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华侨农场的前世今生

广州市南沙区珠江街位于南沙区西南部,水网密布,有优美的滨河生态人居环境。南沙的背后是繁荣的广州,面前是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处;东与东莞虎门隔海相望,西连中山市,是水陆交通枢纽;东面的蕉门水道,西面的红旗沥水道江水滔滔,川流不息,为珠江街带来潋滟水气……

忆往昔,中国远古海上丝路就在这里启航,从古到今,充盈的水气升腾在这丰富腴饶的大地上。这里沙泥积淀、坦洲浮生、沧海桑地、填海造田,无不诉说着是水气给这神奇的水乡带来勃勃生机!滔滔江水流入珠江街,分流成一涌、二涌……九涌,这些涌是珠江水乡人引以为傲、引以为荣、引以为命的母亲河。

我久久伫立在晴天见潋滟,雨天见空蒙的五涌河畔,望着彼岸茂密而翠绿的水松林。涌河上的轮船、小艇川流不息,欸乃之声不绝,在水气飘逸之中升腾着水乡人的追求和梦想。

01

今天,南沙要大开发,而珠江街是南沙明珠湾区重要部分,承担着粤港深度合作、区域服务枢纽核心功能。珠江街有三张亮丽的名片:一张是数千名无家可归华侨、难侨叶落归根的家园;第二张是当年热血知青炼红心的“广阔天地”;第三张是河涌纵横、六畜兴旺的鱼米之乡,而前两张正是珠江情深谊长的写照。

最早挂名珠江华侨农场是在1951年初,从此,水乡与“华侨”结下不解之缘。它是中国第一个华侨农场,也是中国84个华侨农场之佼佼者。

1951年这里安置回国难侨1100多名;1978年6月,又接待从越南排华的难民4052名;1986年又安置从鹤山等华侨农场转来的越南华侨445名;总共先后共安置了1168户、4843人。

在难侨陷入绝境之际,是祖国向他们伸出援手,他们为此感恩终生。越南难侨覃全益一家人就是在1978年农历五月五日,悲愤地推着一辆破旧的永久牌自行车,背着被洗劫后的行装,从红河的河口桥过境进入云南。在云南华侨农场干了12年,1990年获准来南沙华侨农场,很快分到居住面积达120平方米的两层房屋和8亩田地种甘蔗。

这几千名华侨先后的到来为发展水乡作出了巨大贡献,也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好日子。覃全益说:“我们夫妻俩现在已退休了,每月共领五千多元退休金,如果还在越南,想都不敢想的。”游子感恩珠江情,叶落归根度晚年。

▲今日的广州南沙区

从1961年开始,华侨农场又聚集一股生龙活虎的人气,那就是风华正茂的知青们。第一批来了235人;1963年第二批来了151人;1965年、1968年、1969年三批来了725人。1972年、1974年、1975年三批共来了648人,最后1976年至1978年又来了880人。3200位知青的先后来到,给华侨农场带来了新思想、新激情、新力量!

老知青黎焕章就是1961年从广州市23中初中毕业后怀着满腔热情来到农场的。从一个五谷不分的学生哥成长为有作为的农艺师,他付出了宝贵的十五年青春。他日晒雨淋、起早摸黑学会了各种农活,还为提高稻谷产量,与大家在“珠江一号”基础上再培育出回青后分裂能力更强的稻谷……

当过农场小学教师的殷柳宽、幼儿园教师陈燕芳、赤脚医生冯启安、宣传队员鲁牛等老知青阅尽千帆而后知沧桑。他们谈起当年峥嵘岁月、无不感慨:农场生活虽然十分艰苦,但人心齐、风气正、气场旺。

改革开放之后,水乡人气更旺。33家企业在此设厂,目前9个社区,常住人口达3.4万人了。人才的知识化、年轻化给水乡带来了活力、生气、希望!

