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优秀的密码:如何培养出努力学习的孩子?| 深度好文
可以想象的是,一个人的成长,总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进行的。就像一粒种子的萌芽和生长,既决定于自身的基因,也离不开土壤、阳光和水分。所以,我们有时候会讲内因外因,天赋或环境。假如我们一定要识别出一些重要的因素,那么,最重要的因素,分别是天赋、环境、选择、努力。
这四个因素往往在变化中,并且是不断地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不同的组合或配方。或者说,这四者都是变量,在不同的人那里,在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在同一个人同一时期不同的领域,都处于变化之中,或者说,处于不断的相互作用中。
哪个因素是决定性的?
有时候天赋是决定性的,尤其是身体和艺术领域。你要打篮球,就必须有天赋,至少有身高。
有时候是环境决定的,一个新冠病毒,让医疗领域和卖口罩的厂家获得了极大的利益,你无须努力改进产品就能赢得市场,但是,卖新冠啤酒的,损失了20个亿,仅仅因为谐音。
有时候是选择决定的,同样是名校毕业,你同学选择进了阿里巴巴,你选择进了诺基亚,几年后,天差地别,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上错船了。
有时候努力是决定性的,你要考上好大学,努力肯定是第一位的,你再有天赋,上的学校再好,老师再优秀,知识不会主动跳在你大脑里完成自我建构的。
那么,到底什么因素最重要?
你发现,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
一个是事实判断:究竟什么因素最重要?我们刚才回答了这个问题,在不同的情境中,答案不一样。
一个是价值判断:我认为,什么因素最重要?
这就有意思了。你认为选择和努力更重要,还是天赋和环境更重要?如果你认为天赋和环境更重要,那么,你就是固定型思维,如果你认为选择和努力更重要,你就是成长型思维。这与事实无关,而是我们选择了一种态度,一种立场,一种认知。现在的重点,不是哪种认知更正确,而是哪种认知,更容易促进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显然,成长型思维,更占优势。
因为成长型思维背后,有一种特别值得肯定的立场: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因此,成长型思维,本质上是自由论的,而固定性思维,本质上是宿命论的。无论如何,我们要做自由的、把握自己命运的人。
今天的孩子,遇到困难往往容易退缩:因为……,所以我不能……。而真正的卓越者的思维习惯是:纵然……,我还能。
一切胜利,最终是意志的胜利。
所以,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不是一个事实,而是一个选择,一种认知,一份勇气。
优秀,究竟取决于努力,还是习惯?
为节约篇幅,无须论证,我们可以直接给出结论:一个人的优秀与否,主要取决于习惯。
为什么我不说取决于努力呢?因为,对于优秀者来讲,努力是一种习惯,而习惯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
我要停下来,讲一个人性或者说心理学中特别重要的原则。一个从无须外部压力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或者保持一种状态,他一定从中得到了好处。我们要分析,他得到的好处是什么?
比如,一个孩子,总是捣乱,让妈妈操心,你说熊孩子,你就不能安静几分钟吗?不能,因为他从捣乱中得到了好处,例如说妈妈的关注。比如,一个妈妈,对孩子关怀备至,孩子有个风吹草动,都会惊慌失措。
孩子上大学?能不能在本地上?孩子找工作,甚至结婚能不能在居住的城市?妈妈从中得到了好处,她找到了存在感、意义与价值。
一个规律是,父母的层次越高,亲子关系越显得疏离。为什么呢?因为父母的层次越高,血缘关系在他的生命中所占的比重越低,孩子也越自由。甚至你会看到一些富人,财富中有相当数量都没有留给孩子。
实际上,血缘关系是关系的自然基础,但不是自由状态。我举个例子,我可以保护我的女儿,但我做不到以牺牲别人为代价保护我的女儿。这就是文明的结果。
回到努力这个话题上来,必须让努力成为一种习惯。否则,就会变成表演性努力,不给糖就不努力,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像减肥,报复性反弹。
怎么让努力成为一种有好处的行为?
短期努力靠刺激。例如,明天就要考试了,今天就会非常努力。今晚加个班,把活干了,每人奖励一个月工资,大家也会非常努力。而长期努力靠的是长期形成的较高水平的自我镜像,或者说自我认知。
想象一下,一个老师,面对两个学生,一个是优等生,一个是学困生。优等生完成了十道题,很不错,学困生完成了五道题,也不错,已经尽了全力了。不同的反应,能测出一个老师的教育学素养。今天不讨论这个,今天只说,老师会怎么对待学困生?老师当然应该表扬他:“小明啊,你今天的表现,真的让老师刮目相看,太出色了,继续努力吧,你一定行的。”小明会一步步赶上去,最终成为优等生吗?大概率不会的。
许多时候,老师和父母很辛苦,但改变不了孩子在班级的位置,更诡异的是,孩子可能也很努力。问题出在哪儿?出在小明的自我认知上。小明知道自己是差生,而且,老师对小明的表扬,巩固了小明的自我镜像。而对于优等生,老师批评也没关系:“小红啊,你怎么才做了十道题?最近为什么表现这么差?这不像你啊,你太让我失望了,你辜负了我对你的期待。”但在小红的潜意识里,老师对自己的期待很高。所以,她必须努力,以配得上老师对他的期待,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什么是高明的老师?
