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智渊:怎样从抓成绩走向提升核心素养?不要错过这8次机会

魏智渊:怎样从抓成绩走向提升核心素养?不要错过这8次机会

学校应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之所以用了“学业成就”而不是“学业成绩”这个概念,是因为“学业成绩”并不能概括学校在知识学习方面的使命。

当我讲到语文学习的学业成就时,不仅仅是指语文成绩,而且甚至更是指语文素养,例如读写能力。而语文考试,并不能够全面地反映一个学生的读写能力。

成绩是学业成就的核心部分,当我们讲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就时,首先指的是提升学业成绩,然后进一步指不只提升学业成绩,还要提升整体的综合素养,尤其是核心素养。这种综合素养,既是学生未来面对社会时的基础能力,也为在下个阶段提升学业成绩奠定了基础。

那么,怎么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就呢?

一般地,校长和老师,都会做许多具体的工作,确保工作的持续改进。但是在许多时候,我们发现成效甚微。

为什么?

两个原因。一是工作没有抓到关键点上,二是抓到了关键点,但没有抓到位。

如果没有抓到关键点,出现的情况是,忙忙碌碌,但是没有成果。怎么找到关键点?需要一套思想方法。我经常会运用两大思维工具来梳理问题,一是麦肯锡方法,二是奥卡姆剃刀。(可以配合清单和脑图来使用)

麦肯锡方法有三条重要原则:

1.以事实为依据;

2.系统化思考;

3.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系统化思考,或者说MECE原则,也可以用三句话概括:

1.把复杂问题拆解成多个子问题;

2.每个子问题都相互独立;

3.所有子问题都穷尽母问题。

用一句话来概括MECE原则,叫“完全穷尽,互不重叠”。

用一句话来概括奥卡姆剃刀,叫“如无必要,毋增实体”。

奥卡姆的意思是“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可以称为简洁化原则,我自己经常称为“最少必要原则”,要害,是把复杂事情变简单。

把这两个原则整合在一起,可以概括一句话,叫“全面思考,抓住重点”。

以“提升学生学业成就”这个目标为例,用麦肯锡方法,我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在一个群体(例如学校或班级)中,学生的学业成就,是由哪些要素决定的?然后,我把这些要素全部罗列出来,这叫“完全穷尽,互不重叠”。

用奥卡姆剃刀,我会问自己另一个问题:在这些要素中,哪些因素是最重要和关键的?这些最重要和关键的因素,就是要重点解决的。

那么,在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就方面,有哪些关键点呢?

关键之一:学风

在小学,我称之为习惯;在中学,我称之为学风。从个人的角度讲,是习惯;从集体的角度讲,是风气。总之,是同一个意思。

学校里,或者说教育上有许多坏习惯,其中一个坏习惯,就是喜欢做思想工作,而不是改进行为。

我们发现,企业里,管理者很少找员工谈心。企业里首先抓的是什么?是流程。什么是流程?流程就是工作程序,工作程序就是一种工作习惯。

飞机容易失事,医疗经常出事故。航空公司和医院做什么?

不是开会批评,不是做思想工作让大家提高认识以及工作责任心,而是检查程序,看哪里出现问题了。程序上的漏洞弥补上了,安全系数就会大大提升。

如果一个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那么,最好的方法,也不是批评和谈心,而是检查他的做事程序,看他怎么安排时间的,找出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约束和反馈,问题就容易解决。

比如,有的学生一回家,第一件事是做作业。作业做完了再玩,没有心理负担,玩得也开心。晚上睡前还能读一会儿书。有的学生可能就缺乏合理的程序,结果什么也没有做好。

习惯上的微小差异,会在漫长的求学生涯中被反复地叠加,无限地放大,最终形成无法逾越的鸿沟。

因此,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学生,要从搭建习惯入手,提升整体生命的效率若干个良好的核心习惯树立起来了,就组成了风气。

因此,要提升一个班级,一所学校的学业成就,抓学风,抓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学风抓上来了,就会迎来一波变化。

我们看许多名校,孩子们的成绩很好,未必是名校的老师更努力,尤其是老牌名校,而是生源和文化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因为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并不是老师或家长,而是同伴。