珠江水乡有今天,靠的是艰苦奋斗,靠的是每个人都对这片土地有真挚的感情。

78岁的老场长黄青山向我讲述水乡的故事。他1957年便来到农场,对水乡60年的风云际遇十分熟悉,对水乡一草一木格外有情。他回忆说:过去我们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青菜饭,穿的是旧衣裳,走的是泥泞路。上一趟广州要坐八九个钟头的红星轮。尽管这里是鱼米水乡,号称广东粮仓,孩子们唱什么“树上果子多,沟渠有田螺,下涌摸鱼虾,上树掏鸟窝……”,但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比如1963年一次失火,就把上百户茅屋烧成灰,惨死两人,数百人顿时无家可归。

但归侨们有志气,经过十多年努力终于全部改建成砖瓦房。我们现在看到安置华侨的嘉安花园就是一幢幢十多层高的白色楼房,鳞次栉比,环境幽雅。归侨终于有了称心如意的家。1998年从从化水库迁来的一百多户移民又在龙珠新村安居乐业了,600多人其乐融融。屋前屋后种满了临风摇曳的果树,绿荫笼罩,蜂蝶缠恋。

“多种农作物,多产粮食就需要土地,”老场长说,“归侨以大无畏精神向大海要田!向滩涂要粮!”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华侨农场就利用夏种后秋收前的“农闲”时段,动员全场归侨职工,人人都要参加,每天从早上六点开工,一直干到太阳下山。

围海造田需要有个长远规划。先在滩涂上种上水草,一来可沉淀泥沙,二来可以喂耕牛。几年后便要在外围抛大石了。大量的艰巨工作是要从河里铲泥块再搬到围海区。这时先由一些人潜到水下,把泥一块块铲起排好,再由另一批人潜到水下把泥搬上小舟。这是强劳动,潜入浑浊、冰凉的水中不但浑身湿透,而且还会因泡上几个小时而感染皮肤病。在围海造田这十几个年头,不时而至的强台风,常在三更半夜风雨交加地冲坏了围墙,人们顶风冒雨冲下水中奋力加固围墙,以减少灾害。

归侨们就凭着两只手,向大海要了万亩土地。

几十年冬去春来,现在这些向大海要的田怎样?我们欣喜地看到那些围海造的田有的已种上水稻,有的种上甘蔗,还有大片的荷塘。这里的莲藕、香蕉、粉葛驰名省港澳,这正是围海造田的累累硕果啊!

02

行走在珠江水乡,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浓浓的“珠江”情!

珠江街道办副主任方洁明向我介绍“邻居节”的趣事。2014年,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中,珠江街的领导为改变有的邻居“老死不相往来”的冷漠关系,创办了首届邻居节,以后每年一届。每届的“邻居节”都有鲜明的主题。尽管每届主题不同,但核心仍是“珠江情”三个字。

为让千家万户和睦相处,针对不同对象,水乡举办了多种形式活动。如礼隆社区的“父亲,温暖的太阳”亲子运动会、新兴社区的“爸气十足”亲子运动会,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之情;对老知青开展《忆往昔峥嵘岁月》有奖征文、《参观时光隧道》老照片活动,让老知青缅怀当年水乡人的珠江情;对归侨和外来工开展《忆家乡美,展异乡梦》活动,为游子提供交流沟通大平台,让他们感受水乡浓郁的文化氛围,留住根脉,记住乡愁等等。

珠江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文明,它让水乡更有人情味,让人人总有一种温馨在心头!

望着眼前河涌纵横、芭蕉摇风、滩涂铺绿、鱼塘映日、湿地千亩、碧波万顷的珠江水乡,让我切身感受到水乡因她的有情而魅力引人,因她的朝气而彰显个性,因她的品味而别具一格,因她的开拓而局面一新!

立志如海,行道若水。当年归侨和来到珠江水乡的人多像这些不畏强风傲然挺立、摇曳生姿、对故土一往情深的水松,坚强、有情、傲然在水乡中扎根、繁衍、发展!啊,当年中国第一个华侨农场已旧貌换新颜!

