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药说药生物制剂篇-疫苗

自新冠肺炎暴发以来,疫情的“防”和“治”一直是全球的焦点,而疫苗一直被认为是病毒防控最有效、最实用的措施。正因如此,才有了前一阵子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下属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所长托尼·福西博士的一段对话:

特朗普表示:“我更希望听到的是几个月。”

托尼·福西反复强调:“至少需要1年!”

这段对话遭到众多网友吐槽,但却反映了一个真实的问题:很多人对疫苗的研发、生产、上市过程并不了解,认为这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今天,小药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疫苗的那些事儿。

疫苗的历史

疫苗这个概念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以毒攻毒”的记载,在与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可以通过有限度的主动感染方式,使人体对某种传染病产生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避免疫病的发生。这种治疗思想在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阐述。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该书又名《肘后备急方》,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书中记述了一种治疗狂犬咬伤的方法,即“治卒有猘犬凡所咬毒方”有云:“仍杀所咬犬,取脑傅之,后不复发。”也就是说,将咬人的狂犬杀死,将其脑捣碎成浆,敷于患处可以治疗狂犬病。当然这种近似于神秘主义的方法在后来的实践中鲜有奏效,但其做法却无意中契合了疫苗的原理。

对这种理念成功的应用,应该出现在人们对“天花”这种疾病的抗争中。在古代的各类传染病中,天花是一种令人谈虎色变的病种,它是由感染天花病毒后引起的,感染后会出现严重的寒战、高热、乏力、头痛、四肢及腰背部酸痛等症状,皮肤上成批地依次出现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等,有较高的致死率。针对天花,人们逐渐探索出了接种“人痘”来阻止其传染的手段。所谓“人痘”,就是用人所感染的天花病毒为材料,主动地让未感染的人接触这种毒素,以达到产生天花病毒抗原体的目的。在明末清初,中国很多医生为儿童接种人痘。分为两种方法,其一是将天花病人穿过的衣服给儿童穿,其二是将天花病人的痘痂风干研成粉末,用小管吹入儿童鼻孔。用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这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天花病人穿过的衣服或痘痂粉末中含有失活的天花病毒,有可能诱导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这两项技术也被记录到预防天花的专著《种痘新书》中。

现代疫苗的首次出现,被认为是在1796年5月14日这一天,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Edward Jenner)在一个小男孩的手臂上接种牛痘用来预防天花。琴纳在乡间行医,他发现农场的挤奶工很少患天花,但一般都会得牛痘。牛痘与天花相似,但毒性很弱,对健康不会产生很大影响,是否牛痘让他们获得了对天花的免疫力呢?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从挤奶女工手上的痘痂里取了一些脓液,接种给了一名8岁男孩。之后,男孩发了烧,但无大碍。最关键的是,琴纳随后给男孩接种了天花,男孩并没有发病。

琴纳通过这个步骤证明,接种牛痘确实能让人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这一实验使得人类彻底打败了天花瘟神,琴纳的工作也被认为是为免疫学奠定了基石。

说到现代疫苗,不得不提另一个人物: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他也被称为“现代疫苗之父”。现在我们喝的“巴氏奶”都经过了“巴氏灭菌法”的消毒,这个方法就来自巴斯德。巴斯德做过很多关于疫苗精彩的实验,其中一个是关于炭疽疫苗的。1881年,巴斯德和助手给25头羊注射了他的炭疽疫苗,12天后追加一次,两周后再给所有羊注射毒性很强的炭疽杆菌培养液,包括打过疫苗的羊和没有打过疫苗的对照组的羊。两天后,对照组的羊不是死了就是处于垂死状态,而打过疫苗的羊全都健康地活着。经过一系列努力,巴斯德总结出一套严格的人工培育疫苗的基本方法,造就了现代疫苗的一种重要类型,灭活疫苗。

