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青:腊月的记忆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六十一个腊月擦肩而过。
恍惚间,本命年又将成为消逝的符号。如此循环往复,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怪不得地球的提速。因为等待你的事情太多,只要想干、去干,就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容不得你争辩,也无需惋惜,它都不可能停摆,更不可能回到你所期望的原点。
在“只争朝夕”的旋律里,我致力寻找本应属于我的、而对社会有价值的音符,尽力填写为人诚实、与人为善、与爱同行的歌词,努力使人生乐曲的每一个元素,都能在人生驿站上寻觅到小憩、饮茶、作诗、赋词的影子,在人生韵律里触摸到蝌蚪跳动的表情和波澜壮阔的空间,在人生梦海边捕捉到细沙、奇石、贝壳、海螺……
腊月是一年的尾月。儿时的显示屏幕上,总会印刻着“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谚语。其实,剩下的20天似乎像弹簧一样,拉长了许多。于是,小孩们习惯地攀着指头数日子、掂起脚尖盼除夕的情趣,如同猫爪抓心一般。
家家户户的腊八粥,拉开了过年的序幕。它召集了大米、红枣、磨菇、玉米、芋头、山芋、核桃仁、花生米、胡萝卜等营养“健儿”,开的是“群英会”。乡间小灶,是“健儿”淬火锤炼的平台,一把一把的麦秸、柴木,在风箱的作用下,形成了团团烈火,铁锅里沸腾的水将“健儿”纷纷托起,又匆匆落下,千滾万煮,造就“健儿”的和谐融合,生成了粘糊糊、宜人可口的腊八粥。每每回味,腊八粥的香气便是萦绕心地的健康的“福”。
今年的腊八节,浓烈地烧开了整个“微信圈”。网友们带着友情、亲情提前的祝福,犹如滾烫滾烫的“粥”,更像意蕴含蓄、排比明快的“香味”四溢。
傍晚时分,寒潮来袭。昏暗的天色如冰,平素并不畏冷的我,站在城南的加油站旁、清水河畔、民政桥西,顿感一阵揪心的颤动。目睹河里涟漪的水纹,凝重而显得清静;瞧瞧路上的轿车,一口口的尾气如一缕缕青烟,呛进了原本洁净的空间,隐隐地流入了人们的五脏六肺;行人戴上了口罩、耳护、帽子、手套,加油师傅一边执起冰冷的油枪,一边哈着气、搓把手,体验冰冷的滋味;乘坐电动、摩托车的人儿紧抱驾驶员,力避迎面而来的风刀。陡冷的气侯下,我的“尼桑”钥匙也失了灵,遥控器像走了神,手动一样开不了门,心里的冰块蓦然间化作一个大大的问号 : 难道腊八的笔名叫寒冷?当修车师傅莅临时,车钥匙又管用了,我琢磨着 : 是否天气过冷,冻僵了生性灵活、麻利的手指?还是冰凉的风寒成就了心寒,颤抖的心使唤了颤动的手?这时,手机的寒号鸟声响起 : “爷爷,回来吃腊八粥吧!”孙子的话,像一股暖流通遍全身。
腊八粥味道真好,不如迎面的孙子“爷爷”喊得好。回到家里,顿觉得暖融融的气流似“电”触一般。晚饭后,我招呼着孙子:“九儿乖乖,跟爷爷冼澡去!”孙子刘嘉铭张开了双手,“爷、爷、爷”的喊着,是想去的意思,但考虑到将两岁不到的孙子带到大池就浴有诸多不便,就依依不舍地与孙子挥手致意 : “爷爷回来抱你小乖乘!”聪明乖巧的孙子己是腊月家里祛寒取暖的火炉,更像徐徐升起的旭日,他点燃了幸福和谐的曙光。
人们对腊月的记忆,如同出生的胎记,刻骨铭心。
建国初期直至“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前夕,国家虽然穷但阳光四射,有号召力、凝聚力,一个声音如温暖的春风,吹拂全球角落,即使最冷的腊月,也会感到温暖就在身边;人民虽然穷,但不勾心斗角,而是同心同德,表现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的仁义、仁慈和仁德。