作者:花城出版社原副社长、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陈锡忠

(0)

相关推荐

  • 归侨故事丨华侨农场的异国美食-越南粽子

    OCTer星仔是一名归侨后代 在他的镜头下曾记录过许多 归侨从异国他乡带回华侨农场的美食 上一次他为我们带来的印尼沙爹 让不少侨二代怀念起了长辈们的手艺 和许许多多儿时的记忆 这次,星仔为我们带来了 ...

  • 原创| 尚待保护的英德华侨茶场历史遗迹

    广华侨博物馆原馆长 王明惠 图为1957年英德华侨茶场场部办公室牌匾. 图为五房一厅(安置五户归难侨)集体宿舍. 图为新楼盘前的归难侨职工宿舍. 英德华侨茶场电影旧和三区灯光球场. 英德华侨茶场电影院 ...

  • 【老照片】你知道大旺华侨农场的老故事吗?

    [老照片]你知道大旺的老故事吗? 小编看到一些大旺的老照片, 不知道大旺人是否也感触良多? 起初,这里是一片草塘,广袤.荒芜.充满疫病. 后来,这里建起了国营农场,父辈们曾在这里奋斗拼搏,肆意挥洒着青 ...

  • 文学看台152 | 文化之旅41:侨区篇·杨桃油柑歌舞【陈辚+蔡秋胜+王晓忠+张伟红】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作家们在"豪哥果园"流连忘返 孙彦修  摄 忘不了,红杨桃的异香 ●陈辚 近几年,华侨管理区培植的红杨桃赢得"酥甜无粕"绿色水果 ...

  • 悠悠五十载,浓浓家国情!位于潼侨镇的侨文化博物馆近期试运营

    这里曾是一片荒芜的偏远洼地, 50多年前, 建设祖国的号角 吹醒了无数人创业的激情, 一大批知青.归侨来到这里, 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了发展的传奇 --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仲恺高新区潼侨镇的惠州仲恺高新区 ...

  • 迎国庆70周年文萃 《我们不能没有祖国》(二之一)

    接侨船光华轮抵达湛江港,受到热烈欢迎的情景. 早年在印尼历尽困苦,回国后晚年生活幸福舒坦的亚齐难侨(中印混血)吴建南. 吴建南两老夫妻在农场自家门口,一起玩印尼玩具Congkelak,它在印尼也逐渐式 ...

  • 英华侨友会代表关心困难归难侨 牵手爱心送去温暖

    英华侨友会代表关心困难归难侨 牵手爱心送去温暖 受深圳英华爱心小组委托,英华侨友会代表近日冒酷热下队~对病困归难侨共23户 ,送去深圳侨友的爱心问候!感恩深圳英华爱心小组对侨场病困侨友的关爱,感动!感 ...

  • 一生钟爱羽球 为学校建场馆

    邓汉荣 1949年生,印尼归侨.他是一名归侨知青,下乡到海宴华侨农场,生活了十多年,回城时到国有企业工作至退休.邓汉荣一生唯一的爱好是打羽毛球,退休回到农场时投入十多万给当地学校建了羽毛球馆,并教小朋 ...

  • 跟随视频,感受21平方公里土地上承载的独特历史情怀

    在英德东华镇,有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华侨茶场.二十世纪50年代,这里曾接纳了来自东南亚26个国家和地区的归国华侨.在英德华侨茶场的土地上,浇灌着享誉世界的英德红茶,接待并安置近万名归国华侨,承载着独特的 ...

  • 青年艰苦开荒 农场安享晚年

    李桂春 祖籍广东梅州,1939年生,印尼归侨.1960年回国,1963年来到海宴华侨农场.他们与其他印尼归侨,一起筑堤围海造田,将滩涂变为良田,最终变成如今广东沿海的极具东南亚风情的归侨文化村. 坐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