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本书特别值得看,我经常当成教师培训教材,叫《特别的女生萨哈拉》。里面有一个差生,叫萨哈拉,因为差,所以留级,并且接受了所谓的特别教育,就是针对差生的教育项目,用一些幼稚的内容教他们,以与他们的水平相适应。萨哈拉父母离异,跟母亲过,她很想父亲,而且她喜欢写作,就给父亲写了许多信,结果被老师没收了。
后来,来了一个新老师,叫波迪小姐。波迪小姐让学生写随笔。萨哈拉不知道写什么好,最后,鼓足了勇气,战战兢兢地写了一句话:“我是个作家。”
我们假设萨哈拉遇到了一个非常善良的特别想要帮助萨哈拉的老师,他会怎么说?
他可能会说:小萨呀,你有一个远大的理想,这很好。但是呢,任何理想,都要脚踏实地。你要先认真完成作业,努力学好功课,以后才有机会成为作家。大家觉得这个反应怎么样?好像很好了,是吧?实际上,这是一个低级反应。
波迪小姐怎么回复的?她只回复了三个字:“我相信。”
结果第二次,萨哈拉没写随笔,交上去一个空白的本子。你要是波迪小姐,你怎么回复?你可能会说:“小萨,你还想当作家?先认真把作文写完好不好?”
但是波迪小姐不是这样的,她回复了让我印象深刻,堪称教育经典的六个字:“作家需要写作。”这是对萨哈拉的批评:“你应该写作!”通俗点说,要交作业啦。可是,她没有说“你应该写随笔”,而说“作家需要写作”。
我们会怎么教育孩子?
“你看看你,又是倒数第三名,你这么差,还不努力?!”
“我也不指望你赶上那个谁谁谁,你能不能努力一下,至少考个中游?”
你定义了孩子,孩子也定义了自身。有些家长,以自己的牺牲,成功地激发了孩子的内疚。孩子觉得对不起父母。那么接下来孩子会怎么表现?要么表演勤奋,而不是真的勤奋,以减轻良心的压力,并且连自己也相信了。要么撒谎逃避,就像酗酒的人,一边内疚,一边喝酒,而内疚是为了减少良心的压力。要么陷入了习得性无助,就像溺水的人,越想努力,越下沉。要么反抗,甚至离家出走。
怎么让孩子形成优秀者的自我镜像?
孩子一旦认为自己是个优秀者(事实上的或潜在的),就会以一个优秀者的方式去建构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就会变成一个努力的人,并让努力成为习惯。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持续努力甚至战胜本能的动力从何而来?孩子究竟获得了哪些奖励?
真正的奖励,是高自我认同。你也可以说,是高自尊,或者说,是那种不断肯定“我能行”、“我很优秀”的内在的满足感。这是孩子从努力中获得的好处,一旦这个好处受到威胁,孩子会加倍努力。这种动力,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优等生带来的满足感,即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二是怕失去的恐惧感。你也可以说,优等生就是他的标签,是他的人格面具。
不仅学生如此,老师亦然。校长批评老师,老师未必服气,但是,学生和家长否定一个老师,对老师的伤害是致命的。这使他的自我受到了威胁,关乎他作为一个老师的职业形象。
现在,让我们回到童话故事,回到发展的源初结构,即发展的本质结构。
一个典型的发展故事,是这样的:
1.从前,有一位王子或公主,生活在城堡/森林或自己的王国里,过着幸福的生活。
2.突然有一天,巫婆/后妈出现了,或者父王被杀了,王国沦陷了,王子或公主,被逐出了伊甸园,被迫离开了自己的王国,开始了逃亡/流浪之旅。
3.经过一段时间的慌乱、迷茫、痛苦,王子/公主,决定重新返回自己的王国。于是,战争开始了,王子/公主处于劣势,几乎要被完全地打败/杀死了。
4.在关键时刻,帮助者出现了,或者是某个神仙、智慧老人、法师、死去了的父母的灵魂,甚至只是一个物品,在帮助者的帮助下,王子/公主最终起死回生,绝地反击,赢得了胜利。
5.结局是,王子或公主,夺回了王国,并且找到了自己心爱的另一半,另一个国家的王子或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显然,在这样的故事中,你必须是王子或公主。但是,我们谁不曾经是呢?只是,随着上学,随着伊甸园的丧失,只有少数人能够王者归来,而大多数人,最终泯然众人矣,成为乌合之众的一员。
在学龄前,儿童面临的是一个低竞争的世界,他是被允许失败的。因此,每个孩子,都是王子或公主。但从被送进学校开始,一切都改变了,儿童被迫离开了伊甸园。妈妈变成了后妈或巫婆,把儿童拖进了校门,让儿童被迫面临一个陌生的充满恐惧的世界。你在一年级教室的窗外听一听?开学第一个月,哪一间教室没有传来哭声?
童话为什么总以“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结尾呢?只是为了给孩子以安全感虚构出来的吗?不,伟大的故事,从来都是真实的。这个故事的一个含义是,你本来就是王子或公主,你一生的努力,只是成为你自己,并夺回属于你自己的东西,这是你的使命。
儿童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失去王国的流浪王子,变成真正的国王?
