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荟萃的观海路
青岛前海一带最西端的一个山头,看上去像一个葫芦,青岛村和沟崖村的村民便叫它“葫芦埠”。德占青岛后,在山前建总督府,旁建球场,于是又叫“抛球山”。日占青岛后改叫“八幡山”,山前的路叫“八幡町”。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八幡山”改叫为观海山,“八幡町”改叫为观海一路。
我舅舅舅母生前就住在观海一路,多少号记不准了,只记得是一座小洋楼,楼上楼下地板有些“嘎吱、嘎吱”响,春天去时院子里一棵苍劲的老树开着一蓬桃艳的梅花,整个院落显得清静利落。最近偷闲又去观海一路和观海二路转了转,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眼前的观海一路,以观海山为圆心,像一个巨大的“U”字,绕观海山绵延大半圈,东起平原路,西至安徽路,与德县路有路相通,与沂水路则有石阶相连,全长达775米。
观海一路位于市南区,环观海山而建,最早为一条山间小路,线路曲折,路面凹凸不平,坡度较陡,路面极易被大雨冲毁, 且运料维修困难。直到1934年,观海一路和观海二路同时改铺了沥青路面。青岛解放后曾于1973年翻新铺设沥青路面。
1990年对市政府大楼后面的一段也进行了翻建。观海一路保存有很多老楼。20世纪80年代在老市府后面的观海一路上建了一座市级机关办公楼,其造型与原总督府完全一样。
穿行在观海一路上,一座座老楼从眼前掠过,犹如穿越旧时的时光,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来,映在斑驳的墙上和地面,显得有些光怪陆离。看到那些老房子砖瓦脱落,门窗朽烂,锈迹斑斑,岁月不饶人呀!
观海一路2号乙,是教育家蔡元培的故居,前门位于平原路12号。观海路5号是一座教堂,由德国建筑师尤利夫设计。我想象着,当年这座教堂会是多么得气派、豪华。观海一路8号是当时的青岛市长沈鸿烈官邸,看上去院门、院子都很普通,和想象中的豪宅相去甚远。
来到观海一路20号,这原来以一个德国饭店,可以想象当时的兴隆和顾客盈门。市南区招生考试办公室于2009年11月25日由莱阳路22号迁至观海一路27号一楼,这里原是市南区教育体育局,就位于青岛老市府背后。
位于观海一路上的观海山,海拔66米, 德国占领时期这座小山叫 “总督山”,总督府的办公大楼建在观海山南麓. 随后修筑了一条半环山的道路名叫“瓦德迈尔街”, 就是现在的观海一路。
胶澳督办公署,青岛市政府,都曾在德国总督府办公,沈鸿烈所住的观海一路8号距离那里不过百米, 当年的政要的官邸多于此,坐山观海, 幽雅清静。国民政府收回青岛后,在山顶建了观海台,才正式得名 “观海山”。
登上不大的山巅观景台眺望,海天一色,一座座尖顶红瓦的单体洋楼沿山势错落有致层叠着,墙体下方一般由大块的石头砌成,像一座座古老城堡, 恍如欧洲中世纪的小镇。观海山是座很亲切的小山,是青岛市区十山中最小的一个,是胶澳督办赵琪所建. 环绕着她的观海一路和观海二路,观海二路是一条环形路,绕着观海山一圈,无论怎样走,都会走回原处。
下了山,不知不觉来到观海二路49号现代作家王统照的故居。王统照,文学家,蒋介石4.12政变后,国内局势混乱,王统照来到殖民地青岛,在观海二路49号购置土地,盖了座小楼,院外是观海山巅,观海山公园。走向前去,发现该故居的院墙已斑驳脱落,铁质的大门紧锁着,院墙很高,只能从外边的远处遥望一下它的大致样子。
院内有三进石阶,第一进石阶上是会客室和看门人的居室;第二进石阶上是庭院;再经过第三进石阶才是主人的书斋和卧室。王统照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 “望海楼”,并在书房外修建了一个小平台,名 “望海台”。 闻一多、老舍、朱自清、洪深等文艺巨匠时常前来登台望海,品茶叙旧。红学家俞平伯有诗:“故人邀我作东游,可惜年时在早秋.。三面郁葱环碧海,一山高下尽红楼”。
