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俊朝 | 回乡偶书
花洲文学
回乡偶书
文|魏俊朝
漂在南阳,市声鼎沸,处处深不可测,时间长了,未免心生厌倦。时常怀念我生活了小半生的乡下老家。一天晚上,吃过晚饭,和妻子在小区的花园漫步,林木稀疏,风动桂花香。我说:“媳妇咱老家庭院里的季桂也应该开花了吧?”妻子说:“中秋节快到了,你回一趟老家吧,看看娘,她一个人呆在老家,我总是放心不下。”
第二天下午,在南站,我坐上了回家的班车,一路上,烟树历历,鸟声断续。回到家已到了太阳如一枚蛋黄媚而不亮的薄暮时分。从出租车上下来,年迈的母亲正手搭凉蓬站在村头把我张望,我的眼里不禁一阵温热,走上前去说:“妈,我们回家吧。”
“吱呀”,母亲推开了锈迹斑斑的铁门,我走了进去,院子里很干净,纤尘不染,林木蓊蔼,树影幽矇,尤其是我时时牵挂的季桂,枝干愈发粗壮了,它在这萧索的秋季,独自芬芳着,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它是爹十年前栽的,如今季桂还在,爹与我已经幽冥暌隔近六个春秋。这时母亲走过来,抚摸着树干说:“你爹活着时,最宠的可就是它了,要是他泉下有知,看到这棵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一定会很开心的。”母亲停顿了一下,说:“唉!你爹这个老头子,怎么就能忍心撇下我先走呢?”
吃过晚饭,我出去散步,月色皎洁,星星如钻,树叶在微风吹拂下发出“窸窸窣窣”的隐秘声响。脚下的泥巴路很老了,宛如一篇序言,印在村志这部诗集的扉页上。不知不觉,走到村子的西北角儿,我很小的时候,这里有一口老井,井沿苔痕斑驳,将历史也快覆盖殆尽了,井水幽深,黛青色的,宛如一面古镜倒映着村子的前世今生。它曾回荡过儿时我和小伙伴们的咯咯笑声和乡亲们绠短汲深的嗟叹声。挨着老井,是一片竹林,郁郁葱葱,身材颀长,宛如青衣素颜、低眉顺眼的邻家姑娘,它喂养过我的童年。如今,老井已被填埋,竹林也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几株弯腰塌背的枯竹固执地坚守在那里,和浩淼的光阴抗衡。这时,一阵风拂过,竹子发出声声叹息,将我的心灼伤。
七扭八拐,走到了村子的东头,这里有一大片低洼的土地,原是一片坑塘,水清浅透亮,微风徐徐起,荡起层层涟漪,很像一排排妙绪粉披的诗行。一到开春,坑畔,殷红窦绿的花儿次第开放,给坑塘镶上了一道美丽的花边。夏天,伙伴们扑扑咚咚跃入坑塘,搅黄了它的一帘幽梦。深秋,落叶翻飞,落在坑塘里漂浮着。冬天朔风吹,雪花飞舞,落在薄冰上,给坑塘披上了一件苏洁的外衣。坑塘如一位深目高颧、清癯简静的老人,见证着村子的荣萃迭代和悲欢离合。遗憾的是坑塘如今也干涸了,裸露着肌肤,乡亲们在里面出畦打埂,撒上了芫荽,种上了萝卜。走在坑边,刺鼻的农药味劈面而来,坑塘终于走完了它起起伏伏的一生。可是,它就像一幅油彩画悬挂在我记忆的枝头,任时光飞逝,它永不凋落。
坑塘的西岸是三间老屋,青砖灰瓦,檐下一株老树,盘根错节,庭院几片菊花沐浴着月光,这是肜哥的家。他比我大两轮,屈指算来,已经六十五了,已是老景衰病之秋。很多年前,他在村部经营一家副食店,生意很好,有房有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是富甲一方,肜哥在村子里也算是跺一跺脚,天上掉灰的人了。人真的是三节草,不知哪节好,哪节不好。肜哥年轻时鲜花着锦,谁知人到中年家里连遭变故。先是媳妇患了尿毒症,在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后撒手人寰。两个儿子,老大是个溜光蛋,眠花街,卧柳巷,成天跑得不落屋,三十多了,还是庙前的旗杆——光棍一根。老二实诚,却内向抑郁,在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谈了个女朋友,是湖南怀化的,两个人好的不得了,可就是女孩的父母不愿意。春节,他去女孩家过年,女孩的母亲见了他铁青着面孔,明里暗里刺呱他。他一气之下独自一人返回了深圳,一个黑黢黢的夜里,从厂子宿舍的六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二十二岁的生命。老二的离去,让这个岌岌可危的家庭雪上加霜。肜哥如一棵扎根泥土的老树,在风暴的摧残下轰然倒了。
这时,屋里传出来剧烈的咳嗽声,我加快脚步,走进了肜哥的卧室。肜哥斜依在床上,千重万叠的皱纹在脸上织成了一张网。在食道癌的侵袭下,瘦得只剩下皮包骨了,如一块块骨骼堆在那里,推一推会散。看到我进屋,他身子筛糠似地抖动着,迷离的眼睛里闪动着泪花,却始终没有落下来。他挣扎着想坐起来,我快步走过去说:“肜哥,你好好躺着别动。”坐在肜哥的面前,我的心里像推倒的五味瓶,很不是滋味,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老人家,对话时断时续。过了好一会儿,我要走了,肜哥有些依恋似的,拉着我的手迟迟不肯松开,嗫嚅着说:“俊朝,你在南阳,离家近,记着要常回来呀!”我说:“肜哥,放心吧,我一定会常回来看您的。”我转过身去,眼睛里湿漉漉的。走到门口,老大跟了出来,我往他手里塞了二百块钱,说:“照顾好你爹。”
回到家里,母亲已经睡了,鼾声时起时伏。我漱洗毕,躺在母亲身边,心里如钱塘江潮波涛汹涌,怎么也睡不着,直到黎明……
图|网络
--End--
作者简介:魏俊朝,网名布衣之恋,河南新野人,河南报告文学作家协会会员。奔流文学院第七届作家研修班结业。在《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人民公安报》《人民网》《南阳日报》《南阳晚报》《汉桑古韵》《花洲文学》等发表散文(诗)、新闻作品近千篇,获奖二十多次,其中《怀念老家》获“南水北调精神与文化”全国征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