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沃地村——瓜菜丰硕英雄地,婚事简办倡新风
作者 赵志国
饶阳沃地村,村如其名,土地肥沃,瓜果飘香,但是,原先的村名却不这样写,传说是这样的:唐高宗时,滹沱河经此村南东流,此村座落于河北堤拐弯处一片洼地上,当时叫洼地或者窝地,后世演变成为沃地。也有传说是相传王莽(其实是邯郸相士王朗)赶刘秀的时候,刘秀经过现在的沃地村附近,一不小心所骑战马马蹄扭伤,民间俗称窝着蹄儿了。刘秀称帝后,为了纪念这件事情,就把所经过的村庄更名为窝蹄,窝蹄演变到现在变成了沃地村。
无论是怎么样的传说,都有着美丽的想象,但是,曾经的滹沱河水给这里冲出丰饶的土地,孕育浇灌着农田,养育着一代代勤劳善良的村民。
其实,沃地村不单单是种地为生,早些年很多村民从事土布加工,很是兴盛一时,就像周边五公村的打绳、耿口村的编篓子一样,属于农耕社会时传统的对外加工的手工活。
但是,日寇的到来,搅扰了沃地村百姓的美梦,人们不得不在勤劳耕种的同时,拿起枪杆打击敌人,挖地道保存自身,其实,在沃地村西北角,有一座烈士碑亭,这里长眠着一位抗日女英雄--李一烈士。据村中老人口口相传,李一一行从沃地村南边与包围的日本鬼子遭遇后边打边撤,逐渐撤退到沃地村。李一为了保护其他同志受伤后不幸在沃地村村西被敌人活捉。在敌人的严刑烤打下,李一坚贞不屈,誓死没有吐露一点儿党的秘密。敌人恼羞成怒之下,用两辆大车扣在一起把李一夹在中间,一把火活活烧死了李一。当时她年仅17岁,敌人退去后,沃地村的好心村民把李一烈士就地掩埋起来。
(照片为沃地村西北角的李一墓碑亭 赵志国摄影)
提起抗日战争,小堤炮楼比较出名,其实沃地村也有炮楼,只是规模比较小而已。沃地还有地道。沃地村小学南边居住着一位老人,她就是亲身经历者。据她说,有一次日本鬼子进村了,她和几位村民进入了地道,她躲进了墙壁上的洞中,坐在一块毯子上面。由于叛徒的出卖,鬼子也进入了地道。由于地道中比较黑暗,鬼子也只是隐隐约约发现地道的壁洞中好像有人。鬼子用手一摸,摸到了这位老人坐着的毯子,用力一拽。这位老人非常机警,也非常灵活。她在感觉到下面的毯子被人拽的时候,悄悄地、不露痕迹地慢慢站起来,身下的毯子被鬼子拽了出去。鬼子也没有任何怀疑地走了过去。就这样,这位老人侥幸逃过一劫。
沃地村不但抗日时期有英雄,现在在中国武林界,还有一位远近知名的武林人士,有着北腿之王称誉的宋君杰,提起他,沃地村有些人可能不清楚,其实宋君杰出生于饶阳县沃地村的一个武术世家,经过几代人的实践、丰富和完善,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宋氏戳脚拳系。特别是宋氏独传的戳脚十三脚,被称为“戳脚之魂”,是中华武术的瑰宝。2014年,衡水戳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沃地村不但英雄辈出,还有一位不要婆家彩礼一分钱,带头破世俗的好女孩李若楠,她和沃地村魏永富的这场婚礼既没有一分彩礼钱,也没有安排送亲车队,取而代之的是“自行车迎亲”,
为此,两人在朋友圈发布了征集自行车和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征集自行车18辆,组成自行车队迎亲;招募志愿者,人员是身体健康的骑行爱好者,骑行路线为饶阳县城至五公镇沃地村,全程近20公里……两人还专门制定了详细的骑行方案和预案,包括车辆装饰、行进速度、安全保障、骑行队伍管理等。据了解,这样环保、节俭的婚礼策划,在饶阳县尚属第一例。
其实,婚事这样办,不是说饶阳沃地村穷,现在的沃地村,棚室蔬菜发展如火如荼,尤其是上些年的黄瓜种植,可以说是远近驰名。驰名到什么程度呢?想当年,沃地村的黄瓜在保定市场大受欢迎。保定的大厨在做五雷轰顶--拍黄瓜这道菜的时候,用刀一拍黄瓜,他就知道,这是不是沃地的黄瓜。沃地黄瓜,就是这么神奇。
说起来,沃地村总体面积503公顷,耕地面积395公顷,人口2497人,党员87人,村两委班子11人,村集体2017年收入5.7万元,来源为集体地出租。
沃地村一直将发展日光温室作为本村经济发展的重点,截止到目前,全村棚室总量达到1000多个,蔬菜面积达到了2000亩,实现了户均2个棚,主要以秋冬黄瓜和早春豆角为主。
如今,从当年的黄瓜、豆角起家,已经发展到如今的西红柿、茄子、甜瓜等品种,特别是现在,葡萄种植方兴未艾。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沃地村必将迎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本栏目名称为乡村风采录,欢迎提供村庄故事线索,欢迎企业冠名,联系微信1593037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