这一波潜能的释放,主要是通过改变环境和习惯,来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业成就。

我举一个改变学风的例子。

比如,我们创造一种文化,要求教学楼内,必须有学习的风气。一进入教学楼,就想学习,而不是当成休闲娱乐场所,或者无所事事。

那么,创造这种学风,就需要先把愿景分解为可执行的目标:

1.教学楼内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安静,杜绝追逐打闹和大声喧哗,倡导同伴声音;(一年级例外)

2.学生进入教室,即进入学习状态。

这样做的结果,是造成了一种环境暗示,学生进入教学区域,就知道这是学习的地方。

你也可以只在班级里形成这种风气,不必在乎隔壁班的吵闹。你怎么判断一个班级的好坏?我在做校长时,偶尔也会巡查一下教学楼。我最喜欢在什么时候巡查?不是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而是在教学时间外。

举个例子,私立学校要求下午5点钟老师到岗的话,我就有可能在4点至5点之间巡查。这时候,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班主任的到岗时间。然后你会发现一个规律,班级管理的好坏,跟班主任到岗时间,基本上是高相关的。优秀班主任通常会早到岗,有些甚至是在第一个学生到达教室之前就到岗了。

注意,我不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而是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从管理的角度,老师只要5点到岗就行了,管理重视的是契约。但是从教育的角度,我就会思考什么时候到岗,教育效果最好。甚至,整体效率最高。

这时候,就会发现早到岗的教育学优势——

1.可以做接下来一周的准备工作。例如,写清单或列计划,把下周的工作重点想清楚。

2.可以按照学生到校的先后顺序检查周末作业,或者与部分学生做一些交流。

3.最重要的是,从第一个学生到达教室开始,就可以提醒和指导学生,到达教室后应该做什么,让教室始终保持一种学习的氛围。当第一个学生认真读书或学习时,第二个学生就会受到影响,以此类推,风气就形成了。

没有经验的老师,会踩着点到教室,然后开始看自习。他会想:我凭什么早到?难道周日不是我的休息时间吗?

这种想法是对的,所以我说,管理者不能要求老师早到。但是,这种想法,只是一个基本的工作契约逻辑,而不是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是什么?是我接受了一份班主任的工作,我就面临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怎么把一个班带好?

我们之所以下班后还会接听家长的电话,而不是让他们上班时间要打来,就是因为我们要对班级负责,而不是仅仅机械地承担一份工作。从更大的时间尺度上,因为你走在了问题前面,反而节约了时间。

关键之二:知识清单

有一句话讲得很有道理,叫“先做正确的事,再正确地做事”。

习惯也好,学风也好,是学习的环境,是基础的平台。一旦进入到学习,首先要确保“做正确的事”,这就要求老师要明白,并且也要让学生明白,我们究竟在学什么,应该学什么。

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效率低,在很大程度上,跟学习内容不清晰有关。我们要明确学习内容,用知识清单呈现出来。

知识清单的好处,是使教学内容清晰,减轻学生的负担。尤其在文科教学中,老师们所教的知识差异很大,对教材的理解差异也很大,因此,需要大量的研究和调集资源,制作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往往是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具体化,包括了对核心素养的分解。

对知识清单的误解,有两点。

一是将知识清单一类的作法,看成是应试教育,因为应试教育特别喜欢讲知识清单,甚至有些教辅直接就以知识清单命名。二是将知识清单的内容,理解为需要记忆和背诵的死知识。

实际上,知识清单是一种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的要害在于,让知识和学习变得可见。变得可见的含义是:

1.知识可以被清晰地表达出来。

2.知识的表达是结构化和有秩序的。

高效学习的关键之一,就是知识的清单化。不能够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样的话,必须清晰地且有秩序地表述。

以小学语文为例,低段的教学往往最有效,高段的教学往往最无效。为什么?

