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有望》(长篇连载)六卷 现代水稻示范园 4

走出智能化育秧车间,他们再次看到河东区大田的路面,面对无垠的大稻田,清秀油油的碧浪里,间或有的稻种先声夺人,稻穗上吐出了如玉屑的花蕊,星星点点,白亮亮的的闪耀着温润的色泽,稻田里到处是盈盈暗香。肖承建心想:河东地区与圆铃镇土地相似,弱碱土壤,温水黄河水,空气洁净。“幸亏走出来看看。”肖承建喃喃地说。

祖复生说:“走出来就对了,走出来才能看到20多万的拖拉机原来是这样子的,走出来才知道是什么稻种这个时候开花。我挂职农业副局长时,就鼓励下属到基层去,基层有了新体会新经验新发现,回来再向我汇报,不然,都蹲在办公室里,你想的和我想的一个样子,你给我汇报什么?”

走南闯北的祖复生,很了解中国历史和现状,也了解世界历史及发展动态。他知道精神空间、政治空间、社会物理空间的释放,土地和海洋、空域的逐渐解禁,民营资本的介入都是改革行动,从这些点可以看到中国经济转型的轨迹和资本化的缩影。“您的示范园的土地是怎么解决的啊?”肖承建迫不及待地问到了核心问题。

讲到土地,祖复生异常激愤,他的太阳穴青筋暴露。他拧紧了眉头,又略微松开,他对肖承建说:“这是你的苦闷,也是我曾经的苦闷”。他一直在思索着城市用地和农村土地问题:“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土地证公社初期又全部收回了……要实行机械化生产必须土地规模化,土地规模化就必须让土地有主人,土地要确权,才能流转起来。看来,农民成为土地真正的主人已经不太遥远了”。

“有人担心资本下乡,有人说,土地确权会回到土地私有制。我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省政协报上,我一直认为,把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分开,确权就不会回到土地私有制,回到小农耕作。解决确权是为了解决土地流转问题,解决土地流转是为了适应机械化耕作,提高农产品效率和质量,为一体化的全球经济需要服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精神就是要通过农民土地承包权长久不变政策,来确立农民的土地财产权。1982年农村土地承包以来,土地流转已有二十多年了”,祖复生说到这里,肖承均插话:“流转了二十多年了?我们这里只是有转包的,有抛荒的。”“是二十多年,我专门做过调查,只是土地流转规模一直较小。从2003年左右开始,地处洞庭湖冲积平原的农业大市益阳就开始推进土地流转,但是大多处于自发流转的状态,流转不成片、租期短、不稳定。十一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了农民对承包地‘使用、流转、抵押’多项权能,让产权的使用权、收益权与转让权重新分配,出资者得利润,出力者得工资,献地者得地租。市场经济就应该这样。这对农村农业长远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肖承建说:“联产承包以来,农民有积极性了,可是因为土地利益经常发生冲突,农民和自治组织,与基层政府间常因土地分配、征用、流转、收入分配这些事发生摩擦。原因在哪里?”祖复生斩钉截铁地说:“原因就在于——私权不明晰,投机行为、掠夺行为必然盛行。这些矛盾冲突其实解决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私权要明晰,公权要收缩。强化产权概念,淡化所有制概念,在产权治权分离之后,当村官就没有多少利益了,贿选与村官侵犯村民权益的事儿自然也就稀少了”。

“嗯,有道理,有道理。”肖承均点头称是。祖复生是知识分子又是企业家,他的理论见识着实让人服气。他看透了城镇化建设,地方土地财政的弊端,据理力争也扭转不了全国的大局面。他于是转头瞄准了资本下乡,流转土地问题的研究,而且,省府给定他研究课题,允许他去放手搞实验,探路子,于是他来到了河东开发区的广大农村。

土地流转,资本下乡,这又是一番理论与思想的较量,经济学界总是有人对“资本”心怀戒备,有些人主张防止资本下乡,防止资本对农民利益的掠夺。他却认为资本下乡,知识和技术才会去农村,才能带去新的种植、经营和管理模式。地方政府应该用工信力培育市场,应该自然乐见其成。有人认为用基金、信托这种模式,没有单一的、垄断的大资本,资本都是分散的,不会造成贫富分化,也能保证农民分享收益,利用信托制度能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可是,谁来种地、人往哪里去、以及钱从哪里出?都是棘手的问题。公社解体后,农民彻底原子分子化了,小农的土地不可能成为正规金融的抵押品,这是世界性的难题。

“我有一个朋友到湖南搞试点,支付土地流转租金,投资农业合作社,前后填进了接近一亿元,陷入资金困境。土地如何变为资本,除了信托平台,还有更简明的方法,那就是以村为单位,农业园是甲方,村为乙方,乡镇政府为丙方。乙方村书记与每户村民签订合同,我甲方和村书记签订合同,丙方实施监督。河东区乡政府,加快了土地确权步伐,在村村土地确权的基础上,促成了众多的农村合作社。我们的农业园就是以一个村的土地为主,合并成大方田的。流转时必须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土地必须成片,租期大约8-10年。通过成立水稻机械化种植合作社,加快土地流转,发展水稻规模化种植,为水稻种植摆脱发展困境找到了道路。”。

