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菜场”争夺战,农贸市场和社区级生鲜体验店孰优孰劣?
“买菜”听起来是个挺土的生意,离大多数不做饭的年轻人也较远。但2019年,在生鲜电商的持久战里,它却成为一个关键词。从马路菜场入室,室内菜场的标准化改造,到标准化菜市场基本实现全覆盖,再到如今融入“互联网+”基因的社区生鲜体验店,形成了如今的“互联网+菜篮子”的复合型流通新格局。
2017年7月,一个外形类似集装箱的装置出现在上海街头,这是被叫做“缤果盒子”的无人便利店。无人零售的大幕就此拉起。但是随着生鲜市场的风起云涌,无人生鲜零售也开始进入社区,手机扫码开门,选菜,手机自动扣款。那么,简单直接的买菜流程是否会受老百姓的欢迎呢?
社区级生鲜体验店特点
通过官网、手机APP、微信等网上下单,在小区生鲜自提柜就能取菜。4000多种农副产品采用全程冷链配送,实现互联网技术与现代农产品流通的有机结合。以“互联网+菜篮子”这种新模式,丰富市场供应,为居民提供价格稳定合理、质量安全可追溯、产销基地对接的新鲜农副产品。
01
售卖高频刚需食材
相较于菜场和商超生鲜区丰富的食材品类,社区生鲜体验店因其小体量,在菜品丰富上有局限性,因此选择大众化、走货量高、日常刚需的食材作为供给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02
弱化现金支付
在支付方式上,社区生鲜体验店形式较为单一,支持手机付款,但这并不妨碍年轻人来使用,反而展现了其方便快捷的特点;手机操作对于老年买菜群体来说,流失较为严重。
03
智能化科技化
社区生鲜体验店的智能化包括:智能存储环节(智能温控,保证食材新鲜存储);智能售卖环节(扫码识别、智能称重并自动扣费);智能反馈环节(与管理员手机端联接,售卖数量品种及时反馈,发送补货提醒)等等。
04
补足传统菜市场的“缺位”
社区生鲜体验店的定位是“传统菜市场的补充”。大型居住社区和配套薄弱的老旧小区常常面临“买菜难”,社区生鲜体验店在体现民生和公益性方面就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微菜场的出现也为整治“马路菜场”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马路菜场”为什么会出现?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周边缺少菜市场,居民没地方买菜。
想真正“全城总动员”还有待时日
尽管社区生鲜体验店给百姓生活带来方便,但要让它真正“全城总动员”起来,还有待时日。在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社区生鲜体验店解决了部分忙碌人群的便捷需求,可以随时在住宅楼下买到食材,既不用为外卖和快餐的食品安全问题困扰,又不用为去一趟菜场耗时耗力发愁,两分钟就可以解决买菜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居民对即食型购菜的需求,例如:某女士中午想吃西红柿蛋面,家里没有西红柿了,正好社区生鲜体验店有,那么就会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毅然在微菜场买下西红柿,就像没有油盐了,可以即时从小区超市买到。
另一方面,社区生鲜体验店入驻难成为首要困难。从选址难、进场难,到物流配送、税收政策,都有待解决。
结语
从目前来看,社区生鲜体验店和农贸市场尚不具备竞争威胁。社区生鲜体验店的出现,是标准化菜市场的有益补充,也促进传统菜市场转型升级。总之,随着社区生鲜体验店的发展,与菜场实现互补和融合,不失为提升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