山夜雨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这里的巴山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大巴山,这是不了解古代四川地理的一个误解。明代曹学佺在《蜀中名胜记》中写得明明白白,重庆北碚的缙云山,古时候就叫巴山,这里的夜雨现象特别明显。
千年前的一个雨夜,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道破天机:巴蜀之地秋季多夜雨。那么为何这一地区秋季多雨呢?巴山夜雨对当地的生产生活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华西秋雨是我国华西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它主要出现在四川、重庆、渭水流域(甘肃东部和南部、陕西中南部)、汉水流域(陕西南部和湖北中西部)、云南东部、贵州等地,其中尤以四川盆地和川西南山地及贵州西部和北部最为常见。
华西秋雨可以从9月持续到11月份左右,持续时间长则是其最鲜明的特点。最早出现日期有时可从8月下旬开始,最晚在11月下旬结束。
①雨日多。以四川盆地为例,当地秋季平均每月的雨日数大约在13~20天左右,即平均每三天有一天半到两天有雨,较同时期我国其他地区明显偏多。秋雨年际变化较大,有的年份不明显,有的年份则阴雨连绵。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②强度小,雨量小。华西秋雨以绵绵细雨为主,强度较弱,因此降雨量不大,一般多于春季,仅次于夏季。
③天气阴沉,日照少。因四川盆地阴雨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强,因此这一地区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弱的区域。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用'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来形容四川盆地阴雨多、日照少的气候特色,以后便演变成了著名的成语'蜀犬吠日'。
④多夜雨。四川盆地周围被群山环绕,盆地内接受太阳照射时间较短,加之分布有长江及其支流、堰塞湖等水面,白天吸收太阳辐射受到一定的限制,到了夜晚,周围山上辐射冷却加快,冷空气重而在盆地下沉,盆地内暖空气轻而上升,加之夜间在云层的上部,由于云体本身的辐射散热作用,使云层上部温度偏低。这样,在云层的上部和下部之间便形成了温差,大气层结构趋向不稳定,偏暖湿的空气上升极易形成不稳定降雨,使得夜雨的频次增多。
华西秋雨的形成是冷暖空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每年进入9月以后,华西地区在5500米上空处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伊朗高压之间的低气压区内。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或西北侧的西南气流将南海和印度洋上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这一带地区,使这一带地区具备了比较丰沛的水汽条件。同时随着冷空气不断从高原北侧东移或从我国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倒灌,冷暖空气在我国西部地区频频交汇,形成华西秋雨。
有利影响
秋雨多利于水库、池塘及冬水田蓄水、预防来年的春旱。特别是对西北一些较干旱的地区来说,这时地温较高,土质结构比较疏松,雨水可以较深地渗透到土壤中,保证冬小麦播种、出苗,同时土壤的蓄水保墒,也减轻次年春旱对各种农作物的威胁,故有农谚'你有万担粮,我有秋里墒'的说法。
不利影响
华西秋雨雨日多,持续时间长。阴雨天气阻挡了阳光,导致气温下降,给对农作物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成熟的秋粮易发芽霉变,未成熟的秋作物生长期延缓,容易遭受冻害。通常,持续连阴雨的天数越长,对农作物的危害越大。
在持续降雨的影响下,该地区的河流会出现显著的秋汛,容易使城镇出现内涝。此外持续性的降雨还会带来地质灾害,陕西、四川等地山区可能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在四川、西藏、贵州许多河谷、盆地地形中,夜雨也都非常多,比日雨还多。在西藏拉萨、河西走廊的敦煌、马海一带,夜雨率超过80%。青海柴达木盆地东部和湟水河谷上游等地夜雨率也都大于70%。
河谷多夜雨。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常识。
可是为什么谷地多夜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谷地多夜雨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谷地夜雨的形成原因:
(1)河谷地形,空气中水汽含量大;
(2)夜间山坡因辐射冷却,其降温速度比同高度的空气更快,形成高密度冷空气;
(3)冷空气沿坡地向下流入谷底,迫使谷底暖湿空气抬升,易形成降雨。
用语言加以描述的话可以这样去解释:河谷中的空气,水汽含量大;进入夜间,河谷边上的山坡,海拔相对高,地势较开阔,热量散失快,冷却快。其降温速度比同高度的空气更快,所以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局部高密度冷气团;然后冷气团就沿坡地向下流入谷底,因冷气团性质都比较重,所以沉积在谷底,迫使谷底暖湿空气抬升。而暖湿空气在抬升的过程中,气温越来越低,遇冷凝结,形成降雨。
各地的谷地夜雨成因稍有差异,但基本上形成主要原因类似,因为谷地夜雨的形成除受大范围天气形势影响外,主要受局部地形条件影响所致。正常的情况下一般需要具备以下四个关键条件:
(1)河谷地形;
(2)水汽充足;
(3)正常的热力状况(即少有逆温现象)
(4)不受焚风效应影响
雅鲁藏布江谷地夜雨多
雅鲁藏布江谷地白天山坡太阳辐射强,受热面积大,增温快,形成低气压区;河谷受热面积小,增温较慢,形成高气压区。气流从谷地上升形成谷风,在天空形成一朵朵顶部凸起、底部平坦、形如馒头的积云。但是,白天太阳辐射强烈,云层中的小水滴容易吸热蒸发消散,所以云层变薄,乃至天空少云或晴空万里。而太阳落山时,地面迅速降温,山坡冷却很快,冷空气下沉并抬升谷地暖湿空气,增加了大气层的扰动,为降雨提供了条件,加上夜晚云顶冷却快,下层温度相对高,对流加强,云层内不稳定性加大,有利于水汽泡和凝结,最后就形成了雨。
四川盆地西接青藏高原,盆地四周为群山所环抱,地形闭塞,气流不畅,且终年空气均较潮湿,云多雾重。
我们先来看一下为何巴山白天降雨少?