因为低段老师,知道教什么。他只要抓住“识字”这个主要任务,教学就是有效的。但是到了高段,老师往往并不知道要教什么。当语文教学的重心转向读写能力的时候,什么是读写能力?就不是那么容易弄明白了。

那么,读写能力能不能清单化?当然可以。统编本教材的进步,就在于意识到能力必须清单化。

因此,统编本语文教材中,语文要素的安排和以前相比是比较清晰的,既有一个整体的结构,能够让老师们看到语文要素指的是什么,包括了哪些方面,又有一个递进的梯度,例如某一项能力,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构成了一个由易到难的序列。例如复述这个知识点,从详细复述,到简要复述,再到创造性复述,梯度是非常明显的,这就是知识清单。

阅读能力能不能清单化?写作能力能不能清单化?当然是可以的。凡是不能清单化的知识,意味着我们对它的理解还有很多模糊的地方。

清单可能是知识结构,清单也可能是教学程序。举个例子,要让学生的作文达到一类卷,就需要有两个知识清单,一个知识清单解决知识问题或者说考点的问题,一个清单解决训练程序的问题。

知识清单的研发,是一个专业要求很高的过程,但也是训练我们工作能力的特别好的机会。

一份好的清单,会成为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引。一份糟糕的清单,往往跟教辅资料中的清单差别不大。实际上,教辅资料中的清单,是制作知识清单的参考资源,但不建议直接当成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的品质,要看知识清单在何等意义上为教学提供实在的价值。无法提供实在的价值的清单,实际上就沦为了形式。

以数学为例,一个单元的知识清单意味着什么?可能包含如下内容:

1.知识点结构化的呈现;(位置、关系、重难点标记)

2.核心概念清单化的分解;

3.典型习题;(知识清单最难的部分,穷尽题型与难度)

4.典型错题及分析。

知识清单并没有一个完全客观的标准,适合不同人的知识清单,也有差异性。核心的原则,是让教学内容变得可见。

关键之三:过关

在大家都解决不了知识清单,或者根本意识不到知识清单的重要性的前提下,过关意识和过关能力,就成了决定教师与教师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成绩差距的根本要素。

放在企业里,这叫抓落实,也叫执行力。当然,“知识清单+过关”,那基本上就是屠龙刀和倚天剑的组合了。

以前洋思中学搞四清,所谓“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本质上就是抓过关。

语文老师会狠抓背诵与默写,为什么?因为大家会发现,阅读理解拉不开差距,作文拉不开差距,许多时候,班与班之间语文成绩的差距,就在于谁抓背诵和默写抓得到位,学生在生字词和名句填空等方面少丢分,谁的成绩相对就高。

抓过关,有不同的段位。

应试教育中的最高段位,是灭绝师太型的。这就叫抓出血来。

我们想一想,如果你抓阅读量,要不要过关?你抓写作,要不要过关?你抓口语表达或者说演讲,要不要过关?你抓知识点的理解,要不要过关?更高段位地强调过关,就要思考这些问题,并且给出相应的过关方案。

“四清”的问题在哪儿?就在于将过关从教学中抽离出来了。

最高级的过关,是一种过关意识,是课程中的闭环思维,即将一件事的按标准完成当成终点的行为方式。课堂上你讲了,不代表学生就懂了,你要从学生那里获得正确的反馈,才算真正地完成。

关键之四:作业

作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所学的东西,一定要自己动手之后,才算是真正地掌握。许多学生习惯于“君子动口不动手”,导致学习很浮夸。

抓作业改革,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1.作业的书写与规范。(衡水体就是典范)

2.作业的提交率与完成率。

3.作业的数量、质量与个体差异。

4.作业的批阅与反馈。

重点是后两条。作业的数量不足,学生得不到足够的训练;作业的数量过多,学生没有思考时间,沦为简单刷题;作业的质量不布置随意,会浪费学生的时间;作业缺乏选择性,即所谓弹性,又会导致有些学生无处事事,而另外学生完成不了。

我们的常规作业分为三类,课前预习单、课堂练习单、课后作业单,我以数学课上的课堂练习单为例:

假如在课堂上,老师给学生留出10或15分钟的时间来做练习单,做完以后再继续讲解,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

有些学生早早完成了,有些学生时间到了也完成不了。一个做法是,让练习单保持弹性。比如,你要学生做5道题,那么,你就要告诉所有学生,要求做5道题目,如果个别同学时间不够,至少要做完前3道题。如果有同学还有精力,可以一直朝后面做。而你实际布置的题目,是10道,后5道越来越难,最后一道基本就很难做出来。

在这里,你无形中把题目分为三组,适应了不同学生的要求。而因为后面的题目越来越难,因此优生的精力,就被用在了解决难题上,就减少了滋生纪律问题的机会。我们不能有一个观念,凡是布置的题目,都必须做掉。

