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金刚经》中的9大人生真相

真相一:心境决定处境

真正悟了道,就没有时间观念。金刚经告诉我们,「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时间是相对的,真正的时间,万年一念,一念万年,没有古今,没有去来,等于一首古诗:「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

月亮、太阳、风、山河,它们永远如此,古人看到的那个天,那个云,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天和云,是一样的世界。未来人看到的也是。风月虽是一样,但是情怀有浅深。有些人看到风景很高兴,痛苦人看到一样的风景,却悲哀的要想死,都是个人自己唯心所造。

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类一切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善护念。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

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所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这个现象是不可得的,一切感觉、知觉,都是如此。

可是一切众生不了解这个道理,拼命想在一个不可得的「三心」中——过去、现在、未来,想把它停留住,想把它把握住。

真相二:自助,才有天助

佛并不是权威性,也不是主宰性。佛这个主宰和权威,都是在人人自我心中。所以说一个人学佛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正信是要自发自醒,自己觉悟,自己成佛,这才是学佛的真精神。如果说去拜拜祈祷一下,那是迷信的作法;想靠佛菩萨保佑自己,老实说,佛不大管你这个闲事,佛会告诉你自己保护自己的方法。

这一点与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一样的,自求多福,自助而后天助,自助而后人助。换句话说,你自助而后佛助。如果今天做了坏事,赶快到佛菩萨前面祷告,说声对不起,佛就赦免了你,那是不可能的。

真相三:心如镜,方知人生如梦

所谓如来,心如明镜,此心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主观,没有成见,物来则应。事情一来,这个镜子就反应出来。今天喜怒哀乐来,就有喜怒哀乐;过去不留,一切事情过去了就不留。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他是学禅的,他的诗文境界高,与佛法、禅的境界相合。他有个名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一切的事情过了,象春天的梦一样,人到了春天爱睡觉,睡多了就梦多,梦醒了,梦留不住,无痕迹。人生本来如大梦,一切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如江水东流,一去不回头。

人生真正体会到事如春梦了无痕,就不需要再研究金刚经了。

真相四:清福谁都有,却没人享得了

红尘里的人生,就是功名富贵,普通叫做享洪福。清净的福叫做清福,人生鸿福容易享,但是清福却不然,没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人到了晚年,本来可以享这个清福了,但多数人反而觉得痛苦,因为一旦无事可管,他就活不下去了。有许多老朋友到了享清福的时侯,他硬是享死了,他害怕那个寂寞,什么事都没有了,怎么活啊!

真正的福报是什么呢?清净无为。心中既无烦恼也无悲,无得也无失,没有光荣也没有侮辱,正反两种都没有,永远是非常平静的,这个是所谓上界的福报──清福。清福每个人都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清闲的时候,可是一天到晚无事,闲在家里,你闲不了啊!自己会掉眼泪,好像被社会上人忘掉了,又怕被人家看不起!没有一个人递一张名片来看我,都没有人发个请帖来,也没有人打个电话问候我,唉呀!我好悲哀啊……他有清福不会享!

真福报那么难求吗?非常容易!可是人到了有这个福报的时候,反而不要了,都是自找烦恼。

真相五:不圆满,才是真实

在这个有缺陷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圆满的,假使圆满他就早死掉了,因为佛称的娑婆世界,是一个缺陷的世界,所以要保留一点缺陷才好。曾国藩到晚年,也很了解这个道理,他自己的书房叫做求缺斋,一切太满足了是很可怕的,希望求到一点缺陷。

因此在这个有缺陷的世界,有福报的人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没有福报。书读得好的,多半是福报差一点;命运好一点的人,多半在知识上少一点,有了这一面就少掉那一面。

真相六:心的真相是无相

譬如电灯,电风扇,把开关一打开,这个电来了,但是看不见电,只感觉到光,感觉有风,电来了没有?来过了,好像没有来,它又消散了。电去了没有?去了,好像没有去,再发动它又来了,它是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

