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那个年代 那段经历

那个年代  那段经历

范景来||北京

每当小区里传来商贩吆喝“收——废——品”的声音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小时候,捡拾废品的点点滴滴。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中期,正是国家贫穷的时候,国穷家不富,人们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要想吃的好,更是一种奢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一点也不假。记得在六、七岁的时候,我就和本村年龄同样大小的孩子一起,常去捡拾废品,目的自然是赚取一些收入,因为捡到的废品可以售卖。那时,捡拾的废品主要有牙膏皮,碎铁、废铜、废玻璃之类,这些东西收购站可以回收。记得,那时的牙膏皮,外包装是铝制作的,有回收价值,每个牙膏皮2分钱;碎铁、废铜收购的价格高一些,但是捡到的机会不多,数量也有限,主要是那个时候,物质比较缺乏。幸运的是,那时老家正在修建铁路,有很多铁道兵在距离村子不远的地方居住,因此,也让我们有了更多捡拾废品的机会。那时,我们用绳子拴在柳筐上,然后背在后背,一边玩,一边去捡一些煤渣和废品之类,煤渣用于冬季生炉子取暖,废品则去卖。即使是上学以后,每天放学,我们也会常去。一次捡到的废品数量不是很多,需要攒上几天才能去卖,一次可以卖到一元钱左右,卖到两元钱的时候算是非常不错的了。卖得的钱,我们从来都不随便花,而是首先给家里的大人,补贴家用。印象最深的,那时火柴一盒2分钱,而且那个价格持续了很多年,没有变过。所以,即使卖的钱少,给到家里,也总能起一些作用。大人们多数时候会把钱存起来,买一些生活用品,偶尔也会把钱返给我们。拿到父母返回的钱,我们心里十分高兴,便会买一些好吃的,冰棍、果糖之类。冰棍是二分钱一根,水果糖是一分钱两块儿。大家聚在一起,品味着捡废品换来的冰棍和糖果,心里是美滋滋的。

那个年代出生的孩子,受环境的影响和物质条件所限,从小好像就知道节俭,过勤俭的日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虽然当时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那种原生态的懂事,真的是一种本真和本能。也许是这种本真的勤俭,造就了那个年代出生的人肯于吃苦,不怕受累的品质。任何事情都有两个方面,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这个道理千真万确。这种本真的品质和艰辛的经历,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我们那一代人的成长。

小时候,常在一起玩的伙伴有三个,小三和二子(都是儿时乳名),我们三人年龄上下不差一岁,后来一起上学,又在同一个班。因此,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以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黏在一起。追寻往事,当年天真无邪,追逐嬉戏,一起捡拾废品的我们,现如今都已年过半百。每个人也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孩子和家庭。但无论是做什么,我们依然都是本本份份。小三在老家修自行车,已经有几十年了,虽然辛苦些,但不嫌苦、不嫌累的他,早已习惯了他的职业。二子没有固定的营生,只是在家里种地,偶尔也会做些买卖,闲时会帮别人打工,赚些活钱。家里的两个孩子也早已成家,虽说经济上不是太富有,但一家人也是其乐融融。我们三个人,只有我通过考学,走出了山村,在外工作。

社会发展了,如今像我们那样,六、七岁的孩子就捡拾废品,已经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上了年纪的老头和老太太居多,而捡拾废品,除了赚钱以外,更多的是一种环保,是一种休闲。捡拾的废品也从过去的牙膏皮、碎铜和废铁,转变为矿泉水瓶、废书、纸箱、旧报纸之类。当然,以收购废品为主要营生的人也不在少数,那应另当别论。据说,因为捡拾废品而华丽转身,变为百万富翁的也不在少数,因为现在人们富裕了,城里很多人不把废品当回事,因此,很多废品都是低价获得,或者无本而获,而废品回收的价格又不菲,因此,中间的差价自然是相当可观的。只要你放下身段和面子,不怕脏、不怕累,肯吃苦、勤快些,在城市里收购废品,收入也绝不亚于上班一族。

我常想,今天我们再也不用为吃穿去发愁了,更不用让孩子去捡废品了,这应该感谢党的政策英明,感谢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娱乐,从小就享受到更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也是历代人奋斗的初衷。

但是,生活富裕了,我们仍然要牢记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懂得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小培植孩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花钱不大手大脚,办事不搞铺张浪费,吃饭讲究光盘行动,这些好的习惯我们始终要倡导。不管社会如何发展,物质财富如何丰富,都要将这一美德传承下去。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通过感悟生活,无论是对于成年人干事业,还是孩子们的成长,都是一件不可或缺的极好事情。

2019年6月17日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范景来,现居北京,本科学历,中国青年作家学会会员,爱好文学,喜欢用文字抒发情感,享受生活乐趣。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编:冬   歌

副总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执行主编:吴秀明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0)

相关推荐

  • 我的婆婆是个拾荒者

    婆婆今年65岁,她来这个小城整整九年啦.可她心心念念的还是老家的阴沟是不是堵水了,老家的杂草是不是长到院里去了.每逢寒暑假,婆婆便迫不及待想回家,游子眷恋故乡,不分年龄,年龄越大,眷恋越深. 婆婆目不 ...