在心理学上,整个小学阶段,我们称之为“勤奋-自卑”的时期。
这是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来的概念,适合于6-12岁的儿童。他认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是帮儿童“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儿童顺利完成学业,持续地获得成功,就会获得勤奋感,就是我们所谓的努力的习惯,这让儿童在未来独立生活或承担工作时充满信心,反之,则会产生自卑。
为了大家更清楚地理解这一时期,我分条来说明。
1.学前阶段的核心冲突,是勤奋对自卑。儿童离开了父母的怀抱,被进一步地投入到社会环境中,他必须在生态位中赢得自己的位置。他的自我进一步地客体化,更加重视社会比较,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定义自我。如果儿童持续地获得成就以及外部肯定,就会形成努力的品质以及高自尊(我能行),相反,则会变得自卑(我不行)。
其本质就是自信心与自尊的建立。若是儿童在发展中获得了自信与自尊,那么他也就会获得基本的信任感、自主性、主动性和勤奋美德,不一定是大富大贵,但他这一生至少会变得完整和健康。
2.鼓励儿童为有价值的目标而努力。一至三年级,相比于学前,儿童的整体自尊是下降的(我要做个好孩子);四至六年级,多数儿童的自尊水平处于上升趋势,儿童开始分化。这个过程中,关键是鼓励儿童为有价值的目标而努力,成人的交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在成人的交流中,归因方式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积极努力的儿童,会将成就归因于能力;相反,自卑的儿童,会将成就归因于环境或运气。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儿童,也会归因于能力,他们哪怕取得了进步,也觉得是运气好,如果失败了,反正很正常。
3.保证儿童生活的丰富性和多元化。成人对待儿童有三种类型:控制型、放任型或自由型、权威型。最好的类型,是权威型。控制型导致低自尊,让儿童意识到自己是没有价值的,没有能力甚至不配决定自己的生活。到了青春期,就会酿成严重的冲突。放任型或自由型(溺爱),导致儿童不现实的高自尊,最终儿童为了维护虚假的自尊,与现实产生剧烈的冲突,导致敌意、刻薄,以及极度的自我中心。
这一时期,要保证儿童生活的丰富性和多元化。如果“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孩子就会成为工具性存在,容易变成工作或任务的奴隶。要牢记罗素的话:“须知参差百态,乃是幸福之源。”
生活需要弹性。
培养一个努力学习的孩子的关键动作
通常家长们会听到许多建议,每一条建议,孤立地看似乎都很有道理,但是,成长是一个系统不断完善和升级的过程,需要许多动作的相互配合,仅仅强调某一个看似正确的动作,实际上无法解决问题。家长很容易陷入到琐碎的建议中,结果似乎一直在努力,也似乎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整体上进展不大,甚至最终一无所得。
如果我们知道这个系统的原理和关键,把握住这个系统中的每一个关键,并不断地升级,那么,对于结果,就有很高的控制性。
培养出努力学习的孩子,需要哪些关键动作呢?分别是:设计环境、培养习惯、树立目标、提供反馈。
这四个因素哪一个最重要?在不同的处境中,每一个都可能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要确保这四个因素都持续改进,并形成良性循环。
这个良性循环的核心是什么?是自尊,是高价值的自我镜像。
01 环境为什么重要
我讲个故事,根据波兰学者卢卡什出版的《嗑药:药物与战争简史》中描述,据美国国防部估算:在1971年的越南战争期间,51%美军曾吸食大麻、28%曾吸食海洛因等硬性毒品。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毒品被用来麻醉、安抚士兵紧绷的神经。以减轻战争对年轻士兵造成的心理精神负担、恐惧与忧虑。面对焦灼的战争,军方高层甚至默许了这样的“嗑药”行为。一时之间,美军基地成为了可怕的毒巢。
当美军回国后,国防部最担心的是吸毒问题,因为戒毒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是小概率事件。于是,国防部委托著名的心理学家组成的团队,进行了后续的调查研究。最终的结果非常令人吃惊,90%的吸毒士兵成功戒毒。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绝大多数士兵回到家乡后,他所在的社区,并没有毒品环境。这样,获取毒品变得很难,最终也就戒除了毒品。但如果在一个毒品和暴力泛滥的社区,你要戒毒,非常难,你必须天天运用意志力去抵御环境中毒品的诱惑。
我再举一个自己的例子,我贪吃,爱喝酒,但达不到酗酒的级别。不过我很少抽烟,尽管学生时代就学会了。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是老师。学校的环境,往往是禁烟环境,在学校抽烟,心理成本很高。时间久了,就形成习惯了。
同样地,孩子在一个班级里,如果整个班级都积极向上,孩子堕落的概率有多大?如果整个班级风气不好,孩子积极向上的概率有多大?
一定要让我在四个因素里说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我肯定选择环境。在自然状态下,人大概率是被环境决定的,不要高估人的意志。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成人的引导,而不能够走向放任。
你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就为孩子创造怎样的环境。你希望孩子平和友善,就创造一个人际安全的家庭环境,而不是一个充满了指责与吵闹的家庭环境;你希望孩子语言文明,你就不要在家里说脏话,而应该创造一个教养环境;你希望孩子远离电子产品,就为他创造一个没有电子产品,或者电子产品使用有规范的环境。我们家没有电视机已经十几年了,所以,我女儿就没有看电视的习惯。
顺境出人才,还是逆境出人才?
顺境和逆境,都可能出人才。顺境出的人才,我们叫顺潮儿,逆境出的人才,我们叫弄潮儿。顺境出人才的概率很高,但是,逆境中出的人才,具有与顺境中人才不一样的特质。举个例子,出色的领导者,往往是逆境中出来的,顺境中,很难培养出真正的领导人。
有一部电影,叫《风雨哈佛路》,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的,主人公莉丝·默里(Liz Murray) 1980年出生于纽约市布朗克斯区,父母吸毒,15岁莉丝便无家可归。她在居无定所,流浪街头的日子里,用两年时间完成了高中四年的学业,以全优的成绩考入哈佛,并获得“《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莉丝还曾获得“白宫计划榜样奖”,及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特别颁发的“无所畏惧奖”,更受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接见。
我们究竟如何看待环境,以及创造环境呢?
