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热管理迎来黄金期,三花等竞争优势明显

第一部分 行业部分

一、热管理行业是电动车发展引致的新需求

1.1 电动车热管理,是伴随着电动车的出现产生的新行业

燃油车热管理比较简单,因为燃油车发动机的能量使用效率比较低,只有30%-40%左右,大量多余的能量可做其他功能使用,包括传统车的空调。因而大多数燃油车(除了少数豪华车)的空调只有制冷功能,不需要制热,因为制热直接依靠发动机的余热就可以了。所以燃油车热管理很简单,单车价值量在2000元以内,不是很重要的零部件。

电动车空调复杂一些。为了维持续航里程,电动车电池电量很珍贵。而且,电动车多了电池、电机、电控、空调,整个车各个系统都需要用到热管理,尤其是电池。因而电动汽车热管理复杂很多。

这是传统车热管理和新能源车热管理,做的图表比较简明易懂。

1.2 热管理技术趋势

目前电动车主流是电加热辅助空调系统,主要是单冷的,外加PTC热敏电阻,然后加热器辅助加热。

热泵更好的制冷热性能被大家看做是替代PTC的比较好的方案。热泵顾名思义就是把热从一个地方泵到另一个地方,实现制热又可以制冷,无非是平滑方向,反一反就这样。家用的系统是通过四通阀,蒸发器、冷凝器切换,实现制冷、采暖。车用的一般是用四通阀来实现热泵的功能,也可以通过两个电磁阀控制回路。热泵目前来看,它的能效比热敏电阻要高很多。

但目前热泵渗透率不那么高,主要大规模的应用还有一些制约。比方说热泵管路相较于普通的空调系统更复杂一些等。

特斯拉一直在引领热管理行业。他的技术路线越来越明确,以后热泵是主流的技术。

以上是特斯拉的热管理示意图

我们比较一下燃油车、电动车非热泵和电动车热泵。非热泵就是PTC加热器的模式。电动车非热泵的空调系统,简单地理解就是给电动车穿了一件电热毯,PTC跟电热毯的原理比较类似,就是给车提供加热作用。

热泵就不一样了,热泵有一个热量的收集,把车上的余热收集利用起来,就不会有什么浪费。热泵模式能产生更多热量。假设PTC可能1000度电产生1000焦热量,那么热泵1000度电可能产生3000焦热量,能量转换效率更高。

2020年热泵渗透率20%左右,这两年还在快速的提升。

这里是几种方式百公里消耗、百公里费用和一些性能的对比。

二、行业趋势与空间测算

单车热管理的价值,从2000元左右增加到7000元左右。同时热泵渗透率在加速。

新能源车中2019和2020年热泵比例为5%,均为R134a热泵,95%的PTC制热;2025年热泵比例40%(15%CO2热泵+25%R134a热泵),60%PTC制热。2030年热泵比例60%(25%CO2热泵+35%R134a热泵),40%PTC制热。

2020年全球热管理市场148亿元,中国热管理市场74亿元;2025年全球热管理市场1336亿元,复合增长率55%,中国热管理市场670亿元,复合增长率45.3%;2030年全球热管理市场3340亿元,复合增长率20.1%,中国1089亿元,复合增长率17.9%。热管理市场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三、行业竞争格局

先讲一下热管理会用到哪些零部件,这些表都是券商报告摘出来的,大家可以看一下,热管理会用到哪些东西,包括它的单车价值量,比如说空调、制冷管、各种什么器、各种管路、水冷板等等,作为参考。

电动车热管理系统主要有5大块:

1、空调系统,这个跟燃油车比较像,要用鼓风机、进气管、排气管这些零部件;

2、压缩机,跟家用空调一样,压缩机把气体压成液体,然后又把液体放成气体,从中实现热量转换;

3、泵阀类,包括三花一些产品,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电子水泵之类。电池冷却回路一般都是水冷或者液体,要有个泵把液体流动起来;阀是控制气体什么时候关上,它是跟压缩机配合,咱们家用空调里面最核心的部件是压缩机和阀,电动汽车热管理还有点泵;

4、管路,水管,还有走气体的管路;

5、前端模块,电池电控会用到,主要是换热器,它跟电池接触,然后把电池发的热吸收过来。空调系统前端是换热器。

这5大块里面门槛最高的是压缩机,其次是三花涉及到的泵和阀。空调系统和前端模块更偏集成类,就是把换热器,或者鼓风机、进风口、排风口,把这些东西集成在一起,因为集成的东西多,价值量也还是比较大的。管路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因为克来机电做二氧化碳冷媒管路,有一点点技术门槛,全球没几家能做,他可能属于唯一一家,现在在大众那边试点。之前欧洲那家因为泄露等各种问题过不了关。因为二氧化碳管路用的是熔点很低的二氧化碳,要把二氧化碳压成液体,压力就非常大,导致管路要求非常高,连接、管路的承压能力都非常重要。