据王统照的儿子王立诚回忆说:“父亲选择这个住址,主要是因为风景优美. 走出房门,就可以看整个胶州湾和大半个市区,碧海蓝天,红瓦绿树。”在这里,王统照完成了长篇小说 《山雨》《春华》,诗集 《这时代》,散文集 《青纱帐》。三十年代的青岛,鸿儒汇聚,名流云集,这条风光的旧路,印记了那个时代.。当年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了,除了眼前这座物是人非的院落。
和观海一路比起来,观海二路显得朴素些.。一幢幢小楼缀满山坡, 泛着青光的石阶被踩得高低不平, 花岗岩的石墙,蜿蜒的小路,静静地守望着青岛的百年历史变迁,赋予了这里别样的韵致。青岛的单体小楼中,金口一、二、三路多为欧美人居住,黄台路一带主要是日本人居住,观海一、二路则是当时比较富有的中国人居住。
观海二路3号,是 “岭南才子” 黄公渚的书斋。黄公渚(1900—1964),福建长乐人,出身世家,擅诗词,工书画.。在青期间,执教于山东大学,教授古典文学。这里曾是文人墨客雅集之地,张伯驹、启功等先生来青岛时,都到他的书斋中泼墨交流,诗词酬唱。1964年,黄公渚前往济南接受批判,会后在泉城自缢身亡。
文革尚未开始,黄公渚以一死避开了以后的劫难.。他苦心收集的善本书籍、金石拓片、古今字画以及书画创作、文学手稿,毁于一炬,故居易主。1980年,山东大学为黄公渚平反,补开追悼会。
如今,观海山下的这幢小楼,小巷寂寥,庭院空空,现在的主人将楼内外装修得很好,当年的遗迹仅存一丝余晖,书画余香似有似无,,已是黄公渚辞世45周年。青岛沦陷后,日本人得以进驻观海二路,1号曾是日伪时期青岛邮政局局长的公馆,5号是日本株式会社社长的宅邸。
观海二路13号是王献唐故居,后捐献国家。王献唐,我国著名目录学家、金石学家、历史学家,一生著述甚丰。王献唐早期就读于青岛礼贤中学(今青岛九中),后在青岛任记者,住于观海二路13号。后来去了济南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
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孔子嫡裔、衍圣公孔德成拜他为师。受益匪浅。解放后,王献唐曾任山东省文物委员会主任,他的墓在浮山之阳茅岭。在康有为墓之侧。
观海二路49号是“王统照故居”。1927年,30岁的王统照来到青岛,当年他与闻一多、老舍、朱自清、洪深、吴伯箫等文坛巨匠来往甚密,每每相会,高谈阔论,气氛十分热烈,这个“地势耸然,居高临下,大海尽收眼底,四周环境格外清静”的居所给他提供了静心创作的条件,并在青岛《民报》杜宇、姜宏的支持下,创办了青岛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刊物《青潮》。
在青岛微微咸腥的日子里,王统照的才思如大海潮汐一样日夜不朽,创作了包括著名的长篇小说《山雨》、短篇小说《号声》、诗歌《这时代》、散文集《片云集》、《青纱帐》等在内的大量作品。1956年王统照曾为其旧居题诗:卅载定居地,秋晖共倚栏。双榆仍健在,大海自安澜。风雨昔年梦,童孙此日欢。夕阳绚金彩,天宇动奇观。
想起来了,青岛的城市道路有三大怪,这三大怪分别是“波螺油子”、“马路盖在房子里”和“转了一圈又回来”。“波螺油子”位于胶东路,“波螺油子”在扭曲间将胶州路、热河路、莱芜一路至四路等几条路连接了起来,其内部绕轴呈盘旋状,酷似“波螺”。
“马路盖在房子里”则说的是沧口路与易州路交界处的大台阶。这两大怪在城市建设中都已经拆除,成为历史。
“转了一圈又回来”就是指观海二路了。观海二路是一条围绕着观海山建成的道路,整条道路呈环形闭合形状,人们沿着路走一圈,能够回到当初的起点。这是目前惟一留下的一怪。
是呀,这里的街道古朴、素雅,没有那种八大关的装饰气味,一座小楼一行诗,写得青岛文澜涌。看着老街上的老式消防供水栓,我想以后会很难看到啦,那个年代众多名人云集青岛,恐怕不仅仅与青岛的气候风景有关。
个栋独楼有特点,那石墙,门洞也有特点。历史的美在老建筑,有多少明贤,都去了,物是人非,我依阶而上,感受这些先贤的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