只有一个原则:接受我们不得不接受的,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
什么意思呢?我们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永远有我们无法改变的部分。
比如,我们都知道完整家庭对孩子很好,但如果婚姻出现问题,必须离婚,我们就得接受它,孩子也得接受,委曲求全的婚姻对孩子的伤害也许更大。我带过一位学生,父母离异,但她反而是身心最健康、最阳光的一位女生。最后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现在应该在做编剧。
如果能创造更好的环境,当然顺境最好。如果创造不了,那么,最好的态度是:接受它,利用它。因为你所谓不好的环境,往往给了你新的机遇。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还可以用来磨砺意志力。指责和抱怨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生活就是这样的,有得有失,把一切都当成馈赠,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才是成长性思维,才是我们面对环境应有的态度。
02 习惯是成为优秀者的核心部分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程序。
有些孩子,跟别人一起进门的时候,会很自然地把门帘掀起来,让别人先进,看到后面没人了,再放下来。久之,别人会觉得他很有教养,会很自然地亲近他,而对他来说,不过是个习惯。
再比如,有些人有记账的习惯,随手记下自己的每一笔大大小小的开销,这个习惯节约的钱,超乎你的想象。
一旦思维习惯养成,你对问题的敏感,不是分析的,是直觉的。
例如因为疫情,开学一再推迟,新华书店的书送到了,我们就要送到孩子手中。现在我们面临一个任务,这个任务有几个条件:
1.把书准确地送到孩子手中。
2.尽可能不折腾家长。
3.尽可能降低成本。
4.尽可能快。
我把任务交给学校行政,而且给了权限,除高中因为教材多,由家长到付外,小学到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支付邮寄费。一来大幅度减少对家长的折腾和接触快递员的风险,二来,学校可以可快递门店谈价格,尽可能降低成本。正好一位老师家里有快递门店,所以我们只支付了成本费,连老师的劳务费都没给,最终成本很低。背后的思维是“单一所有人”,即假设学校和家长是一个人,那么目标是整体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单方利益最大化。
但这件事出了不少漏洞,行政人员很热情,但缺乏研究的习惯和做事的方法。书分得对不对?电话号码对不对?关键处要一一核查,要敏感,如果出现问题,问题会出在哪里,要有预判。
我一听到是家委会或家长志愿者出面送发图书,就知道坏了,肯定要出纰漏。我原来的建议,是外地一律学校寄送,本地划片区,由学校行政人员出车按片区配送,这样比家委会操作,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更少差错。
许多孩子成绩不好,原因固然很多,学习效率不高是一个重要方面。而学习效率不高,跟无法将知识结构化有很大关系。就是说,孩子的思维是散漫的,因此始终处在碎片化学习之中,少慢差费是避免不了的。
我们可以想象的是,优秀者,拥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优秀的习惯。是这些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让他的优秀成为一种自然。
那么,如果我们要识别出核心习惯,会有哪些呢?
我跟大家重点讲四个核心习惯:
1.珍惜时间的习惯。
2.保持专注的习惯。
3.深度学习的习惯。
4.合理归因的习惯。
时间在事件之内
时间本质上是事件进程。或者说,是事件过程长短和发生顺序的度量。
因此,时间在事件之内,而不在事件之外。例如,你的一生,一个至关重要的存在事件,时间不在你之外,你未出生,或已经死亡,时间对你来说,都不存在,没有意义。也可以说,生死对你,是绝对时间。
那么,珍惜时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让你的生命保持紧张感。
紧张感是什么意思?紧张感的意思,是节奏感。也是一种秩序感,是一种张弛有度的节奏感。这种节奏,就像心脏的跳动,是活力之源。
我们把人生,或者任何一件事,想象成一场足球赛。在这场足球赛中,你必须保持紧张感,时时刻刻处于跑动的状态。当你带球,射门之际,你必须拼尽全力;当你跑位,截断,你也必须拼尽全力。你会沮丧、痛苦,当射偏了,被截球了;你也会快乐、兴奋,当射进了,截了别人的球。
但是,保持紧张感,并不意味着一直是紧张的。如果你一直在奔跑,就像你在90分钟内一直百米冲刺,可能会被累死。事实上,在90分钟内,你一直在奔跑,你也一直在休息。战斗与休息,快跑与慢跑,奔跑与停顿,就构成了动静相宜的生命状态,这就是紧张感,这就是节奏感,这也是秩序感,这同时也是自由感。
我长期在研究时间管理,不是为别人研究,而是我自己需要。现在我们经常也在教育孩子要做好时间管理,例如,帮孩子建立一个作息时间表,让孩子按作息时间表控制自己的生活。这当然没有问题,但这种情况,时间仍然外在于孩子,而不是内在于孩子,孩子并没有自内而外地形成自己的时间观念或者说时间意识。只有内在的时间观念或意识,才能形成紧张感。
我举个例子,我从来不用闹钟让自己起床,相反,我训练自己自然入睡和自然醒来,这是长期对睡眠的研究,以及对自己生物钟的觉察,然后让生命服从于它。否则,你盲目地牺牲睡眠,熬夜,能坚持多久?你充沛的精力从何而来?