如果理解了这个思维方式,你可以把课堂预习单、课堂练习单以及课后作业单整合成一个份作业,但是标注清楚,哪些是预习单,哪些是练习单,哪些是作业单。还要标注,哪些是必做,哪些是选做。

这样,哪怕相对薄弱的学生,必做的部分,课堂上没做,也会自动转化为课后作业,这样能提升上课做练习单的积极性,反正课后要做。同时,优生课堂上没完成的挑战,课后可以继续当成挑战题来完成。

这是一种赛跑机制,可以确保所有的人充分地有效率地进入学习。

除此之外,教师对作业的批阅和反馈,也要研究,高度职业化和专业化,避免随意。这里面包含了如下内容——

1.批阅的格式与套路;

2.批阅结果的反馈模式。

我在这里强调两样东西——

作品意识;错题本。

什么叫作品意识?就是要反复灌输一个概念,你的作业,应该是作品。通过不断地示范和展示,让好的作品不断地被看见,再加上要求和鼓励,就能够催生越来越多的作品型作业出现。

如果是语文,可以考虑把一学期的作文或随笔结集。从学期初就布置任务,这样,学生对待每一篇作文就更容易用心,最后再反复修改,誊抄,期末结集后,请人写序言,老师,家长或同学。

错题本许多老师可能都已经在使用,但是,怎么让错题本发挥最大功能?

错题本的本质是清单,清单根本上是一种思维方法。错题本的价值,是识别与归类问题,以便于高效地解决以及避免重复犯错,因为人总是容易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一旦理解了这个,你可以把错题本跟教材融为一体,尤其是文科。比如语文,典型错误就可以写在书上,方便复习。

在这里,会发现错题本跟笔记的融合。笔记的原理也是清单,背后有一种思维方式。大家可以看一下康奈尔笔记法。

另一个工具是费曼学习法,也可以用笔记法融合。例如,我们读书经常有一

个问题,记不住,容易忘记。可以将划线、批注、摘抄与总结融为一体。如果再结合印象笔记等网上产品,就容易记得牢,也方便查阅。

关键之五:先学后教

先学后教,本应该是教育常识,是基本规律,但是,常常被遗忘。

为什么要“先学后教”?我们要重新理解“教”与“学”的关系,或者说,“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对这个问题最深入的研究来自维果茨基,他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并提出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叫“最近发展区”。

用独立解答习题的办法确定的这个智力年龄或者现实水平,和儿童在不是独立地、而是在合作中解题时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决定了儿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人民教育出版社《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第244页,《思维和语言·对童年期科学概念发展的研究》)

儿童在成年人指导和帮助下演算的习题的水平,与他在独立活动中便以演算的习题的水平,二者之间存在差距,这个差距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人民教育出版社《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第386页,《学龄期儿童的教学和智力发展问题》)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经常被误读,误读的关键在于最近发展区的下限到底是什么?

最近发展区的下限,是指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问题在于,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到底是指什么?

一个经过教学已经掌握了20以内加减法的学生,准备去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那么,他的“实际发展水平”是什么含义?是能理解和掌握“20以内加减法”吗?是在上这节课前的发展水平吗?

不是。

最近发展区的正确表述,是儿童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能达到的上限,与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上限之间的区域。这个区域,严格地讲,才是教学区。(学习区,则是指舒适区与恐慌区之间的区域。教学区是学习区的上层部分,但包含在学习区以内。)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逻辑上讲,教学的起点,是学生独立学习的终点。换句话说,在教学之前,学生必须独立学习,并尽可能达到上限,然后,老师和同伴的介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我们今天想象一下,你去读哈佛大学,会遇到什么情况?有没有可能,你大脑空空如也地走进教室。然后教授说,来,把书翻到多少页,我们今天来学哪一课?下课的时候,再布置作业给你?

不是这样的。教授在你选了这一门课后,先给你一个书单,请读完。然后,给你一些课题,你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然后,你自己去学习,去研究,有问题就来问教授。

课堂是做什么的?是学生按要求学完以后进行交流。反馈、点评、提升、打通、指出方法。用孔子的话来说,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那么,怎么先学后教?

