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四十七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老子的思想总是让世人头疼,此章一定让无数人头疼了。世人皆“注其耳目”(47章),即使身体没有往外跑,耳目已经往外跑了。耳目与身体相连,耳目向外奔驰,急切与外境相接,身体也是如此。耳目向外奔驰,因为外境是耳目的“家”。

耳目、身体、意识三者密谋已久,早就想“造反”,舍弃本家,到外境中安家,与外境相接意识心才开心。庄子说“你的内心有一个'真宰’”,不出户的是这个真宰,也就是“明白四达”(10章)的内明心。

第四十七章

第一段: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yǒu),见天道。

第二段: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第三段: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此章经文分为三段。第一段经文: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yǒu),见天道。

经文:不出户,知天下。此“天下”紧接上章“天下有道,天下无道”,内容是“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才能常足,知足者应世为人主就是“天下有道”,马回到田野耕种粪田,万民太平。如果不知足的人主出现了,贪欲无限,就是“天下无道”,战乱不断,大军过后必有凶年。此理昭昭,何必出户?

经文“不窥牖,见天道”。窥牖,从窗户往外望。“知天下”是知天下之有形,“见天道”是见幽冥之无形有形的是万事万物,无形的是幽冥之道。第4章说“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万物都是从虚空中化生出来,此理是从“致虚极,守静笃”的大定中契悟的,不是外境中证得的。

从气本论来讲,无形是指元气、阴阳二气、清气浊气和气;从本无论来讲就是有生于无的“无”。修道士见道的工夫是内省,不是耳目的外驰。《道德经》就是宣说修道见道证道的真谛,不是见俗谛。俗谛是万物的刹那显形,转眼即逝。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1章)。真谛是妙,俗谛是徼;真谛是未显形,俗谛是已显形。修道士以观修的内证工夫才能玄照宇宙之妙(无形、无边界、未固化),肉眼所见尽是万物之徼(有形、边界、固化)。道(宇宙之妙)不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处,即使你走遍天涯,也不会见道的踪影。

修道是内省工夫,不是耳目工夫。证道五步实修法是“营魄抱一,专气致柔,涤除玄鉴,天门开阖,明白四达”,不用耳目,不用手脚,完全是从正我、反我、本我、道我,层层深入。一旦开启自己的内明心,就获得明白四达的大光明境,宇宙法界玄照无碍,何须“出户窥牖”?证道五步实修法是最妙的内省工夫,世人如果发心修习,必有大收获,能够知道“不出户,治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的教法真实不虚。

老子宣说的是“不言之教”,六祖慧能宣说的是“离言”教法,黄檗断际禅师“独佩最上乘无文字之印”,万法不离自性求,不从万物中求。庄子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知北游),所以出户窥牖一无所获,只有自性中能生万法。老子此句经文就是让修行者从自性中契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严遵《指归》:“道德变化,陶冶元首,秉受性命乎太虚之域,玄冥之中,而万物混沌始焉。”宇宙万物都经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个阶段,而且“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都是阴阳二气和合而生,阴阳二气又源于元气,元气又源于道,同宗同祖,所以只要见道,万物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

严遵《指归》又说:“人物动于此,天地应于彼。彼我相应,出入无门,往来无户。天地之间,虚廓之中,辽远广大,物类相应,不失毫厘者,同体故也。”圣人之心与天地之心是相通的,圣心一动,天地感应,根本不需要经过户牖。宇宙广大无边,虚空法界不可思议,但物类之间感应不会有毫厘之差,因为人心天心是同体的,就如同母子连心一样。严遵是以玄同思想和气本论来解读的,代表华人深邃的宇宙观严遵是老子的继承者,这不用怀疑。

第二段经文: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王弼注:“无在于一,而求之于众也。道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博之不可得。如其知之,不需出户;若其不知,出愈远愈迷也。”万物的统一性在哪里?万物的统一性在于无,王弼注42章就是如此。“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是老子的根本思想,解开了万物生成之谜。为什么有生于无呢?

