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丧葬习俗,做七、大殓和小殓,分别是啥意思?
生老病死是所有人都必须经历的,尤其是死亡更是无法避免的。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有很风俗。
而人生中无论是生日、婚礼、各种庆典,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个美好的生活;走过一生后,谁都躲不过一捧黄土,当我们和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子孙会给我们办一个葬礼,这也是后代子孙对我们的追忆。
民间称葬礼为“白事”,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变成了现在我们所知的丧葬风俗!
农村丧葬风俗中的做七
农村的很多风俗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很多被城市摒弃的风俗,在一些小城市,或者是农村却司空见惯。比如说在古代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其实这是人们对逝者一种怀念,希望逝者能够复生。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古代会因为医学不发达,很多假死的现象不能够及时地发现,所以灵柩需要停一段时间再下葬。再有便是给后人准备葬礼留够充足的时间。
在古代,尤其是天子诸侯们的葬礼,停丧的时间会更长,因为他们的葬礼往往更加复杂,更加耗费人力物力。
一般来说,死后要停七七四十九天,每隔七天就要祭祀一次,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做七”。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后,还要做“孝子祭”。亡者死后百天还要上坟前祭祀。到了周年,同样需要祭祀,俗称“做周年”。
“做七”的礼仪其实非常繁琐,当代人的“做七”其实已经简化很多了。
农村丧葬风俗中的大殓小殓
在丧礼当中,入殓是最重要的一环,而入殓又分为大殓和小殓。
所谓小殓就是指为逝者穿衣,一般是在第二天进行。在古代小殓也分很多个步骤,比如说陈小敛衣、陈小敛奠、小敛、冯尸、变麻、设小敛奠、送宾等等。陈就是指陈列,将小殓用的衣服和祭品都摆放好,然后为逝者更衣,裹上被子(小殓)。这个时候,是不将脸盖住的,主要是为了让生者还能够见到逝者,表达不舍之情。
在给逝者穿衣之后,还要进行“冯尸”,《礼记》中记载“君於臣抚之,父母於子执之,子於父母冯之,妇於舅姑奉之”。之后再进行变麻,就是头和腰上系上麻绳。
小殓之后逝者已经算是和生者阴阳两隔了,之后要举行的便是大殓了。
所谓大殓就是指将逝者放入棺椁中,这个仪式一般是在第三天举行。大殓其实是为了让逝者能够更加体面地离开人世,因为在棺椁中,算是与世隔绝,不必与尘土接触。古人就算再穷,买不起棺材也不会将亲人随便掩埋,最起码都要裹上一个草席。我们常从影视剧中听到这样的一句台词“死的时候,只有一张草席裹尸”。
棺椁一般是用松柏制成,特别忌讳用柳木做棺材,因为松柏在古人看来是长寿的象征,而柳树因为不结籽,所以人们认为这样会导致绝后!
大殓的时候,是亲人们见逝者的最后一面,这个时候,亲人们都会嚎啕大哭,以表示对亡者的不舍之情。
在入殓之后便是要盖棺,在我们这里称钉棺椁的钉子为“镇钉”,又说叫“子孙钉”,据说这样能够让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我们丧葬文化,最重要的就是为了缅怀逝者,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其实农村的这些风俗,很多都是古代《礼记》中所要求的,比如说《明史·礼志》中就有记载“丧之明日乃小殓,又明日大殓”。说的就是明代所要求的丧葬礼节。
这些扎根在农村的风俗,其实更能够代表了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