今天的许多孩子,做的事很少,刷的题实际上也很少,但总觉得负担很重,为什么?这才是要思考的问题。
专注,是一种智力的紧张感
我们想象一下,一个狮子或老虎,在面对大型猎物的时候,立刻就会紧张起来。紧张的标志是什么?视线会变窄,注意力会聚焦,全身肌肉会紧张,情绪也会起变化,处于适度的焦虑状态。一切,都在为扑向猎物的那一瞬间做准备。这就是专注,是集中所有的生命能量,朝向一个目标发起冲锋。为什么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因为这是螳螂最强大的时候,也是它最脆弱的时候,最不设防的时候。
有些优秀的人很不合群,甚至可以说,越优秀的人,越是大概率地不合群,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他需要专注,需要适度地做减法,减少环境、人际关系等对他的干扰。有些优秀的人就是做人际工作的,他同样如此,他会聚焦高品质的关系,删除无关的链接。
专注是一种内在的品质。现在的孩子很难专注,有人归咎于电子产品,我认为没有这么简单。专注的最大杀手,不是电子产品,而是被动学习。有些孩子在做有难度的数学题目的时候,有些孩子在打游戏的时候,往往都很专注。因为专注需要忘我,只有忘我,才能确保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事情本身上,学习本身上。
为什么被动学习的孩子很难专注?
因为他潜意识里抗拒学习,这种潜意识里的抗拒,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负能量,一股逆流,妨碍他的理解与发挥。不仅如此,他还无法轻装上阵,还需要有盾牌,来抵抗各种来自外部的压力。他要对付父母,要对付老师,这些都要消耗能量。这无穷的消耗下来,他能够用于学习的注意力就远远不够了,实际上,就是以一种散漫的方式在学习,时间用完了,但效果微乎其微,就像一个漫不经心的射手,子弹打光了,但没有几颗正中靶心。
有的家长反对外部控制,觉得孩子不自由,真正的热爱,一定来自于自由。但是,我们想象一下,假如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会出现什么情况?成才的概率很低,大部分孩子,最终会堕落。教育所谓的自由,更多的是积极自由,是培养孩子对于外部世界以及自我的把握感。你不能从一抓就死,走向一放就乱,教育就是一种收放自如的艺术。我们有时候会说,必须在自由与纪律之间保持平衡,有时候会用一个短语来概括,孩子的主动性或能动性,是一种“被动的能动性”。
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专注?
让学习和生活规律化,是专注的保障。但是,培养专注的核心,则是通过有长度的任务。如果只是外部的指责,或简单地要求、期待孩子专注,这是做不到的。
深度学习是一种研究性学习
我们讲珍惜时间,是从外部安排的角度来讲;讲专注,是从学习态度的角度来讲;那么,从学习内容的角度来讲,最核心处,仍然是深度学习。我们在讲深度学习的时候,主要是指一种深度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深度学习有两个特征:研究性和审辨式。研究,是说学习是主题性的;思考,是说学习是反思性的。
我有时候会在一些讲座中,把自己称为某个话题的“话题终结者”。这似乎很傲慢,实际上,是因为我在研究的过程中,往往习惯于穷尽一个主题的所有可能性。这种穷尽,不是一种数量的穷尽,而是一种结构的穷尽,和深度的抵达。相当于一个问题的所有重要侧面,我都考察到了,并且,尽可能地抵达本质。当然,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我也基本上都会查阅。
这是一种深度学习的习惯,涉及到主题研究和观点辨析。
我举个例子,一般水平的学生,你给他一道题目,或一张试卷,他做完为止。但是,优秀学生会举一反三。那么,到底什么是“举一反三”呢?
举一反三的本质,是对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抽象,说穿了,就是一个建模的过程。
一般学生,你给他讲一道题目或给他一道题目,他一听或一看,哦,会了,这道题目就放过去了。然后,遇到相似的题目,变化一下数字,他会做,这叫路径依赖。但是,你稍微改动一下条件,他就不会了。有时候,你甚至稍微改变一下语境,他就不会了。请问,为什么?
因为他的抽象是不完备的。在抽象不完备的情况下,学生会将一些非本质特征当成本质特征,从而干扰了抽象过程,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
换句话说,学习不充分的学生,会用过多的参数来完成任务,而学习充分的学生,能用较少的参数完成任务。因此,更高效,更灵活。
深度学习的习惯,就是做一道题目,尤其是典型题目,就穷尽这道题目的可能性,通过这道题目,掌握一类题目,完成对一类题目的抽象,建构一类题目的模型。这种学习,本质上,就是一种研究性学习。
一句话,高效学习的关键,是以简驭繁,是抽象能力,建模能力。这也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别,你说,这是智商,还是训练出来的?
所以,优秀的学生,擅长建模,用尽可能少的题目,就能达到效益最大化。而一般的学生,更容易陷入题海战术,而实际上,做的题目,还没有优秀学生做的题目多,品质高,这个差距,就会越拉越大。
而深度学习的习惯,应该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
合理归因,训练成长型思维
合理归因的习惯,涉及到动机问题或动力问题,一言以蔽之,要训练孩子成长型思维,避免固定型思维。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的数学老师不好,这对孩子的数学成绩会有影响,那么,孩子会怎么来归因?怎么来思考这个问题?