老子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步详说了其中妙理,其中以本无论为核心,以齐物论和气本论为论据,代表了最严密的哲学思想求道要从“一”上求,而不是从“众”(万物)上求。道眼不可见,耳不可闻,手不能抓,出门有用吗?如果你已经见道,就不需要出户;如果没有见到,出户愈远愈找不到道。

此段经文是第一段经文深入,强调不出户窥牖的理由和后果,使修行人更加知道道不在外境上,耳目不是见道的工具,因此应该发心修证,明心见性是唯一的途径。道在妙心中,不在外境中,妙心契悟道妙,这才是求道的正途。

后文“求学日益,求道日损”,继续强调求世间知识与求道是二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世间的知识是分内知,所以必须到外境上去分别,如同《大学》的格物致知。但道是无分别智,万物玄同,求同才是真正的无分别智。求异需要“其出弥远”,求同“不如守中”。

每一根头发丝的基因信息都相同,因此只要一根头发丝就足以,几万根头发与一根头发基因信息没有差别。修行人真正证得无分别智,如同掌握了一根头发的基因信息。不懂基因信息的人,即使给他满头的头发也一无所获。只有实证自己的玄照妙心,道妙一览无遗。老子道家的认识论的密法就在这里。

第16章说“致虚极,守静笃”,六境、六根、六识十八界都是外尘而已,入流亡所,反闻自性,十八界一尘不染,入闻性之流,再入觉性之流,再入空性之流,寂灭法性随缘显现,这就证道了。反之,六根奔向六尘,产生六识,这就是“其出弥远”,寂灭法性荡然无存。

第三段经文: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经文:是以君子不行而知。此句对“不出户,知天下”,世人只知向外求知,不知天下之事背后有理,本无差别。庄子说“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天地是假,一指是真;万物是假,一马是真(或者说“牛即马”)王弼注:“得物之至,故虽不行而虑可知也;识物之宗,故是非之理可得而名也。明物之性,因之而已。

领会认知对象的根源,即使不出户,但可以用深意识来玄览觉照,因此可知一切。辨识万物的是非之理,同样用玄览觉照可以获得。关键是因物之性,放弃意识心的我,让深意识的玄览觉照发挥作用,完全融入物的本性之中。忘我的精神才可以达到这一层。因物之性必须做到“我的消失”,最后达到“他的显现”。不行、不见、不为都是无为的不同状态。

无为本来没有不同的状态,只是世人需要从不同状态入道,所以无为显示了不同状态。“躁胜寒,静胜热”,躁动的御寒方式是有为的,最后精疲力尽而亡。北极熊因自然长出绒毛来御寒,这才是无为的方式。静胜热是无为的方式,与躁胜寒本质不同。不为就是无为,因自然,像北极熊一样,而不是像躁动的愚者一样。北极熊是见道者,躁动的世人是违反物性的。

经文:不见而名。“名”代表了对道的认知,是见道的唯一工具,“不见而名”就是见道的工具在妙心中,而不是在外境中。“名”是佛教中的陀罗尼(总持),普通的知只是“名”的微小部分,不是最深刻的部分,更不是全体。道是宇宙法界的第一因,是最高存在,“名”是对道的认知体系。

第1章开始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1章经文明显是名家认识论,名家以概念分离和抽象思维为强大工具,深刻探索“名和实”二者关系。此句经文对应“不窥牖,见天道”,因此“名与实”的关系就是“名与道”的关系。第47、48二章都是讲道家认识论的,这是对第一章的回应。“不窥牖”与“不出户”是二个层次,认知对象不同。“不见而名”即使妙心守中,不外驰,天道郎朗在心中。

六祖说:“心量广大,周遍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切即一。来去自由,心体无碍,即是般若。”(《坛经·般若品》)妙心心量无边无际,了了分明,彻照虚空法界,证得'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的无上妙理,心体无形无相,故来去自由无碍。肉身是物,不能来去自由。不出户窥牖,心体早已遍行虚空法界,这是世人无法领会的。

经文:不为而成。河上公作“无为而成”,二者义同。“不为”就是“无为”。下一章“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即“不为而成”的最好解释。

经文分歧:“不见而名”一句,“名”的含义很有争议,很多注释家认为是“明”的借字或讹误,因此把“不见而名”改为“不见而明”。蒋锡昌说:“名、明古虽通用,然《老子》作明不作名”,张嗣成本作“不见而明”,《韩非子喻老篇》引亦作“不见而明”。陈鼓应赞同此说,此句改为“不见而明”。但仔细推敲第三段和第一段,“知天下”与“见天道”是二个层次,“不行而知”对应“知天下”,“不见而名”对应“窥天道”。“不见而名”指“名与道”的关系更为确切,与第1章“道可道,名可名”的老子根本认识论相关,强调认识道的工具在妙心中。“知、名、成”都是动词,名是总体上认知。老子的“名”和“明”都是专业术语,“知常曰明”、“自知曰明”、“见小曰明”、“明白四达”,“明”是妙心的了了明明,是玄照工夫,是心的妙用,如同“大圆镜智”。