下来分5大块,来讲格局和国内企业发展情况。

日本电装、韩国翰昂、马勒、法雷奥是燃油车热管理巨头,他们也涉足电动车热管理。这几家电装实力很强,他们都有压缩机和一些零部件,但阀这一块只有翰昂有。而且翰昂只做高端的阀,大陆用的它不做,因为它竞争不过国内企业。

1、空调系统,空调系统还是国际巨头为主,电装、三电、翰昂占的份额非常高。
虽然这是偏集成的活儿,但是因为供应链绑定关系,还有国内毕竟没有做过,包括气体的管路怎么走,流体力学怎么设计,不是想切就好切的。值得一提的是国内企业奥特佳。奥特佳是收购澳洲的空调国际,所以他也有一些市场份额。特斯拉国内和特斯拉北美的空调系统都是奥特佳做的,奥特佳应该是A级供应商。这块毛利率不是很高,好处是能带私货,空调系统里面,比如排风口、各种鼓风机都可以用自己的,就是附带赚点钱。

2、压缩机,技术门槛挺高,压缩机耗电,还是挺重要的。格局也是海外企业为主,包括电装、三电、翰昂。奥特佳在国内传统车压缩机市场份额最高的,切入这块比较早,最新进展拿到了大众MEB压缩机二供,还是挺难得的。奥特佳技术来自格力压缩机业务,相关人一直负责研发。家电企业(空调企业)基本上都是把压缩机核心零部件抓在自己手里。他们也想把阀抓在手里,但是当年格力做阀时,成本比三花的售价还高,所以空调企业干这个就没多大意义。美的压缩机应该是不错的,上汽电动车热管理,应该是拿了美的的压缩机在试。但是,我感觉美的对汽车压缩机业务没有那么重视,因为家电赚得也挺舒服的。

3、泵阀类产品,泵有一定技术门槛,但不是特别高。三花之前收了一些企业,也有一些布局,泵做得也还可以。国内空调系统企业,银轮做空调系统,最新拿了特斯拉在欧洲的空调系统A供,所以最近奥特佳跌了挺多。

下面主要讲讲阀,国内企业竞争优势挺明显。

三花已经在家用空调领域验证了自己的竞争力。它的市占率,电子膨胀阀全球市占率50%,四通阀49%,截止阀31%,都是全球最大的,他做阀这块确实做出了壁垒,做出了核心竞争力。其他的阀主要是规模优势、成本管控。电子膨胀阀有技术含量,需要长期的数据积累,比如不同情况下,阀怎么开,根据压力值、根据传感器上的一些数值;然后电子膨胀阀大概怎么去控制。我之前跟专家聊过,没有三五年的数据积累,以及跟整车厂的种磨合,这种东西没有那么快做出符合要求、成本又还可以的产品。

4、管路,因为克来机电的原因,大家才去关注管路。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会用到高压管路,不单是国内,全球只有克来机电相关企业做这个事儿,跟大众对接。

5、前端模块换热器,银轮做传统车时就在做这块。三花因为有阀核心的部件,切入进去做这些东西,拓普也做这块。这块业务门槛不高,偏集成一些,属于打铁类业务,大家都能做,价值量也不小,毕竟涉及的东西很多。

四、国内企业把握先机

下面讲一下行业大的逻辑,电动车跟传统燃油车相比,零部件减少了一半以上,燃油车可能有2-3万个零部件,电动车只有1万个零部件。这样的话,原来的汽车供应链体系,一个是扁平化,而且还在变革。原来国内做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很辛苦的,只能做合资市场在国内的生意或者自主品牌的生意。海外的那些供应链人家已经上百年绑定的关系,根本就进不去,很难的。

电动车把汽车供应链关系打散了,所以国内企业把握了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机会。国内企业优势也很明显,如果咱们去调研,都会有快速响应,中国人都是996,海外车企在这种变化的行业,像光伏也是变化非常快,海外肯定是干不过中国的。

国内相关的企业,起步也都比较早,比如特斯拉热管理,主要就是抓了三花,从最开始的PTC模式,到热泵模式,到最新Model Y会用八通阀热泵模式。国内企业是有先发优势的,类似于苹果培养的国内供应链,他们可能也绑着特斯拉的这样一个先驱,包括大众也是找到国内企业合作。这是一个大方向,国内企业还是能抓到不错市场份额的。

