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刚到山东便看出华野端倪,无奈被队友坑惨,怪不得说刘峙是猪

莱芜战役结束后,蒋介石发了好大的火。

为什么?薛岳的无能,陈诚的瞎指挥,再加上李仙洲的脆败,一下子让蒋介石颜面扫地,一个粟裕,直接把国民党打成了一堆散沙。

先是薛岳遭殃,立刻被撤去了徐州绥靖公署主任一职,给了个闲职让薛岳去坐冷板凳了。

蒋介石

一夜之间,老蒋撤掉了徐州和郑州两个绥靖公署,直到1948年6月,国民党军才在徐州设立了“剿总”,刘峙上任后,才总算是结束了长达一年无人统帅华东战场的局面。

可是刘峙草包,世人皆知,能依靠的只不过杜聿明一人,那杜聿明和刘峙各自的表现又怎么样呢?

今天的正史观察就跟大家聊聊杜聿明和刘峙在华东战场上的表现。

刘峙躺平不作为

其实在薛岳下马后,顾祝同是上来过一段时间的。

在老蒋撤掉两个绥靖公署后,成立了“陆军总司令部徐州司令部”,顾祝同上任陆军总司令,暂时负责坐镇徐州,统一指挥华东战场。

顾祝同

但是顾祝同佛系,或者说他聪明,不像陈诚一样到处插手管这管那,而是把权利都下放到了像汤恩伯和王敬久这样的兵团级司令头上,自己则脱离胜负之外。

老蒋不傻,久而久之也看出了顾祝同意图推卸责任的操作。可他蒋介石也没招儿,彼时无人可用啊,他也很为难。

直至1948年成立了徐州剿总,蒋介石才算放下了心,刘峙上任司令官,总算是让他有了一点依靠。

可是刘峙上任后,立马遭到了众人的嘲讽,更有甚者直言:

“徐州如此重要,理应派一只老虎来把守,再不济也派一只狗来,但是为什么要派一头猪来?”

这里的猪指的就是刘峙,不仅因为刘峙有猪将之称,也因为其身材肥胖才有此一说。

汤恩伯

这个说法虽然嘲讽了一些,其实并不无道理。刘峙无能,这是国军公认的事实,但其实,蒋介石也是看不上刘峙的。

一开始,白崇禧才是担任“剿总”的热门人选,小诸葛之称大名鼎鼎,统一指挥华中、徐州是绝对的实至名归。

白崇禧

但是蒋介石不这么想,了解的人都知道,蒋介石用人第一要求就是忠诚,白崇禧是何人?那是新桂系的领头人物,对蒋介石威胁最大的人之一,蒋介石自然不想让白崇禧趁机抓权威胁他的地位,而白崇禧也明白去了徐州掣肘太多,所以主动提出不愿指挥徐州。

那还有谁?

选来选去,老蒋只有两个人选,一是蒋鼎文,二是刘峙,但蒋鼎文又有河南抗日惨败的污点,所以也只能是刘峙上任了。

刘峙

刘峙虽然无能,自我认知倒还清晰,他知道自己只不过是个看家的人,最好还是不要瞎操作乖乖躺平,要是护家,行军战斗,还是得有个能力强的人来负责。

所以,杜聿明上线了。

杜聿明看出端倪放弃抵抗

杜聿明上线是众望所归,纵观黄埔一期生,杜聿明实在出类拔萃,副司令一职绝对是实至名归。

杜聿明上线后,怀着雄心壮志誓要扭转国民党士气,之前刘峙上任不作为,故意装死打击了不小的士气,所以杜聿明上任后,内心也是揣着一股气在的。

杜聿明

当时的粟裕已经带着华野攻克了济南,几乎山东全境已是华野囊中之物,国民党的局势也很危急,杜聿明根据形势,迅速制定了一个反制山东共军的计划,大致内容如下:

第一、徐州剿总集结兵力,向鲁南和鲁西南的兖州、济宁和大汶口一线突进,实现包围歼灭华野一部的计划。

第二、华中剿总集结兵力,向豫南和豫西一带进攻刘邓大军,如果刘邓大军向华东靠拢,则徐州和华中两大剿总联手围追堵截,完成阻止刘邓大军和华野的会合目的。

第三、如若攻破华野一部,便立刻采用固守要点战法,引诱华野主力来进攻,随后发动全线反击,进而收复济南、泰安一线。

不得不说,杜聿明好计谋,甚至某些计划谋略,和粟裕大将还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粟裕

而粟裕这边,因为在攻克济南和豫东战役之后损失不少,战斗力下降也很明显,所以粟裕并不打算继续全面作战的计划,而是选择了挑着打。

粟裕打算先打徐州剿总,首选就是黄百韬兵团和邱清泉兵团,若能破其一部,则全局瘫痪。

粟裕做好准备,杜聿明也蓄势待发,正当发车的时候,老蒋急踩刹车!

