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要客”是个什么客?
文 / 悠悠我心
何谓“要客”?顾名思义,就是重要的客人。
不同的人群,对“要客”有不同的认知。比如,官员、明星、富豪甚至高考状元,都可能成为某一个特定阶段的“要客”。一般人的观感中,“要客”离大众很遥远,经常披着神秘的面纱,轻易是见不到的。
近日,南方航空公司的一篇宣传报道,引发热烈围观。这篇报道并无太多出彩之处,它只是平实地记录了南航为西安政务代表团一行66人提供保驾护航的服务过程,满足了对方“只要前11排座位”的要求,通过上下航程及售票系统的紧密衔接,完成了对方要求与其他普通乘客整体隔离的“愿望”。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篇用力过猛的报道稿件,让“要客”华丽丽地进入了平民视野,引发公众喧嚣。终于,我们知道了民航系统服务“要客”的辛苦过程,也让某代表团在高温天气里再次接受舆论的“炙烤”。
读史君的主要任务是读史。以史为鉴,当然要从历史上找一找服务“要客”的案例。
古代没有“要客”一说,但官场接待无疑是重要的接待。早在汉代,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官员接待方面的制度。史载,汉代官员外出执行公务,通常由沿途驿站负责接待,接待的标准有详细规定。比如,县令派手下到地方上办事时,办事员需持介绍信才能得到接待,而介绍信必须由县政府三位副职联合署名才生效。如果一旦发现驿站接待了因私人员,县令就会派人查处。
之后,随着政府机构的扩充,各种公务往来不断增多,滋生出了特殊的官场接待文化。宋朝时,政府曾明文规定“凡点检或商议公事、出郊劝农等,皆准公筵”,意即官员下乡检查工作时可用公款吃喝。所谓的公款吃喝,常常又会摊派到百姓身上。因此在民间,人们常戏称大官的出行是“四大天地”:出来是惊天动地,到了以后昏天黑地,弄得老百姓哭天喊地,走了以后大家欢天喜地。
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回家奔丧。这次出行,可谓是重量级的“要客”出行,下人们自然要想方设法做好服务工作。
为了让首辅大人旅途舒适,真定知府钱普专门命人制作了一座豪华的轿子:轿前有好几重门,门后有考究的寝室以供休息;两旁各有一小亭子,里面分别有一名童子,专门负责打扇焚香。就这样,三十二名轿夫抬着张居正,浩浩荡荡一路南下。从北京至江陵,一千多里路的行程中,“五步一井,以清路尘,十步一庐,以备茶灶”,为了使这顶巨无霸式的大轿畅行无阻,有的路要拓宽,有的桥要加固,劳师动众,惊扰官民。
由于听说张居正喜欢美食,每到一地,当地官员都会投其所好,将上百道珍馐美味呈送到饭桌上。可是面对这一切,张居正居然感慨没有下箸之处。幸好钱普是无锡人,能烧得一手吴地菜肴。当张居正吃到钱普亲自烹制的美味后,方才满意地说:“我一路走到这儿,才算吃了一顿饱饭。”
明代后期,官场接待之风令百姓苦不堪言,但也有不吃这一套的人,比如海瑞。
有一次,海瑞的顶头上司、浙江总督胡宗宪的儿子带了一大批随从经过淳安,住在该县官驿里。按当时的风气,多数地方官员都会赶紧前去奉承,并不惜劳民伤财做好接待。海瑞却规定,不管来者身份如何,一律按普通客人招待。骄横的胡公子见小小的淳安县令竟敢怠慢自己,大发雷霆,命人把驿吏捆绑起来倒吊在梁上。海瑞接报后,带着差役赶到驿馆,将胡公子一行抓捕起来痛打一顿。他说:“胡总督早有吩咐,要各县招待过往官吏不得铺张浪费,所以现在这位胡公子一定是假冒的。”
1839年,林则徐被清廷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令人奇怪的是,林则徐发出的第一道公文,却与鸦片毫无关系。公文写道:“所有尖宿公馆,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务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糜费。此非客气,切勿故违,至随身丁弁人夫,不许受分毫站规门包等项。需索者即须扭送,私送者定行特参。”
作为钦差大臣,林则徐当然是“要客”,按例可以接受出行中的“特殊照顾”。但他在上任途中,即事先发出《传牌》,传告沿路官员,谢绝一切特殊的接待供应。林则徐如此作风,值得我们大学特学。
如今,许多历史的糟粕已然被丢进了垃圾堆,但仍有一些坏习惯、坏作风换个“面目”继续出现。此次南航服务“要客”过程中出现的汹涌舆情,可谓是给作风建设又敲了一记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