五、主要标的点评

1、三花竞争优势最突出,确定性最强。缺点:股价反映得比较充分,不过现在可以关注起来。银轮和日本不二的合作,短期是市场关注的影响点。热管理的系统集成这块,特斯拉的北美都是交给他做的。特斯拉的国内有拓普竞争。现在,新的情况是银轮和日本不二合作,对他会有一些冲击。银轮市值很小,拉长看的话,值得去关注。我大概算了算银轮,今年可能到5个亿左右的净利润。

2、奥特佳因为有计提减值,财报不太好看,但还是有一定的产业地位的,包括拿到大众的MEB压缩机的二供,空调系统做得也还可以。如果减值都消化完的话,还是可以看的。

3、克来机电非常优秀,看高管履历,他做的活都是很高大上的,是别人做不了。这公司除了贵没什么别的问题。竞争对手是博世这样的大企业。

4、拓普号称也要做阀。我觉得他肯定能做出来,但是成本怎样,有没有竞争力,待观察。这个企业是吉利供应商,它成本管控、抢大客户能力,商务营销等都有独到之处,也是不错的公司。但是热管理这块不用把它当做太主流了。因为有三花这样比较强的竞争对手,又有银轮跟日本的不二工机合起来的对手,可能没那么容易。

六、关于行业壁垒

行业壁垒关键在产品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以及主流整车厂/Tier-1 客户的合作资源。国内玩家,从热管理组件的研发到掌握局部模块或者系统整合的能力,进而升级到成为系统供应商的能力,这可能是国内玩家进一步做大做强的路径。比方说,热管理里面电池的热管理相当于增量,国内这些玩家弯道超车,机会还是非常大的。

第二部分 三花智控

1、历史沿革及简介

三花汽车业务2004年成立,2017年注入三花集团汽零业务,转型为新能源热管理核心部件供应商,主要产品为热力膨胀阀和电子膨胀阀。下游主要涵盖大家电制冷(空调、冰箱)、汽车热管理、小家电(洗碗机)三大领域。公司有多个零部件处于国内和全球领先地位,电子膨胀阀、四通换向阀、微通道换热器都是全球领先。

2、业务板块分析

第一块是家用制冷步入了成熟期,这一细分行业的中长期增速是个位数。第二块是商用制冷业务,主要针对中央空调和冷链,增速会比较快一些。同时,它属于公司传统产品应用领域的延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地提升。2019年的数据,商务制冷全球200亿元左右的空间,三花占9%不到。这一细分领域,中长期复合增速会比前面说的家用要快一点,预计达到15%。第三块是新能源热管理,成长空间比较大,中长期增速可以达到30%以上。这一块2019年全球空间140亿元左右,三花占全球11%左右的份额。

3、竞争优势分析

比较早涉足汽车零部件研发,经过这些年积累,从时间上和技术上都具备竞争优势。过去在空调生产加工制造的经验,也可以迁移到汽零业务。另外,他很多部件是同步开发的,相当于做全系列化,有点像以前的家电,包括汽车领域的阀类、换热器、泵类,都可以进行系列化培育,包括做模块、组件,再上升到系统。

4、财务分析

公司上市以来的复合增长率超过25%,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接近30%。

图表可以看出来,毛利率总体平稳,且处于行业领先的位置。对比海外的,比如电装,三花人工成本,还有各方面的控费都做得比较好,所以产品盈利水平会更高。

它的研发投入占比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负债水平一般在35-40%左右,比较低的水平。

5、估值分析

收入预计2020年118亿,2022年差不多186亿,背后逻辑一个是智能板块,增速会慢一些,主要是被家用这块拖累;微通道换热器增速会快一些;汽零那块,传统燃油车增速会慢一些;新能源板块的增速还是比较快的。其中,来自特斯拉的收入增速比较快。假设新能源汽车收入在汽零业务收入占比,从2020年60%多,预期能够提升到2022年85%。

毛利率:制冷业务预计在30%左右波动;汽零业务34%左右;电器变频控制25%左右,那一块收入占比不是很大。综合来看,整体毛利率还是平稳的。

估值:如果不分部,2021年44倍左右,2022年35倍,短期来看是贵一点,是合理的。远期来看,全球新能源车热管理市场处在高速增长,现在市场的共识是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热管理市场能够达到1100亿元。假设三花能够占据其中20%多的份额,保守一点看15%,给30多倍,远期还是有一定的增量空间。另外,三花跟国内对手,横向来看,三花除了压缩机和PTC热敏电阻没有涉及之外,它的产品还是齐全一些的。新能源纯电的整个热管理回路产品都能实现覆盖。他的逻辑就是基于自身的优势,产品从电子膨胀阀延伸到热泵空调领域。

第三部分 问答环节

Q1:现在特斯拉的价格一直往下掉。在这种竞争环境下,肯定要压缩各个方面的成本。单车热管理价值量会不会有大幅下降?