巴斯德还有一大杰出的成就,是发明了狂犬病疫苗。1880年底,一位兽医带着两只病犬来拜访巴斯德,并询问:“能不能利用病犬的唾液制成狂犬疫苗呢?”巴斯德和助理们冒着被咬伤的危险采集狂犬的唾液,随后历经无数次的动物实验,巴斯德推论出狂犬病病毒应该都集中于神经系统。因此他大胆提出设想,从患狂犬病死亡的兔子身上取出一小段脊髓,悬挂在一支无菌烧瓶中,使其干燥,看它是否有致命危险。经过多次实验,他发现,没有经过干燥的脊髓,是极为致命的,而经过干燥的脊髓,却没那么致命。他把干燥的脊髓组织磨碎加水制成疫苗,注射到犬只脑中,再让打过疫苗的狗,接触致命病毒。经过反复实验后,接种疫苗的狗,即使脑中被注入狂犬病毒,也都不会发病。巴斯德高兴地宣布狂犬疫苗研发成功。

1885年,一位几乎绝望的母亲,带着被狂犬咬伤的9岁小男孩约瑟芬来到巴斯德实验室门口,哀求巴斯德救救她的孩子。巴斯德决定为小男孩打下人类第一针狂犬疫苗,这时距离约瑟芬被狗咬伤已经四、五天,而巴斯德在10天中连续给男孩注射了十几针不同毒性的疫苗。5天、10天、1个月过去了,少年健朗如常,安然返回家乡。

疫苗的种类

1. 第一代疫苗:

包括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是指病原体经过甲醛处理后,A亚单位(毒性亚单位)的结构改变,毒性减弱,但B亚单位(结合亚单位)的活性保持不变,即保持了抗原性的一类疫苗。将其接种到身体内,不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但病原体可以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起到获得长期或终生保护的作用。与灭活疫苗(死疫苗)相比,这类疫苗免疫力强、作用时间长,但安全是一个问题,具有潜在的致病危险(有可能因发生逆行突变而在人体内恢复毒力)。我国长期使用的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就是一种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指先对病毒或细菌进行培养,然后用加热或化学剂(通常是福尔马林)将其灭活。灭活疫苗即可由整个病毒或细菌组成,也可由它们的裂解片段组成。灭活疫苗可以理解为病毒的尸体。将其注射到人体,这些病毒尸体不具有遗传物质,或者遗传物质已被破坏,所以无法造成人体的感染。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可以诱导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让人产生相应的疾病免疫力。例如我国曾长期使用的乙肝疫苗、流感裂解疫苗就是一种灭活疫苗。灭活疫苗使用上比减毒疫苗安全,没有毒力返祖的风险。但它只诱导体液免疫应答,负责合成抗体的细胞只能对这种病原体保持一定时间的“记忆”,“忘记”以后免疫力就衰竭了。由于免疫效果弱所以需要多次接种(基础+强化),并且产生抗体保护时间短,一般3-5年后需要再次接种。

2. 第二代疫苗

主要代表就是亚单位疫苗和重组基因疫苗。

亚单位疫苗,即通过化学分解或有控制性的蛋白质水解方法,提取细菌、病毒的特殊蛋白质结构,筛选出的具有免疫活性的片段制成的疫苗。亚单位疫苗是将致病菌主要的保护性免疫原存在的组分制成的疫苗,也叫组分疫苗。

重组基因疫苗,是将代表细菌和病毒毒性部分的蛋白质的基因片段,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转入到工具细胞中,让这些工具细胞海量生产相应的蛋白质。然后再收集、纯化这些蛋白质,也就得到重组基因疫苗。常用的工具细胞包括大肠杆菌、酵母菌等等,通过简单、高效的发酵工业可以快速批量生产,成本比亚单位疫苗更低。

这两种疫苗虽然效果也不错,但原理上依旧是利用蛋白质/蛋白质水解产物诱导体液免疫,仍然具有类似于灭活疫苗的缺点——免疫时间有限,需要多次注射。而且这些蛋白质/蛋白质片段毕竟不是活病毒,要想成功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离不开高效的佐剂。而佐剂又有很多种,这都需要不断试错。所以两种疫苗的研发周期一点也不比第一代疫苗研发周期更短。

3. 第三代疫苗

主要包括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将病毒负责诱导合成免疫原性蛋白质/亚单位的基因片段找出来,然后嫁接到某种我们熟知的、没有致病性或者致病性极微弱的病毒(例如腺病毒)上。然后利用载体病毒带着基因片段进入人体细胞,大量合成可以诱导免疫应答的蛋白质/亚单位。这就等于综合了减毒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的优势,又避免了各自的短板。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虽好,但毕竟还是活病毒,所以运输储存有一定要求,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还不太友好。例如我国独立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虽然已经获批上市,但埃博拉病毒疫情主要还是在非洲。但非洲电力供应不方便,很多部落地理距离遥远,长途冷链运输确实有一定难度。

