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梳妆楼是元代的陵墓,元代流行密葬,为何这里有墓上建筑
元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仅仅存续了97年就被推翻。在考古研究中,发现的元代蒙古墓葬很少,而王公贵族的陵墓几乎没有,究其原因元代蒙古族实行密葬,但河北却有一座醒目的梳妆楼元墓,而且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究竟梳妆楼背后有什么鲜为人知的奥秘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梳妆楼位于河北张家口的坝上草原,为一座四方圆顶的灰砖独栋小楼,高约5.6米,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据当地百姓介绍,梳妆楼立在这里已经好几百年了,而且考古专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对梳妆楼进行了一次修复,期间也出土了不少彩色琉璃瓦,推测梳妆楼在最初应该是金碧辉煌的小楼。
明清史料记载,梳妆楼是辽朝萧太后的临时居所,而且这一说法也在当地流传甚广,但是考古专家们却表示怀疑。1999年9月,考古专家们对梳妆楼进行了一次发掘,结果在地下3米多深的地方,挖出来不少青砖,将青砖清理干净之后三座墓穴赫然出现眼前,并且每个墓穴中都有一具棺木,让专家们感到惊奇不已。
经过一番准备之后,专家们先打开了中间的棺木,结果发现竟然是一口树棺,即在树干中凿出人体轮廓的棺木。元代史料中记载,树棺只有蒙古贵族才能使用,因此可以初步判断墓主人身份不一般。专家们还发现树棺中的遗骸七零八落的,由此可以判断墓葬曾被盗过,将棺木中的随葬品也洗劫一空,另外两口棺木的情况也同样如此。最后,专家们只清理出来几件陶器和锈铁器,但在清理东边棺木的时候发现一件石刻。
石刻上的文字却清晰可辨,为“襄阔里吉斯欶撰”。据此,专家们确定墓主人是阔里吉思,据史料记载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外孙,而且他不仅是一位骁勇善战的蒙古将军,还精通汉文化和儒学。另外,考古专家们后期通过DNA技术,也确定了3具遗骸的身份,其中中棺就是墓主人阔里吉思,另外两口棺中则是其妻妾。
然而让专家们感到疑惑的是,元朝时期的蒙古贵族都实行密葬,当他们死后都要安葬在其出生的地方,大多数在今天的漠北地区。“元帝崩……以万马蹂之使平……来岁草既生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明朝《草木子》),可见所谓密葬,即入葬之后不起坟,也不立碑,并且还驾万马将墓葬踏平不留痕迹,等草原长出新草之后便谁不知道墓葬在在哪,让逝者不会受到任何侵扰,毕竟他们是游牧民族,不需要经常祭拜。
既然蒙古贵族都密葬,为什么阔里吉思却不遵循传统呢?反而还修建了祭祀享堂,其名为“梳妆楼”呢?专家们研究发现,梳妆楼是后来人给命名的,因为蒙古贵族采用树葬,也许是后人弄混了树葬的发音,以为是“梳妆”,所以就将其命名为梳妆楼,甚至还将其联系到萧太后,由此可见一些史料的记载还多有不当之处。
至于阔里吉思为何修建享堂,考古专家们经过仔细考证,发现阔里吉思原是汪古部的统领,该部落是半游牧半农耕的民族,因此文化传统兼具蒙古传统和汉族文化的特点,所以也就导致他们的丧葬观念独具一格,既有实行树葬的传统,也有修建祭祀享堂的传统。
另外上文中也提到,阔里吉思精通儒学,他本身对汉族文化十分热爱,因此其墓葬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了儒家文化的特点,所以在茫茫草原上出现一座享堂也不足为奇,也许类似的享堂在以前还有很多,但因为种种原因都没有保存下来,也着实令人感到遗憾。
梳妆楼的奥秘终于揭开,也让我们知道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元朝秘史,可见考古是回答历史问题最好的方式之一,希望考古专家们能发现更多的“梳妆楼”,为研究元朝历史提供有力的实物资料。当然,对于如今这座独一无二的梳妆楼,我们也要好好保护,让历史永远不被遗忘。
参考资料:
《冥界的秩序:中国古代墓葬制度概论》 作者:刘振东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