孩子可能会想,我真倒霉,遇到这样的数学老师。这背后的模型,就是“因为……,所以我不能”。孩子可能会减少在数学上的投入,结果进一步恶化了数学成绩。
但是,孩子也可能想,数学老师不够好,帮不了我什么,所以,我要在数学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以免成绩落下来。结果,孩子的数学成绩,大概率地比数学老师好的情况下还要好。有两条原因,一是数学老师不好,促成了孩子的自主钻研,提升了数学能力,二是数学老师不好,其他孩子就不喜欢数学,而你的孩子在数学上更用力的钻研,结果脱颖而出,数学成绩相对名次大大增加,强化了自信,形成良性循环。
我讲这个话是有原型的,有一个著名数学家,在回答他为什么会成为数学家时就说,他中学的数学老师太糟糕,逼得他自学,结果反而产生了兴趣,最终走上数学的道路。这就像一个家庭,父亲不负责任可能影响了儿子也不负责任,但也可能让孩子过早地成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反而锤炼出来能力。
家长不在孩子面前抱怨或否定老师,是一条绝对原则。
那么,家长可以做什么?
可以找学校进行沟通,要求数学老师提升态度和改进专业。如果数学老师因为态度或能力问题没有根本的改进,家长可以请求学校换老师。如果学校无法换老师,那么,家长可以选择两条路,要么自己换学校,要么在当前处境下寻求利益最大化。怎么寻求利益最大化?持续地积极地正面地影响老师(因为抱怨和指责只会恶化),同时,向孩子灌输一种概念,学习主要是自己的事,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努力学好数学。
从培养习惯的角度,我重点讲了四大核心习惯:珍惜时间的习惯,专注的习惯,深度学习的习惯,以及合理归因的习惯。由于时间原因,这里就略过设定目标和提供反馈两部分。
如果我的孩子,不属于前20%,怎么办?
当我们讲到“优秀”的时候,已经隐含了比较。优秀是相对而言的,一所学校的白天鹅,可能是另一所学校的丑小鸭。一个普通高中的优等生,放到优秀中学,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遇强则强,提升很快,一种是自信心备受打击,结果表现更差。这两种情况,都出现过。
南明教育一直反对排名。
但我们的高中一直在排名,我们的初中,也有排名。作为校长我也很想知道,从初一开始,到初三毕业的时候,学生学业成绩在大数据中处于什么位置,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那么,我违背南明教育的理念了吗?还是南明教育这个理念根本就不对?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思考学习的目的。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学习有三重目的:一是通过学习,我努力打败别人,可以获得更好的机会,解决生存问题;二是通过学习,我通过证明自己别人更优秀,从而获得尊严和尊重;三是通过学习,我理解了知识的奥秘,肯定了自己的力量,内心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哪一重目的是最重要的?不同的家庭,采用的策略不一样。
我和我姐都是学霸,都上了中师,为什么?因为父母觉得,生存是第一位的,先把铁饭碗拿到手再说。所以,我们是牺牲了许多可能性,最终成为了乡村老师。我父母后来后悔不迭,因为我们都辞职了。但是当年的处境下,谁知道呢?
一般家庭,会把重点放在生存问题上,因此往往在维系生存;中产阶级,会把重点放在获取尊重上,巩固中产阶级的地位传承;也有一部分家庭,会更重视孩子生命的自我实现。然而,当孩子未来不存在生存问题的时候,所有孩子都有选择自我实现的自由。因此,许多时候仍然困于生存,困于应试,这不一定来自于实际需求,也往往来自社会风气、焦虑以及家庭的见识。
弄清楚这一点以后,我们就明白了“不排名”背后的逻辑,即把孩子的注意力,不引向竞争,不引向打败别人,而是引向知识本身。我们希望培养出热爱知识,乐与和他人分享,与他人合作的人,我们认为,这也是未来社会的方向。
一旦清楚了这个逻辑,结果反而不是不排名,而是如何正确地利用排名。
多数学校,无论怎么喊素质教育,应试往往都成了唯一的目标。而在我们这里,或者说从发展的角度来讲,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多层次的。例如,我们要帮助学生考取尽可能好的学校,这是目标,我们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素养基础,这也是目标,我们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也是目标。问题的关键在于,目标不能是单一的,并且,目标必须有优先排序。
如果应试也是目标之一,那么必然要有排名。如果应试不是惟一的目标,排名也不应该是惟一的手段。
最重要的是,排名的目的是什么?
在我看来,排名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孩子打上标签,而是为了给孩子进一步的学习建立参照系。如果没有参照系,孩子就不知道自己的学习,在同伴中处于什么水平。所以,我对待分数和排名的态度很简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条:
1.只要有重大考试,一定要有详尽的试卷分析,分析到每一个学生,每一道题目,数据中,当然也包含了排名。
2.学校不对老师所带班级或学科的考试成绩进行排名(虽然排名会自然生成),不依据考试成绩对老师进行绩效考核或奖惩。我们认为,班级之间有差异是正常的,而且,我们更尊重一个班级的进步率,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分。只要差距在合理的弹性范围内,学校就不做任何关注。一旦差距超出了合理范围,就会介入调研,看问题出在哪里了,然后针对性地解决。
3.我们不对学生公布班级在年级的名次,也禁止教师告知家长或孩子,我们也不对学生公开班级所有学生的排名。但是,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长,都会知道自己孩子总分和各门学科中的分数和名次,知道这些信息,是孩子和家长的权利。但是,你无权知道别人家孩子的分数,除非作为榜样宣布的优等生。
这种设计的目的,是既以所有孩子的成绩为参照系,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水平,又避免了让排名变成对部分学生的公开羞辱。
再回到前面那个问题:如果我的孩子,不属于前20%,怎么办?
