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室有余闲
今天的济南特别特别像小时候看《傲慢与偏见》里面描述的英国乡下的感觉,雾蒙蒙,又清冷。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寒假,坐在书房的窗台(现在叫飘窗了,我小时候还没有这个称呼,就是很宽的窗台。)外面在下雪,爸妈都去上班,我一个人躲在窗帘后看喜欢的书。原本窗边温度一定是低的,但窗台下面正好是一组包在木箱里的暖气,所以整个飘窗都是热乎乎的,很享受~
刚刚过去的这一周,事多繁杂,时间也比较碎片化。看了两本书,分别是《赖声川的创意学》和《李叔同.艺术与佛经文稿》。分享一点精彩段落:
*人类潜意识的内存无限大,潜意识中有无数事情存放、酝酿着、等待取用、其中一切的连接,连贯性相当微妙。为什么闻到某一个味道,我们就会立刻被带回到童年的某一个情境?为什么听到某一首流行歌曲,会带来某种特定的强烈情绪?为什么见到一位好友,立刻唤起温暖的感觉,美丽的回忆?
*我所指的是个人的智慧,也就是个人对生命的透视力,对宇宙的觉察力。
* 如果你是当年在希腊、中国或印度追随苏格拉底、孔子或释迦牟尼的门徒,你的目的绝不是学谋生的一技之长,或者得到可以加薪的证照,你唯一的目的就是学习这位老师所教导的唯一科目“智慧”。反观现在的教育体系,五花八门,独缺这个科目!现在的学校是学习技术而不是智慧的地方,我们正选择一条与古人相反的路,不自觉中推卸责任,不愿面对“智慧”这门过去唯一的科目。
* 一个人能不能累积智慧,主要是看他懂不懂如何看这个世界,如何看自己的动机,如何看自己的习性,如何看自己的生命经验。眼睛只是感官,到底看到什么,看到多少,是心在决定。
* 现代生活的速度太快、太碎,周围令人分心的事太多,逼迫我们随时往后想,往后计划,不然就忙着回忆过去。多少人生活在团团的迷雾中?我们的心无法静下来,大部分的时间都和当下脱节。虽然身体处于现在,但我们的心早就跑到十万八千里之外。现代的生活节奏已经把我们训练得可以同时做很多不同的事:可能同时讲两通电话,一边吃饭,一边看文件,同时电视也开着,我们也在看。现代人对这种能力非常自豪!认为这是效率和生产力的表现,但这能力带来的其实是与当下的疏离。愈进入这个节奏,我们变得愈能干,能处理更多事,但离当下却愈来愈远。
* 有创造力的人通常非常敏感。敏感的人体验人生时看得更多,对情绪、气候、任何事,都有超乎一般人的感受。
* 一个人可以不出门,但仍然过着丰富并具有高度创意的人生;反过来说,另一个人可以云游四海,但是他多元的经验可能无法呈现任何特别意义,最后所有的旅行只不过让他在感官经验中流浪而已。敏感度能为我们创造更丰富的材料,但这些材料怎么用,必须靠进一步的智慧。
*不做,就永远不会。不会,也就无法做好。
* 大部分的艺术家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过着痛苦的生活,相反,大部分艺术家过着快乐的生活。为什么我们很少听说有这种快乐的艺术家?主要的理由是这样的故事不动听,所以媒体很少宣传。
* “一切皆空”,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反而是样样都有,世界是世界,人生是人生,苦是苦,乐是乐,一切都是现成的,佛法之中,明显的说到有邪有正有善,有恶有因有果。要弃邪归正,离恶向善,作善得善果。
* 有些人学佛,没有学到什么,只学会吃素。佛教说素食可以养慈悲心。尤其大乘佛法特别提倡素食。但完全把学佛与素食合一是不对的。
* 纯正的宗教不容许抽签、问卜。真正学佛的,只相信因果。如果过去及现在有恶业,绝没有趋吉避凶的方法可以避免。
* 吾人欲得诸事顺遂,身心安乐之果报者,应先力修善业,以种善因。若唯一心求好果报,而决不肯种少许善因,是为大误。譬如农夫,欲得米谷,而不种田,人皆知其为愚也。
* 惜福,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非常微博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