  • 【阅读悦读丨散文】王怀扬《糖担子》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王怀扬 [作者简介]王怀扬,曾用名王怀阳,江苏省淮安市人,八十年代高中毕业生,现在是一名普通的公交车驾驶员,上学期间就喜欢在文字的海洋中遨游,爱好 ...

  • 【中州作家】乐悠悠:货郎担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90] 货郎担 河南南阳      乐悠悠 货郎担,我老家又叫"换荒挑",是农耕年代,农村传统商贸活动的一种交易方式.隔三差五,货郎就会担着挑子 ...

  • 空牙膏皮是个“宝”,剪几刀放家里,一年可以省下不少钱!

    空牙膏皮是个“宝”,剪几刀放家里,一年可以省下不少钱!

  • 不管有钱没钱,空牙膏皮都不要扔,放在厨房别提多厉害!学到赚到

    不管有钱没钱,空牙膏皮都不要扔,放在厨房别提多厉害!学到赚到

  • 【 万寿宫夜话 】 几件器物与一个产业

    由于老城拆迁,每天都会收到几件老器物,时间一长,一些老器物就在万寿宫中聚集起来.而有一些器物其实是有内在联系的,就比如下面要谈到的三件(套)器物,它们延生出来的东西甚至在丰城诞生了一个很大的产业--循 ...

  • 冰棍,吃了不得劲

    我小时候的冰棍你说多贱吧!二分钱一根,而且就是一根白白的棍,串着方方的冰块.那时候,没有什么好吃食,热天吃根冰棍就是无上的好事. "冰棍,二分钱一根"有时候,街上有一个卖冰棍的,车 ...

  • 虽然不是关城人,但也感觉无比亲!

    今天主题内容之前,要先说说明天的天气,春天并不全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么美好.比如忽冷忽热的气温,温暖时,让你有初恋的感觉,冷空气来临,又让你有失恋的感觉! 明天就是集体失恋的日子,根据气象台预报:周二安新 ...

  • 只要你有那个年代的经历,那就会承认上世纪...

    只要你有那个年代的经历,那就会承认上世纪6.70年代的人民的生活是快乐的,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压力:但是现在许多人他就是不承认,并且会说现在的生活才是最好的. 是的!我也不否定你的饿肚子的经历,但我还是 ...

  • 跟大家讲讲小时候学电子琴那段经历吧

    嗯,之前发视频的时候发过 有两个片段弹电子琴了 大家见笑了

  • 散文||人生在经历贫穷中积淀和升华【征文】

    人生在经历贫穷中积淀和升华 李品刚||安徽 贫穷,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是我们不同时代的人背负的时代产物,带给人更多的是痛苦和磨难. 每一个人都不希望在贫穷中度过,但是,"人 ...

  • 平台作者:牟少华【散文】​那段逃票看电影的时光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美        文             品             读             那段逃票看电影的时光 文//牟少华 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我,童年 ...

  • 说出丈夫那段经历 需要我的勇气

    [留美学子]第2367期 7年国际视角精选文摘 教育·人文·名师·媒体生态圈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导语 作家村上曾写道:"用军刀砍掉人脑袋的残忍情景毫无疑问强烈刺痛了我幼小的心灵." ...

  • 纪实散文 ‖ 怀念那段时光(三)

                      怀念那段时光(三)                    形形色色的上海人       在上海跑网约车的日子里,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上海人.      所谓的上海人,不 ...

  • 纪实散文 ‖ 怀念那段时光(四)

                       怀念那段时光(四)        上海,国际大都市,常驻人口两千多万,交通压力可想而知,但是,上海是一个不限车号的大城市,其中的奥秘何在?             ...

  • 记保险电话销售 TSR 的那段经历(含改编曲)

    Super Star (今粉儿改编 ) 笑就贴豆,一单不出好心痛. 客户总拒绝我,哪知道我的感受? 你说愁不愁? 保险教育还不够,我快说破了嘴,客户还不懂我! 要坚持,不放弃,哪有更好的办法? 只能努 ...

  • 我当知青的那段经历/金犁

    "正是江淮三月天,杜鹃声里雨如烟. 豆蔻年华殷勤意,辜负春风又一年."   01              这正是我当知青时的真实写照,当时我在罗山莽张公社,感觉正青春的自己,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