这个问题本身有一个隐含的前提,优秀的标准是单一的,所有孩子,可以按优秀程度排成一个名次。实际上,这个隐含的前提是不成立的。只有在单一标准下才成立,例如,以学科总分来排名。但实际上,孩子发展的领域特别宽广,除了学科差异外,还包括了艺术和体育等广阔的空间。
一个孩子,学科成绩倒数第一,跆拳道却是冠军,那么,这个孩子,算优秀的孩子,还是不优秀的孩子?
因为时间关系,我直接讲结论——
1.一个孩子,必须在至少一个领域是优秀的,即进入这个领域同龄人水平的前20%。这有助于帮孩子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不然,孩子会极度地贬低自己,你想想那些一无所长的孩子吧。
2.孩子在艺体方面的优秀,不能取代文化课上方面的优秀。换句话说,家长不能因为对考试成绩的焦虑,损害孩子在艺体方面的爱好,但是,也不能将希望寄予在艺体中,忽略了文化课方面的培养。因为智力领域,是人类的核心领域,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那么,我们会发现,二八原则被颠倒过来了,80%的学生,会在某一领域或某几个领域里,达到前20%的水平。就好像在动物世界里,各种动物都能活下来,是因为各有绝招。兔子固然跑得快,但乌龟有壳啊,你有速度,我有盾牌。这就是我经常说的生态位。在生态位中,各有其位置,就会有安全感,有自信和自尊。
如果你的孩子,什么都不行,这就麻烦了,你要帮孩子去创造“行”的空间,让孩子在江湖中有自己的地位。如果你的孩子,有些领域行,有些领域不行,你在强化优势的前提下,也可以不断地拓展孩子的领地,让他在更多的方面变得行。
学校的意义,在于尽可能地提供丰富有意义的学习机会,帮助各种可能性的孩子,去形成自己的领地,拥有自己的自由与尊严。但实际上多数学校根本做不到,所以,这需要家庭的弥补。
我给所有的家长的建议是,除非在高中或初三,否则,注意力不要聚焦在排名上。
我经常引用的一句话是:一辈子都和别人去比较,是人生悲剧的源头。但是,人与人之间经常进行比较,这又是社会现实。问题在于,你把胜过别人当成你的最高目标,还是把解决问题或自我实现当成你的最高目标呢?
是不是必须得有一个优秀的孩子?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但我请大家注意,这只是个人的答案,是非主流观点,而且,不是正确观点,与正确与否无关,是个个人选择问题。
我更希望教出幸福的孩子,而不是成功的孩子。大家知道这不矛盾,不成功的孩子,怎么会幸福呢?但是,在价值排序上,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就非常重要了。我不记得我们批评过女儿成绩不好,她只要成绩不好,我们通常就是安慰和减压。这未必可取,但我们就是这样做的。
我会更重视基础的培养,例如善良、教养、阅读、核心素养、生命内在的向上感。至少能不能考到前20%,我会尽量提供支持,但不以此作为给孩子的压力。
为什么?因为我清楚优秀的阴暗面。
优秀者的自我肯定往往源自外部,借外部的成就来肯定自身。这会带来对深层自我的压抑,以及,日常化的焦虑感。
我举个例子,我本来不适合教书。因为我有一定程度的社交恐惧症,以及表达障碍。但是当不得不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我就会拼尽全力。然后生活就变成了这样子,不断地拼尽全力,不断地失败。
我的生活中,只有一件事,就是在教室里赢得学生的认可,从而记得自己的尊严。我的眼中是没有校长的,极端到什么程度,别人很在乎的职称评定之类,我根本不在乎,也不去努力。但是克服教材理解和表达是需要时间的,在转变的临界点没有来临之前,是非常痛苦和焦虑的。
在高中教学第一年,有两三个学生经常在我的语文课上睡觉。这本来也正常,他们在其他课上也睡觉。不想管了,随他们,想管了,收拾一顿,或者不停地收拾,问题也就解决了。但我没有这样做,反而发了一个誓言:永远不叫醒一个在我课堂上睡觉的学生,除非我的课吸引了他们。后来我做到了,也因此成了县里最好的高中语文老师之一。
在这里,我们会发现优等生的几个特点。
1.高自尊;不能容忍失败,必须取得成功和他人的认可。
2.高自律:能用坚强的意志,控制自己的时间运用,不断地优化学习或工作本身。
3.自我归因:如果遇到挫折,会归咎于自己,从自己这方面来寻找原因,并且持续改进。
实际上,所谓的自尊,是他人的评价转化为自我评价,进而变成责任感或责任心。所谓的自律,是他律通过意志转化为自律,进而成为一种习惯,或者说本能。
这看上去没问题,但实际上,问题很大!