一个完整的学习单元,是从学生预先学习开始的。高效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黄金阶段,是初中。

学生要自学,先要有基本的自学能力或者说工具。举个例子,你要学生自学一篇课文,学生首先得识字,得能够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就是自动化阅读能力,他得有基本的写作能力,这也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道路工程。就像你在要学生在网上遨游,他先得会打字,有搜索能力。

而这些基本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包括运算能力等,都是在小学完成的。因此,学生在小学高段,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自学能力。我是说,自学成为学习的主要手段。毕竟,幼儿园就有自学能力了,自学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那么为什么高中不行呢?

因为高中的知识非常复杂,难度大,数量多,更需要系统化的学习,老师引导下的学习,而不是自己的自主探索。自主探索以形成自学能力,正是初中的任务。一方面,已经具备了自学能力的能力基础,另一方面,所面对的知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又不至于应对不了。在初中阶段,努力就可以考高分,但高中,就不一定了。

因此,如果初中没有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是靠机械学习或刷+题来取得高分,那么到了高中阶段,就会落后。

那么,是不是小学就没必要培养自学能力呢?自学是一种意识,先学后教,是一切高效教学应有的规律,哪怕幼儿园都不例外。但是,比较明确地教自学能力,三年级开始比较合适。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推行预习单制度。同时,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预习单的设计,技术含量也很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会做几件事情:

1.学生自己能够学习的,老师不用教,只要检测反馈就行了,例如生字词之类。

2.核心的概念,学生自学可能解决不了,但是,自学至少让学生预先思考过,课堂上的教学,就有可能走向深度。

3.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学生的自学进行监+控,提供指导,并训练学生自我监控学习的能力。

这就是自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之六: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不是分班教学,分班教学的本质是对学生进行分类,重点班或普通班,分层教学的本质是按学科进行分类,主要是英语和数学两门学科。当然,也可能逐渐包括物理和化学。我们一般分ABBC层,如果是四个班两个老师,则一个人带B层,一个人叫AC层。

分层教学中,还要保持层次之间的适度流动,让学生有奔头。

为什么要实施分层教学?因为在数学和英语这些学科上,学生之间的实际水平差异是非常大的。如果不分层,教师上课的难度就会加大,一部分从吃不饱,一部分人吃不了,会导致许多问题。

分层教学,受益最大的是两头。因此,分层教学往往能够带来所有层次学生的学业成就的提升,而以两头最为明显。

一开始可能有学生或家长会反对,但最终看到成果后,都会理解与支持。我们开始做的时候,老师中间的反对声音也很强烈,以至于拖延了一个学期,但真正实施开来以后,大家都觉得分层达到了效果。

分层教学要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歧视尾部学生。要做好解释工作,越是尾部学生,越要热情洋溢地鼓励。

分层教学适用于中学。分层教学的理念,在小学阶段,主要表现为培优和补差。

小学阶段的培优,主要是指数学和英语。要把优等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出来,给他们更多的和更难的任务,在知识上进行拓展和加深。

小学阶段的补差,则需要依据学习理论,有一种整体的设计。

举个例子,学生总记不住知识,可能不只是需要更多的重复记忆,更需要补阅读。那么,学校如何设计?家庭如何配合?

数学怎么补?语文怎么补?英语怎么补?有什么区别?学校层面要有什么战略?都要进行研究。

关键之七:知识建模

知识建模,就是重视核心概念,以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把千变万化的知识,概括为一些基本的模型,以之来驾驭纷繁复杂的知识。或者说,把知识结构化。

如果要考重点大学,就要能够完成对不同类型题目的建模。如果要考到顶尖大学,还必须对知识有特别精深的理解,那是一种通过核心概念进行深度建模的能力。

不仅如此,不同学科的模型不同。正确地建模,是高效学习的关键。

而中学涉及到的所有课程,本质上归为三大模型:语言模型,也叫形式模型;知识模型,也叫概念模型;技能模型,也叫动作模型。

而我们的课程,分为三类主题,一类是工具类,例如语数外,形式模型或语言模型占据主导地位;一类是知识类,例如政史地理化生,知识模型或概念模型占据主导地位;一类是技能类,如艺体课程,技能模型或动作模型占据主导地位。

占主导地位,不是说只有这种模型。例如,在语文中,也会涉及到知识模型与技能模型,例如,关于语法的知识,和演讲与写作技能。不同的模型,建模的路径有很大的不同,带来学习方式的巨大差异。

关键之八:教研

通过教研范式的转变,来提升学校的教学品质,是学校的核心。一所健康的学校,应该以教研为核心,而不应该以行政管理为核心。行政管理只是服务系统,目的是为了确保教研与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研为什么是重要的?