如来这个名号,也就是说明心性本来的那个现象,这个现象就是佛经所讲的相,也就是心相,心性起作用的一种现象。我们再缩小一点来说,第一分钟一个人开始讲话,我们大家听到没有?若来,好像来过了,每一句话听过了,又过去了,若去,好像走掉了,他再说,又来了,但这个本体如如不动。

所以佛经说的是形容,当我们证到修养到那个境界,几乎近于清净空相的时候,如如不动。好像不动,没有真不动,假使真不动的,那就是个死东西了。

真相七:不理烦恼,才能真正消除烦恼

思想哪里来?哪里去?「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你为什么去管思想?它来的时候,贸然而来,去的时候,贸然而去,所以大家打坐的时候,拼命想把妄想空了,你看,多傻啊!

你为什么除妄想?妄想本来空的呀,留也留它不住,哪个人把思想留住了?你说我觉得痛苦烦恼,你不是说傻话吗?昨天的日子早过去了,昨天的烦恼早没有影子了,现在坐在这里不烦恼嘛!你现在很烦恼,等一下不烦恼嘛!不可能永远烦恼,烦恼并不停留。

我们要经常观察自己的烦恼,心行,不来也不去,不坐也不卧,不生也不灭。前一个念头没有了叫做灭,后面一个念头来了叫做生,生出来的东西一定有灭亡,灭了以后就没有了吗?不是断灭相,它又会生。生生灭灭,如水上的波浪一样,波浪尽管在动,动了以后那个波浪又一个个散了。尽管波浪看不见,全体的波浪是水变的呀,水没有动过,还是那么多,不多也不少,永远在那里。

我们用各种方法修持,都是拚命要弄平自己心中那个波浪,想尽办法要让那个波浪变平,变平了又怎么样?变平了还是水!不平呢?不平也是水。所以说,拼命去弄平,这不是自找麻烦吗?对不对?是不是这个道理?

真相八:时空是相对的

人经常说人生如梦,好像梦就是没有,这个观念、思想是错误的。梦不是没有,梦是有,偶然的,暂时的,片面的。心理学研究显示,最长的梦没有超过五秒钟的。人睡着做了一个梦,梦见从小长大,经过了多少事,直到最后自己死了,醒来眼泪流湿了枕头,梦中经过几十年光阴,实际上只有三秒钟。

梦中的时间、空间是相对的,爱因斯坦也了解到时空是相对的。我们在地球上过半个月,月亮上只是一夜,这个世界上一年,太阳里只是一昼夜。还有其它世界,我们过一百年,他们才过了一昼夜,我们人的一昼夜,却是许多小生物的万世万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千百亿化生不晓得过了多少时间。所以宇宙间任何星球,时空都是相对的。

真相九:人比鬼更可怕

住在山里的山魈,很有意思,他们有事的时侯,要跑到别人家里借锅子和碗筷。他们的样子很丑陋,矮矮的,就像人倒着脚走来。讲的话我们也不懂,必须要用手去指要借的东西,那些山里头的人都知道,有些坏心眼的人,却准备一套骗他们的。

准备什么呢?纸做的锅,纸做的碗,他就很高兴的借回去了,结果火上一烧就完了。可是山魈非常守信用,不知道他用什么方法,有钱人家的东西就到他那里去了,但是他一百里范围以内不偷的,他要到外地弄个锅碗来还你。

许多山里的穷人都拿这些玩意骗鬼,所以鬼不可怕,而人是真正的坏,连鬼都要骗。

《金刚经》一开始,佛就摆一个榜样给我们看,他自己穿上衣服,化缘、吃饭,吃完了,洗了泥巴脚,敷座而坐。也没有一个学生把他位置铺好,是他自己来安置,弄弄好,敷坐,把位置拍拍平,然后自己上去坐。

怎么样叫修行?开头就全说完了——不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做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修行。

——《金刚经说什么》

(0)

相关推荐

  • 菩萨与人有何区别?《金刚经》两句精髓告诉你:如此拜佛才虔诚

    艺述史官方原创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经典,由高僧鸠摩罗什翻译,虽然很多朋友知道这位高僧也许并不是因为他的翻译成就,而是因为他的破戒和娶妻生子,很正常 ...