原来是东北出了问题,卫立煌坚决不出兵锦州,急得蒋介石无人可用,只好来华东战场把杜聿明调到东北担任“剿总”副司令,负责解救锦州。

食材都备好了,就差下锅,可是蒋介石偏偏让杜聿明到东北当厨子,杜聿明虽然可惜,但也只能唯命是从。

黄百韬

杜聿明一走,刘峙着急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指挥,只好躺尸在原地一动不动,眼睁睁看着粟裕对徐州动手动脚。

可是东北大局已定,回天乏术,就算是杜聿明过去,也无济于事,于是1948年11年,锦州失陷,杜聿明就这么又回到了徐州继续他的计划。

可是此时的徐州已非彼时的徐州,杜聿明也不是大罗金仙,去了也白去,救是救不活了,但是杜聿明毕竟忠诚,还是来到了徐州。

刘峙一看杜聿明回来了,连呼救星驾到,立刻一股脑地把徐州此时的情况告诉了杜聿明,此时的徐州每个方向皆有共军,无法决断共军目的何方,杜聿明必须立刻做出决断。

蒋介石

杜聿明毕竟有两把刷子,一眼就看出情报上的端倪,必定不实。华野主力怎么可能四处分兵,粟裕的主攻方向一直就是一个,绝不可能如此散碎。

经过思考,杜聿明判断,粟裕的主攻方向一定是黄百韬兵团,其他方向只不过小股兵力再迷惑国军罢了。

随即,杜聿明作出策略,大致内容如下:

第一、决不能让中野刘邓大军和华野粟裕会合,先集中兵力围歼实力稍逊的中野,则华野不足为惧。

第二、黄百韬兵团坚守碾庄,徐州留守兵力少许便可,主要以大部兵力全力西进进攻刘邓大军,然后回师和黄百韬兵团联手击败华野。

第三、全部兵力东进,先解黄百韬之围。

不得不说,杜聿明就算是绝望了也还是能冷静分析出应对战略,尤其第二条,虽是抛弃徐州,但是集结重兵进攻刘邓,与共军常用战法一模一样,不得不赞。

粟裕

可刘峙这个时候却出来捣乱,他坚决不同意杜聿明战法,万一出了茬子,黄百韬丢了,刘邓也没消灭,出了问题谁负责,反正他刘峙直接装死不认。

杜聿明早就绝望,也不想再去抵抗,乖乖地去打了一场毫无希望的增援战。

国军就此失去了唯一翻盘可能。

杜聿明功力再深厚又当如何?终究还是带不动猪队友!

声明:本文为头条号正史观察原创文章,任何未经允许的转载、抄袭、洗稿行为发现必究!

(0)

相关推荐

  • 粟裕下令追击黄百韬:中央问起来我负责!

    电视剧<大决战>里有一个情节,黄百韬兵团撤退的时候是1948年11月6日,而华野这边预订的战役发起时间是11月8日,华野参谋长张震问粟裕怎么办,粟裕说,先让部队追击,同时发电报给中央请示. ...

  • 不可思议的淮海战役

    美国西点军校曾专门派出团队来到淮海战场的旧址进行实地考察,对这一结果的评价是"不可思议". 淮海战役创下了三大战役中的"四个之最":我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 ...

  • 华野锁死30万蒋军,杜聿明反手逃出徐州,粟裕猛然发现急追130里

    <孙子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由此可见,古人认为战争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 ...

  • 淮海战役到底是谁指挥的?是总前委中的陈、邓、刘,还是粟裕?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而且是危险性最大的战役,因为参加战役的我军总兵力少于敌军总兵力,装备更是有很大差距,粟裕当时几天几夜未合眼,此战过后更是落下了病根,由此可见当 ...

  • 没有郭汝瑰,粟裕还能不能打赢淮海战役?

    情报不能没有,但是也不要过分夸大间谍的作用.克公说过,情报70%是来自公开渠道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之后得出的结论,卧底和间谍传来的有用的情报往往并不多,没有那么关键,至少不是决定性的. ...

  • 第29集:粟裕发起碾庄攻击战

    有人在报纸上大肆唱衰金圆券,蒋介石看后很生气.陈训恩说当务之急不是控制舆论,而是要想该如何挽回民心.陈训恩接下来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听得蒋介石不甚高兴.他让陈训恩去找一下民主人士,如张申府等人,组织一场 ...

