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音乐之声》| 特拉普家族的真实故事
《音乐之声》,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由好莱坞拍摄的一部经典音乐类电影。这部电影上映之时便因其所体现出的音乐、舞蹈、爱国主义、家庭和浪漫主义的欢乐庆祝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使其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电影音乐剧之一。
影片讲述了一个喜欢在大自然下歌唱的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因其活泼的性格被院长安排去了一位名叫特拉普上校的家里当家庭教师。上校的妻子早已去世,但她为上校留下了7个孩子。上校毕竟是一位军人,对孩子有着很高的要求。但他告诉玛丽亚要做好失败的准备,因为他们家的孩子,实在是太皮了。玛丽亚果然遭到了孩子们的刁难,但她并没有告诉他们的父亲,而是用爱和耐心渐渐感化了这群孩子。而上校也慢慢在玛丽亚的影响下改善了与孩子们的关系,并且与玛丽亚产生了感情。他们完婚后奥地利已被纳粹占领,正直的上校不想为纳粹办事,于是他们踏上了逃亡的历程......
电影与现实
让人感到惊喜的是,这部经典的电影是有原型故事和原型人物的。在现实生活中,特拉普家族一直以“音乐家庭”的身份被大家熟知。
(图一为电影,图二为现实原型)
然而
美好的电影总会和
骨感的现实有一些出入
那么,现实生活中的
这群音乐之声的原型们
他们的故事是怎么样呢
就让笔者带大家去康康吧
1、玛丽亚:其实我很“可怕”
玛丽亚出生于1905年,在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据说被送到一个虐待他的叔叔家。在成为萨尔茨堡见习候选人之前,她在师范学院学习,在那里她发现了宗教并皈依了天主教。
在电影中,真实的玛丽亚被描绘成一个端庄和谦逊的人。事实上,在修道院里她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她形容自己是“可怕的,你能想象的最糟糕的存在”。其中包括一系列违反法则的行为,如在院子里跑步,吹口哨唱格里高利圣歌和爬上修道院屋顶。
2、特拉普家族并没有电影里那么富裕
尽管电影中描述的这个家庭似乎并不关心钱,但在现实生活中,特拉普一家的财富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全球经济大萧条期间一直在缩水,以至于在电影拍摄时,大多数家庭佣人都被解雇了,而这家人开始寄宿。
资金的缺乏也促使他们一家人考虑将他们对一起唱歌的热爱变成一种职业。
“让家人站在舞台上几乎伤害了我的父亲,不是从势利的角度,而是从一个保护的角度。”(出自《华盛顿邮报》)
3、音乐并不是玛丽亚带来的
在玛丽亚到来之前,音乐的声音已经在家庭中存在了。影片中描述了一个严厉的、禁止音乐的退休海军军官,在玛丽亚到来之前,真实的乔治和他的第一任妻子非常热衷于在家里唱歌。
“实际上,上校是一个温暖、慈爱的父亲,尽管有些不知所措。但实际上,需要情感解冻的是玛丽亚自己,她在情感上有缺陷。”作家汤姆·桑托皮特罗在《纽约时报》上写道。
5、他们没有秘密徒步穿越阿尔卑斯山
尽管他们在边境被封锁前一天才离开奥地利,但他们的实际离开并没有电影中那么戏剧性。
女儿玛丽亚说:“我们告诉人们我们要去美国唱歌。我们没有带着沉重的行李箱和工具翻山越岭。我们在光天化日之下坐火车离开,什么都没有伪装。”
冯·特拉普夫妇与音乐指挥家弗朗兹·瓦斯纳(Franz ·Wasner)和秘书玛莎·佐奇鲍尔(Martha· Zochbauer)一同前往。在影片中,瓦斯纳成了虚构的马克斯·德韦勒,他留在了奥地利。
真正的旅程是一家人先去意大利,在那里 Georg 获得了国籍,因为他的出生地在 1920 年成为了意大利的领土。然后去了伦敦,之后乘船去了美国。
在20世纪40年代早期,他们作为特拉普家庭歌手在美国巡演,最终定居在佛蒙特州的斯托。
在那里他们开了一家招待所,目前仍由冯特拉普家族的后代拥有和经营。
最
后
尽管细节上有出入,但毫无疑问特拉普家族是一个铁打的音乐世家。这不,上校的重孙们,聚在一起演唱了那首著名的《雪绒花》。
这首歌是特拉普上尉写的,在百老汇音乐剧中,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毁灭之中与家人一起唱这首歌曲,作为他对心爱的祖国的告别。
音乐素养需要从小抓起
可爱的都都刺来啦
故事、画面、声响、音乐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