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推荐】教师需要“下水”,教学才不是“纸上谈兵”
在教学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肯定离不开做题、解题。俗话说:“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练手生。”要想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训练,数学教师就必须亲自下水,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否则,教学就会纸上谈兵,落不到实处,学生也会在茫茫题海中找不到方向。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经常接触高中数学教师,并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不少教师,特别是薄弱学校的教师,业务水平停滞不前,解题能力逐渐荒废。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提高自我能力的意识不强,缺乏浓厚的学术氛围;二是缺少奖励竞争机制,高三教师技能检测也只是流于形式;三是因为学生底子薄、基础差,解不出高难度、高水准的题目,这也间接助长了数学老师解题的惰性。一个好的教师始终是一个学习者,同时也应是一个解题专家。一个数学教师,如果他的解题能力有限,他将难以胜任正常的数学教学任务。为此,提高高中数学教师的解题能力,我们需要从以下四方面努力:
转变自己的思维和意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学教师必须多做题,多研究题,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解题基本功。解题是找出数学问题答案的活动。例题讲解、习题求解、定理证明及实际问题的建模都是解题。教师要想开展好教学活动,做好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就必须要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提高解题能力必须多做题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提高解题能力的根本途径还是要多做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研究解题策略。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解题策略,才会在遇到问题时,找到问题的思考点和突破口,迅速正确地解题。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中进行解题策略的指导,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为此,老师们要研究解题策略:
一是理解题意。解题的第一步是审题。教师要教会学生审题,首先自己就会审题。
二是一题多解。对每一题尽量考虑用多种方法求解,不局限于书上的常规方法。
三是变化题目。变化题目就是变换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更深刻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这样的研究不仅能提高教师的解题能力,还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在教研活动中集思广益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加强集体备课,多开展教研活动,就能相互取长补短。遇到问题,教师可以一起探讨,克服个人解题的片面性、随意性和惰性。集体备课具备互助合作的功能,在实践中要注意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大家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诉说困惑、提出问题、展示难题、阐述设想。在各抒己见、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产生灵感、达成共识、升华能力。
参加数学教师解题能力比赛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数学教师就需要这样“借舆”“借舟”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为此,各级教研部门要多组织这样的活动,推动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展示教师的解题水平。了解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切实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数学教师刻苦钻研业务。
“教师下水”,可以切实提高数学教师的解题能力。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数学问题情境,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程度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撰文丨苏春荣(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