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限于市场领域,什么叫信念?
比如 “京沪永远涨”,比如 “一币一墅”。
但是,如果京沪的房子真的永远涨,一个比特币真的可以换一套别墅,为什么还要用力喊出来给自己打气?
所以,信念一定是遭遇到外部困境之后,才派生出来的产物。
比如一家上市公司非常优质,但估值接近 200 倍 —— 公司非常好,但太贵了你下不去手,你很犹豫是不是要买。
这个时候,就需要信念了 —— 用什么 “核心资产永远涨”、“赛道理论” 等来给自己打气,你顺利完成了买入。
好公司 + 好价格,才是好买点。
好公司 + 糟糕价格,需要信念才能完成买入。而这种信念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即使高点买入,它依然会继续涨。
正是现实中的上涨,不断对信念进行强化。
但是,任何信念都会有崩塌的一天。
比如牛市,全部或一大类股票整体、持续上涨,不是这些公司好到就值这么多钱,而是货币导致的。
为什么市场总是 “牛 - 熊” 循环,因为有放水,就一定有收水;过去怎么上去的,未来就怎么下去。
市值 = 净利润 × 市盈率,净利润增长总是缓慢的,牛市本质是市盈率的大幅提升,这种提升:
1、内在其实是货币现象,比如 2019-2020 年是基金牛,2014-2015 年是杠杆牛等等;
2、但外在体现为信念支撑,就是人怎么把这种恒高估值给合理化,比如本次牛市的信念是核心资产永远涨,茅 100 等等。
如果站在 20 年的维度来看,大白马 200 倍估值简直是疯了,但是站在这两年,大白马 200 倍以上好像也很合理,背后就是信念在支撑。
一旦货币环境或者政经环境变了,信念也会发生变化。比如酱香科技,历史上的最高市盈率超过 70 倍,最低市盈率 10 倍。
你站在当下,觉得 70 倍市盈率正常,跌到 40 倍简直是送钱;但是,如果站在 10 倍市盈率的时候,你会觉得 30 倍市盈率太高了,8 倍市盈率你才勉强敢买。
牛熊转换比熊市更容易亏钱,原因就是熊市若已成共识,你知道自己在熊市投资,就会很小心;但牛熊转换阶段,现实中已经开始走熊,但你还是牛市思维,大胆买甚至上杠杆,结果大概率被挂在山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