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陈香梅:中美历任领导人的座上宾

她是“烽火连三月”时的战地记者,
也是“家书抵万金”中的传奇。
她是美国政坛“巾帼不让须眉”的第一人,
也是全美最具影响力的七十人之一。
她是西方各国了解中国的“东方明珠”,
也是促进二战后中美和谈建交的“架海紫金梁”。
她是我国几任领导人的座上宾,
也是领导人盛赞的“全世界也只有一个她”。
她,就是陈香梅女士。

陈香梅生于1925年6月23日,出身于北平高门世家,家中姐妹6人,她排行第二。祖父陈晓云少年得志,是当时中国招商局局长;外祖父廖凤舒为外交官,外祖母邱雅琴精通多国语言。父母也都曾留学在外:父亲陈应荣,是牛津大学法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母亲廖香词,游历英、法、意学习音乐绘画,会说六门外语。
作为名门望族,陈香梅六姐妹的教育自然毋庸置疑,无论是私塾先生还是教会女中,她们的教育水准都走在了民国的前沿。而母亲廖香词,更重视的是孩子们的德行操守。
有一次,年幼的陈晓梅因为看不惯腐儒气十足的表哥而口出不逊,母亲听到后严厉的对她说,“真正的淑女应该是宅心仁厚的。一个人的出身和成就不重要,要紧的是能把握人生的意义。”
幸福的生活转眼之间被战争以及母亲的辞世打破。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陈香梅举家逃亡至香港,开始了入不敷出、三餐不继的生活。更不幸的是,母亲在此刻因病去世,享年45岁。
姐妹六人还来不及悲痛,1941年12月,香港又被日军占领,远在美国任职的父亲鞭长莫及。最有主见和勇气的陈香梅当机立决:带着姐妹们逃离香港,开始了新的流亡之旅。颠沛流离之中,不知道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几经辗转,终于来到了昆明。此刻,六姐妹的父亲也联系到了女儿们,打算把她们全部接到美国。其他孩子都接受了父亲的安排,唯有陈香梅再一次彰显了自己的果决:
我要留下来,尽一份对祖国的责任。
19岁的她,被中央通讯社昆明分社录用,成为该社的第一名战地女记者。也因为这份热爱与勇敢,她邂逅了自己一生的挚爱——飞虎将军陈纳德。
二战期间,陈纳德将军带领美国空军飞虎队,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共抗日军。而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缘分不期而遇。
当时,年轻的陈香梅被派往现场参会;她早就听说陈纳德将军脾气很大,内心多少有些紧张。整个招待会上,她也没有开口提出一个问题;就在她准备离开时,陈纳德却主动与她寒暄起来。原来,父亲陈应荣当时是驻美外交官,与陈纳德是故交。
随后几次的交流,让二人之间的了解不断深入,渐渐的从“工作关系”发展成为朋友。终于,分别的日子迫在眼前了:前来送行的陈香梅与即将回国的陈纳德,执手相望,深情相对,久久不愿分开。
“我一定会回来的!”陈纳德在陈香梅耳边坚定的说。
1947年年底,经历了重重磨难与阻力的陈纳德与陈香梅,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这场婚礼轰动一时,中美主流媒体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相关报道。
在婚后的幸福时光中,他们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
但年龄的悬殊,注定他们无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1958年7月27日,陈纳德将军因病辞世,享年67岁。彼时,陈香梅只有33岁,还有一双未满十周岁的女儿。
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陈香梅辛苦谋生:白天他在乔治城大学主持机器翻译的研究,晚上则去教中文。工作和家庭的忙碌之中,她还抽空完成了一本《中英文简繁字字典》,之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选用了多年。
岁月从不败美人,时光里她愈发美丽动人。陈纳德将军去世不到一年,身边就有很多人向她求婚。而她总是微笑着回应:“我要葬在阿灵顿军人公墓,陈纳德将军的身旁,不能改名换姓。”
1963年,她的勇敢与智慧再一次得到彰显:她成为第一位进入白宫的华裔。
1964年,她开始融入华人参政的主流社会。
1970年,她被任命为美国航空公司副总裁,也是该公司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总裁;同年,成为美国大银行的第一位亚裔董事。
1972年,她被评选为全美最有影响力的七十人之一。至此后,她勇猛的势头一发不可收拾:从肯尼迪到克林顿,先后有8位美国总统都对她委以重任。
荣誉和地位并没有让她迷失自己,她始终坚持在白宫穿旗袍讲中文,“不管我手中持有哪一国家的护照,我的血管里始终流淌着的是中国人的血。”
1980年她作为里根总统亲善大使访问北京时,在人民大会堂国宴中,她被排在了第一贵宾席,位置在美国参议院史蒂文斯之前。当时,国家领导人给出了一个风趣幽默的解释,“陈香梅坐第一,史蒂文斯先生坐第二,因为参议院在美国有很多,而陈香梅,不要说美国,全世界也只有一个。”
也是她,最早向台湾当局提出开放两岸探亲问题;并在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促成了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1989年,当西方国家想对中国进行经济制裁时,陈香梅亲率台湾工商界投资考察团抵达北京,此举在当时轰动了全世界。——半年之后,台湾与大陆的商务活动正式开放。
陈香梅的贡献还不止于此,祖国大陆的教育是她始终关注的重点。因为她深知教育是立国之本,强民之路,“有好校长就有好教师,有好教师就有好学生,有好学生就有好公民,有好公民就有好社会,有好社会就有好国家,有好国家就有和谐幸福的生活。”
于是,自1984年始,她就多方奔走积极筹措,先后出巨资建立“陈香梅优秀校长奖”、“陈香梅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奖励了670多位奋战在贫困地区的一线教师。
1999年,她又通过“香梅千校工程”,开始了对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支持。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国家最高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为30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以及曾经帮助和支持过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颁发奖章,陈香梅当之无愧的获此殊荣。
回望陈香梅女士这一生,无论是对家国情怀的坚守,还是儿女情长的执着,她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毅力,过人的胆识,以及充满远见的智慧。
对今天的你我而言,或许她曾经经历过的战火纷飞与颠沛流离终将与我们渐行渐远,但她的传奇与贡献,将永远被我们铭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