“我们这里的雇工,都是统一着装,藏蓝色的衣帽,土地流转之后,他们都是村里合作社里的农民。那个搬运苗盘的工人叫温明军,他一家三口耕作5亩地,一年结余2500块钱,土地流转后,他们一家5亩地,收入每年每亩600斤稻谷,依粮食价格浮动。两口子给我们公司的打工收入共3万多块钱,加起来是原来的十几倍。公司计划用5年时间流转土地3万亩,其中28000亩用于水稻机械化种植,剩余2000亩将用来建设一处集光伏蔬菜大棚生产、生态养殖、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同时,公司正在选址,计划建设大米加工厂一处,进行米业加工和销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重新打造河东黄河大米品牌”。

肖承建也是带着圆铃镇的政策使命来的,祖复生的做法,顺应了河东区的农业发展方向,而且比先引进信托公司或成立信托公司要简洁的多。他决心回到圆铃镇,政府只要扶持,就能付诸行动。

(0)

相关推荐

  • 2021土地承包补贴多少钱一亩?满足什么条件可申请?

    农村地多,但现在农村很多人觉得种地不赚钱,进城务工去了,而家里的土地就闲置下来,但也有一部分农民不愿进城打工,就在家里承包了大量土地.为了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率,国家也鼓励农民承包土地,且出台了农村土地 ...

  • 2018年农业要关注这4个点,你准备从哪个点开始发力?

    对于农民朋友来说,农业,是一个怎么也离不开的话题,最近听到不少朋友抱怨,明年不准备种地了,一亩地一季的收成还不如打工几天挣的多,其实我知道,他们说是这样说,如果真不让他们种地,还真有点舍不得. 我们农 ...

  • 《炊烟有望》(长篇连载)六卷 现代水稻示范园 3

    几个蓝工装工人从水稻育苗机的一端将空的秧盘放到传输带上,机器自动在盘里填加育苗基质.浇水.撒种和覆土,一旁的拖拉机将秧盘运往田地里,由工人整齐地摆放在育苗床上. "农民用传统办法育水稻苗至少 ...

  • 《炊烟有望》(长篇连载)六卷 现代水稻示范园 2

    肖承建说:"我觉得,懂水稻管理技术,还应该了解点水稻杂交技术.我先读了杨光锐的<遗传学>,学了不少袁隆平水稻杂交的理论技术,我就瓶瓶罐罐地干起来了.我在原种稻田里选好植株,再选3 ...

  • 《炊烟有望》(长篇连载)六卷 现代水稻示范园 1

    肖承建要见的人叫祖复生,他曾挂职农业局副局长,是经济学教授,现在是旭天农业公司总经理,熟悉他的人习惯叫他老局长.他怀揣着一个研究课题到基层挂职农业局副局长.他一直在研究中国房地产市场,为体验生活,还亲 ...

  • 《炊烟有望》第六卷导语

    20世纪90年代,大陆进入了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随之而来的是消费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潮.报载:我国自然村落正在以每天80个的速度消亡.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中国自然村总数由363万个锐减到2 ...

  • 《炊烟有望》第八卷 读者回音(部分)

    <炊烟有望>八卷读者回音(部分) 石中元  您的小说中的"心学"效法了天地之道 王洪岳  揭露权力愚弄民间的现实犀利!(一代一代 追梦不止) 李  涛  (志愿担当   ...

  • 《炊烟有望》第五卷 读者回音

     小雨田 看完了,就是来源于生活,细腻地描写了出来,真实.小说肯定是很成功的了.  李 勇("红案上的羔羊")大哥写得痛快, 文笔犀利!  刘传道  徐兄终成大作,是多年的勤奋积累 ...

  • 《炊烟有望》十二卷读者回音(1)

    赵方新   这章写的很有乡村气息,如同一幅风俗画,人情物态极为生动. 杨德超     方向明确,描述确切,读着亲切! 优秀文化的弘扬者,正能量的传播者,浓墨重彩的人生! 阳城剑客   巧妙.犀利,亦真 ...

  • 《炊烟有望》(长篇连载)六卷(完)读者回音

    济北文刀  字字写来皆是血 ,多年辛苦不寻常. 张立东 宏篇大作,时代留影,真我肺腑! 寇玉海 古有司马写<史记>,今有徐老谱<炊烟>. 春 晓  人物刻画细,内心描叙真切,感 ...

  • 《炊烟有望》(长篇连载)六卷 金声玉振有余韵 3

    在学校图书馆的书报收发室,肖承均收到了一份佛教赠刊,塑料袋装印着<了悟>刊名,和自己的详细地址,寄信地址处,是空白,他打开袋子,一本大三十二开的月刊佛教综合刊物,淡黄色的双铜纸,白描佛手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