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石和它流转后的价值

一、我的看法:
这是一枚典型的中国山水画题材的画面石,体现了一种特殊的动态、变幻的审美方式,对于画面内容的赏玩不仅能进行主题创作,还可以着重于“次要”因素乐此不疲。而且石面的不利因素因合理立意而成为神来之笔。
1.景境深远:石面浓浓的黑色,厚重而透明,深深浅浅的晕染,一层层地皴出了山岩的结构。墨线抖抖索索地写出古藤般的硬朗,笔断处意连,既扎实地表现实景坚硬浑厚,又生动地描叙了虚景的轻柔妙蔓。云带蜿蜒至顶,舒展飘忽,漫过石面,湮没高远的山峦后聚而下转,浑然归一。
2.笔墨的精神:石面主观赏面出现一个亦工亦写的设色的人物群组,或立或坐,相互呼应,为“竹林七贤”的立意提供了充分的素材条件。有趣的是,对于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国人来说,即使不进行主题创作,画面的高度程式化的“笔墨”也能作为单项优秀元素赏玩。
绘画是画家对大自然的模仿,对其中的美感元素进行提炼和概括,中国画就是以笔(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以墨为形容修饰方式,因此国画中对笔、墨就有“骨肉”的说法。“笔墨”由最初利用毛笔、墨汁、宣纸(皮纸、绢等)这些基本工具去描绘赞美自然,最后演变到对笔墨本身的欣赏和品味。这幅画里,笔(线条)有很强的控制力,似“宿墨”勾勒山体,墨色沉重响亮。布局上具有“繁而不乱”的矛盾驾驭,实的(岩石、山体)表达与虚的(云和空间)描绘,软硬松紧恰到好处,而墨色不论在大小结构的交换处(山体之间、山体与流云之间,山体与植物灌木之间),都或多或少地表达了墨分五彩的精美变化。若许内容糅合于约1平方尺间,变化确是繁杂,细细品来,感受着整体与局部的和谐,脉络十分清晰,像一出大剧,人物、情节关系错综复杂,但能一气贯连,纲举目张,内在条理十分明确。笔墨对大自然的描绘,其实质往往是对人内心变化的追踪,中国人特有对笔墨的眷恋和喜爱,原本是“技法”的东西上升到心灵变化的反映,笔墨也就成了情感变化的记录与描绘。
对“笔墨”的喜爱,既有对大自然的细致探索,也是人对自己的喜爱,更反映出人们对情感宣泄方式的激赏。
3.不利因素的转换。该石石面有一段明显的裂纹,一般被视为破相,但在这里确是神来之笔:缝隙陡然分开了上下岩体,上部岩体凭空变成了“飞来石”景观,景象景趣为之一变。不利条件因素的合理运用,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二、流转后的价值
不少藏家见过《泼墨心情》,但因原藏者何海滨紧守百万之关而未能夺爱。该石略呈长方形,石质坚硬,细质如玉,石面平整,如一幅满构图的古画:绢黄的底色,健笔苍古,墨色如新,万千气象,竹林七贤聚会,主题十分明确。见过原石的,无不想据为己有。
2004年夏,柳州马鞍山的一个石头圩日。凌晨5点钟,何海滨带着电简守在了地摊市场。6点多钟,一辆满载三江石的拖拉机开进市场,何海滨一电筒就射到这件《泼墨心情》,激动的他慷慨地付给石农400元人民币后抱着石头就跑。2004年12月,《石道》的“经典珍藏”栏目刊出该石后,求购电话不断,何海滨再无宁日。天津惠学耕也早盯上该石,只是价格一直谈不拢。2007年底,惠再飞柳州与何海滨把盏长谈,终以45万元人民币拿下。
三、向日本同行输出中国文化
日本春成溪水先生日文翻译手稿(2004年),中文原稿编辑时有删改。
The end

| 往 期 推 荐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