  •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有道是: "三千年读史,不外乎功名利禄: 九万里悟道,终归于诗酒田园." 功名利禄 是红尘里的人生,叫做享洪福 诗酒田园 是出世间的人生,叫做享清福 这个世上,洪福好享: 山珍海味 ...

  • 《金刚经》里隐藏的几种做人智慧

    前言 <金刚经>是佛教中最能代表佛陀智慧的经典之一. 该经记录了佛陀与大弟子须菩提对于"如何降伏其心"的讨论,反映了佛陀崇高的道德修为及不可思量的生命智慧. 01做人少 ...

  • 应做如是观是什么意思

     禾木由   推荐于2019-10-13 · TA 意思是都应该这样观.出自<金刚经>偈子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内如露亦容如电,应作如是观."意思是:一切依靠因 ...

  • 此物最相思(第350章)

    对于崔光远投奔李亨.边令诚被李亨斩杀.房琯战败于陈涛斜等,远在洛阳的王维都一无所知. 不是洛阳消息不通,而是王维有意封闭了自己. 自开蒙读圣贤书的那一天开始,"名节"二字,就如同烙 ...

  • 文案:杨子(佛经/易经/企业)

    杨子,禅学居士.易学硕士.国学博士. 曾任:山西通用集团 副总经理 中国五台山国学院总裁班客座教授 清华.北大.人大.浙大等高校总裁班特聘讲师 中国数字电视国学频道特邀主讲人 中共山西省委干部教育国学 ...

  • 遇到逆境时,默念《金刚经》四句偈,往往烦恼顿消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生总有遇到逆境的时候,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这个时候,我们烦恼重重,左右为难,很容易失意消沉,很容易怨天尤人,往往会令境况更加糟糕,导致祸不单行. ...

  • 【云说家风·《金刚经》篇】为啥说家长就是孩子的佛?(第4篇·总第2766篇)

    作者:张建云 <金刚经>里的家风智慧:第4讲. 最近一些年写了很多用国学解读家风的文章,也确实帮助不少家庭解决了孩子教育.夫妻关系和身心修养的问题.有人问每天写文章哪来的灵感? 我几乎没依 ...

  • 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七十六:不要给我“羊瞪眼”吧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这普天下的人打架斗殴前,最先出现的并不是拳头踢腿,而是口水外加一双凶狠的"羊瞪眼"-这话得从<金刚经>说起'... <周易> ...

  • 听讲:王德峰讲心学

    王德峰是复旦大学哲学教授,最近在网上看到他的讲座视频<王阳明心学及其现代意义>,很有意思,听的时候,随手做了记录,不一定准确,大意如此,感兴趣的可以看下. 王德峰认为,王阳明的" ...

  • 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三十五:《菩提本无树》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释迦牟尼佛灭度后百余年间,通过"七百集结"和"万人集结"两大法会,形成上座部和大众部两大系统.就其共同点而言,就是"缘 ...

  • 【云说家风·《金刚经》篇】家长不克服这4个毛病,任孩子如何学习也无法成才(第26篇·总第2788篇)

    作者:张建云 <金刚经>里的家风智慧:第26天. 想做一个好家长很简单:用心去爱孩子,别贪图回报.想做一个好老师也简单:用心爱学生,别贪图回报.想做一个好的企业家更简单:用心去爱用户,别贪 ...

  • 我即是佛——

    前言:读<六祖惠能传记><六祖解<金刚经>>等书略有感,手记随录,谨以此章献给生命突进永远坚定觉悟的自己,谨以此章献给我不断求法精进的儿子. 六祖惠能在南海卖柴为生 ...