A1:这个是没有办法回避的问题。大家预测市场规模时,已经考虑到了年降的问题。三花有比较核心的产品,附带把热管理的前端模块、管路这些也都做掉。国内造车新势力或者其他的车企,他们没有精力也没有实力做这样一些工作的。这种业务,三花包括银轮这样的企业就会有市场空间。我觉得会有年降,对国内的这些企业来讲,这是新出现的市场,暂时还不用去考虑,渗透率到了40%、50%以后再去考虑可能好一点。

第二个,现在渗透率提升空间还比较大。这个阶段年降问题不是核心的考虑因素。哪怕这些零部件有一些降价趋势,三花通过自己的核心技术拓展更多产品,相当于用我更多的组件,使得我在一个车上面的单车价值能够提升。比方说热泵系统,增量的部件大部分还是控制类的,比方说多了一两个电子膨胀阀,还有水阀、单向阀这些,三花在这些领域的优势还是比较显著的。另外,像其他的一些部件,比方说分离器、传感器,也跟公司有相关。在这样的情况下,随着技术的迭代,如果原来这些产品能够做好,技术能够有,那么就有机会把握这种增量的空间,能够抵消一些产品下滑的趋势。另外一点就是公司也在拓展新的客户,可以关注公司其他客户的拓展。虽然,可能单车价值量上不一定有特斯拉高,但是,也是一步一步来的。这些都能够帮助公司抵御年降这些问题。

Q2:三花跟比亚迪的合作现在什么情况?

A2:比亚迪是三花的客户,他的客户非常多,大众、宝马、吉利、上汽都有。

Q3:三花的零件对氢能源车适用吗?

A3:应该是适用的,因为新能源车跟锂电池的电动车是一样的,其实都是电动车,只不过一个是用的锂电池,一个是用的氢能源电池。电出来之后,其他的架构是比较类似的,都是有电机、电控,这样一些相类似的零部件。

Q4:新能源汽车产业整车及配件产业链的标的,展望未来3-5年,最值得关注的5个标的是那些?

A4:整车格局一方面不是很清晰,另外一方面有各个地方的利益、各个集团的利益在里面,很难像供应链做到一家独大。如果一定要说,比亚迪、蔚来、小鹏还是值得关注的。

供应链这块,最核心的是电池,宁德一家独大,对上游材料、资源有比较大议价权。所以,从产业链来选择,除了车之外,最好的电池,宁德、亿纬,这两家确定性高一些。

其他部件里面,三花是不错的。企业的发展历史,它从乡镇企业,一步一步从不二工机那边学技术,再自己创新,三花就是三朵花,管理之花、科技之花、人才之花,这个企业交班也交得不错,从上一代到第二代没什么问题,管理层各方面都不错,电动车这一波热管理也抓了先机,赛道又是一个新的赛道,全球的企业大家都是同一个起跑线,它又有比较核心的东西。短期会觉得它的市值较大,他去年涨得很猛,比那些电磁、材料先涨,因为他当时没什么对手,基本上份额大部分都是他的,做得也比较好,后面大家跟进来做,但是他先发优势、竞争力是最强的。

大众MEB产业链的,跟电子相关的控制器领域也有机会。一些零部件,比方说科博达,照明控制器为核心,之后不断拓展智能和节能部件。还有别的一些电机控制方向,也是可以关注的,尤其是自主开发符合Autosar标准架构的电子产品在国内也是领先的。

Q5:我想问一下三花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实力、研发方面会不会继续让他在今后保持竞争力?

A5:它在阀类的技术和积累是绝对领先的。不要小看阀,因为阀在硬件跟软件上,都有一定的门槛。硬件需要做到防泄漏,还要做到控噪音。软件上,三花应该有做自己的算法。需要很多、大量数据,一般来说很难在短时间跨越。

补充一:两点,1、对比一下A股另外一家做阀的公司——盾安环境,三花的毛利率30%-40%之间,盾安的毛利率只有15%。

2、三花当时进入汽车零部件(电动车热管理)行业,聘请了通用汽车退休的负责技术的副总,然后专家就给他们指了几条路,大概就是说以后电动车方面会有机会,要怎么干,提了几个思路,他很好地把握住了机会。

所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还是管理层,张道才创始人,包括他儿子张亚波,浙江的民营家族企业,做制造业精益求精的钱塘文化,要做世界第一,管理层管理方面还是比较精细的,同时也比较有战略远见。现在的董事长是创始人的大儿子,现在是正当年的时候,40、50的年纪,还是挺优秀的。

补充二:他们都是上交大的背景,尤其是现任董事长,他的专业就是这块,低温技术,有两个有双学位。公司创立之初那些产品,有一个三通阀,是和交大合作开发的,是国内首款。公司的高管都是原来三花管理、技术的背景,都是比较过硬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