我习惯于把教研组长,叫课程领导者。教研组长是学术负责人,负责确定标准,审定课程,跟进教研,评估成果,推动改进。如果我们前面讲的,一直是释放学生的潜力,那么教研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达到标准化和释放老师的潜力。

教研可以确立标准或尺度,帮助所有的老师,尤其是新老师,快速地达到一定的标准。

更重要的是,教研也是教师成长的最好的方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学生努力的顶点,与在老师和同伴帮助下所能抵达的最高点中间的区域,那么教师呢?什么是老师的最近发展区?

如果没有教研,所有人的成长,都会遵循一个自然曲线,大概在五到十年间达到顶峰,之后缓慢下降。但是,如果有教研的干预,那么,成长的速度会非常快,而且,一切皆有可能。

然而在教研问题上,学校也往往是最迷茫的。

如果我们采用绩效考核的办法,做得好的老师,奖励就多,做得不好的老师,奖励就少。那么,一定会在相当的意义上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尤其是考试成绩。但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呢?是教研流于形式。因为没有人愿意在教研中做出贡献。

学校解决不了教研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因为学校缺乏专家资源,老师们的水平相差不大。实际上,根本的原因是,学校没有把教研定位于课程领导和问题解决。

从教学校长、教科室主任到教研组长,教研系统在学校中的地位和功能,没有被认真地思考过。教研系统往往既没有承担职责,也没有获得权力。不具备独立性,往往是行政主宰下的执行单位。而这一切,又跟学校行政化的事实密切相关。

给教研组长赋权、赋能,我认为十分重要。

要让教研组长,真正地为学科负责。举个例子,教研组长要做到——

1.组织审核课程计划,并确保课程计划的有效落实;

2.有效地组织教研,为课程计划的落实提供必要的研讨支持;

3.通过作业检查、测评分析等手段,确保课程计划落实的效果;

4.通过共读、新教师入职培训、师徒结对、组内或校内分享、研讨会、邀请专家介入等方式,推进组内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要为教研组长提供支持,例如——

1.在教师的招聘、解聘、排课等人事安排上,教研组长应该拥有比较大的权限,对成熟的教研组长来说,甚至是决定性的权限。

2.在教研组长出面组织外出学习、资源购置(例如买书)、专家邀请等方面,学校要给予一定的甚至是明确边界的支持。

3.在学校涉及到教学的绩效考核等方面,教研组长应该拥有主要的发言权。

4.教研组长本人的利益,包括学术收益(例如外出学习机会)和津贴奖金,也要得到保障。

同样地,学校也要对教研组长提出要求——

1. 有明确的课程发展方向以及教研组计划;

2. 要明确的目标并且量化或可描述,作为评价组长的基础;

3. 有明确的教研成果,并以教研总结或汇报的方式呈现。

教研不能沦为机械的听评课,教研必须基于问题解决。就像企业里,大家在一起开会,是因为遇到了问题,要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研中,最难的,是界定问题。而之所以无法界定问题,往往是我们对大家汇在一起究竟要做什么,并不是十分清晰。

这又回到了课程计划,回到了学校的重点工作。如果学校这个年级本学期的重点是抓海量阅读的话,那么,教研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研究海量阅读。在海量阅读的推进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诸多问题,教研就是对这些问题的持续聚焦。

再比如,统编本教材出台,如何进行单元教学?可能对有些学校有些年级来说,就是重点工作,那么这个工作,就是教研要重点突破的。学校如果自身实力不足,可以通过与专家(例如教研室的教研员)建立稳定的联系,来联合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逐渐会形成对问题的敏感和兴趣,一种研究的风气就形成了,这种风气,才是学校的永不衰竭的发动机。

8次机会,意味着学校在提升学生学业成就方面的8次可能,每一次可能性的实现,都会带来能量的释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