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原创】许建军作品 | 走出泉州看潮州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火红的五一,难得休息的医务工作者终于盼来几天小长假,满心欢喜走出泉州,到另一个古城——潮州访古探幽。
四个小时车程,傍晚时分到达广济桥东,潮州民谣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一行人入乡随俗,迫不及待登上神往已久的广济桥游览。
宏伟壮观的广济桥横跨韩江,宛若长龙戏水,复道行空。形式各异的廿四对亭台楼阁,分别以奇观、广济、凌波等为名,尽显“廿四楼台廿四样”风采;联阁重瓴,梁舟结合,“一里长桥一里市”名不虚传。徜徉桥上,江风习习,琳琅满目的楹联亭匾,令人感觉置身于诗联书画艺术长廊中,以至于流连忘返。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广济桥巧妙地糅合了古代三种桥形:桥的两端是拱桥,接着是粱桥,到了江心则是舟桥,构思之巧妙可称神来之笔。巨大的石梁,精挑细凿,重约50吨的石板,如古桥的历史一般厚重。与我的家乡泉州洛阳桥、安平桥比较:广济桥跨江,洛阳桥、安平桥跨海,同样是石桥,广济桥浮梁结合结构,洛阳桥、五里桥梁式石桥结构,它们都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一睹广济桥之精美,回望洛阳桥、五里桥之辉煌,油然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造桥技艺和无穷智慧。
湘桥春涨。一个个桥墩如一串串璀璨的珍珠倒映江面,悬挂碧波;桥亭里的大红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曳,娓娓诉说当年悠悠的历史。
在广播“赶紧过浮桥”的催促声中,我们走向梭船浮桥,十八只木船环环相扣,整齐划一,形成桥中稳固的江中浮桥,行走其上,如履平地。走过浮桥到达桥西梁桥,不知不觉已到了广济浮桥断开的时段。就这样随着攘攘人潮,目不转晴,全程目睹梭船缓缓分离,古桥让开江中航道的壮观过程。
此时我不禁想起前些日子畅游五里桥时写下的一段话:桥是摆渡的船,船是往来的桥。作为南粤古驿道中的“闽粤要塞”,多少年来,多少诗人骚客、文臣武将走过,多少爱恋情侣携手同游,不知当年泉州陈三邂逅潮州五娘,可曾牵手撑伞过桥?
梭船浮桥让广济桥动起来,充满勃勃生气。清郑兰枝有诗《湘桥春涨》赞曰:“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激石雪飞梁上鹭,惊涛声彻海门潮。鸦洲涨起翻桃浪,鳄渚烟深擢柳条。一带长虹三月好,风光几似到云霄。”。
暂别古桥,走入古街。夕阳斜射,牌坊街闪着金色余光,一座座气势磅礴的牌坊述说着古城一段段厚重的历史。公元819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以一折《谏迎佛骨表》上书唐宪宗,言辞犀利,震怒天庭。唐宪宗一气之下,把韩愈贬到潮州。长安往潮州之路艰难险阻,自强不息的韩公写下了流芳百世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文。韩愈虽然只在潮州呆了短短八个月,但这期间他兴修水利、关心农事、释放奴隶、捐助教育,为潮州古城注入一股强劲的儒学之风。
在潮州,韩愈以儒学深刻影响了潮州,在泉州,弘一则以广播佛学而造化众生。我的家乡泉州和潮州就如一对孪生兄弟,除了都拥有闻名于世的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外,还神奇地同时拥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开元寺”,潮州潮剧与泉州梨园戏关系密切,两地更共有那古今传颂的《陈三五娘》传说。
徜徉牌坊街,寻觅美食之余,我留心查找陈三五娘的踪迹,正当一无所获之际,迎面走来一位盛装宣传潮剧的小演员—“贾宝玉”,找不到五娘益春,邂逅红楼公子,也是泉州人与潮州的不浅缘分。如今,潮州泉州古城分别用潮剧、梨园戏,不断演绎着数百年经典的《陈三五娘》传奇。
粤东地区第一古刹开元寺大门依旧敞开,“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气宇轩昂。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殿四周石栏上,七十八块唐宋石刻树立,石碑上佛教故事、奇兽珍禽、莲花瑞草等图案形象栩栩如生,殿前“法轮常转,佛日增辉、皇风永扇,帝道遐昌”的石刻题词金碧辉煌又纯朴壮观,独具特色。正值寺院做课时间,玉兰花飘香的庭院里,香烟萦绕,梵音袅袅,久久驻足其间,心静如水。
夜色降临,华灯初上,潮州古城,人潮如织。登临城墙,东楼观潮,暮色阑珊,韩水北下,波光粼粼;眺望古桥、桥东,长虹卧波,诗情画意,古桥焕彩;远处笔架山在柔和灯光闪耀下如长龙一般踞守桥东,威风凛凛。
人群久久伫立桥之西岸,没有等来节日里常见的灯光秀,我们没有遗憾,广济桥夜景已经足够迷人。
在敬爱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走出泉州看潮州,五娘陈三牵线,一桥联通粤闽,神州大地迎来了又一个盛世。
作者简介:许建军,男,籍贯福建南安石井。福建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毕业。出版散文随笔集《马江临风》《行走中年》。系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南安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