如今,中国梦风起云涌,席卷全球。但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一些痼疾,时常出现“不该腊月却腊月,不应寒潮却寒冷”的现象。国家虽然富了,但一个声音不是那样喊到底了,喊过之后也不知有多少人在听了;当资本甚嚣尘上的时候,社会的平均分配那支箭早己成为一把弓了,多少年不敢提及的“剥削”二字,也开始成为国人祈祷消灭但又挥之不去的阴影,仁者为人的少了,心与心之间似乎多了一些莫名的隔膜,人与人相处总像有一道墙堵着,人性危机明显地让仁者心里恐慌而发怵。过去过年,一捧花生一桌人吃,个个吃得津津有味,乐道不绝;现在过年,一把花生一个人吃,心不在焉,怨声载道。为什么?究竟为什么?如果中国人连自己老祖宗真正的名字都不知道而感到唐突或有说不出口的荒诞的时候,其实己经是一种咄咄怪事了。
该记忆的不能忘却,该忘却的无需记忆。无论到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记住“人之初,性本善”的古训、孔子“仁者为人、仁者爱人”的论语、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教导,只要牢记了、做好了,人世间的温暖就会常在。自然界的极度寒冷,或许是对人类人为破坏的鲜明报复,但人世间最大的寒冷决不是有序轮回的天气,而是亲情和友情。当亲情和友情一旦遭遇金钱、资本等物质诸要素冷却,而诱发出的见利忘义、忘恩负义的冷气远比天寒地冻要强过数十倍乃至上百倍。
寒打脚上起。鸡年的春姑悄悄捎来“腊泡脚,暖上宝” 的好消息,我闻之而动,自然养成了边泡脚边创作的习惯。腊九零时,雪花悠然地纷至沓来。推开阳台窗户,借着劳动新村巷口微弱的灯光,那晶莹的雪花,就像怒放在国人心头的花蕊。伸出手去,捧一捧天边落下的祥瑞,似甘露渗透掌心,润入血管之内,径直流向春天的河流,流出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的欣慰。
腊九晨起,雪花飞舞的景象远比动画片吸引了孙子的眼球!孙子说话虽不利索,但“爷爷爷”地用手比划着外面纷飞不停的棉絮,早己是进入童画的仙境。早餐后,我抱孙子,奶奶打伞,并步于去国际早教中心的路上,巷口路遇仁源生老板张海波“哇!多幸福的一家子啊!”雪花是千千万万个幸福的吉祥物,它不停地飞呀飞,飞到哪儿就将幸福带到哪儿。我兴致勃勃地登上人社高楼,摄下北处雪景,一下子愣了: 图片的底色全是白的,火柴盒似的房屋呆若木鸡,俗气得像菜农的地摊,绿色栖息得无影无踪。当绿色鲜为瑕疵时,人类的生命体征也许就有缺陷了……
春天呼唤着绿色,绿色应该到了。
作者简介
刘峰青,笔名山月。1957年出生,江苏泰兴人。中共党员,国家公务员,经济师,研究生,作家,诗人,书法家,江苏省民间文艺协会会员。曾任江苏省泰兴市纪律检查委员会调研室主任(副局级),现任泰兴市纪检监察研究会副会长、中华文化艺术名家联合会副主席兼副秘书长、黄宾虹文化产业联合会副会长。曾由作家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改革出版社出版《人生驿站》《人生廉耻》《人生韵律》《企业承包制纵横》等著作。今年又由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出版“山月风”文化丛书一套六本,分别是长篇小说《创客家族》、诗词《人民万岁》、报告文学《仁者无敌》、散文《心空的太阳》、随笔《真理的呼唤》、文选《反腐没有句号》。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我与10W+之间只差您的一个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