核酸疫苗:包括DNA疫苗和mRNA疫苗两种。就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病毒基因片段(DNA 或RNA ) 直接导入动物体细胞内, 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系统产生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 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两者的区别在于DNA是先转录成mRNA再合成蛋白质,mRNA则直接合成。

所以核酸疫苗具备了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的优点,但又不是活病毒,没那么娇贵。

疫苗从研发到上市的过程

疫苗从研发到使用主要可以分为五大阶段:研发阶段、注册阶段、生产阶段、流通阶段、使用阶段。每个大阶段内也包含不少小的阶段。

研发阶段

从拿到病毒开始研制疫苗,到完成III期临床研究的整个过程,都可以称之为研发阶段。主要为以下几部分:实验室研制、临床前研究、I、II、III期临床研究。实验室阶段需进行毒株的筛选、必要的毒株减毒、毒株对培育细胞基质适应及传代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并探索工艺质量稳定性,建立动物模型等。临床前研究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在动物身上进行的,例如豚鼠、兔子、甚至于与人类最接近的灵长类动物。在初步提示工艺可控、质量稳定及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可以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进行临床试验。临床前研究一般需要5-10年。

在完成临床前研究后,就是研发阶段的第三个阶段,临床研究。一般分为I/Ⅱ/Ⅲ期三个研究阶段。

I期临床试验:初步考察人体安全性,一般受试者为几十至百例。若疫苗I期临床结果显示安全性良好,方可进行Ⅱ期临床试验。

Ⅱ期临床试验:主要进行疫苗的剂量探索研究,以及初步的有效性评价并考察进一步扩大人群后的安全性。一般受试者为几百到上千例。Ⅱ期临床试验达到预期目的后,方可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Ⅲ期临床试验:采用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或对照苗)设计,全面评价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般受试者为数千到几万例不等。该期是疫苗上市获得注册批准的基础。若关键性Ⅲ期临床试验获得预期临床保护效果,安全性良好,企业方可将临床数据资料递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报生产。

全部临床试验一般耗时至少3-8年,有的甚至长达10年以上。每期临床试验都设有严密的安全性监测、严格的终止标准,每个疫苗都可能因为达不到预设目的或预期要求在临床期间被叫停,甚至被终止。

注册阶段

完成疫苗临床试验后,企业需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提交申报生产的研究资料。经生物制品药学、药理毒理学、临床及生物统计等相关领域专家审评,认为疫苗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并经临床数据核查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即发给企业生产现场检查通知。企业要在180天内准备好符合GMP要求的生产车间,在检查组检查期间进行三批生产车间系统验证,三批疫苗一致性系统验证,验证均为生产全过程的系统性动态验证,包括从投料开始直至形成最终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并实施全过程控制,对关键中间品进行抽样、检定。检查组将对三批检查期间的产品现场封样,送中检院检定。待中检院检定合格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现场动态检查结果、中检院检定结果,与注册审评意见进行三合一综合评价,对认为安全、有效、工艺真实、质量可控的疫苗,将给企业核发生产批件,附带质量标准、生产工艺和使用的说明书/标签。企业拿到生产批件后,方可在GMP车间生产疫苗

生产阶段

这一阶段就是按照已批准的工艺流程进行生产、检定、灌装等操作。待生产出产品后,还需要送至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及药品检定所进行抽样鉴定。检定合格后拿到合格证,产品方可上市销售!

流通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就是销售以及产品发运的过程。大部分疫苗都需要2-8℃冷藏保存。因此在运输过程中药品的冷链运输也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在2013年底出台新版GSP、也就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来规定疫苗这类冷链产品在发运过程中的温度保证。

使用阶段

这个阶段还有一部分临床研究称之为IV期临床研究。这一阶段是指新药上市后应用研究阶段。主要是评价大规模人群的保护效力/安全性。通常观察人数在数千至数万人群,主要进行的是上市后疫苗的保护效力/安全性考察。

可以看到,从疫苗研发、生产、上市,处处充满挑战,没有所谓的捷径可走。国产宫颈癌疫苗用了18年才研发成功;艾滋病疫苗用了37年还没成功,道阻且长,所以请给科研工作者多一些耐心和支持,尊重客观规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