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月征文27】九月|斋月散记
作者|九月(青海·回族)
时间将近晚上七点的时候,总是会有一阵阵孩童的嬉闹声传到耳朵里,笑声嘤嘤,清脆悦耳,有一种遥遥而来,莺声燕语的感觉。于是,会不自觉趴在五楼窗户上往下看,就能看到一些孩子,或在小寺院子里追来追去、打打闹闹,自上往下看,孩子们像是一个个移动的圆点,忽东忽西;或一个个趴在大殿前楼梯的扶手上,把不锈钢的扶梯当滑梯用,前拥后挤,依次而下。有时候,前面的不小心就会被后面的推一下,就会有孩童从扶手跌坐到台阶上,也不哭也不闹,自己爬起来一边摸着屁股,一边嘟囔着,一边又一瘸一拐去排队了。寺里的大人们也从不过问或者干涉,任由孩子们把小寺的院子当免费的游乐场,三五成群,自娱自乐。
有一次,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摇摇晃晃走到大殿侧门跟前,探头探脑往里看,一个大一点在旁边叽叽喳喳、指指点点的说着什么,像是在警告、在阻止,又好像是在鼓励、在介绍……
斋月里,小寺的集体吃开斋饭不知道始于什么时候,老中青少三四百人聚集一起,吃一顿开斋饭,并没有想象中的“乱糟糟”,磨合中早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约定俗成的流程,自然而然维系着按部就班的秩序。沙目拜结束,人们从大殿里出来,就近找一张桌子坐下,年轻人负责倒茶、端饭,最后简单收拾一下饭桌。并没有刻意的人员指定和分工,谁都可以执壶掌勺参与进去。大概心理上觉得自己还年轻,有几次想给同桌的倒清茶,舀碗菜或者清汤碎饭,但总是被身边的年轻人抢先,有一次,好不容易茶壶到手,又被一位长者顺手抢了过去,还说:“哎呀,你是客人。”人多的地方,最高兴的总是孩子,这时候,小孩子们会有专门的桌子,他们早早坐在固定的两三张桌子前,嘻嘻哈哈着等大人们做完礼拜。偶尔,大概感觉自己的声音有点高,就会不自觉的捂一下嘴巴,朝大殿方向望一眼,不久又会我行我素,声音渐渐高起来……
有时候,会早一点去寺里,坐在三三两两的人群中,看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说着什么?偶尔,会有人走到管委的跟前,掏出一沓钱交到他的手里,有多有少,也不固定,有一位专门负责登记的人,好像也不用抬头看,也不用问姓甚名谁,就在本子上记上了,都是左邻右舍,彼此再也熟悉不过。当然,也有人会低声交代一两句,像是给自己的出散做一个界定说明。坐在那里,看得多了,就觉得自己居于其间,也有一份供养的义务和责任,就应该理所当然的有所表示,而且要“佚名”一下,一边给钱,一边说着:“不用记!不用记!”记账的扭头看一眼,来一句,要对账用啊!好像潜台词是说,我不管你是甲乙丙丁,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我的账可不能错……
吃完饭,也不着急进大殿,有人起身走动一下,有人急急地走进小净室,有人依旧在原地方坐着,当然,也有人开始低头看手机。像中国任何地方的清真寺一样,进大殿礼拜的先后次序一般都是老人在前面,中年人在中间,年轻人在后面,或许,偶有列外,但大体如此。从礼拜时的穿戴来说,由前到后也会从中规中矩渐渐变得随意起来。心里隐隐感觉这样的队列与老中青三代处世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老人更向往身后事,于是,抢前;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难免瞻前顾后;青年们手握大把的时间,似乎还不用着急。天上月圆,人间月半。十四天的时候,后面的年轻人渐渐开始有了提前离开的……
那一年,去汶川地震灾区,在一座待建清真寺废墟的墙上,看到一句标语写着:修寺建社。回头再想,忽然觉得对穆斯林来说,这个“社”其实就散落在如这个斋月我所遇到的一座座小寺里。对走近它的人来说,静谧安详,如家一般。正如,此刻,我走进去,静坐一隅,看着普通人的虔敬安然,感念着这一世如云聚云散的际遇,或淡如轻烟,或浓如泼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