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巷】硚演变为巷的历程 延寿巷与保寿巷
汉口街道的布局被人们称之为横街直路(不是绝对的),或者说横街直巷。
横的街(道)与汉水、长江平行,为主干道;
直的路(巷)将街(道)连接起来,形成网络。
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以上有众多巷子。汉口开埠以前是没有里分的,西式联排别墅与中式四合院结合的里分是舶来品。在晚清汉口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街、巷,没有里分,亦没有道、路。到民国时期的地图里,才出现了里分,马路、大道。不仅租界有很多里分,华界汉正街沿线一些巷子因战乱、火灾等原因在重建时也变身为布局合理、居住舒适的里分。
巷子是街的分支,很多巷子在发展、扩宽的过程中演变为路。
1929年张美之巷扩宽、铺设下水管道、增建人行道变为民生路,率先由狭窄、弯曲的巷子变为宽阔的马路。之后,利济巷变成了利济路,崇仁巷变成了崇仁路,最近一次由巷变路是跨入21世纪后,多福巷变为多福路,将中山大道与沿河大道连接起来,极大地改善了汉正街的交通状况。
至今,汉口的老城区仍然有许多小巷,2016年刚刚与我们拜拜的延寿巷、保寿巷是中山大道与长堤街连接的众多巷子的缩影。
2014年中山大道延寿巷口 从延寿巷进去,直行右拐接保寿巷,左拐经保寿桥至长堤街。此片改造前为服装市场,亦称“老鼠街”,汉口女同胞的淘宝之地。
延寿巷位于硚口区的尾端,在中山大道满春路与多福路间,与民意四路、循礼巷遥对,原循礼门很有可能就坐落在此处或附近10米的范围内,从中山大道进延寿巷往西南方向走,右拐与保寿巷相连,左拐直走进入长堤街。此处,拆迁前曾为服装市场“老鼠街”的组成部分,商店鳞次栉比,人流摩肩接踵,是汉口的女同胞逛街的首选地之一,在这里可以淘到新潮而又便宜的心仪时装。
延寿巷与保寿巷的走向如同弯曲的摇手柄,弯曲巷道形成的原因在于延寿巷、保寿巷历史上曾经为桥梁,即延寿桥、保寿桥。这两座桥均为旅汉的山西、陕西商人所建,山陕商人所建的山陕会馆(西关帝庙)的后门对着保寿桥,保寿桥下为玉带河,过保寿桥右拐经过建在后湖上的延寿桥,方能沿小路至循礼门出城。
1896年刊刻的《汉口山陕西会馆志》对于这两座桥梁及周边的情形有详细的记载:“街北至南岸边东西与会馆基等,召有租户,岁收租金;堤外高筑,北岸中留濠以吸水;修二桥以渡人。西曰“保寿桥”,正对会馆之后门,东曰“延寿桥”,与雷祖殿之桥毗连。北岸西首有瘗旅公所,为同乡厝柩之所;所东为泰山庙,有屋有堂,为乡人养病及丁艰换孝之地;又东为茶楼,又空基,岁取租金,以资馆用。”
还有一篇《后堤外保寿延寿二桥合记》详细介绍了建桥缘由:
汉口地方面江背湖,每当夏秋之时,水势涨沸,一片汪洋,筑堤以御之。大雨滂沱,内濠之水更难疏泄。居民于此往往隔岸相视,苦无渡船桥梁。乡人悯之,于是我山陕两省商人捐资造以石桥二孔,西曰保寿桥,正对会馆之后门,系南北行;东曰延寿桥,与雷袓殿之桥毗连,系东西行。道光十四年孟秋月,西菸帮经理建修。自遭劫后,年久失修,今会馆工程告竣,二桥亦随整理,坏者补之,颓者扶之。其保寿桥长一丈八尺,宽一丈,两翼辅以石栏;延寿桥长贰丈八尺,宽一丈贰尺,两翼新添栏杆。二桥既修于东西火路,又筑于东界,居民受益良多,行人利济不浅。为义举之不可以已也。善夫
光绪二十二年岁次丙申孟春月经理首人谨識於汉皋旅次
1896年刊刻的《汉口山陕西会馆志》后湖图,已经拆除的中山大道“银丰片”。
笔者收藏的一张拍摄于1906年的汉口老照片,经考证为广货公所(广货巷)附近。与延寿桥有点相似,“延寿桥长贰丈八尺,宽一丈贰尺,两翼新添栏杆”,从照片看,时间已进入夏季,正是涨水时节,很可能湖水将桥孔淹没,两翼的护栏立在桥的两边非常清晰、醒目,照片左侧的院墙为广货公所,桥后面远端的徽派建筑亦很醒目。
清末,受租界建筑的影响,华界建筑在屋顶上增建晒台,如准堤庵在重建时,因屋顶设有晒台被当地居民称为晒台庵,地名一直保存至今。当年,此处为山陕会馆、药王庙、新安书院三家会馆越过长堤街往城垣方向发展聚集之地。
比起延寿桥,保寿桥幸运一些。