还有没有其它原因?
入夜后,云层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而云层上部辐射冷却迅速,易使水气凝结,上冷下暖的气层不稳定,利于夜雨产生。特别是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地区,因紧靠高原,高空西风盛行,夜间高原上经由地面辐射冷却的冷空气流向该区上空,而低层原有空气较暖,上下温差较大,对流强,多夜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华西秋雨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一特殊型天气现象。主要指渭水流域、汉水流域、川东、滇东等地区的秋雨。主要出现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东部、甘肃东部和南部、陕西关中和陕南、湖北西部一带。其特点是降雨量较大,持续时间长。
材料二:有专家分析:华西秋雨是我国大气环流由夏半年向冬半年转变,在特定地区所表现的天气现象。右上图是2014年9月10华西秋雨时期的气压形式图(单位:hPa)。
(1)试从大气环流和地形因素方面分析华西秋雨的形成原因。(6分)
(2)试评价华西秋雨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影响?(4分)
(1)①秋季我国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边缘北上(2分),和来自高纬度的冷气流在此相遇,形成锋面雨。(2分)
②华西地区多山地,有利于暖湿气流的抬升,易形成降水。(2分)
(2)不利:①华西秋雨正值水稻、棉花成熟期和收获期,持续阴雨和光照不足影响农作物的成熟和后期收获。(2分)
利:②华西地区水资源增加明显,为冬小麦播种提供了充足的水源。(2分)
(1)读图,秋季我国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边缘北上,和来自高纬度的冷气流在此相遇,形成锋面雨。根据材料一,华西秋雨区主要出现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东部、甘肃东部和南部、陕西关中和陕南、湖北西部一带,多山地,有利于暖湿气流的抬升,易形成降水。
(2)9月份,华西秋雨正值水稻、棉花成熟期和收获期,持续阴雨和光照不足影响农作物的成熟和后期收获。有利因素是秋雨使华西地区水资源增加明显,为冬小麦播种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安雨多,雅安便有”华西雨屏“”雅州天漏“之称。年降水日数多在200天以上,雅雨有70%以上发生在夜间,很多时候雨从入夜开始落,天明即云散雨收。图为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
(1)结合材料分析雅安“天漏”的形成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大气热力性质及热力环流分析雅安夜雨多的原因?
(1)受夏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且位于河流沿岸,水汽丰富: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利于抬升形成降水(或地形雨)。
(2)①盆地地形,河湖较多潮湿,云层多且厚,②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不多),对流不旺盛,大气稳定③夜晚云层(上部迅速变冷,)大气的逆辐射较强,低层空气相对温暖产生对流。④加之盆地四周沿山坡下沉的气流多,造成盆地底部夜晚气流上升较旺,形成夜雨
(1)联系降水形成的条件回答,一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二是使气块能够抬升并冷却凝结;三是有较多的凝结核。雅安受夏季风暖湿气流的影响,且位于河流浯岸,水汽丰富:三面环山的河谷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利于抬升形成降水(或地形雨)。
(2)从图中可以看出雅安属于盆地地形,河湖较多潮湿,云居多且厚,再根据热力环流有关知识进行回答,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地表吸收太阳辐射不多),对流不旺盛,大气稳定。夜晚云层(上部迅速变冷,)大气的辐射较强,低空气相对温暖产生对流。加之盆地四周沿山坡下沉的气流多,造成盆地底部夜晚气流上升旺盛,形成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