虽然“不见而明”很通顺,但从版本学来说,王弼、河上公通行本作“不见而名”,早二百多年的严遵本作“不见而名”,帛书本作“不见而名”,其他绝大部分版本都作“不见而名”,因此改为“不见而明”说服力不强。从义理上说,“道与名”是根本关系,即本体与认知工具的关系,“不见而明”没有这层含义。因此不赞同此句改为“不见而明”,依然按照“道与名”的关系来解读,看做是第1章的延续,是老子宣说自己的认识论。老子认识论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名”是认知体系,属于认识论,“明”是心地法门,属于修证工夫,二者内涵有差别。第47章和第48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都属于认识论,第48章“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属于修证工夫。从名家的“名实论”来说,实是内在的,名是外在的,老子的“名”既有认知体系的根本义,又含有“假名”的含义,如“始制有名”(32章),提醒世人不要认名弃实,而要循名责实。因此作为老子认识论,此句应作“不见而名”,作为修证法门应作“不见而明”。近代注释家改为“不见而明”也是有道理的,至少理解上比较容易,从句法上也很对仗(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但同时应该知道老子《道德经》术语中“名”和“明”是有巨大差别的。

散文诗译文:

修行者啊!

我现在来宣说远古证悟者的甚深见道妙法。

证悟者足不出户,

就能知道天下一切。

知足的人主应世就天下有道,

贪婪的人主出现就天下无道。

证悟者双眼不仰望星空,

照样契悟微妙的天道。

世人的心是向外奔驰的,

但心奔向外愈来愈远,

对天道的认知愈来愈少。

修行者应该入流亡所,

玄照自己的妙心,

让闻性之流归于觉性之流,

觉性之流归于空性之流,

最后安住在大寂灭境中,

此时道妙真体如实显现,

一览无遗。

所以证悟者从来足不出户,

但对天下了如指掌。

从来不仰望星空,

却如实证知寂灭法性。

从来不妄加作为,

宇宙法界生生不息,

无有止境。

(道德经散文诗是意译,以求义理贯通,文句不一一对应,唯有以心印心,会契证悟者心法为指归)

(0)

相关推荐

  • 静坐修心之《阴符经》中的养生之道(下篇)

    原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 ...

  •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三:道家学派

    中国战国时期哲学之三:道家学派 春秋末期老子创建的道家学派到战国时期发展为不同倾向的两支.一是以宋钘.尹文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哲学流派:一是以庄周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他们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 道德经概论:道象思维

    感谢姜飞羽同道录制的音频 大家可以在"喜马拉雅"App上搜索"姜飞羽"加以关注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计划讲<道德经概论>的第三节:道象思维. 道象 ...

  • 《道德经》指出有道之人需往低处走,你对此有何看法?

    <道德经>指出有道之人需往低处走,你对此有何看法? 国学新知堂 国学新知堂 老子经文中并没有类似"有道之人需要往低处走"的意见.人们之所以认为这类意见可能出自老子,是因 ...

  • 老子是如何论证政治无为的法则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他认为无为才是使得天下得太平清静的根本法则.可是他如何才能使人们信服他的主张呢?所以,他同样需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还要提供证据支持. 老子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呢?首先,他宣称无 ...

  • 老子与道家哲学的发生

    来源:李青白 学哲学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一个对中国哲学形上思维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哲学家.如果说孔子与墨子都是立足于现实来进行自己的哲学思考,那么老子则在现实世界之上又开避了一个形上世界.中国哲学 ...

  • 道德经概论:人和于天(二)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讲解<道德经概论>第二节<人和于天>第二部分:无极和有极. 先简单说一下第二节"人和于天"为什么分为这三部分去讲.第一部分讲为什么,这 ...

  • 《道德经》十七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道德经第17章精解及译文 ...

  • 《道德经》二十七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善是老子的核心主题之一, ...

  • 《道德经》四十三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经文阐述柔性的巨大力 ...

  • 《道德经》五十七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于后面二章贯穿一条主 ...

  • 《道德经》六十七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是三宝章,三宝以慈悲 ...

  • 《道德经》七十七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这是天道五篇之一.&qu ...

  • 《道德经》第二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在<道德经> ...

  • 《道德经》第九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道德经第九章及译文 上章 ...

  • 《道德经》三十四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此章是"神变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