武汉三镇城区内,真正建于1840年以前、能称为“古建筑”的只有被归结为“四塔二桥一牌坊”的7处建筑构筑物,即洪山公园的无影塔、洪山宝塔,黄鹤楼的胜像宝塔,汉阳公园的石榴花塔;武昌的白洋桥、汉口的保寿硚;汉阳的共勉街牌坊。其中,仅有洪山宝塔、白洋桥、保寿桥还在原址,7处古建筑中只有保寿硚一处为汉口所有。
2016年2月,中山大道旧城改造“银丰片”在拆除的过程中,藏在闹市的保寿桥显露真身,保寿桥周边的房子均已拆除,压在保寿桥两侧栏杆上的建筑也已挪走。
修建于1834年(道光十四年)的保寿桥让人眼前一亮,历经172年,护坡、桥墩、桥栏,基本完整,桥下还有一潭清水仿佛当年的玉带河在桥下流淌,桥面总长12.2米、宽3.16米、高1.2米,主桥体由8块麻石的大梁构成。在春天明媚的阳光照耀下,你可以穿越时光,浮想联翩,历史也是可以触摸的。
孙庆力摄
以前人们只能看到保寿巷桥栏内侧的“保寿硚”三个雄浑的楷体大字,拨开迷雾,桥栏的外侧亦有“保寿硚”三个大字,竖刻的小字“道光十四年建修”依稀可辩。遗憾的是,同期修建的延寿桥在拆迁过程中,居然没有发现丝毫的遗存。
明崇祯八年(1635年),因苦于水患,汉阳府通判袁焻主持在汉口筑了一道长约10里的半月形长堤,上起硚口,环绕汉口镇北,下至堤口直抵长江之滨,被称为“袁公堤”,也称“长堤”、“后湖堤”。在堤外,利用襄河故道、湖塘与修堤取土相结合,形成一条护堤河,即玉带河,相当于护城河;由大硚口引进汉水,在今王家巷的下首流入长江。
宗晓斌摄
以袁公堤的修建为契机,汉口历史上迎来第一次大发展。袁公堤与河街围起来的范围远远超过了汉阳城,与此时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武昌城(周长约20里)大致相当,而汉口范围扩大至如此规模,只用了100多年的时间。
1822年刊刻的《汉口丛谈》记载,“而河上木桥横跨,或相距里许,在在有之,过桥谓之堤外”。这些桥各具特色,分别以“福、寿、龙、麟”等命名,从上游往下游依次是:大桥口(注汉水由此进玉带河)、小桥口、董家桥、广麟桥、天保桥、绳武桥、燕家桥、太清桥、指月桥、大通桥、长寿桥、卧龙桥、飞虹桥、玉皇桥、赵家桥、万年桥、永清桥、燕山桥、多福桥、裕麟桥、玉虹桥、宝林桥、三元桥、六度桥、万寿桥、广益桥、保合桥、太和桥、双寿桥、通津桥、出江木桥(注玉带河水由此入长江)计31座。
此时保寿硚所处的位置为木结构的裕麟桥,没有资料证明裕麟桥与保寿硚有传承关系。
1877年的《湖北汉口镇街道图》上只有20余座桥,城垣(1864年)的修建,汉水不再引入玉带河,居仁门、上闸口以上的桥均已消失;到1890(约)年出版的《武汉三镇合图》,玉带河上只有10余座桥。随着城市的发展,玉带河及汉口城堡内的桥呈减少的趋势,当初的某某桥或消失、或演变为路名,保寿桥变为保寿巷,如今旧城改造,500年汉口唯一的老桥重出江湖,用它的存在展现汉口百年历史文化。
填湖修路、填湖建房,人进水退,印证汉口城市发展的轨迹,从古至今。
打包待迁的保寿硚
当年,山陕商人出山陕会馆,过保寿桥、延寿桥,出循礼门(城垣为今中山大道),便可到后湖。保寿桥、延寿桥将后湖与街市连接起来,便利城乡交流。“居民受益良多,行人利济不浅”,古人以为修路架桥乃行善积德之义举,利己利人,在经商牟利之时不忘还利于民。
《汉口山陕西会馆志》上记载的保寿延寿二桥
1988年,保寿桥被列为武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东、西面至桥栏板外10米,南、北面至桥端外20米。镌刻在保寿桥东边桥栏内侧曾有“道光十四年孟秋月山陕水菸众号建修”一行字,多年前汉网网友宗晓斌拍有照片。经过十多年的风化,桥上的这些字迹已模糊难辨,由此可见,对这一文物的保护已刻不容缓。经有关部门的论证,对保寿桥采取整体迁移保存,工程后期回迁至原处,原址、原貌、原高程保护,今已回归。
保寿硚是一座有志书(《汉口山陕西会馆志》)记载、有碑刻留名、有建造年代(道光十四年)、有修建者署名的桥梁,像这样有完整记录的古代桥梁,全国也不多见。
函万茶楼、天一阁、通济门
编辑:关 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