  • 高希希版《大决战》细节错误的不完全吐槽

    <大决战>的硬伤那叫一个多啊,简直三天三夜都吐不完的槽. 范汉杰本来有胡子,不戴眼镜,结果弄成了戴眼镜,胡子却没有了. 蒋介石对陈布雷的称呼,从来都是布雷先生,没有叫训恩这一说,硬让蒋介石 ...

  • 后卫部队被华野追上,众将催促快走,邱清泉坚持派兵回去增援

    黄百韬兵团被全歼之后,徐州的三个兵团就成了孤立之势,距离最近的黄维兵团也已经被解放军团团围困,自顾不暇,所以,徐州的三个兵团到底怎么办,就成了这时候南京考虑的重点问题. 杜聿明给常公出了三个方案,上策 ...

  • 淮海战役,邱清泉兵团号称最强兵团,麾下5个军的战斗力如何?

    淮海战役爆发时,国民党军徐州剿总下辖4个机动兵团,这四个兵团呈T字型集结在徐州附近.李弥.孙元良兵团居中,而邱清泉.黄百韬兵团位于两翼,犹如徐州剿总的左膀右臂. 此前我们已经分析了黄百韬兵团的大致情况 ...

  • 陈官庄之战(1949年1月)——《百战成钢、卫我中华》之五十七

    --陈官庄之战,是淮海战役的收官之战,也是战果最辉煌.最重要的一战. 1.放弃徐州.退守淮河,杜聿明说服蒋介石 1948年11月28日,中原野战军正围攻黄维兵团于双堆集之时,蒋介石于南京紧急召见杜聿明 ...

  • 黄百韬临死前的3问,答案就是华东野战军歼敌“七不”动员令

    #大决战征文大赛# 11月22日晚上,156师残部企图突围时被打散.成为孤家寡人的黄百韬举枪自杀,是第二十五军副军长杨廷宴把他掩埋的. 杨廷宴就化装成伙夫,还不忘在脸上抹一把黑泥,终于逃回徐州,向杜聿 ...

  • 新四军历任首长——陈毅军长(23)

    1948年12月18日,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合影.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1948年1月初,陈毅到达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向党中央汇报工作.4月1日,陈毅回到已在黄河北岸的华东野战军司令 ...

  • 黎明前的决战:淮海篇-小淮海打成了大淮海

    终于写到淮海战役了. 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场决战. 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60万战胜了80万. 这场70年前发生在中原的大决战,特别传奇. 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密切配合,以少胜多. 解放军在兵力.装 ...

  • 浅谈粟裕在淮海战役的决策与建议-客观呈现战神的思考

    粟裕在淮海战役立下赫赫战功,与刘陈邓等圆满完成了中央歼灭敌人于江北的任务,本文浅析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相关决策与建议. 济南战役前,粟裕向主席汇报刚经历豫东大捷的西兵团非常虚弱,连一个月阻击任务都无法承 ...

  • 用邮票讲故事-淮海战役 - 美篇

    用邮票讲故事-淮海战役 2019.09.24 春风化雨 阅读 263分列式进行曲   话说上个世纪40年代末,在我国中原地区发生了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淮海战役,这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 ...

  • 杜聿明兵撤徐州有3条路,走两淮最易脱困。粟裕:他绝不会走两淮

    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资料都显示,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围攻黄维兵团时,粟裕最为紧张,以至于7天7夜都睡不着觉. 粟裕的紧张并不是害怕打不下黄维兵团,而是他在反复衡量.计算该如何合理分配使用华野的40万兵力, ...

  • 第27集:粟裕提前发起淮海战役

    https://tv.cctv.com/2021/07/14/VIDEdE4enrv8eU67kAkCpCfg210714.shtml?spm=C55853485115.PbyFRuU7DWZS.0. ...

  • 鏖战华东(十七):战略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上)

    引言: 济南战役的枪炮声尚未停息,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己经在考虑下一场战役了. 国民党增援济南的邱清泉兵团.黄百韬兵团.李弥兵团,担心粟裕的"围点打援"一直畏缩不前,使华 ...

  • 一战定乾坤的淮海战役(12

    历史杂谈 第十二节:黄百韬的郁闷 黄百韬,祖籍广东梅县,客家人,1900年生于天津,1916年毕业于直隶省立工业专门学校中学部,毕业后赴江西投军,先后在军阀李纯和张宗昌手下任职,后又随张宗昌部下徐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