1.对他人很苛刻。
如果在学校里一直是优等生,那么,做父母,就会对孩子特别的苛刻,缺乏同理心。孩子成绩不好,就是懒,就是不够努力,孩子很难在父母那里得到肯定,因为父母看到的永远是问题,是你做得不好的地方。
做老师,就会对学生特别的苛刻,尤其对于学困生,缺乏必要的理解。那么简单的题目,你怎么就不会?还是不够努力。
做领导,就会对员工特别苛刻,做什么都不对,达不到自己的标准。这会引发不少的冲突。我从小就不善于和人相处,是一个典型的吹毛求疵者。别人做了一件事,我本能地会去寻求漏洞。
2.责任感过强。
责任感过强的后果是什么?是压抑了自己的本能,压抑了自己的需要。防疫期间,为什么日本官员自杀了,而不是中国官员?因为日本人的职业精神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一旦出了什么事情,很容易归咎于自己,认为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甚至可以内疚到自杀的程度。
优等生往往是异化的产物,自身被工具化,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够获得安宁。我们看到中国特别优秀的学生,在美国硅谷知名公司工作,一旦被解雇,好几个都跳楼自杀了。你想想看,这么优秀的学生,谷歌不要你了,你回国,哪个大公司不抢你?但他们自己受不了。万一成功了,他们又会很茫然,形成中年危机。
自身的工具化,就是自身的手段化。而实际上,人不应该只是工具,只是手段,人也应该同时是目的,是一个自足的意义体。
这里就要说到,为什么孩子的生命里,不能只有分数,不能只有文化课学习?孩子一旦成功了,是优等生,那么,哪怕有阴暗面,至少不至于一无是处,如果孩子失败了呢?孩子怎么面对一个空洞的自我?
当然,大家不必焦虑。多数孩子还太瘦,不用考虑胖了以后怎么减肥的问题,先胖起来再说。当然,最好不要瘦,也不要发胖,而是从一开始,就修炼健康的身心,将幸福与成功结合成一个整体。
父母究竟能做什么?
前几年,《正面管教》很流行,这本书确实很好。最近,有两本书很好,也很流行,我并不建议购买,了解一下就行,一本叫《园丁与木匠》,一本叫《教养的迷思》。尤其是《教养的迷思》,学术性很强,主要是论证,实际上家长阅读时,往往只想知道研究结论,并不想了解研究过程。
我把这两本在学术界影响很大的观点统合起来,可以用几句话来做一个概括: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很小,父母影响孩子的主要方式是遗传,而不是后天的教育。真正影响孩子的是环境,尤其是同伴环境。因此,不要试图做木匠,用你的想法去塑造孩子,而应该做园丁,让孩子在花园里自由成长。
言下之意是说,做父母的,不要太焦虑,你做的许多工作,都是无用功。这个违反了我们的经验直觉,但是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作者也因此获得心理学大奖。但正像我刚才所说的,与一个真理相对的,可能是另一个更深刻的真理。说父母很重要,和父母不重要,可能都是对的。这是一种悖论的思考方式,有些家长可能会晕。
当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都是真理的时候,哪个对呢?为什么会都对呢?往往是因为他们都是有条件的。例如,当机立断,三思而后行,哪个对?要看条件。
那么,怎么清理这些观点?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因为时间关系,我省掉复杂的过程,直接做几条非常明确的说明或建议。
1.在小学阶段,家长很重要;尤其在小学的低年级和中年级,孩子年龄越小,家长越重要。
2.在小学阶段,家长塑造孩子的方式,就是塑造孩子良好积极的自我镜像,以及打造良好的习惯,这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真正的含义。
如果孩子的自我镜像不够好,孩子就走不了多远;如果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就缺乏高质量的跑道,跑起来就特别累。而这两者的基础,都是安全感,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早期优秀的孩子,会形成优势叠加,最终远远胜出,这就是长期主义策略。善弈者通盘无妙手。最终,自我镜像和习惯会融为一体,让优秀本身成为一种习惯。
3.中学阶段,父母基本上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为什么?因为青春期孩子的道德人格以及价值观,是在同伴环境中形成的,不是老师和父母教的。老师和父母的作用,是为孩子创造或选择一个更好的环境。除了选择或创造环境,以及提供资源支持外,父母能做什么?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二是守住底线,不要让孩子走邪路。做园丁,危害性大的杂草(例如手机)要清除,但是,花草怎么生长,是花草的事。
4.在什么情况下,老师和家长的作用会非常突出?是在老师和家长非常糟糕和非常优秀的情况下。糟糕的父母和老师,虽然无法成全一个孩子,但可以毁掉一个孩子。同样地,一个优秀的老师,或者是导师,或者是教练,或者兼而有之,就能够深刻地影响一个孩子,成为他生命中的一束光,最重要的他者。这样的父母或老师,都是人群中的极少数。
问题是,大半的父母是平庸的,既没有那么坏,也没有那么好,心地善良又自私,爱孩子又目光短浅格局不大,无法成为孩子的榜样或权威。同样,大半的老师,也勤勉而平庸,既缺乏高格调的恒定的价值观,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很有限,又无法在知识面前保持自由感,难以带给孩子知识的惊异。
因此,有时候选择不同的学校,遇到的都是相似的老师。都会逼孩子写作业(这才是负责任的老师),辛辛苦苦地逼,不逼怎么办?能让孩子主动地疯狂地热爱一门学科和写这门学科作业的老师,又有多少?相比于不负责任的老师,这样的老师群体,已经足以让我们所有人(包括家长)保持敬意。但是,要让老师在孩子的生命中发挥关键性影响,这些还不够。对我来说,这就是教育这份工作的魅力所在吧。
因此,我一直认为,重要的是无止境的成长,不是我们看着孩子成长,而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分享成长中的一切,以及,享受作为家人在一起的无限乐趣。
至于优秀不优秀,相信种子和岁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